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8篇文章
< 1 2 1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 被引量:444
1
作者 何权瀛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85-492,共8页
一、前言 支气管扩张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支气管树的病理性、永久性扩张,导致反复发生化脓性感染的气道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性咳嗽、咳痰,有时伴有咯血,可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广义上的支气管扩张是一... 一、前言 支气管扩张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支气管树的病理性、永久性扩张,导致反复发生化脓性感染的气道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性咳嗽、咳痰,有时伴有咯血,可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广义上的支气管扩张是一种病理解剖学状态,很多疾病影像学也表现为支气管扩张,如肺问质纤维化所致的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类似的单纯影像学表现的支气管扩张不在本共识讨论之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影像学表现 专家 诊治 成人 气道慢性炎症 呼吸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2012版) 被引量:253
2
作者 蔡柏蔷 何权瀛 +7 位作者 高占成 曹照龙 马艳良 杨瑞红 贺蓓 沈宁 孙永昌 王辉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5期20-30,共11页
支气管扩张症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支气管树的病理性、永久性扩张,导致反复发生化脓性感染的气道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性咳嗽、咳痰,有时伴有咯血,可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广义上的支气管扩张是一种病理解剖学... 支气管扩张症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支气管树的病理性、永久性扩张,导致反复发生化脓性感染的气道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性咳嗽、咳痰,有时伴有咯血,可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广义上的支气管扩张是一种病理解剖学状态,很多疾病影像学也表现为支气管扩张,如肺间质纤维化所致的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类似的单纯影像学表现的支气管扩张不在本共识讨论之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影像学表现 专家 诊治 成人 气道慢性炎症 呼吸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21
3
作者 钟飞扬 张寒菲 +2 位作者 王彬宸 安文婷 廖美焱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3期345-348,共4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影像资料,以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像认识。方法:回顾性统计核酸证实的3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临床和胸部CT影像资料,比较重症和非重症病例影像资料的差异性。结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灶多位于双...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影像资料,以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像认识。方法:回顾性统计核酸证实的3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临床和胸部CT影像资料,比较重症和非重症病例影像资料的差异性。结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灶多位于双肺(70%),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100%)和实变(63%),男性较多(60%),重症患者更容易出现肺部实变(P<0. 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影像有一定的特征性,薄层CT资料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计算机体层成像 影像学表现
原文传递
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的CT诊断 被引量:88
4
作者 刘甫庚 潘纪戍 +3 位作者 吴国庚 陈起航 于经瀛 周诚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55-658,共4页
目的 评价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在CT ,特别是增强CT扫描时的表现。方法 对 1 7例经手术、穿刺活检和 (或 )临床抗结核治愈证实的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作了影像学分析 ,其中男 1 0例 ,女 7例 ,年龄 1 6~ 74岁 ,平均 45 9岁 ;全部病例均作... 目的 评价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在CT ,特别是增强CT扫描时的表现。方法 对 1 7例经手术、穿刺活检和 (或 )临床抗结核治愈证实的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作了影像学分析 ,其中男 1 0例 ,女 7例 ,年龄 1 6~ 74岁 ,平均 45 9岁 ;全部病例均作了胸部平片和CT扫描 ,6例作了增强CT扫描。结果 胸部平片仅发现右上纵隔肿块和 (或 )右肺门肿块者 6例 ,CT则在 1 7例中共发现 3 7个纵隔和(或 )肺门肿大淋巴结 ,肿大淋巴结位于 2R和 (或 ) 4R者共 2 2个 (59 4% ) ,平扫时淋巴结内呈不均匀低密度者 3 0个 (81 1 % ) ,6例 1 6个淋巴结增强扫描均呈边缘环形强化 (1 0 0 0 % )。结论 CT ,特别是增强CT扫描是确诊本病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淋巴结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学表现 诊断
