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轮续写”中学习者英语水平的动态发展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素敏 张继东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7-62,共6页
"续"作的促学作用多采用终结性评价,缺乏基于"多轮续写"的形成性评价分析。本文通过对比高、低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9次"多轮续写"中,过去时间概念错误表达频次和综合阅读水平的变化,首次从形成性评价角度... "续"作的促学作用多采用终结性评价,缺乏基于"多轮续写"的形成性评价分析。本文通过对比高、低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9次"多轮续写"中,过去时间概念错误表达频次和综合阅读水平的变化,首次从形成性评价角度分析英语学习者续写过程中的动态发展,发现:1)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的时态表达错误均呈下降趋势并最终趋同,但低水平者的变化曲线较大;2)低水平者的综合阅读成绩呈显著上升趋势,但与高水平者依然差异显著。结果表明:多轮续写能显著提高学习者形式-意义匹配和阅读能力,但其促学效果因测试任务和学习者水平不同而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轮续写 小说续写 形成性评价 形式-意义匹配 英语学习水平
原文传递
基于“形式——意义匹配理论”的术语翻译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代正利 《铜仁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62-66,共5页
形式和意义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什么形式就有什么意义,就有什么功能。用这一理论探讨术语的翻译原则和方法,对于术语的翻译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文章较系统地探讨了术语翻译的基本原则及其对术语意义的影响,提出了不同类型的... 形式和意义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什么形式就有什么意义,就有什么功能。用这一理论探讨术语的翻译原则和方法,对于术语的翻译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文章较系统地探讨了术语翻译的基本原则及其对术语意义的影响,提出了不同类型的术语翻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意义匹配 功能 术语 翻译
下载PDF
“的”字结构的构式观与转喻思维属性特点 被引量:9
3
作者 陈香兰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0-24,共5页
以往对"的"字结构的研究主要从语义、语法角度进行。本研究从认知角度进行。本文主要研究3个问题:1.从认知角度阐释为何把现代汉语"的"字结构看作构式;2.该构式意义获得的转喻思维操作机制和高低层属性;3."的&... 以往对"的"字结构的研究主要从语义、语法角度进行。本研究从认知角度进行。本文主要研究3个问题:1.从认知角度阐释为何把现代汉语"的"字结构看作构式;2.该构式意义获得的转喻思维操作机制和高低层属性;3."的"字结构转喻思维的特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字结构 构式的形式-意义匹配 转喻思维属性
下载PDF
功能翻译理论:哲学理据、体系构建与研究途径 被引量:2
4
作者 耿智 张梅岗 《求索》 CSSCI 2014年第12期167-172,共6页
从语言发展的目的和人们学习语言的目的这两个方面而言,语言的全部功能是交际。语言交际功能传递的信息包含语言因素、文化因素和风格因素。这三者是充分理解语言和语言功能的关键。语言的功能是结构体现的,语言包括"积木"结... 从语言发展的目的和人们学习语言的目的这两个方面而言,语言的全部功能是交际。语言交际功能传递的信息包含语言因素、文化因素和风格因素。这三者是充分理解语言和语言功能的关键。语言的功能是结构体现的,语言包括"积木"结构、事件句型和语篇三个语言应用的层级结构。一切语法现象只有从功能的角度才能得以阐释。语言的形式和功能匹配是语言的本质,其形式和意义由事件句型体现。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能表达相同的功能,功能比较才能揭示两种语言比较的本质。功能比较是翻译的基本方法,"形式与功能匹配"的功能模式是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原则。以事件为核心的全新英语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是英语应用的"教"与"学"的最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木”结构 事件句型 形式意义匹配实体 形式与功能匹配实体 功能比较
原文传递
功能:语言认知的圭臬
5
作者 邓正君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09-112,共4页
语言知识是"形式与意义匹配"、"形式与功能匹配"的知识。功能是语言行为的目的和最终结果,是衡量和认知各个语言因素的圭臬。通过语言形式对语言进行功能分析,在认知语言功能的基础上把握语言的意义,是语言理解和... 语言知识是"形式与意义匹配"、"形式与功能匹配"的知识。功能是语言行为的目的和最终结果,是衡量和认知各个语言因素的圭臬。通过语言形式对语言进行功能分析,在认知语言功能的基础上把握语言的意义,是语言理解和翻译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 形式意义匹配 形式与功能匹配 语言认知
下载PDF
有效输出在第二语言习得与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26
6
作者 靳洪刚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0-541,共32页
本文在第二语言输出的理论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五个与有效输出相关的教学应用原则。首先,二语的语言输出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加工过程。从输出系统的话语组织到口语表达阶段,都需通过大量的语言使用练习,将陈述性语言知识转换为程... 本文在第二语言输出的理论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五个与有效输出相关的教学应用原则。首先,二语的语言输出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加工过程。从输出系统的话语组织到口语表达阶段,都需通过大量的语言使用练习,将陈述性语言知识转换为程序性输出技能。第二,二语表达需利用交流中的"预制语块"及"语言框架"。教师需从初级阶段开始发展学习者的预制语块敏感性,引导他们利用母语者的"语言表达框架"进行交流。第三,教师须利用语言协商过程中的"漏洞"(holes)及"差异"(gaps),将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结构的细节规则上,促进语言形式与功能的准确匹配,验证并调整其二语假设。第四,学习者的输出任务需包括各种系统的扩展性表达框架,以便延伸话题,进行可持续有效输出。第五,语言输出需要一定的策划时间以及任务重复,以便让学习者在真实情景中利用预制语块、语言构式/框架进行有效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输出 预制语块 形式意义匹配 扩展输出 任务策划 重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