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90篇文章
< 1 2 1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北部及邻区地壳构造格架及其形成过程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74
1
作者 李锦轶 何国琦 +5 位作者 徐新 李华芹 孙桂华 杨天南 高立明 朱志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8-168,共21页
基于笔者近20年来在新疆北部地质调查积累的资料,并结合对现有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本文简要讨论了新疆北部及邻区地壳现今构造格架及其形成过程。该区地壳现今构造格架的基本特征是垂向上具有双层结构,侧向上不同时期具有不同... 基于笔者近20年来在新疆北部地质调查积累的资料,并结合对现有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本文简要讨论了新疆北部及邻区地壳现今构造格架及其形成过程。该区地壳现今构造格架的基本特征是垂向上具有双层结构,侧向上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构造分区。新生代侧向构造分区表现为盆山构造,古生代晚期侧向构造分区总体表现为显生宙造山带与古老地块的镶嵌,具体划分为两个弧形造山系、两个雁行斜列的帚状构造和3条线性造山系,分别属于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塔里木、喀拉塔格等4个古板块;喀拉塔格古板块是新元古代地壳作为基底的古岛弧与其周围的海洋岩石圈组成的板块,残迹保存在南天山碰撞带之中;阿尔泰山、东准噶尔、准噶尔—吐哈地块是西伯利亚古板块的一部分,西准噶尔和中亚地区是哈萨克斯坦古板块的组成部分,查尔斯克—斋桑带、依连哈比尔尕带和康古尔塔格带,构成了是西伯利亚古板块的南界,南天山是哈萨克斯坦与塔里木古板块的碰撞带。在纵向上,该区地壳被划分为震旦纪至石炭纪、二叠纪至侏罗纪和白垩纪以来的陆内演化等3个构造层。该区构造格架的形成过程包括中元古代至古生代晚期古洋盆的演化与关闭、二叠纪至侏罗纪受古太平洋和古特提斯洋演化影响、以及新生代期间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影响等3个构造阶段;在某些地质时期还与幔源岩浆的底垫对地壳或岩石圈的改造有关。该区前身的古洋盆包括古太平洋和古亚洲洋两个洋盆。从动力学角度看,该区地壳的形成与演化,分别受控于水平方向上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垂直方向上软流圈地幔与上覆岩石圈或地壳的相互作用。结果是不仅使该区大陆地壳的增生有水平的和垂直的两种方式,而且使该区地壳演化表现为挤压和伸展两种方式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北部及邻区 地壳构造格架 形成过程 镶嵌 叠覆 板块构造 地幔 岩石圈
下载PDF
产教融合:产业深度转型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324
2
作者 杨善江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8-10,共3页
产教深度融合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区域产业深度转型对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现实路径。产教融合具有深刻内涵,具有"双主体"性、跨界性、互利性、动态性、知识性、层次性等六个基本特征。&qu... 产教深度融合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区域产业深度转型对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现实路径。产教融合具有深刻内涵,具有"双主体"性、跨界性、互利性、动态性、知识性、层次性等六个基本特征。"产教融合"与职业教育相伴而生,历经七个历史阶段,其思想不断丰富完善。当前职业院校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必须把握广度、深度和力度三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内涵 特征 形成过程
下载PDF
中国古代农业的形成过程——浮选出土植物遗存证据 被引量:167
3
作者 赵志军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84,共12页
中国是世界古代农业起源中心区之一。一般认为,中国的农业起源可以分为两个发展脉络,一是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稻作农业起源;二是分布在中国北方地区的旱作农业起源。近些年来由于浮选法的普遍应用,从全国各地考古遗址浮选出土了... 中国是世界古代农业起源中心区之一。一般认为,中国的农业起源可以分为两个发展脉络,一是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稻作农业起源;二是分布在中国北方地区的旱作农业起源。近些年来由于浮选法的普遍应用,从全国各地考古遗址浮选出土了数量惊人的植物遗存,其中包括稻、粟、黍、大豆、小豆、小麦、大麦、荞麦等各种农作物遗存,为探讨中国古代农业的形成过程提供了直接的实物资料。研究结果显示:距今10000年前后,在中国南方和北方同时出现了植物耕作行为,标志着农业经济已经在孕育中;距今8000年前后,在中国南方和北方都发现了早期农业生产的考古证据,当时的生业形态表现为以采集狩猎(或采集渔猎)为主、以农耕生产和家畜饲养为辅的特点;距今6500年前后,北方旱作农业率先完成了由采集狩猎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转变过程;距今6000~5000年间,长江中下游地区也相继完成了向稻作农业的转变;距今4000年前后,北方旱作农业又发生了一次重大转变,外来的小麦逐步取代本土的小米成为旱作农业的主体农作物,从此奠定了“南稻北麦”的中国农业生产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作农业 北方旱作农业 形成过程 浮选结果
