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0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入侵中国大陆的红火蚁的鉴定及发生为害调查 被引量:292
1
作者 曾玲 陆永跃 +2 位作者 何晓芳 张维球 梁广文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4-148,F003-F004,共7页
根据形态特征鉴定结果首次证实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Buren入侵中国大陆 ,并调查了广东省吴川市红火蚁发生为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 ,发生区内部分地点红火蚁发生密度较高 ,主要发生于较稳定的生态环境中 ,如荒坡、草地、长满杂草的田... 根据形态特征鉴定结果首次证实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Buren入侵中国大陆 ,并调查了广东省吴川市红火蚁发生为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 ,发生区内部分地点红火蚁发生密度较高 ,主要发生于较稳定的生态环境中 ,如荒坡、草地、长满杂草的田埂等。红火蚁已对当地农业生产、人们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等造成了不利影响。此外 ,Cytb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采自美国佛罗里达和广东吴川的红火蚁与采自广东 4个地方的热带火蚁S .geminata (Fabr.)两物种间有 61个变异位点 ,种内变异为 0。限制性酶切多态实验 (RFLP)的结果显示 ,BamHI酶在红火蚁的特异扩增片段中有一个识别位点 ,而在热带火蚁中无酶切位点 ;MspI酶在热带火蚁的扩增片段中也有一个识别位点 ,而在红火蚁中无识别位点。有酶切位点的扩增产物在酶切后分别获得近 2 0 0bp与 2 5 0bp的片段各一带。因此 ,用PCR RFLP的方法可以简单快速地鉴别红火蚁和热带火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中国大陆 发生为害调查 入侵 PCR-RFLP 识别位点 扩增片段 酶切位点 B基因序列 限制性酶切 鉴定结果 形态特征 为害情况 调查结果 发生密度 生态环境 农业生产 身体健康 不利影响 分析结果 佛罗里达 种内变异 扩增产物
下载PDF
俄罗斯神秘的民间药用真菌——桦褐孔菌 被引量:242
2
作者 黄年来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8,共2页
关键词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俄罗斯 民间药用真菌 桦褐孔菌
下载PDF
播种密度对冬小麦茎秆形态特征和抗倒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89
3
作者 李金才 尹钧 魏凤珍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62-666,共5页
于2 0 0 1- 2 0 0 2年在安徽农业大学试验农场研究了不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茎秆形态特征和抗倒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密度大小显著影响茎秆形态特征、植株C N比大小和茎秆抗倒指数,小麦茎秆形态特征与植株的抗倒性密切相关。其中,基... 于2 0 0 1- 2 0 0 2年在安徽农业大学试验农场研究了不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茎秆形态特征和抗倒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密度大小显著影响茎秆形态特征、植株C N比大小和茎秆抗倒指数,小麦茎秆形态特征与植株的抗倒性密切相关。其中,基部三节间的健壮程度与小麦抗倒关系最为密切,相关程度为第2节间>第1节间>第3节间。茎秆健壮程度对茎秆抗倒指数的影响为基部节间干物重>基部节间壁厚>基部节间长度>基部节间内径大小。明确了植株碳氮比大小是决定植株倒伏与否的内部生理因素之一和以茎秆抗倒指数(CLRI)作为小麦抗茎倒伏能力的综合形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T.aestivum) 播种密度 形态特征 茎秆抗倒指数(CLRI)
下载PDF
海拔梯度上的植物生长与生理生态特性 被引量:181
4
作者 潘红丽 李迈和 +3 位作者 蔡小虎 吴杰 杜忠 刘兴良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22-730,共9页