原文传递
颧骨复合体骨折的分类研究和治疗 被引量:76
5
作者 何冬梅 张益 +1 位作者 张震康 顾晓明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1-213,共3页
目的 通过对颧骨复合体骨折 (ZCF)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 ,探索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的新分类方法及相应的治疗原则。方法  2 0 6例 (2 12侧 )ZCF患者术前术后拍摄华氏位、改良颅底位片 ,复杂病例行CT扫描和三维骨重建。利用计算机辅助... 目的 通过对颧骨复合体骨折 (ZCF)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 ,探索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的新分类方法及相应的治疗原则。方法  2 0 6例 (2 12侧 )ZCF患者术前术后拍摄华氏位、改良颅底位片 ,复杂病例行CT扫描和三维骨重建。利用计算机辅助平面测量系统对骨折移位程度测量 ,结合临床面部畸形情况分类 ,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原则。结果 根据面部畸形和颧骨移位程度及方向将ZCF分为 3型 6个亚型 ,确定各型的治疗原则 ,经过临床实践及术后影像学评价 ,效果满意。结论 ZCF的治疗应根据其类型选择相应的切口和复位方法 ,手术复位的关键是恢复颧骨外形高点 ,重塑颧弓长度及弧度是实现颧突点复位的最基本保证 ,颧蝶缝和颧上颌连接的对位是两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体骨折 分类 治疗 颧骨体移位 影像学表现
原文传递
2015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美国风湿病学会痛风分类新标准 被引量:83
6
作者 邵苗 张学武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54-855,共2页
ACR与EULAR于2015年10月在Ann Rheum Dis及Arthritis Rheum上同时发布了新的痛风分类诊断标准。工作组以关节滑囊或痛风结节中找到单钠尿酸盐结晶为诊断痛风的金标准,通过回顾痛风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文献,并对部分有纸质病历的患者患痛... ACR与EULAR于2015年10月在Ann Rheum Dis及Arthritis Rheum上同时发布了新的痛风分类诊断标准。工作组以关节滑囊或痛风结节中找到单钠尿酸盐结晶为诊断痛风的金标准,通过回顾痛风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文献,并对部分有纸质病历的患者患痛风的可能性进行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诊断标准 美国风湿病 痛风结节 RHEUM 欧洲 尿酸盐结晶 影像学表现 纸质病历
原文传递
膝关节韧带损伤的CT与MRI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82
7
作者 李文华 卢东霞 +1 位作者 杨金花 张凤翔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8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并对比CT和MRI在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撕裂的应用价值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3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CT和MRI检查资料,对比评价结果及影像学表现。结果以关节镜诊断为"金标准",MRI诊断ACL撕裂准确率为95... 目的探讨并对比CT和MRI在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撕裂的应用价值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3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CT和MRI检查资料,对比评价结果及影像学表现。结果以关节镜诊断为"金标准",MRI诊断ACL撕裂准确率为95.23%,显著高于CT诊断率82.5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MPR技术处理后,ACL撕裂CT表现为韧带挛缩、增宽,交叉韧带中断裂处呈低密度;ACL撕裂急性期MRI表现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慢性期为长T1长T2信号,韧带增粗、扭曲;断端边缘不清晰或有明显断痕,信号异常。结论 MRI诊断膝关节ACL撕裂中的准确性高于CT,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损伤 前交叉韧带损伤 CT 核磁共振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冠状动脉心肌桥研究现状 被引量:78
8
作者 董敏 钱菊英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4-476,共3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心肌桥 心肌纤维 管腔狭窄 病理生理机制 壁冠状动脉 影像学表现 心脏收缩 解剖特点 临床表现 治疗现状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108例SARS患者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转归分析 被引量:68
9
作者 赵春惠 郭雁宾 +10 位作者 吴昊 李秀惠 郭新会 金荣华 丁惠国 孟庆华 郎振为 王薇 闫惠平 黄春 刘德恭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97-901,共5页