原文传递
音乐治疗学的定义、形成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被引量:98
4
作者 郑玉章 陈菁菁 《音乐探索》 2004年第3期91-94,共4页
20世纪80年代初期,音乐治疗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从西方传入中国,从而开始了音乐治疗学在中国的发展之路。在本文中,笔者对音乐治疗的定义、历史以及在中国的发展状况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也对音乐治疗学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观点。
关键词 音乐治疗学 学科定义 中国 形成过程 音乐心理治疗 治疗技术
下载PDF
扇三角洲形成过程及演变规律 被引量:82
5
作者 张春生 刘忠保 +1 位作者 施冬 贾爱林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21-526,共6页
应用实验沉积学的方法对扇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及演化规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指出扇三角洲的形成是突发性洪流与常态水流交替作用的结果 ,洪水期以碎屑流或泥石流沉积为主 ,平水期以牵引流沉积为主。随着沉积作用的延续 ,在基准面下降... 应用实验沉积学的方法对扇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及演化规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指出扇三角洲的形成是突发性洪流与常态水流交替作用的结果 ,洪水期以碎屑流或泥石流沉积为主 ,平水期以牵引流沉积为主。随着沉积作用的延续 ,在基准面下降过程中 ,扇三角洲形态在平面上不同步增长 ,展宽速率大于伸长速率 ,扇三角洲的形态呈边缘圆滑的舌状。辫状河道的迁移摆动是导致扇三角洲演化的根本内在原因 ,而构造运动的强度与辫状河道的迁移摆动速率呈近似正相关关系。湖水深度、入湖坡降、辫状河道的形态、流量变化率以及粒径大小是影响扇三角洲演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实验 形成过程 演化规律 扇三角洲 沉积过程
下载PDF
荒漠地表生物土壤结皮形成与演替特征概述 被引量:91
6
作者 张元明 王雪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4484-4492,共9页
土壤表面结皮是世界范围内干旱沙漠地区土壤表面广泛存在的自然现象,包括物理结皮和生物土壤结皮两大类型。其中,生物土壤结皮作为干旱沙漠地区特殊环境的产物,是由细菌、真菌、蓝绿藻、地衣和苔藓植物与土壤形成的有机复合体。它的形... 土壤表面结皮是世界范围内干旱沙漠地区土壤表面广泛存在的自然现象,包括物理结皮和生物土壤结皮两大类型。其中,生物土壤结皮作为干旱沙漠地区特殊环境的产物,是由细菌、真菌、蓝绿藻、地衣和苔藓植物与土壤形成的有机复合体。它的形成使土壤表面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上均明显不同于松散沙土,具有较强的抗风蚀功能和重要的生态效应,成为干旱沙漠地区植被演替的重要基础。随着形成生物土壤结皮的物种更替,维持结皮结构的主要胶结方式亦随之发生变化,即由胞外多糖的粘结作用逐渐转变为蓝藻和荒漠藻的藻丝体、地衣菌丝体以及苔藓植物假根的缠绕和捆绑作用,物种更替是结皮微结构和胶结方式转化的生物基础。生物土壤结皮的形成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生物土壤结皮的早期阶段(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藻结皮阶段、地衣结皮阶段和苔藓结皮阶段。即随着土壤微生物在沙土表面的生长,随后出现丝状蓝藻和荒漠藻类植物,形成以藻类植物为主体的荒漠藻结皮;当土壤表面得到一定固定后,便开始出现地衣和苔藓植物,形成以地衣和苔藓植物为优势的生物结皮类型。其中,前一阶段的完成又为后一阶段的开始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生物土壤结皮也可以不经历其中某个阶段而直接发育到更高级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土壤结皮 形成过程 演替特征 微结构 荒漠地区
下载PDF
堰塞金沙江上游的白格滑坡形成机制与过程分析 被引量:80
7
作者 邓建辉 高云建 +1 位作者 余志球 谢和平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6,共8页