环境是植物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在各种不同的生境中聚生着特定的植物种类。全球气候变化迅速而显著地改变着高海拔地区的生态环境,这必将导致山地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分布界限等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对气候变化造成深远影响。因此... 环境是植物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在各种不同的生境中聚生着特定的植物种类。全球气候变化迅速而显著地改变着高海拔地区的生态环境,这必将导致山地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分布界限等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对气候变化造成深远影响。因此,研究山地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揭示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科学意义。海拔梯度由于包含了温度、湿度、光照等诸多环境因子的剧烈变化而成为了研究植物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理想区域。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大气压及CO2分压降低、光强增加等,植物的生态和生理特征将产生巨大的变化,可能影响到植物种类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植物群落的结构组成。一些亟待回答的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将如何影响高山植物的生长环境?环境变化如何影响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植物群落的分布、结构和组成将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又将怎么样影响气候进一步变化?众多的研究报导了树木的生理生态特征、生长速率和生产力等对海拔的响应。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综述了海拔梯度上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差异对高山植物的生长及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以及植被分布的变化,旨在阐明植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行为与生理生态响应,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梯度 植物生长 形态特征 光合作用 生化组成 物种多样性 分布边界
下载PDF
新型配电系统形态特征与技术展望 被引量:169
5
作者 董旭柱 华祝虎 +4 位作者 尚磊 王波 谌立坤 张秋萍 黄玉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021-3035,共15页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配电系统逐渐发展为具有电能汇集、传输、存储和交易功能的新型区域电力系统,具有了新的形态和特征。在此背景下,首先从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电能替代、电力电子应用及数字化技术4个方面出发,对"双...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配电系统逐渐发展为具有电能汇集、传输、存储和交易功能的新型区域电力系统,具有了新的形态和特征。在此背景下,首先从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电能替代、电力电子应用及数字化技术4个方面出发,对"双碳"背景下配电系统的新特性进行了总结;然后对其面临的静态问题、动态问题和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未来低碳化新型配电系统的形态格局构想,对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技术、源荷互动技术、直流配电技术以及数字化管理技术等支撑新型配电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进行讨论,分析了现阶段成果与新型配电系统需求之间的差距;最后,凝炼了新型配电系统建设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对其未来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配电系统 形态特征 分布式电源 微电网 源荷互动 直流配电 数字化技术
下载PDF
音腔论 被引量:150
6
作者 沈洽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82年第4期13-21,共9页
《音腔论》是一部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论述汉民族传统音乐基本形态特征的专著。书稿涉及到对若干音乐基础理论问题的重新探讨,具有独特的见解。本文原系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1982届研究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为高厚永同志。该文在今年八月召... 《音腔论》是一部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论述汉民族传统音乐基本形态特征的专著。书稿涉及到对若干音乐基础理论问题的重新探讨,具有独特的见解。本文原系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1982届研究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为高厚永同志。该文在今年八月召开的“全国民族音乐学第二次年会”上引起了与会者的注意与兴趣,现摘要发表于此。 全书分六章,共十万余字。前三章主要讨论了最基本的音感观念——音腔的客观存在、特性和体系性,是《音腔论》全部论述的基础;第四章讨论了音腔及其观念生成的基础原因;第五、六两章,就音腔的客观存在对汉民族传统音乐整个形态、风貌的影响作了探索。本刊因篇幅有限,准备分两期发表全书的摘要,重点是第四、五、六章,为保持全书理论上的相对完整,作者对前三章的內容也做了扼要的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腔 传统音乐 民族音乐学 汉民族 形态特征 音乐基础理论 音感观念 毕业论文 客观存在 指导教师
