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疫霉和苜蓿疫霉rDNA ITS序列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正光 王源超 郑小波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42-548,共7页
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PCR分别扩增了Phytophthora sojae的5个菌株(Pg1、Pg2、Pg3、CN1和S317)和1个P. medicaginis (菌株44390)的ITS1与ITS2,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序列测定。根据Bioedit软件中的neighbour-joining m... 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PCR分别扩增了Phytophthora sojae的5个菌株(Pg1、Pg2、Pg3、CN1和S317)和1个P. medicaginis (菌株44390)的ITS1与ITS2,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序列测定。根据Bioedit软件中的neighbour-joining methods分析法将上述序列和Genbank中已登录的P. sojae、P. medicaginis、P. megasperma和P.trifolii等4个形态学种10个登录菌株的ITS1与ITS2碱基序列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是聚类组与形态学种有一定差别,4个种16个菌株分成7个聚类组。结果表明,分别属于同一形态学种且可聚为一组的不同个体之间的ITS碱基序列遗传相似性最高,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形态学上属于不同种的个体的ITS可以聚为一组。上述结果提示L41385可能不属于P. sojae, L41380可能属于是P. trifolii,P. megasperma仍是一个复合种。同时提示ITS DNA碱基序列可以区分形态学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TOPHTHORA megasperma P.trifolii 形态学种 聚类组
下载PDF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真菌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余知和 曾昭清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4,共14页
DNA分子标记技术为真菌系统进化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方法,真菌分子系统学已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简述了真菌分子系统学的发展简史和代表性的研究方法以及对真菌系统学的主要贡献,包括将广义的真菌划分为3个类群,粘菌和卵菌不再属于真菌... DNA分子标记技术为真菌系统进化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方法,真菌分子系统学已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简述了真菌分子系统学的发展简史和代表性的研究方法以及对真菌系统学的主要贡献,包括将广义的真菌划分为3个类群,粘菌和卵菌不再属于真菌界成员。真菌生命之树项目的研究结果对真菌界高阶分类系统作出重大调整,将先前的4个门(壶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变为7个门(微孢子虫门、壶菌门、新丽鞭毛菌门、芽枝霉门、球囊菌门、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和4个亚门,并对真菌各类群概念作出修订。此外,DNA分子标记技术对真菌种概念的认识、有性型-无性型关联及分子生态学等研究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技术 真菌系统发育 形态学种 生物 系统 概念认知 真菌全型
原文传递
侧耳属蕈菌之分类方法研究
3
作者 高山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455-457,共3页
侧耳属蕈菌种类较多,分类混乱,给学术交流和规范生产带来困难.以形态学种为依据,采用分类标准简单化、方法多元化、标本模式化的思路,对侧耳属蕈菌进行分类研究.旨在对目前纷繁复杂的分类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侧耳 形态学种 简单化 多元化 模式化 分类
下载PDF
关于“物种”概念的疑惑与释义
4
作者 李巧灵 钟志 尹诗 《中学生物教学》 2020年第7期55-57,共3页
由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材中“物种”的概念所引发的疑惑为切入点,介绍了目前对“物种”的几个定义,并就教学和生活中容易让学生对“物种”概念产生误解的现象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生物 形态学种 生殖隔离
