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9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旅游地区保护与开发互动机制探索——云南省邱北县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态村个案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国祥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5-78,共4页
作者通过对云南省邱北县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态村建设过程的回顾,指出在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并探讨了民族旅游地区文化开发和保护之间的互动机制。
关键词 民族文化生态村 互动机制 文化保护 旅游开发 彝族文化
下载PDF
特色民族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的思考——以彝族度假酒店设计为例 被引量:16
2
作者 曹志民 袁哲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6年第3期114-115,共2页
现代设计从其诞生之初一直发展到现在如此多元的今天,人们已经意识到,文化内涵在设计中的地位尤为重要。设计作品不仅能满足和解决基本的设计需求与问题,还能够向人们传递文化思想,使得其设计更具有深度。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环境空间... 现代设计从其诞生之初一直发展到现在如此多元的今天,人们已经意识到,文化内涵在设计中的地位尤为重要。设计作品不仅能满足和解决基本的设计需求与问题,还能够向人们传递文化思想,使得其设计更具有深度。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环境空间学科,应更加强调民族性的文化内涵,才能够创造出适应时代需求的民族文化精神。浓厚的民族性文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某种国际性文化,其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被吸收、融合,从而产生新的特色文化,因此这种全球性文化的多元构成渐渐成为环境艺术设计中反映文化时代性的主要追求。本文以彝族特色酒店设计为例探讨了如何把民族特色文化运用在现代酒店设计中,并着重阐述了彝族文化精神对云南酒店设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环境艺术设计 彝族文化 酒店设计
下载PDF
《撮泰吉》文化现象溯源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世鹏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10-118,共9页
“伐鼓鸣钲集市人,将军脸子跳新春,凭谁认得杨家将,看到三郎舌浪伸。”这是清代地方诗人余上泗吟咏土家族岁首冲傩的一首民俗诗。近几年来贵州发掘出的地戏和傩戏已不止土家一家,在汉、彝、苗、侗、仡佬等民族地区均有发现,其品种之多,... “伐鼓鸣钲集市人,将军脸子跳新春,凭谁认得杨家将,看到三郎舌浪伸。”这是清代地方诗人余上泗吟咏土家族岁首冲傩的一首民俗诗。近几年来贵州发掘出的地戏和傩戏已不止土家一家,在汉、彝、苗、侗、仡佬等民族地区均有发现,其品种之多,内容之广泛可谓精英纷呈,别有洞天 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所瞩目。其中威宁盐仓区板底乡裸戛村的《撮泰吉》就象一粒脱颖而出的钻石,光泽耀人,成了研究者们的一个热点。不少人纷至沓来,窥秘探奇、阐幽发隐,并在许多书刊上相继发表了数十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调查和研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一出源出于彝族原始宗教仪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文化 献酒 彝族先民 文化现象 五谷 笃慕 鸡蛋 狮子舞 邪祟 祝词
原文传递
彝文和彝文经书 被引量:9
4
作者 马学良 《民族语文》 1981年第1期8-15,共8页
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论及人类文化的几个发展阶段时指出,文字的使用乃是文明社会与野蛮社会的分野。他说:“这一阶段(指文明社会)始于标音字母的使用和文献记载的出现。”彝族文字虽不是标音字母,但它在彝族文化发展史上,确如摩... 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论及人类文化的几个发展阶段时指出,文字的使用乃是文明社会与野蛮社会的分野。他说:“这一阶段(指文明社会)始于标音字母的使用和文献记载的出现。”彝族文字虽不是标音字母,但它在彝族文化发展史上,确如摩尔根所说的“刻在石头上的象形文字可以视为与标音字母相等的标准”。现存彝文经典《帝王世纪·人类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文文献 彝族文字 语言文字 经书 象形文字 彝族文化 西南地区 翻译 文明社会 摩尔根
原文传递
四川彝族民歌的唱词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9-42,共4页