原文传递
河流形态特征的分维计算方法 被引量:120
7
作者 冯平 冯焱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24-330,共7页
本文运用分形的基本定义及河系定律探讨了河长和河网结构的分维。海河水系河长的分维在1.01~1.14之间,河网的分维在1.50~1.69之间。
关键词 河流 形态特征 河网 分维计算法 河系定律
下载PDF
攀援植物绞股蓝幼苗对光照强度的形态和生长反应 被引量:85
8
作者 何维明 钟章成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75-378,共4页
利用遮阳网产生光照强度梯度 ,以研究攀援植物绞股蓝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幼苗对光梯度的形态和生长反应。结果表明 :1)相对生长速率、净同化速率和总生物量随光照强度减弱而降低 ,总叶面积、比茎长、株高、分枝角度、叶面积率... 利用遮阳网产生光照强度梯度 ,以研究攀援植物绞股蓝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幼苗对光梯度的形态和生长反应。结果表明 :1)相对生长速率、净同化速率和总生物量随光照强度减弱而降低 ,总叶面积、比茎长、株高、分枝角度、叶面积率和比叶面积却增加 ;2 )株高生长与相对生长速率成负相关 ;3)幼苗生物量分配对光梯度的反应不敏感。这些结果意味着绞股蓝幼苗的形态和生长反应对不同光环境具有可塑性 ,比茎长和株高随光照减弱而增加有利于绞股蓝幼苗“寻找”到外界支持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援植物 绞股蓝 光照强度 生长反应 形态特征
下载PDF
人工栽培铁皮石斛多糖含量变异规律 被引量:106
9
作者 诸燕 斯金平 +2 位作者 郭宝林 何伯伟 张爱莲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7-430,共4页
目的:全面了解人工栽培铁皮石斛药材多糖质量分数,以及种质、采收年限等因素与多糖质量分数的关系,为优质铁皮石斛药材培育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浙江铁皮石斛人工设施栽培骨干基地(产量占全国90%以上)11个种质一至三年生(生理年龄)的33... 目的:全面了解人工栽培铁皮石斛药材多糖质量分数,以及种质、采收年限等因素与多糖质量分数的关系,为优质铁皮石斛药材培育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浙江铁皮石斛人工设施栽培骨干基地(产量占全国90%以上)11个种质一至三年生(生理年龄)的33个样品,并分别记载其形态特征;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铁皮石斛多糖质量分数。结果:全国铁皮石斛骨干企业生产的二年生铁皮石斛其多糖平均质量分数达34.47%(25.63%~41.65%);不同种质、生理年龄的铁皮石斛多糖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5号种质多糖质量分数最低,一年生、二年生、三年生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19.77%,25.63%,11.83%,10号种质最高,一年生、二年生、三年生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33.31%,41.35%,28.39%。结论:全国人工栽培骨干基地生产的铁皮石斛,其多糖质量分数普遍高于野生药材,种质与生长年限显著影响多糖质量分数;铁皮石斛品种选育与采收年限的控制可提高多糖质量分数,浙江产区铁皮石斛最佳采收时间为两年生冬季至三年生开花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种质 形态特征 生理年龄 总多糖 苯酚-硫酸法
原文传递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的形态、分类与生态资料补记 被引量:106
10
作者 孔国辉 吴七根 +1 位作者 胡启明 叶万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28-130,共3页
关键词 薇甘菊 形态特征 分类鉴定 生态特性 杂草
下载PDF
铁线莲属一新分类系统 被引量:103
11
作者 王文采 李良千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1-488,共58页