下载PDF
镰刀菌属分类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被引量:83
5
作者 张向民 《菌物研究》 CAS 2005年第2期59-62,共4页
镰刀菌是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重要病原菌,其产生的真菌毒素可危及人畜健康。近十几年来欧美的科学家在研究技术上有新的突破,使镰刀菌属种的概念在认识上有迅速的发展,尤其是那些引起谷类作物严重病害,并产生毒素的种类。在我国,从谷类... 镰刀菌是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重要病原菌,其产生的真菌毒素可危及人畜健康。近十几年来欧美的科学家在研究技术上有新的突破,使镰刀菌属种的概念在认识上有迅速的发展,尤其是那些引起谷类作物严重病害,并产生毒素的种类。在我国,从谷类粮食、饲料中检出镰刀菌毒素的现象屡有报道,我们对镰刀菌属种以及产生这些毒素的菌种(菌株)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系统 形态学种的概念 系统发育的概念
下载PDF
DNA条形码技术在黑瞎子岛蜱类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程成 王艳梅 +7 位作者 翟琪安 鞠文东 焦丹 徐宁 耿聪 韩茜宇 于晓维 黄洋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20年第5期675-678,共4页
目的应用DNA条码技术对黑瞎子岛蜱样本进行鉴定,为蜱的种类鉴定提供更加准确快速的依据。方法对捕获的557只蜱样本完成形态学鉴定后,提取蜱样本基因组DNA,采用PCR方法从蜱基因组中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测序后用Me... 目的应用DNA条码技术对黑瞎子岛蜱样本进行鉴定,为蜱的种类鉴定提供更加准确快速的依据。方法对捕获的557只蜱样本完成形态学鉴定后,提取蜱样本基因组DNA,采用PCR方法从蜱基因组中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测序后用Mega6.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经形态学鉴定为1科3属4种,分别是森林革蜱(DS1和DS2)、全沟硬蜱(IP1和IP2)、嗜群血蜱(HC1和HC2)和日本血蜱(HJ)。编号IP1和IP2样本与GenBank中编号JQ737101.1和编号KU935457.1公布的全沟硬蜱COⅠ序列相似性为99.85%~100.00%;编号HC1和HC2样本与GenBank中编号KR108861.1公布的嗜群血蜱COⅠ序列相似性为99.84%;编号HJ样本与GenBank中编号KR108879.1公布的日本血蜱COⅠ序列相似性为99.84%;以上结果均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编号DS1和DS2样本与GenBank中编号KU594270.1公布的草原革蜱COⅠ序列相似性为99.84%,与编号MH079424.1公布的森林革蜱COⅠ序列相似性为99.22%,二者虽均符合可直接鉴定标准,但综合草原革蜱和森林革蜱的形态学特征,可以确定样本均为森林革蜱。结论在传统形态学鉴定分类的基础上,结合DNA条码技术,能准确快速鉴定蜱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瞎子岛 全沟硬蜱 森林革蜱 嗜群血蜱 日本血蜱 形态学种类鉴定 DNA条码技术
原文传递
DNA条形码技术在鉴定绥芬河口岸日本血蜱和嗜群血蜱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艳梅 程成 +6 位作者 鞠文东 徐宁 耿聪 韩茜宇 刘岩 焦丹 黄洋 《口岸卫生控制》 2019年第3期51-54,共4页
目的建立用DNA条码技术对绥芬河口岸两种形态学特征非常相近的嗜群血蜱和日本血蜱的鉴定方法,探讨DNA条形码在蜱类鉴定中的实用性。方法在黑龙江绥芬河口岸采集游离血蜱103只,形态学鉴定完毕后,提取蜱样本基因组DNA,采用PCR方法从2种血... 目的建立用DNA条码技术对绥芬河口岸两种形态学特征非常相近的嗜群血蜱和日本血蜱的鉴定方法,探讨DNA条形码在蜱类鉴定中的实用性。方法在黑龙江绥芬河口岸采集游离血蜱103只,形态学鉴定完毕后,提取蜱样本基因组DNA,采用PCR方法从2种血蜱基因组中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测序后进行同源性分析,用Mega6.0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经形态学鉴定嗜群血蜱89只,日本血蜱14只;2种血蜱COⅠ基因之间的同源性为87.5%,嗜群血蜱与GenBank中编号KR108867.1公布的嗜群血蜱CO Ⅰ序列相似性为99.8%;日本血蜱与GenBank中编号KR108879.1公布的日本血蜱CO Ⅰ序列相似性为99.8%,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结论对于形态学特征相近蜱种的鉴定,在传统形态学分类的基础上结合DNA条码技术鉴定方法能更准确地鉴定蜱的种类,也能更好地了解其进化关系,为蜱传播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群血蜱 日本血蜱 形态学种类鉴定 DNA条码技术 系统发生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