目的 分析北京地区SARS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 分析 2 0 0 3年 3月 1 1日至 4月1 5日收治的 1 0 8例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性 35例 (32 4% ) ,女性 73例 (67 6 % )。年龄1 3~ 83(37± 9)岁。医务人员 31例 (2 8 7% )。... 目的 分析北京地区SARS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 分析 2 0 0 3年 3月 1 1日至 4月1 5日收治的 1 0 8例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性 35例 (32 4% ) ,女性 73例 (67 6 % )。年龄1 3~ 83(37± 9)岁。医务人员 31例 (2 8 7% )。 94例 (87 0 % )有明确接触史。 2 2例 (2 0 4% )并存其他内科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胸痛、胸闷、头痛等。多脏器受累多见。潜伏期 2~ 1 4d。有隐性感染者。轻型 5例 (4 6 % ) ,普通型 43例 (39 8% ) ,重型 2 2例 (2 0 4% ) ,极重型 38例(35 2 % )。典型病程临床呈早期、进展期、极期、恢复期四期经过。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总数和比值、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明显下降 ,C反应蛋白、α酸性糖蛋白和α2 球蛋白明显升高 ,CD+ 3、CD+ 4、CD+ 8细胞下降。X线胸片早期见肺内单发或多发局灶性渗出改变 ,多位于肺下野 ;进展期磨玻璃影或实变影增大。高分辨率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棉花团”样磨玻璃影或实变影。低氧血症较多。在疾病的进展期、极期合理使用激素和早期使用无创机械通气可阻止病情进展。抗生素可预防继发感染。 4例 (3 7% )遗留肺间质纤维化。 94例好转恢复出院 ,1 4例死亡。中医认为SARS属于温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减轻中毒症状 ,有助于恢复期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诊断 预后 临床特征 转归 北京 影像学表现 流行病
原文传递
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征的CT和MRI表现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72
10
作者 肖湘生 吴华伟 +2 位作者 李惠民 刘士远 李成洲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4-347,共4页
目的 用CT、MRI评价肺癌胸膜凹陷间隙内容物的性质 ,并探讨CT、MRI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周围型肺癌 38例 ,影像、手术及大体病理均显示胸膜凹陷征。分别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 ,MRI横断及冠状面T1WI、T2 WI及脂肪抑制成像。测量胸膜... 目的 用CT、MRI评价肺癌胸膜凹陷间隙内容物的性质 ,并探讨CT、MRI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周围型肺癌 38例 ,影像、手术及大体病理均显示胸膜凹陷征。分别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 ,MRI横断及冠状面T1WI、T2 WI及脂肪抑制成像。测量胸膜凹陷间隙内容物的CT值 ,分析MRI信号特点 ,并与手术及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典型胸膜凹陷征 2 1例 ,凹陷间隙内CT值为 7.5 3± 6 .91HU ,符合水样密度。MRI上呈水样信号 ,脂肪抑制后T2 WI仍呈高信号 ;线状胸膜凹陷征 11例 ,仅 2例CT值示水样密度 ,MRT2 WI上 6例胸膜凹陷区见小三角形水样信号 ;叶间裂胸膜凹陷 4例 ,仅见于CT肺窗 ,局部无喇叭口状阴影形成 ,MRT2 WI上局部无水样信号改变 ;复合型胸膜凹陷 2例 ,其表现与以上所述相同。上述各型均于手术及大体病理显示脏层胸膜凹陷 ,局部胸膜光滑无增厚、无脂肪及软组织充填。CT、MRI对胸膜凹陷征内水的总显示率为 85 .3% ,与病理结果对照无显著差异 (χ2 =0 .2 0 6 ,P >0 .0 5 )。结论 CT及MRI进一步证实肺癌胸膜凹陷间隙内为水 ;CT及MRI基本能够反映胸膜凹陷的病理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病理对照 影像学表现 周围型肺癌 胸膜凹陷征
下载PDF
肺内球形结核CT增强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4
11
作者 谢汝明 马大庆 +3 位作者 李铁一 陈冀 吕福东 周新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51-654,共4页
目的 探讨肺球形结核动态CT增强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42例共 5 4个肺部球形结核进行研究 ,增强前后均对病变局部薄层扫描 ,层厚及间隔均为 2 0mm。结果  5 4个球形结核病灶中 5 1个 (94 4% )最大增强CT值均 <2 0HU ,3... 目的 探讨肺球形结核动态CT增强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42例共 5 4个肺部球形结核进行研究 ,增强前后均对病变局部薄层扫描 ,层厚及间隔均为 2 0mm。结果  5 4个球形结核病灶中 5 1个 (94 4% )最大增强CT值均 <2 0HU ,3个 (5 6 % )最大增强CT值≥ 2 0HU。 5 4个病灶中无任何强化型有 2 7个 (5 0 0 % ) ;包膜强化型 2 4个 (4 4 4% ) ;周围强化型 1个 (1 9% ) ;广泛强化型 2个 (3 6 % )。CT平扫对球形结核诊断正确率为 2 5 9% ,增强后提高到 94 4% (χ2 =5 0 1,P <0 0 5 )。广泛强化型和周围强化型病灶抗结核疗效最好 ,包膜强化型次之 ,无任何强化型疗效较差。结论 动态CT增强扫描可以提高球形结核诊断的正确率。不强化或包膜样强化提示结核的诊断。病灶增强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判断抗结核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结核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学表现 诊断
原文传递
骨坏死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61
12
作者 张雪哲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82-884,共3页
