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58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 被引量:1102
1
作者 彭兰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27,共8页
与PC时代的互联网传播相比,移动时代场景的意义大大强化,移动传播的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即对场景(情境)的感知及信息(服务)适配。场景成为了继内容、形式、社交之后媒体的另一种核心要素。空间与环境、实时状态、生活惯性、社交氛围... 与PC时代的互联网传播相比,移动时代场景的意义大大强化,移动传播的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即对场景(情境)的感知及信息(服务)适配。场景成为了继内容、形式、社交之后媒体的另一种核心要素。空间与环境、实时状态、生活惯性、社交氛围是构成场景的四个基本要素。当移动媒体在内容媒体、关系媒体、服务媒体三个方向上拓展时,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信息流、关系流与服务流的形成与组织。此时,场景本身可能成为移动媒体的新入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移动传播场景 内容 形式
原文传递
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 被引量:283
2
作者 林箐 王向荣 《中国园林》 2005年第6期16-24,共9页
地域特征是特定区域土地上自然和文化的特征。它包括在这块土地上天然的、由自然成因构成的景观,也包括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改造形成的大地景观。这些景观不仅是历史上园林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当今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重要依... 地域特征是特定区域土地上自然和文化的特征。它包括在这块土地上天然的、由自然成因构成的景观,也包括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改造形成的大地景观。这些景观不仅是历史上园林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当今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重要依据和形式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地域 研究 形式 乡村景观
下载PDF
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形式与应用 被引量:282
3
作者 陈华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1年第6期159-161,共3页
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分子,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 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分子,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法 原理 形式 应用
下载PDF
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 被引量:204
4
作者 聂珍钊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1,共4页
这是一组专题论文 ,由六篇论文组成 ,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讨论了文学伦理学批评。聂珍钊教授从总体上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起源、方法、内涵、思想基础、适用范围、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了论述。克努特教授以易卜生的戏剧为例 ,不仅讨论了... 这是一组专题论文 ,由六篇论文组成 ,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讨论了文学伦理学批评。聂珍钊教授从总体上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起源、方法、内涵、思想基础、适用范围、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了论述。克努特教授以易卜生的戏剧为例 ,不仅讨论了易卜生戏剧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而且还就文学伦理学发表了自己的重要意见。王宁教授把生态批评同文学伦理学批评结合在一起 ,为我们提供了这种批评同其它批评相结合的范例。刘建军教授以人对自身认识的发展所经历的三个时期为基础 ,用比较的和多学科的观点对文学伦理学批评作了进一步阐释。乔国强教授的论文在一个广阔的思想空间里 ,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定义、思想与理论基础 ,对作家、作品以及读者的价值取向等方面深入阐释了自己的学术见解。邹建军教授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三维指向讨论了它的历史价值、现实意义和方法论启示。这些论文企图说明 ,在目前中国的文学批评出现伦理道德价值缺位的时候 ,我们的文学批评应该肩负起道德责任 ,以实现文学伦理道德价值的回归 ,而文学伦理学批评就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艺术 贺拉斯 文艺 艺术美 批评 形式 道德内容 道德目的 伦理学 人类
下载PDF
汉语语法化研究中应重视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15
5
作者 储泽祥 谢晓明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13,共9页