2018年10月10日和11月3日,西藏自治区江达县白格村金沙江右岸先后2次发生滑坡堵江事件,堰塞湖与溃坝洪水给金沙江上游沿岸居民及其生产和生活设施带来巨大灾害。滑坡发生后,作者先后2次赶赴现场,参与灾害调查与救灾工作。基于现场调查,... 2018年10月10日和11月3日,西藏自治区江达县白格村金沙江右岸先后2次发生滑坡堵江事件,堰塞湖与溃坝洪水给金沙江上游沿岸居民及其生产和生活设施带来巨大灾害。滑坡发生后,作者先后2次赶赴现场,参与灾害调查与救灾工作。基于现场调查,结合相关资料,对滑坡的形成机制与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白格"10·10"滑坡是一个高位、高剪出口、高速非完全楔形体基岩滑坡,方量约107 m^3。2)滑坡地处金沙江缝合带,岩性为元古界熊松群片麻岩组,具有多期、多次变形与变质特点,糜棱岩化和蚀变很严重。3)滑坡按高程划分为3区,即前缘的阻滑区、中部的主滑区和后缘的牵引区,分割高程大致为3 500和3 000 m。主滑区为楔形体,系2组发育良好的结构面切割形成;阻滑区为四面体,由2组发育较差的结构面切割形成;牵引区为完全风化的岩土体夹团块状碎裂岩体。4)滑坡存在2个滑动方向,即主滑区的S80°E方向和阻滑区的N70°E方向,剪出口高程约2 950 m。5)主滑区楔形体重力是滑坡的主要动力来源,滑坡的孕育过程是相对完整的阻滑区岩体在主滑区重力驱动下的渐进破坏过程。6)滑坡过程如下:首先,主滑区和阻滑区启动;其次,失去支撑的牵引区再启动;随后,先启动的滑体高速撞击四川岸,逆坡爬高约95 m,并在两侧形成碎屑冲刷区;然后,先启动的滑体折返,并与后启动的滑体在河面上方相撞,冲击河水形成高速水砂射流,在两岸形成水砂射流冲刷区;而后,堰塞坝下游坡滑动,形成次级滑移区;最后,冲击产生的雨雾降落,完成滑坡坝表面冲刷。7)白格"11·3"滑坡是牵引区的部分岩土体在起阻滑作用的碎裂岩体渐进解体后下滑的结果,方量约3×106 m^3。8)牵引区目前严重变形的方量约5.50×106 m^3,存在再次滑坡与堵江的风险,需要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消除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白格滑坡 高速滑坡 形成机制 形成过程 滑坡坝 堰塞湖
下载PDF
东喜马拉雅南迦巴瓦构造结的构造格局及形成过程探讨 被引量:75
8
作者 张进江 季建清 +2 位作者 钟大赉 丁林 何顺东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3-383,共11页
东喜马拉雅南迦巴瓦构造结的构造格局主要由两类不同的构造形式组成,一类为早期韧性挤压、走滑变形体系,表现为构造结内部的近南北向缩短、西边界的左行走滑和东边界的右行走滑,可能是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后,印度大陆向欧亚大陆的楔入所... 东喜马拉雅南迦巴瓦构造结的构造格局主要由两类不同的构造形式组成,一类为早期韧性挤压、走滑变形体系,表现为构造结内部的近南北向缩短、西边界的左行走滑和东边界的右行走滑,可能是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后,印度大陆向欧亚大陆的楔入所致,其变形变质峰期为62~60,23和13Ma.另一类则是以南沙巴瓦峰为中心的同心状外倾高角度韧脆性正断层体系,可能是后期快速隆升形成的垮塌构造,正断层作用的开始时代约为7.3~6.3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迦巴瓦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 构造格局 形成过程 大陆碰撞 构造年代学 板块构造
原文传递
城市商业游憩区的形成及其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42
9
作者 侯国林 黄震方 赵志霞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2-16,共5页
居民闲暇增加及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追求 ,使城市建设更需考虑游憩功能的发挥。而旅游的城市化倾向 ,使城市越来越成为旅游吸引的中心 ,尤其是大城市的中心商业区成为本城居民和外来游客光顾的“聚焦点” ,发展非常迅速 ,继而成长为“商业... 居民闲暇增加及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追求 ,使城市建设更需考虑游憩功能的发挥。而旅游的城市化倾向 ,使城市越来越成为旅游吸引的中心 ,尤其是大城市的中心商业区成为本城居民和外来游客光顾的“聚焦点” ,发展非常迅速 ,继而成长为“商业游憩区”。本文阐明了城市商业游憩区研究的意义 ,探讨了城市商业游憩区形成的过程和动力机制 ,对城市商业游憩区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 ,并以南京市湖南路商业街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商业游憩区 形成过程 动力机制 空间结构
下载PDF
SiO_2气凝胶的非超临界干燥法制备及其形成过程 被引量:57
10
作者 陈龙武 甘礼华 侯秀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19-823,共5页
通过对正硅酸乙酯的两步水解-缩聚反应速率的调控,使生成的醇凝胶具有比较完整的网络结构,配合乙醇溶剂替换和正硅酸乙酯乙醇溶液浸泡和陈化,改善和增强凝胶的结构和强度,在分级干燥下实现了SiO_2气凝胶的非超临界干燥制备,并采用SEM、... 通过对正硅酸乙酯的两步水解-缩聚反应速率的调控,使生成的醇凝胶具有比较完整的网络结构,配合乙醇溶剂替换和正硅酸乙酯乙醇溶液浸泡和陈化,改善和增强凝胶的结构和强度,在分级干燥下实现了SiO_2气凝胶的非超临界干燥制备,并采用SEM、TEM、TG-DTA、XRD和吸附-脱附技术等手段对所得气凝胶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气凝胶是由粒径约10 nm均匀球状纳米粒子构成的具有连续网络结构的低密度多孔材料,密度为200~400 kg·m^(-3),孔径分布在10~30 nm范围内,孔隙率约为91%,比表面高达625.65m^2·g^(-1)外观及微观构造与应用超临界干燥制得的气凝胶完全一致.调节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配比以及控制两步水解-缩聚过程中酸与碱的加入量可以获得不同密度的块状SiO_2气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 气凝胶 非超临界干燥法 制备 形成过程 表征