四川是彝族的主要聚居区,具有丰厚的彝族民歌资源,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社会、经济、人文和历史的发展状况。深入研究四川彝族民歌的唱词,对于保护、继承、发展民族文化遗产有着重要意义。在对近八百首四川彝族民歌的唱词进行分析研究后,... 四川是彝族的主要聚居区,具有丰厚的彝族民歌资源,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社会、经济、人文和历史的发展状况。深入研究四川彝族民歌的唱词,对于保护、继承、发展民族文化遗产有着重要意义。在对近八百首四川彝族民歌的唱词进行分析研究后,对唱词的结构、韵律、音节、内容及不同彝语区唱词特点等诸多方面有了全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彝族 彝族文化 彝族民歌 唱词 韵律
原文传递
文学人类学写作的性质与作为——阿库乌雾人类学散文集《神巫的祝咒》述论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俐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4-81,共8页
在对阿库乌雾具有民族志意义的人类学散文文本的诗学、民族学和文化学意义上的特性、风格、技巧和文化艺术价值进行述评和理论研讨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文学人类学写作的性质与作为。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文学人类学写作可以视为当代民族志... 在对阿库乌雾具有民族志意义的人类学散文文本的诗学、民族学和文化学意义上的特性、风格、技巧和文化艺术价值进行述评和理论研讨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文学人类学写作的性质与作为。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文学人类学写作可以视为当代民族志,同时是考量民族文化保存和变异的活态文本,是认识该民族文化的价值,发现该民族当代审美追求变化轨迹的珍贵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库乌雾 文学人类学 散文 性质和作为 彝族文化
原文传递
试论彝族传统禁忌文化 被引量:10
7
作者 卢春樱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94-101,共8页
民俗作为人们意识、情绪和重复规范行为的综合体系,内容丰富。本文通过对彝族传统禁忌具体分类、整理分析,探讨彝族传统文化中产生的禁忌及发展原因,并提出正确认识彝族传统文化禁忌与现代化的意义。
关键词 彝族文化 传统禁忌 中国 民族习俗
原文传递
云南彝族水利山林习惯法及其功能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明东 颜绍梅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2-46,共5页
云南彝族水利山林习惯法及其功能王明东颜绍梅彝族社会是由各种血缘的、地缘的和其他性质的团体,如家族、家支和村社等组成的。为保障社会安宁,社会成员健康发展,为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彝族社会或约定俗成,或社会成员集体制定,形成... 云南彝族水利山林习惯法及其功能王明东颜绍梅彝族社会是由各种血缘的、地缘的和其他性质的团体,如家族、家支和村社等组成的。为保障社会安宁,社会成员健康发展,为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彝族社会或约定俗成,或社会成员集体制定,形成了各方面的行为规则。“这些行为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法 云南彝族 彝族文化 彝族社会 云南人民出版社 社会历史调查 祥云县 水源林 习惯法规 云南省
下载PDF
守望文明——论吉狄马加的诗 被引量:9
9
作者 西渡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1年第5期123-130,共8页
理解和领悟自身的文明处境,并在诗歌中对这一处境做出创造性的回应,是每一个成熟的诗人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对于中国当代诗人,由于华夏文明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复杂处境,这一课题显得尤为艰巨和复杂,由此导致多数诗人无论... 理解和领悟自身的文明处境,并在诗歌中对这一处境做出创造性的回应,是每一个成熟的诗人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对于中国当代诗人,由于华夏文明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复杂处境,这一课题显得尤为艰巨和复杂,由此导致多数诗人无论与传统文明还是现代文明,都处于一种紧张关系。这种紧张关系是造成当代诗人以痛苦、孤独、焦虑以至仇恨等消极情绪为写作动力的原因,也是其主体分裂、主题和形式趋于破碎的内在原因。而吉狄马加的诗为当代诗歌提供了一个以主体的完整、主题和形式的和谐为特征的相反例证。吉狄马加所置身的彝族文化圈,一方面具有悠久深厚的传统,另一方面又与人们当下的生活仍然保持了有机的联系。他的诗从这一文化状态出发,在当代诗歌中呈现了独特的面目:既与自身的文化传统保持高度的和谐,同时出色地表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了一个自洽于其固有文明的诗人对人的世界和自然万物的深邃理解以及由这理解所生发的深沉的爱。诗人以对本民族文化的关切、倾听和领悟为起点,走向了对他者的理解,走向了对其他弱小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对人类普遍价值的关怀。幸福、理解、爱、和谐,这些伟大艺术的基本主题在吉狄马加的诗中无不得到有力回应。吉狄马加的诗不仅成为当代诗歌中一个独特的存在,也为当代诗歌的重新出发提供了丰富而有力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狄马加 文明意识 彝族文化 当代诗歌