骨坏死为骨质和骨髓坏死,发生于骨骺或软骨下骨者称为骨缺血性坏死,发生于干骺端或骨干者称为骨梗死.当骨骼血液供应受阻或中断时,引起骨坏死.骨坏死的病因有外伤、镰状细胞贫血、醇中毒、高雪(Gaucher)病、氮麻醉、较大剂量放射线照射... 骨坏死为骨质和骨髓坏死,发生于骨骺或软骨下骨者称为骨缺血性坏死,发生于干骺端或骨干者称为骨梗死.当骨骼血液供应受阻或中断时,引起骨坏死.骨坏死的病因有外伤、镰状细胞贫血、醇中毒、高雪(Gaucher)病、氮麻醉、较大剂量放射线照射、胶原病、胰腺炎、减压病(潜水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骨髓炎、激素治疗和特发性等[1,2].据日本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糖皮质激素治疗和酗酒是2个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约90%的患者与之有关[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坏死 影像学表现 胶原病 骨髓炎 减压病
原文传递
周围型肺癌在多层螺旋CT诊断中的影像学表现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的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64
13
作者 付亮 王宏亮 赵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4期43-45,共3页
目的观察周围型肺癌(peripheral lung cancer,PLC)在多层螺旋CT(multisliecs helieal CT,MSCT)诊断中的影像学表现,并分析其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的一致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术前均行MSCT诊断,以术后病理学为&qu... 目的观察周围型肺癌(peripheral lung cancer,PLC)在多层螺旋CT(multisliecs helieal CT,MSCT)诊断中的影像学表现,并分析其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的一致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术前均行MSCT诊断,以术后病理学为"金标准",观察MSCT诊断PLC的结果与其一致性,总结PLC在MSCT诊断中的影像学表现。结果MSCT诊断PLC灵敏度86.67%,特异度84.85%,准确性85.90%,Kappa值0.71;MSCT诊断正确的39例PLC患者影像学表现为:12例(30.77%)不规则斑片阴影,27例(69.23%)圆形或者类圆形阴影;13例(33.33%)为实质高密度影,18例(46.15%)为低密度影,8例(20.51%)密度不均匀;16例(41.02%)呈现磨砂玻璃样结节,7例(17.95%)呈现蜂房样结节,9例(23.08%)空泡征样结节,7例(17.95%)呈现软组织密度结节;3例(7.69%)边缘光滑整齐,36例(92.31%)表现不光滑平整清晰(毛刺征、分叶征以及小泡征分别为13例、18例、5例);凹陷征与血管集束征分别为23例(58.97%)、16例(41.03%)。结论MSCT诊断PLC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掌握PLC MSCT影像学表现,可为PLC早期诊治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癌 多层螺旋CT 影像学表现 病理诊断
下载PDF
小儿颈部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63
14
作者 黄磊 许崇永 +2 位作者 赵雅萍 程建敏 严志汉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35-837,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颈部淋巴管瘤的CT、超声表现特征。方法搜集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淋巴管瘤,均行超声检查,其中CT检查11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颈部淋巴管瘤主要影像学特征为从颈部至颌下和(或)纵隔间蔓延的单囊或多囊性肿块,... 目的探讨小儿颈部淋巴管瘤的CT、超声表现特征。方法搜集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淋巴管瘤,均行超声检查,其中CT检查11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颈部淋巴管瘤主要影像学特征为从颈部至颌下和(或)纵隔间蔓延的单囊或多囊性肿块,沿周围疏松组织间隙呈浸润性生长,有占位效应。本组29例,肿块仅限于颈部23例,累及颌下间隙和(或)纵隔6例;单侧发病25例,双侧4例。结论超声及CT检查可清晰显示淋巴管瘤的大小、形态和延伸范围,多数能定性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颈部淋巴管瘤 影像学表现 CT检查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血管性痴呆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1
15
作者 单永琳 刘国华 《医学综述》 2017年第8期1589-1594,共6页
血管性痴呆(VaD)是一种因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而造成认知、记忆和行为等认知功能障碍的综合征。它是老年性痴呆的一个重要类型,也被认为是目前唯一可以防治的痴呆类型,VaD发病机制复杂,根据病因、累及的血管、病变脑组织部位、神经影... 血管性痴呆(VaD)是一种因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而造成认知、记忆和行为等认知功能障碍的综合征。它是老年性痴呆的一个重要类型,也被认为是目前唯一可以防治的痴呆类型,VaD发病机制复杂,根据病因、累及的血管、病变脑组织部位、神经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可将其分为多种类型。另外,作为目前的研究热点,VaD的治疗也越来越受研究者的重视,西药治疗VaD的研究进展缓慢,缺乏创新;而中医中药用于治疗VaD取得了较大进展,且具有安全性高、见效快、经济适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流行病 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肺内多发小结节的高分辨率CT鉴别诊断 被引量:59
16
作者 马大庆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47-650,共4页
关键词 肺内小结节 CT诊断 鉴别诊断 病理 影像学表现
原文传递
脑小血管病的新进展 被引量:57
17
作者 张微微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08年第4期210-213,共4页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 血管病 轻度认知障碍 分子生物 VESSEL 腔隙性梗死 影像学表现 研究
原文传递
颅内结核影像学分型专家共识 被引量:57
