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一学一评”一体化视角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 被引量:5
1
作者 郑醉榴 《小学教学设计》 2023年第30期40-43,共4页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强调了“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意义,指出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要“实施单元持续性评价,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建构对单元主题的认知,发展能力,形成素养”,这为单元整体教学和“...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强调了“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意义,指出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要“实施单元持续性评价,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建构对单元主题的认知,发展能力,形成素养”,这为单元整体教学和“教-学-评”一体化的进一步探索、尝试和完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英语 单元主题 单元整体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 一体化 形成素养 持续性评价
原文传递
突出学科实践 精选学习主题
2
作者 朱红伟 《江西教育》 2024年第46期11-12,共2页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都强调要重视学科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提出:“只有当正确的知识与习得知识的正确的过程相匹配时,知识技能才有可能成为素养。”仅关注知识获得是无法形成...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都强调要重视学科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提出:“只有当正确的知识与习得知识的正确的过程相匹配时,知识技能才有可能成为素养。”仅关注知识获得是无法形成素养的,只有实现知识与行为的双重关注,才能实现知识与素养的双重发展。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转化为跨学科实践,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知识的探究、应用,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课程 跨学科知识 学习主题 学生核心素养 跨学科学习 学科实践 习得知识 形成素养
原文传递
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探究
3
作者 李婷 《华人时刊·校长版》 2023年第7期86-87,共2页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为了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需要加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为此,我们开始研究单元大任务、大项目等,以期学生在完成大任务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学习、思考,发展能力,形成素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小学英语 课程育人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形成素养 循序渐进 教学的整体性 研究单元
原文传递
揭示共性 多题归一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晚霞 《福建中学数学》 2020年第2期37-39,共3页
事物是互相联系的,是运动变化的.很多数学问题貌似不同,其本质是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师下功夫,先“跳入题海”认真研究相关习题,善于用运动变化的眼光去观察、思考、研究,抓住本质并对习题进行科学合理的整理与归类.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 事物是互相联系的,是运动变化的.很多数学问题貌似不同,其本质是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师下功夫,先“跳入题海”认真研究相关习题,善于用运动变化的眼光去观察、思考、研究,抓住本质并对习题进行科学合理的整理与归类.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精心组织问题、选择典型例习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炼数学模型,使学生达到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形成素养,使教学跳出题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类旁通 抓住本质 例习题 融会贯通 题海 多题归一 形成素养 数学模型
下载PDF
概念图:透视学生心智的窗口——读《学习、创造与使用知识:概念图促进企业和学校的学习变革》
5
作者 刘徽 《现代教学》 2021年第9期77-79,共3页
"通过意义学习,我们将行动、情感和思维整合为一个整体,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才是我们真正掌握的知识"。这是诺瓦克关于学习的理念。而概念图作为工具在意义学习过程中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助于形成素养,同时也可以... "通过意义学习,我们将行动、情感和思维整合为一个整体,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才是我们真正掌握的知识"。这是诺瓦克关于学习的理念。而概念图作为工具在意义学习过程中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助于形成素养,同时也可以用于评估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整合 概念图 意义学习 诺瓦克 学习变革 形成素养 学生心智 评估素养
下载PDF
数学“小讲堂”编织结构课堂实践
6
作者 王芙蓉 王秀英 《未来教育家》 2019年第12期35-36,共2页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的教育目标从落实"双基",到2001年启动第八轮基础教育新课改提出落实"三维目标",再到2016年9月正式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次转型,充分显示了教育关注的核心从知识的传授转...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的教育目标从落实"双基",到2001年启动第八轮基础教育新课改提出落实"三维目标",再到2016年9月正式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次转型,充分显示了教育关注的核心从知识的传授转型到了学生发展。与此对应,课堂也从注重知识到注重素养,从重视"教"转变到关注"学"。围绕自主学习、发展能力、形成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实践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基础教育 编织结构 自主学习 三维目标 形成素养 知识的传授
原文传递
做一本属于自己的“书”——二年级下册梳理与探究单元解读与设计思路
7
作者 蒋琳 《语文教学通讯》 2022年第3期85-87,共3页
如何提升期末复习阶段学生学习的效率,我们需要转变理念,用真实的情境和任务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梳理与探究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形成素养。一、巧用任务整体设计梳理与探究的任务本单元是对二年级下册整册教材学完后的梳理与探究,并帮... 如何提升期末复习阶段学生学习的效率,我们需要转变理念,用真实的情境和任务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梳理与探究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形成素养。一、巧用任务整体设计梳理与探究的任务本单元是对二年级下册整册教材学完后的梳理与探究,并帮助学生回顾、梳理、整合一个学期的学习收获。这是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也是学会反思的过程,更是学会学习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收获 提升能力 学会反思 情境和任务 知识建构 转变理念 形成素养 期末复习
下载PDF
生活化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平 《教育艺术》 2020年第8期8-8,共1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形成道德法治素养.学生们在教师与教材的教导之下,在内心中形成素养,再在实际的生活中进行实践,课堂教学对于初中学生一生的影响都是非常大且持久的.初中阶段也是学生养成道德法制素养的重要阶段,...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形成道德法治素养.学生们在教师与教材的教导之下,在内心中形成素养,再在实际的生活中进行实践,课堂教学对于初中学生一生的影响都是非常大且持久的.初中阶段也是学生养成道德法制素养的重要阶段,虽然在课堂上也就只有几十分钟的时间,但经过长期的熏陶,学生的内心会奠定一定的道德法制基础.生活化教学有着一定的真实感,再加上道德与法治本身就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实施就显得更加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 道德与法治 法治素养 现实生活 课堂教学 形成素养 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阶段