下载PDF
大凉山彝族婚嫁歌的研究与保护
10
作者 胡东明 《音乐生活》 2024年第4期87-90,共4页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彝族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分布广泛,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彝族婚嫁歌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音乐艺术的展现,也是彝族历史和生活的反映,特别是妇女在其中的角色和经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彝族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分布广泛,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彝族婚嫁歌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音乐艺术的展现,也是彝族历史和生活的反映,特别是妇女在其中的角色和经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彝族婚嫁歌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挑战。本文对于婚嫁歌的传承方式提出了新的措施,旨在提高年轻人对彝族文化的认同感,并能够有效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彝族婚嫁歌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嫁歌 凉山彝族 彝族文化 彝族历史 文化遗产 彝族人口 传承方式 研究与保护
原文传递
凉山彝族建筑与家具纹样研究及创新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汪莉君 张亚池 +2 位作者 柯清 杨丁 骆军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2-242,共11页
目的将凉山彝族创新纹样应用于现代家具,延续凉山彝族文化。方法以从凉山彝族地区采集到的纹样为数据基础,通过统计学方法汇总分析,并探究创新纹样在现代家具中的应用方法。结论结合现有纹样数据的量化分析,总结不同类型纹样的常见装饰... 目的将凉山彝族创新纹样应用于现代家具,延续凉山彝族文化。方法以从凉山彝族地区采集到的纹样为数据基础,通过统计学方法汇总分析,并探究创新纹样在现代家具中的应用方法。结论结合现有纹样数据的量化分析,总结不同类型纹样的常见装饰部位与构成方式,并归纳典型凉山彝族纹样的常见搭配纹样。通过对文化延续最大化的分析,提出凉山彝族纹样应以纹样组合为单元进行创新,并得出文化延续、功能延续与适于工业化生产的三大创新原则。以现代设计理念和大众审美为参考,通过研究各类纹样组合的文化内涵、比例尺寸与构成方式,产出适用于各类纹样的最优创新方法。结合现代家具的常见装饰部位与比例尺寸,提出各类创新纹样在现代家具中的应用方法,使彝族创新纹样以多样化的形式存在现代生活中并代代相传,从而延续凉山彝族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与家具 彝族文化 彝族纹样 纹样创新 纹样应用
下载PDF
彝族文化元素与当代首饰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紫淳 《上海工艺美术》 2024年第2期26-28,共3页
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正成为一个趋势。这种融合不仅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视角,还丰富了设计语言。作为表达和文化象征的载体,首饰已成为跨文化创新实践的重要媒介。以彝族为例,将彝族文化元素有效融入现... 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正成为一个趋势。这种融合不仅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视角,还丰富了设计语言。作为表达和文化象征的载体,首饰已成为跨文化创新实践的重要媒介。以彝族为例,将彝族文化元素有效融入现代首饰设计,不仅为设计带来灵感源泉,也加深了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与尊重,从而推动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现代设计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遗产 彝族文化 文化多样性 有效融入 文化传承 创新实践 现代首饰设计 理解与尊重
原文传递
彝族与古濮人关系论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相兴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3期69-73,共5页