下载PDF
自我概念的理论回顾及发展走向 被引量:35
11
作者 刘岸英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8-249,共2页
自我概念是人格心理学中重要而最有争议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自我理论研究中自我概念的结构、形成与发展以及功能等方面的梳理与分析 ,探讨自我理论发展的弱化、研究方法的综合化。
关键词 自我概念 人格心理学 综合化 文化性 应用性 结构 发展趋势 形成过程
下载PDF
制度信任的形成过程——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例 被引量:61
12
作者 房莉杰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0-148,共19页
本文以制度作为信任对象,通过对信任的相关研究回顾,梳理出制度信任从宏观到微观形成过程的研究范式,并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例演绎了这个范式。作者认为,将制度信任作为过程理解意味着,一方面,从制度信任的形成机制看,信任是一种从宏... 本文以制度作为信任对象,通过对信任的相关研究回顾,梳理出制度信任从宏观到微观形成过程的研究范式,并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例演绎了这个范式。作者认为,将制度信任作为过程理解意味着,一方面,从制度信任的形成机制看,信任是一种从宏观到微观、从心理到行为的过程;另一方面,就具体制度而言,制度环境是制度信任形成的最终决定因素,制度环境不断变化,因而制度受众的信任态度和行为也处于变化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信任 形成过程 信任经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原文传递
论学习动力 被引量:41
13
作者 陈平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24-28,共5页
学习动力系统由学习需要,自信心,情绪情感构成,学习动力的形成过程是动力内化过程和外化过程的统一,提出适当要求,建立发展性目标,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增强和保持学习动力,保证成功体验,促进动力内化,是培养学习动力的一... 学习动力系统由学习需要,自信心,情绪情感构成,学习动力的形成过程是动力内化过程和外化过程的统一,提出适当要求,建立发展性目标,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增强和保持学习动力,保证成功体验,促进动力内化,是培养学习动力的一般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动力 形成过程 课堂教学 学习需要 学习心理 自信心 学习过程
下载PDF
风化成土过程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8
14
作者 黄成敏 王成善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49,共4页
探讨了稀土元素在风化成土过程中轻、重稀土分异、富集、迁移规律以及 Ce、Eu异常特征。分别讨论了成土母质、气候条件、水化学性质、氧化还原条件及其它因素对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了当前风化成土过程中稀土元素研究中... 探讨了稀土元素在风化成土过程中轻、重稀土分异、富集、迁移规律以及 Ce、Eu异常特征。分别讨论了成土母质、气候条件、水化学性质、氧化还原条件及其它因素对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了当前风化成土过程中稀土元素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成土过程 稀土元素 岩石风化 土壤 地球化学 形成过程
下载PDF
干旱演变驱动机制理论框架及其关键问题 被引量:51
15
作者 裴源生 蒋桂芹 翟家齐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9-456,共8页
干旱演变驱动机制是科学认识干旱问题和制定有效防旱抗旱政策的理论基础。针对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和农业干旱3种干旱类型,分别分析了其形成过程,并阐述了其之间的关系;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模式构建了干旱演变驱动机... 干旱演变驱动机制是科学认识干旱问题和制定有效防旱抗旱政策的理论基础。针对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和农业干旱3种干旱类型,分别分析了其形成过程,并阐述了其之间的关系;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模式构建了干旱演变驱动机制总体研究框架,并探讨了干旱演变驱动力系统构成、干旱演变驱动机制、变化环境下干旱演变规律及其响应等关键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水文干旱 农业干旱 形成过程 驱动机制