提出毛茛科Ranunculaceae铁线莲属Clematis一新分类系统。首先,简要回顾了此属的分类学研究历史,继对此属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重要形态特征和花粉特征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一系列演化趋势。这些趋势,尤其是萼片和雄蕊的演化趋势说明在... 提出毛茛科Ranunculaceae铁线莲属Clematis一新分类系统。首先,简要回顾了此属的分类学研究历史,继对此属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重要形态特征和花粉特征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一系列演化趋势。这些趋势,尤其是萼片和雄蕊的演化趋势说明在现存的铁线莲属植物中,绣球藤Clematismontana与其少数近缘种的花构造最接近比铁线莲属原始的银莲花属Anemone,因此,包括绣球藤等植物的绣球藤组sect.Cheirpsis被认为是铁线莲属的原始群。主要根据花构造对铁线莲属现存的15组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它们是在4条演化干(绣球藤干、欧洲铁线莲干、尾叶铁线莲干、长瓣铁线莲干)的演化过程中先后形成的。本文将此4条演化干处理为亚属。最后做出属下各级分类群的系统排列,并给出简要的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线莲属 毛茛科 演化趋势 亲缘关系 分类 铁线莲属植物 新分类系统 形态特征 研究历史 生殖器官
下载PDF
严防危险性害虫红火蚁入侵 被引量:95
12
作者 张润志 任立 刘宁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0,F004,共6页
原产南美洲的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Buren,先后入侵美国和澳洲,最近又入侵中国台湾,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构成重大威胁。该文介绍了红火蚁的形态特征、与近源种的形态区别、生物学特性、入侵特性、危害以及预防、控制等方面的知识,最... 原产南美洲的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Buren,先后入侵美国和澳洲,最近又入侵中国台湾,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构成重大威胁。该文介绍了红火蚁的形态特征、与近源种的形态区别、生物学特性、入侵特性、危害以及预防、控制等方面的知识,最后提出我国大陆需要高度警惕,严防红火蚁入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性害虫 红火蚁 生物入侵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预防 控制
下载PDF
海南特有珍贵红木树种——降香黄檀 被引量:97
13
作者 邱治军 周光益 陈升华 《林业实用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42,共2页
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别名花梨、降香檀、香红木、花榈、香枝、花梨木、黄花梨,商品名SCENTE-DROSE WOOD(香红木).海南本地还分油梨和糠梨,前者心材比例大,棕褐色,后者心材比例小,红棕色至紫棕色,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别名花梨、降香檀、香红木、花榈、香枝、花梨木、黄花梨,商品名SCENTE-DROSE WOOD(香红木).海南本地还分油梨和糠梨,前者心材比例大,棕褐色,后者心材比例小,红棕色至紫棕色,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海南5种特类材之一,也是我国国家标准5属8类34种红木之一,排位仅次于檀香紫檀和酸枝木,是我国最常见的珍贵红木品种.降香黄檀是我国海南特有乔木树种,在海南西部及西南部海拔400m以下平原或丘陵地区分布较多.广东、广西及云南等地也有引种栽培,但数量不多.降香黄檀不仅木材和药用价值非常高,而且耐干旱耐脊薄,是一个很值得推广的珍贵乡土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红木 树种 降香黄檀 花梨 降香檀 形态特征 药用价值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形态特征及与3种玉米田为害特征和形态相近鳞翅目昆虫的比较 被引量:95
14
作者 郭井菲 静大鹏 +3 位作者 太红坤 张爱红 何康来 王振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2,共6页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害虫,目前已经侵入我国云南省。田间调查发现,草地贪夜蛾与甜菜夜蛾S.exigua、斜纹夜蛾S.litura和黏虫Mythimna separata在玉米上往往混合发生,且形态相近,容易混淆。本...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害虫,目前已经侵入我国云南省。田间调查发现,草地贪夜蛾与甜菜夜蛾S.exigua、斜纹夜蛾S.litura和黏虫Mythimna separata在玉米上往往混合发生,且形态相近,容易混淆。本文详细描述了草地贪夜蛾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并比较了其与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黏虫的幼虫和成虫的形态差异。本文为草地贪夜蛾的准确鉴别和田间调查提供依据,并为草地贪夜蛾的精准测报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甜菜夜蛾 斜纹夜蛾 黏虫 形态特征