18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05-809,共5页
颅内结核(intracranial tuberculosis)是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行播散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占所有结核病相关死因的1.5%~3.2%[1],在疾病致残率排名中位列第11位,致死率位列第13位[2].颅内结核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结... 颅内结核(intracranial tuberculosis)是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行播散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占所有结核病相关死因的1.5%~3.2%[1],在疾病致残率排名中位列第11位,致死率位列第13位[2].颅内结核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结核病的重要类型之一.为提高我国广大医务人员对颅内结核影像学表现的认识,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组织全国结核病影像及临床专家制定了“颅内结核影像学分型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分型 颅内结核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 专家 结核分枝杆菌 影像学表现 中华医 血行播散
原文传递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造影分型与支架成形术 被引量:55
19
作者 姜卫剑 杜彬 +3 位作者 王拥军 王素香 王桂红 金旻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45-549,共5页
目的 探讨支架成形术 (SAA)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部位、形态学和路径分型 (LMA分型 )的意义。方法  4 2例“顽固性”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接受了SAA治疗。狭窄位于大脑中动脉 2 7例、颅内椎动脉 7例、基底动... 目的 探讨支架成形术 (SAA)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部位、形态学和路径分型 (LMA分型 )的意义。方法  4 2例“顽固性”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接受了SAA治疗。狭窄位于大脑中动脉 2 7例、颅内椎动脉 7例、基底动脉 4例和颅内颈内动脉 4例。结果 LMA分型 :分叉处病变占 5 4 8% ,A、B、C、D、F型分叉处病变分别为 8、11、2、1、1例 ;在形态学上呈现A、B、C型病变者 ,各为 19、19和 4例 ;路径属于Ⅰ、Ⅱ、Ⅲ型者 ,各为 15、2 3和 4例。技术成功率为95 2 % ( 4 0 / 4 2 ) ,Ⅰ型路径者均获得成功 ,Ⅱ和Ⅲ型路径者各有 1例失败。围手术期并发症 +病死率为 9 5 % (急性闭塞 1例 ,高灌注综合征 3例 ) ,1例C型病变死亡 ;致残和病死率为 2 4 % ( 1/ 4 2 )。结论 SAA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但对于C型病变具有危险性。LMA分型有助于预测SAA结果和制定手术和围手术期计划 ,但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 影像学表现 临床分型 支架成形术 缺血性卒中 围手术期 再狭窄
原文传递
动态增强MRI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52
20
作者 郭勇 蔡祖龙 +4 位作者 蔡幼铨 陈凛 马林 高元桂 梁艳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71-675,共5页
目的 前瞻性评估乳腺良恶性病灶的增强形态、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形态、早期增强率以及鉴别病变的价值。方法  40例乳腺病变行三维动态增强MRI检查 ,在工作站上绘制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并计算早期增强率 ,分别根据病灶增强形态、时间 ... 目的 前瞻性评估乳腺良恶性病灶的增强形态、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形态、早期增强率以及鉴别病变的价值。方法  40例乳腺病变行三维动态增强MRI检查 ,在工作站上绘制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并计算早期增强率 ,分别根据病灶增强形态、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分型和早期增强率大小诊断病变的良恶性。结果  40例 41个病灶经病理证实 ,恶性病灶 2 3个 ,良性病灶 18个。良性病变边缘 77 8% (14/ 18)为光滑或分叶 ,16 7% (3/ 18)为不规则或毛刺 ,早期增强率为 (5 5 5± 2 8 3) % ,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 72 % (13/ 18)为单相型 ;恶性病变边缘 82 6 % (19/ 2 3)为不规则或毛刺 ,13% (3/ 2 3)为光滑或分叶 ,早期增强率为 (90 5± 38 6 ) % ,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 78 3% (18/ 2 3)为流出型。良恶性病变的形态分布、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和早期增强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值分别为 18 42、2 0 6 8、10 38,P值均 <0 0 1)。病灶增强形态诊断的敏感性 82 6 % (19/ 2 3) ,特异性 77 8% (14/ 18)。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诊断的敏感性 95 7% (2 2 / 2 3) ,特异性 72 2 % (13/ 18)。早期增强率诊断的敏感性 87%(2 0 / 2 3) ,特异性 6 1 1% (11/ 18)。结论 典型毛刺状形态和流出型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均强烈提示恶性 ;单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图像增强 鉴别诊断 影像学表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