下载PDF
三角洲分流河道及河口坝形成过程的物理模拟 被引量:36
16
作者 张春生 刘忠保 +3 位作者 施冬 程启贵 张荣彬 马超亚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68-176,共9页
三角洲砂体是已开发油气田中最重要的储集类型之一 ,对该类砂体的形成过程开展物理模型研究以预测储集砂体的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文中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统长 6三角洲砂体为模拟原型 ,对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 三角洲砂体是已开发油气田中最重要的储集类型之一 ,对该类砂体的形成过程开展物理模型研究以预测储集砂体的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文中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统长 6三角洲砂体为模拟原型 ,对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形成过程进行了较深入研究。指出长 6三角洲储层主要是在基准面下降过程中 ,由水下分流河道的频繁分汊、交汇、叠合、迁移形成的。由于受到不同期水下分流河道的切割 ,河口坝保持时间较短而欠发育。实验结果与油田地质研究 ( 14口井资料 )对比表明 ,砂体组成及粒度参数的符合率达73% ,砂层厚度分布的符合率达 62 %~ 81% ,沉积微相展布的符合率达 58%。实验过程显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砂体 水下分流河道 河口坝 物理模拟 形成过程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法的渊源与法的形式界分 被引量:46
17
作者 周旺生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2-133,共12页
奥斯汀以来的法律学人,虽试图在法的渊源和法的形式之间踩出清晰的路径,却终未获取如意的结局。迄今,无论英美欧陆抑或中国学界,仍然普遍混淆两者的界限,以致把不是法的东西视为法,把未然的法和已然的法、可能的法和正式的法混为一谈,... 奥斯汀以来的法律学人,虽试图在法的渊源和法的形式之间踩出清晰的路径,却终未获取如意的结局。迄今,无论英美欧陆抑或中国学界,仍然普遍混淆两者的界限,以致把不是法的东西视为法,把未然的法和已然的法、可能的法和正式的法混为一谈,在法律生活中就经常淡化法和非法的边界并由此遁离法治原则。历来法学流派的分野,在很大程度上正表现在对法的渊源和法的形式取不同态度方面。然而法的渊源和法的形式的确不容混淆,它们本是两种事物,内涵两种价值,代表法的形成过程中两个不同阶段和表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渊源 界分 法治原则 法学流派 表现形态 形成过程 法律学 奥斯汀 中国学 代表法 分野
原文传递
中国动画学派的发轫成型和成熟 被引量:37
18
作者 金天逸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60,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动画学派 动画片 民族风格 水墨动画 剪纸片 艺术形态 形成过程
原文传递
论校园规划之景观生态观 被引量:36
19
作者 沈杰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33,共3页
本文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为例,提出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进行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理念,阐述校园生态景观构型及其形成过程,强调重视大学校园规划中功能、景观、生态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 校园规划 大学校园 校区 景观生态学 规划设计 校园生态 理念 形成过程 强调 和谐统一
原文传递
“沙盘游戏”的理论分析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8
20
作者 范国平 高岚 李江雪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3年第2期51-54,共4页
受荣格积极想象技术及其理论的启发 ,吸收了威尔斯 (H .G .Wells)、玛格丽特·洛温菲尔德 (MargaretLowenfeld)等人有关儿童游戏理论与操作之精要 ,多拉·卡尔夫 (DoraKallf)在 2 0世纪 6 0年代初创设了“沙盘游戏”理论。沙盘... 受荣格积极想象技术及其理论的启发 ,吸收了威尔斯 (H .G .Wells)、玛格丽特·洛温菲尔德 (MargaretLowenfeld)等人有关儿童游戏理论与操作之精要 ,多拉·卡尔夫 (DoraKallf)在 2 0世纪 6 0年代初创设了“沙盘游戏”理论。沙盘游戏作为一种有效而独特的挖掘人类潜意识的技术 ,在国外的发展非常成熟 ,应用十分广泛 ;而国内缺乏对该理论的引介与探讨 ,我们结合正在广州育才幼儿园所做的个案研究 ,概要介绍沙盘游戏的理论与操作 ,进而探索“沙盘游戏”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盘游戏 幼儿园教育 形成过程 荣格心理分析 儿童发展阶段理论 治疗 人格形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