下载PDF
典型地区农用地膜残留水平及其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91
15
作者 徐刚 杜晓明 +4 位作者 曹云者 汪群慧 许端平 卢桂兰 李发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83,共5页
选取黑龙江和河北等使用农用地膜的典型地区,对温室大棚、蔬菜田和作物田农用地膜使用及残留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地区在相应地块上所从事的农事活动及农膜使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残膜尺寸大小一般集中在5~15cm左右。... 选取黑龙江和河北等使用农用地膜的典型地区,对温室大棚、蔬菜田和作物田农用地膜使用及残留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地区在相应地块上所从事的农事活动及农膜使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残膜尺寸大小一般集中在5~15cm左右。农用地膜使用后,其表面出现龟裂、分层现象。黑龙江地区温室大棚、蔬菜田和作物田中土壤残留地膜的平均水平分别为4122.3、3660.1和2497.3g·hm-2;河北保定、邯郸地区温室大棚、蔬菜田及作物田土壤残留地膜的水平分别为5629.5、7369.5和2821.8g·hm-2,两地区使用农膜地块残留地膜水平显著高于相应对照土壤。研究结果还表明,河北受调查的三种农田农用地膜平均残留水平普遍高于黑龙江相应农田残留平均水平,两地对照土壤中平均残留水平均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地区 农用地膜 残留 形态特征
下载PDF
披碱草属植物形态多样性及其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82
16
作者 严学兵 周禾 +1 位作者 王堃 郭玉霞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11-116,共6页
以我国9种披碱草的40个居群为材料,对28个形态特征进行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以遗传距离系数0.78为尺度把40个披碱草居群分为两大类,第1类主要包括垂穗组披碱草种类,第2类大多数包括穗直立的披碱草种类。披碱草属每个种的各居群... 以我国9种披碱草的40个居群为材料,对28个形态特征进行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以遗传距离系数0.78为尺度把40个披碱草居群分为两大类,第1类主要包括垂穗组披碱草种类,第2类大多数包括穗直立的披碱草种类。披碱草属每个种的各居群基本能够聚在一起,并和地理条件有一定的关系;披碱草(Elymusdahuricus)、圆柱披碱草(E.cylindricus)和紫芒披碱草(E.purpuraristatus)变异性很大,而垂穗披碱草(E.nutans)、老芒麦(E.sibiricus)归类比较清晰明显;在形态分化的指标中,与生产应用及分类功能联系密切的17个特征向量可反映总变异85%以上的信息,根据贡献的大小分为10个不同的层次;单株重、单穗重、分蘖数、生殖枝长、旗叶与穗基部长度、穗色、小穗长、外稃、芒长、小穗宽、穗宽、生长速度(出苗-幼苗)、颖宽、植株绒毛分级、生长速度(幼苗-分蘖)、叶片颜色和株高是披碱草形态分化的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碱草属 形态特征 聚类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与斜纹夜蛾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习性比较 被引量:90
17
作者 赵胜园 罗倩明 +3 位作者 孙小旭 杨现明 姜玉英 吴孔明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6-35,共10页
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云南西部地区后,在田间与斜纹夜蛾混合发生。由于二者寄主种类、发生规律和形态特征十分相似,给调查和测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对草地贪夜蛾和斜纹夜蛾的形态特征观察发现,草地贪夜蛾卵块鳞毛较为疏松,且单块卵量... 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云南西部地区后,在田间与斜纹夜蛾混合发生。由于二者寄主种类、发生规律和形态特征十分相似,给调查和测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对草地贪夜蛾和斜纹夜蛾的形态特征观察发现,草地贪夜蛾卵块鳞毛较为疏松,且单块卵量明显少于斜纹夜蛾;草地贪夜蛾幼虫头部有白色Y纹,第8腹节具方形黑点,而斜纹夜蛾幼虫亚背线内侧各体节均有1对三角形黑色斑纹,且第1腹节和第8腹节较大;草地贪夜蛾蛹臀棘无倒钩或弯曲,而斜纹夜蛾臀棘末端有弯曲或倒钩;草地贪夜蛾成虫体型小于斜纹夜蛾,其雄蛾前翅环形纹黄褐色、肾形纹灰褐色、剑状纹不明显、顶角具较大的白色块斑,而斜纹夜蛾雄虫前翅环形纹白色、外横线与亚缘线间具泛紫色斑纹、剑状纹明显。和斜纹夜蛾相比,草地贪夜蛾大龄幼虫具有明显的自残习性。除此之外,两种害虫的迁飞、交配、繁殖等生物学习性有较高的相似度。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草地贪夜蛾和斜纹夜蛾田间卵、幼虫、蛹和成虫密度监控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斜纹夜蛾 形态特征 生物学习性