本文主要以"得"的语法化过程为例,说明汉语语法化研究中应重视的若干问题,主要包括:(1)与语法化定义有关的问题,语法化应是与某个语法范畴和语法意义相联系的、相对稳定的表述形式的历时形成过程;(2)语法化研究应继承形式与... 本文主要以"得"的语法化过程为例,说明汉语语法化研究中应重视的若干问题,主要包括:(1)与语法化定义有关的问题,语法化应是与某个语法范畴和语法意义相联系的、相对稳定的表述形式的历时形成过程;(2)语法化研究应继承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传统做法,应重视句法环境和语用条件对语法化的作用;(3)语义俯瞰与虚词的涵盖义,实词虚化的过程,就是细节义损失的过程;(4)语法化与配价,与语法化过程相伴随的是配价能力的减弱;(5)语法化与方言,方言及方言本身的语法化现象,对共同语的语法化研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语法化研究 语义俯瞰 细节 涵盖 配价 形式 意义
原文传递
社会危害性理论:进一步的批判性清理 被引量:138
6
作者 陈兴良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7,共15页
社会危害性理论是苏联刑法学的遗产之一,它至今仍在我国刑法学上占据着统治地位。基于罪刑法定原则,本文对社会危害性理论作了进一步的批判性清理。本文对社会危害性的形成史进行了历史考察,对犯罪概念,包括形式概念、实质概念与混合概... 社会危害性理论是苏联刑法学的遗产之一,它至今仍在我国刑法学上占据着统治地位。基于罪刑法定原则,本文对社会危害性理论作了进一步的批判性清理。本文对社会危害性的形成史进行了历史考察,对犯罪概念,包括形式概念、实质概念与混合概念进行了法理辨正,指出了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之间的相悖性,由此形成犯罪认定中犯罪构成的形式判断与社会危害性的实质判断之间的对立性,并对犯罪构成体系中的社会危害性观念作了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危害性 犯罪概念 形式 实质 刑法
原文传递
网上咨询服务的主要形式与发展趋势——兼谈上海交通大学VRS实时解答系统 被引量:128
7
作者 黄敏 杨宗英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3-36,共4页
介绍网上参考咨询服务的起源和发展,指出它是服务主导型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服务平台,提出当前网上参考咨询服务的主要形式和发展趋势,并着重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网上咨询服务的实时解答系统。
关键词 网上咨询服务 形式 发展趋势 服务主导型数字图书馆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下载PDF
虚拟现实主义和后电影理论——数字时代的电影制作和电影观念 被引量:102
8
作者 陈犀禾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4-88,共5页
电影的技术革命引起电影形式的根本变化。数字革命也正在对电影领域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从电影内部看,数字化手段改变了传统的电影制作方式。照相现实主义的制作美学正和虚拟现实主义的制作美学相融合,由此把电影奇观推到了一个新... 电影的技术革命引起电影形式的根本变化。数字革命也正在对电影领域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从电影内部看,数字化手段改变了传统的电影制作方式。照相现实主义的制作美学正和虚拟现实主义的制作美学相融合,由此把电影奇观推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这不但创造了一种新的电影形式,也创造了一种新的观影经验。从电影外部看,数字技术改变了电影的存在环境,在数字化的平台上,电影作为一种独特艺术和独特媒体的地位正在消失,而融入为数字化多媒体的一个部分。电影如今被放进了数字理论和视觉文化理论进行研究。本文从制作和理论两个方面考察这种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制作 电影观念 电影理论 艺术 独特 创造 形式 现实主义 境界 传统
下载PDF
论行政权 被引量:84
9
作者 应松年 薛刚凌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2-63,共12页
行政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合理设定行政权 ,对行政权内涵及外延的充分了解不仅是合理设定行政权的基础 ,也是建立相关行政法律制度的依据。对行政权的分类有六种不同的划分标准 ,不同的分类标准目的各有不同。在理论上 ,行政权的内容可分... 行政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合理设定行政权 ,对行政权内涵及外延的充分了解不仅是合理设定行政权的基础 ,也是建立相关行政法律制度的依据。对行政权的分类有六种不同的划分标准 ,不同的分类标准目的各有不同。在理论上 ,行政权的内容可分为行政事权、财权和组织人事权三个部分 ,即行政权的管理范围。行政权的形式分为八种 ,是行政权运作的具体形态 ,对行政权的设定体现在设定标准、设定主体、设定方式和设定程序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权 分类 内容 形式 设定
原文传递
语篇衔接中的形式与意义 被引量:79
10
作者 张德禄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38,共7页
本文探讨在话语分析领域中最具争议性的问题:语篇衔接中形式与意义的关系。语篇衔接是一个意义概念,即一个谋篇意义概念,它和实现它的衔接机制密切相关,成为意义系统中与形式特征最接近的一种意义。衔接不仅能够在内部把概念意义和人际... 本文探讨在话语分析领域中最具争议性的问题:语篇衔接中形式与意义的关系。语篇衔接是一个意义概念,即一个谋篇意义概念,它和实现它的衔接机制密切相关,成为意义系统中与形式特征最接近的一种意义。衔接不仅能够在内部把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组成一个语篇,还能够把语篇与语境联系起来,所以语篇衔接不仅包括语篇内部的衔接机制,也包括把语篇和语境联系起来的机制。这样我们就可以参照衔接来研究语篇连贯,从语篇分析的角度讲,借助语境,我们可以根据语篇中出现的衔接机制来预测语篇连贯以及连贯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衔接 形式 意义 连贯