下载PDF
核心素养落地需要扎实做好教学工作
9
作者 章勤琼 《江苏教育》 2023年第27期1-1,共1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核心素养时代,通过知识形成素养如今已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共识。然而,核心素养究竟如何才能更好地落地,广大一线教师仍然存在很大的困惑。素养导向、大观念、大单元教学、“教—学—评”一致性、表现性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核心素养时代,通过知识形成素养如今已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共识。然而,核心素养究竟如何才能更好地落地,广大一线教师仍然存在很大的困惑。素养导向、大观念、大单元教学、“教—学—评”一致性、表现性评价……单是这些名词,就已经让不少教师眼花缭乱,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的无所适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表现性评价 一线教师 中小学教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大单元教学 教—学—评 形成素养
下载PDF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形成学生语文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课堂教学结合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韩春 《新课程》 2019年第2期193-193,共1页
中国是一个拥有博大精深文化民族的泱泱大国。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在博大精深文化的沁润下,转动着历史发展的车轮,推动着社会的前进,其博大精深的文化有着传承和弘扬的必要。
关键词 传承文化 形成素养 策略思考
下载PDF
妙用“批注”智慧
11
作者 林水火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7-57,共1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既有活动式学习,更主要的还有对教材的阅读、分析、理解式学习。学生对教材的深耕式阅读,是提高学习效率、迈向深度学习的前提。学生如果读不懂教材内容,理不清教材脉络,尤其是对教材基本概念、原理、关键词句等...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既有活动式学习,更主要的还有对教材的阅读、分析、理解式学习。学生对教材的深耕式阅读,是提高学习效率、迈向深度学习的前提。学生如果读不懂教材内容,理不清教材脉络,尤其是对教材基本概念、原理、关键词句等缺乏清晰明了的认知,对课程思想就难以形成准确完整的理解,自然也就难以消化知识并形成素养。实践中,我们借助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批注”智慧,聚焦《道德与法治》教材,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运用“批注式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想 深度学习 《道德与法治》 关键词句 批注式 形成素养 活动式学习 语文阅读教学
原文传递
基于教材生发教学资源——以《伯牙鼓琴》教学为例
12
作者 代春芳 《湖北教育》 2021年第5期58-58,共1页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堂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知识、体会情感、形成素养。
关键词 教育家叶圣陶 课堂教学资源 伯牙 使用教材 教学策略 体会情感 形成素养 课文
下载PDF
数形结合 促进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
13
作者 康桂月 《文理导航》 2018年第3期18-18,共1页
数、形是小学数学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数形结合就是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相辅相成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它既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又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处于启蒙时期的小学生应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 数、形是小学数学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数形结合就是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相辅相成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它既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又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处于启蒙时期的小学生应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来帮助理解数学,体悟数学,建构数学,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能力,形成数学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形结合 思想方法 建构数学 形成素养
下载PDF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初探
14
作者 田景碧 《进展》 2019年第5期88-88,共1页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对培养信息技术人才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已经被视为小学的基本课程。而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小学的基本学科要积极关注新课改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因此,学生核心素...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对培养信息技术人才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已经被视为小学的基本课程。而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小学的基本学科要积极关注新课改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因此,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成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把握标准 方法适当 形成素养
下载PDF
外语教师混合式教学形成性评价素养与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孟亚茹 崔雨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6-98,147,148,共15页
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常态,而外语教师形成性评价素养是确保混合式教学质量的关键,然而鲜有研究考察教师混合式教学形成性评价素养,对其发展路径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鉴于此,本研究首先基于形成性评价素养的认知、行为和... 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常态,而外语教师形成性评价素养是确保混合式教学质量的关键,然而鲜有研究考察教师混合式教学形成性评价素养,对其发展路径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鉴于此,本研究首先基于形成性评价素养的认知、行为和情感框架,并结合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活动系统构建外语教师混合式教学形成性评价素养量表(即混合形评素养量表),探讨其核心维度;然后基于活动理论中的主体(个人动机)、中介工具(中介资源)、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客体(混合形评素养)四要素构建素养发展量表;之后依据两个量表挖掘素养现状以及不同素养水平教师的发展路径;最后结合教师的访谈数据验证该发展路径。研究发现混合形评素养量表由评价知识、评价观念、线上实践、课堂实践、学生参与和社会情感六个维度组成,且教师当前存在知行间的差距;显著影响教师素养水平的个体因素有教育背景、课程角色和职称,影响素养发展路径的因素有个人动机、中介资源和发展共同体。不同素养水平教师的素养发展路径存在差异,其中高素养教师的个人动机对素养发展具有最强的预测作用。本研究有望为解决混合式教学中教师遇到的评价瓶颈提供可解释和遵循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师 混合式教学 形成性评价素养 活动理论 发展路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