原文传递
数学形态特征应用于昆虫自动鉴别的研究 被引量:79
18
作者 赵汗青 沈佐锐 于新文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42,共5页
用虫体面积、周长等 1 1项数学形态特征对 40种昆虫实现自动鉴别 ,得出了各项数学特征的权重。在昆虫的自动鉴别中 ,1 1项特征所起的作用大小为 :面积 >偏心率 >形状参数 >周长 >纵轴长 >孔洞数 >横轴长、似圆度 >... 用虫体面积、周长等 1 1项数学形态特征对 40种昆虫实现自动鉴别 ,得出了各项数学特征的权重。在昆虫的自动鉴别中 ,1 1项特征所起的作用大小为 :面积 >偏心率 >形状参数 >周长 >纵轴长 >孔洞数 >横轴长、似圆度 >叶状性 >圆形性 >球状性。以面积、周长等数学形态特征为分类依据 ,对隶属 8目 2 5科的 40种昆虫进行了二叉式分类 ,并以此为鉴别机理 ,实现了对昆虫自动识别软件 Bug Visux的升级 ,使其能够自动鉴别的昆虫种类由 3种增加到 40种 ,准确率达到 9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 形态特征 应用 昆虫 自动鉴别 分类机理 自动识别软件 昆种品种
下载PDF
太湖生态环境演化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74
19
作者 秦伯强 罗潋葱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1-568,共8页
太湖地处长江下游三角洲 ,水域面积为 2 338km2 ,平均水深 1.9m ,最大水深不足 2 .6m ,为一典型的大型浅水湖泊。太湖流域地势平坦 ,河网密布 ,河湖水力关系复杂。其主要补给径流来自西南部的天目山区及西部的宜溧河流域。每年夏天 ,大... 太湖地处长江下游三角洲 ,水域面积为 2 338km2 ,平均水深 1.9m ,最大水深不足 2 .6m ,为一典型的大型浅水湖泊。太湖流域地势平坦 ,河网密布 ,河湖水力关系复杂。其主要补给径流来自西南部的天目山区及西部的宜溧河流域。每年夏天 ,大部分入湖洪水通过位于东太湖的太浦河及东北部的望虞河分别排入黄浦江与长江 ,由于出入湖河道的特殊位置 ,使得太湖南部的换水周期较短而北部较长。近几十年来 ,太湖由于污染而逐步呈现富营养化特征 ,污染物主要来自北部的无锡市和常州市 ,通过河道排入太湖北部的五里湖与梅梁湾 ,因此上述两地的水质较南部差。在东太湖 ,水产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很大 ,亦呈现出富营养化特征 ,并殃及该地区的供水 ,加之该地区为太湖主要的泄洪通道 ,因此泥沙淤积严重 ,而且水生植物生长旺盛 ,呈现出明显的沼泽化趋势 ;在太湖四周地区 ,由于湖泊围垦和水利工程建设 ,其污染净化能力将降低 ,从而加速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太湖所面临这些问题 ,有待于强化湖泊科学管理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特征 水量平衡 富营养化 水产养殖 太湖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的形态及成因 被引量:80
20
作者 苏明 李俊良 +3 位作者 姜涛 田姗姗 张成 解习农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5-93,共9页
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平面上呈"S"型、NE向展布,西起莺歌海盆地中央凹陷带,经乐东凹陷、陵水凹陷、松南凹陷、宝岛凹陷、长昌凹陷,向东延伸进入西沙海槽。剖面形态上存在"V"型、"W"型、"U"型和... 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平面上呈"S"型、NE向展布,西起莺歌海盆地中央凹陷带,经乐东凹陷、陵水凹陷、松南凹陷、宝岛凹陷、长昌凹陷,向东延伸进入西沙海槽。剖面形态上存在"V"型、"W"型、"U"型和复合型等4种类型。通过不同区域峡谷下切底界面的形态变化及充填特征,将中央峡谷划分为东段、西段和转换段3个区段,转换段与琼东南盆地的构造转换段相一致,即以西地区控凹断裂为NE向,而以东地区控凹断裂渐变为NEE或EW向。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的成因与构造作用和深水沉积作用关系密切,峡谷东段主要受构造作用控制,特别是深部隆起的存在为黄流期中央峡谷的形成提供了"限制性"作用,并且为后期中央峡谷的发育提供了"限制性通道";西段则受深水沉积作用的控制,重力流沉积为中央峡谷的下切和充填提供了来源。每期中央峡谷的形成均稍早于或与该时期陆坡的发育同期,最早形成于盆地东部,并随陆坡的持续向西迁移表现为不断向西上溯,下切能力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峡谷 形态特征 中新世 琼东南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