原文传递
建筑·空间·形态——建筑形态研究提要 被引量:53
11
作者 齐康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9,共9页
本文用提要的方式阐述了作者多年的建筑理论研究成果 .建筑形态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建筑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 .文中提到研究形态的意义 ,建筑“形”的审美价值和标准 ,建筑的形体特征和形式 ,研究建筑形态的目的以及研究建筑本体的哲学... 本文用提要的方式阐述了作者多年的建筑理论研究成果 .建筑形态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建筑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 .文中提到研究形态的意义 ,建筑“形”的审美价值和标准 ,建筑的形体特征和形式 ,研究建筑形态的目的以及研究建筑本体的哲学思考 ,建筑艺术的研究 ,东西方建筑的比较 ,对现代建筑的思考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形态 建筑艺术 形体特征 形式
下载PDF
法的合法性问题研究 被引量:75
12
作者 严存生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4,共12页
法的合法性问题是很重要的 ,西方许多思想家都对此作了论述。一种法律要被人们遵守 ,首先必须被信仰 ,而法律信仰的本质是对它的合法性 ,即正当性和权威性的确信。这种确信是以人们对法律的合法性评价为基础的。合法性评价应从实质和形... 法的合法性问题是很重要的 ,西方许多思想家都对此作了论述。一种法律要被人们遵守 ,首先必须被信仰 ,而法律信仰的本质是对它的合法性 ,即正当性和权威性的确信。这种确信是以人们对法律的合法性评价为基础的。合法性评价应从实质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 ,二者各有其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法性评价 法律信仰 正当性 首先 权威性 实质 本质 评价标准 形式 西方
下载PDF
动词重叠式的基本意义 被引量:67
13
作者 杨平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16,共9页
本文认为动词重叠式的基本意义是减小动量,这里的动量包括动作的时间长短(时量)、次数多少(频量)、力量轻重(力量)、社会价值的高低(价值量)等方面。这个量是一个主观的量、模糊的量。这样的意义概括可以对使用动词重叠式的各种句子做... 本文认为动词重叠式的基本意义是减小动量,这里的动量包括动作的时间长短(时量)、次数多少(频量)、力量轻重(力量)、社会价值的高低(价值量)等方面。这个量是一个主观的量、模糊的量。这样的意义概括可以对使用动词重叠式的各种句子做出统一的合理的解释。至于委婉的语气、尝试的意味、闲适的感觉等,都是由减小动量这一基本意义在不同语境下显现出的句式义,而不是动词重叠式本身的意义。文章的第三部分简要地分析了动词重叠式与相关的几种形式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重叠式 基本意义 语境 句式义 形式 语法意义 语文教学
原文传递
何谓现代性? 被引量:68
14
作者 唐文明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4-50,80,共8页
Modernity is firstly a self-consciousness of “new age”. It regards “the modern” as an age totally different from “the pre-modern”. Three modes of modernity can be found in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time an... Modernity is firstly a self-consciousness of “new age”. It regards “the modern” as an age totally different from “the pre-modern”. Three modes of modernity can be found in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time and historicity. They are: (1) the project of modernity of the Enlightenment, “reason” as its core concept; (2) modernity as an instantaneous life formation which is embodied in modern culture; (3) Modernity as a new, comprehensive but uncompleted project seeking for an alternative to religion. Because the dynamics of modernity is derived from the impulse of self-emancipating of life, we should handle and even resolve the problems of modernity in the light of the ideal of the ongoing of human 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姚斯 哈贝马斯 现代性 形式 词源学 辨别 考证 用语 引用
原文传递
向工业建筑学习 被引量:64
15
作者 张永和 张路峰 《世界建筑》 2000年第7期22-23,共2页
在中国,工业建筑没有受到过多审美及意识形态的干扰,也许比民用建筑更接近建筑的本质。在对工业建筑分析的过程中,引伸出基本建筑的概念。基本建筑的定义是建立在建造与形式、房屋与基地、人与空间三组关系上。这三组关系正是建筑的... 在中国,工业建筑没有受到过多审美及意识形态的干扰,也许比民用建筑更接近建筑的本质。在对工业建筑分析的过程中,引伸出基本建筑的概念。基本建筑的定义是建立在建造与形式、房屋与基地、人与空间三组关系上。这三组关系正是建筑的基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建筑分析 基本建筑 建造 形式 房屋 基地
下载PDF
形式与实质的关系:刑法学的反思性检讨 被引量:82
16
作者 陈兴良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6-111,共16页
形式与实质的关系,是刑法学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其在刑法学中的意义,可从犯罪的形式概念与实质概念、犯罪构成的形式判断与实质判断、刑法的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三个视角加以阐释。在罪刑法定原则下,应当倡导形式理性。因此,犯罪的形... 形式与实质的关系,是刑法学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其在刑法学中的意义,可从犯罪的形式概念与实质概念、犯罪构成的形式判断与实质判断、刑法的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三个视角加以阐释。在罪刑法定原则下,应当倡导形式理性。因此,犯罪的形式概念具有合理性,犯罪构成的形式判断应当先于实质判断,对于刑法的实质解释应当保持足够的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 实质 刑法学 检讨 犯罪
原文传递
黄自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其本质探微 被引量:70
17
作者 冯长春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02-123,共22页
黄自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一位极为重要的作曲家与音乐教育家。本文是对黄自音乐美学思想的考察与研究。全文分黄自对音乐的本质的认识、黄自论音乐的美与审美两大部分 ,对黄自音乐美学思想的理论来源、基本观点与思想实质进行了深入的论述。
关键词 黄自 音乐美学 内容 形式 自律主义 他律主义
原文传递
性状的语义指向规则及句法异位的语用动机 被引量:59
18
作者 张国宪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28,共13页
句法结构和概念结构属于两个不同的层面。在共时平面上,形式和意义之间总体上是对称的,但有时由于形式滞后、意义滞留的掣肘和语用等方面的考虑也会产生悖逆,形成"形义扭曲构造",其表现之一就是语义异指。本文首先将形容词分... 句法结构和概念结构属于两个不同的层面。在共时平面上,形式和意义之间总体上是对称的,但有时由于形式滞后、意义滞留的掣肘和语用等方面的考虑也会产生悖逆,形成"形义扭曲构造",其表现之一就是语义异指。本文首先将形容词分为表物和表行两个语义类型,指出形容词的依附性语义特征决定了次范畴与句法成分之间有一种无标记关联,语义异指正是说话人破坏这种关联的结果;其次讨论了句法异位的语用动机,认为词语的异位是说话人试图表达某种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而采用的句法手段,是一种带有明显语用动机的"明示"行为,某词语句法位置的遴选是说话人表白交际意图的心智过程;文章最后指出,限于人的认知结构差异,语义指向的理解通常只能是一种接近话语意图的概率推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 说话人 语义指向 句法 交际意图 形容词 词语 指正 形义 形式
原文传递
汉语史上疑问形式的类型学转变及其机制——焦点标记“是”的产生及其影响 被引量:62
19
作者 石毓智 徐杰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54-465,共12页
本文探讨汉语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疑问手段的变化。古代汉语是用疑同代词置于动词(介词)之前的语序变换方法表示疑问的,然而这种变换语序的方法自魏晋以后就消失了。本文认为,古汉语的疑问形式并不是上古汉语 SOV 特征的残留,... 本文探讨汉语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疑问手段的变化。古代汉语是用疑同代词置于动词(介词)之前的语序变换方法表示疑问的,然而这种变换语序的方法自魏晋以后就消失了。本文认为,古汉语的疑问形式并不是上古汉语 SOV 特征的残留,而是焦点和附着成分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语法现象的消失与同一时期发生的另一重要事件密切相关。原为指代词的"是"在战国末期发展成为一个判断词,并进而演化成一个焦点语法标记。"是"的语法化对旧疑问形式的消失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作为焦点标记取代了旧的语序表达方式。文章还从人类语言发展的共性加以论证。本文的分析同样适用于古汉语的有关否定、强调等语序变换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序 焦点标记 汉语史 判断词 上古汉语 疑问代词 语法标记 形式 消失 魏晋
原文传递
双语者第二语言表征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54
20
作者 李荣宝 彭聃龄 李嵬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11,共10页
本文通过一个实验 ,对双语者第二语言表征的形成与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从反应时来看 ,低年级被试对与汉语语序一致的英语语句的认知反应速度明显快于对与汉语语序不一致的语句的反应速度 ,而这种差异在高年级被试组不再存在。结果显示 ... 本文通过一个实验 ,对双语者第二语言表征的形成与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从反应时来看 ,低年级被试对与汉语语序一致的英语语句的认知反应速度明显快于对与汉语语序不一致的语句的反应速度 ,而这种差异在高年级被试组不再存在。结果显示 ,两种语言间形式的匹配是第二语言表征形成的主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语言 被试 汉语 双语者 不一致 语序 语句 存在 形式 差异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