民族自称是一个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显性特征之一 ,它往往与该民族的源流有一定关系 ,用自称当中的一些特征往往可以廓清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线索。彝族自称中的“濮”、“泼”、“拔”等特征是古“濮人”之“濮”在彝族文化 (自称 )中的延... 民族自称是一个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显性特征之一 ,它往往与该民族的源流有一定关系 ,用自称当中的一些特征往往可以廓清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线索。彝族自称中的“濮”、“泼”、“拔”等特征是古“濮人”之“濮”在彝族文化 (自称 )中的延续 ,“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彝族的源流关系。本文以史籍资料和民族学田野调查资料相结合 ,参考前人的一些研究成果来论证彝族与古“濮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古代濮人 关系 民族史 历史发展 彝族自称 彝族文化
下载PDF
凉山彝族漆器 被引量:6
14
作者 罗明刚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2-26,共5页
凉山彝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他们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发展创造了丰富多采的彝族文化。这些文化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朴实生动的艺术特色以及鲜明的民族风格。在彝族文化这个宝库中,漆器,象一颗晶莹的明珠,闪烁着璀灿的光芒。 凉山是... 凉山彝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他们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发展创造了丰富多采的彝族文化。这些文化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朴实生动的艺术特色以及鲜明的民族风格。在彝族文化这个宝库中,漆器,象一颗晶莹的明珠,闪烁着璀灿的光芒。 凉山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区。远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就在这里设置郡县。彝族漆器伴随着凉山彝族的发展,同样也经历了漫长的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漆器 木胎 凉山彝族 彩绘 纹样 彝族人民 鹰爪 彝族文化 底径 酒壶
下载PDF
彝文古籍翻译略论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英 《贵州民族研究》 1988年第2期79-84,共6页
整理彝文古籍的核心任务,是作好古籍文献的翻译。只有把古籍文献的内容确切地翻译出来,才能让学者专家们从中掘取彝族历史、文学、语言文字学、哲学、自然科学诸方面的翔实资料,得以深入研究,发掘彝族文化遗产,以丰富祖国各族人民的文... 整理彝文古籍的核心任务,是作好古籍文献的翻译。只有把古籍文献的内容确切地翻译出来,才能让学者专家们从中掘取彝族历史、文学、语言文字学、哲学、自然科学诸方面的翔实资料,得以深入研究,发掘彝族文化遗产,以丰富祖国各族人民的文化宝库。这一任务是光荣而艰巨的,是关系到子孙万代的大事。 对彝文古籍的翻译要作到“三性”俱备,即真实性、鲜明性、艺术性,也就是“信、达、雅”。其中真实性是最根本的条件。翻译品的内容若不真实,不仅不能确切地揭示彝古文原著的涵义,不能向读者提供切实可靠的资料,相反地会给人们模糊的印象,甚至得出错误的理解,那就贻害不浅了。所以,对彝文古籍的翻译,真实性是首先必须保证的。在保证真实性的基础上,才进一步讲求鲜明性与艺术性,要求译文通顺,语义清晰,形象鲜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翻译 彝文 真实性 语言文字学 古籍文献 文化宝库 艺术性 彝族文化 原著 核心任务
原文传递
峨山彝族新房封顶仪式文化
16
作者 李臻 《炎黄地理》 2024年第1期17-20,共4页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彝族历经多次的迁徙,逐渐与复杂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并由此形成了具有彝族特色的民居建筑。彝族传统民居在建筑样式、建筑结构、建筑方式、建筑仪式等多方面体现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变迁的历史见证。在彝族...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彝族历经多次的迁徙,逐渐与复杂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并由此形成了具有彝族特色的民居建筑。彝族传统民居在建筑样式、建筑结构、建筑方式、建筑仪式等多方面体现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变迁的历史见证。在彝族村落中,完整的民居建造涵盖了选址、动土、建造、封顶等过程,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现如今云南大部分地区彝族民居形式由原先木质土掌房逐渐变为水泥浇灌的现代民居。但是彝族民居建筑作为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民居建造中的封顶仪式仍然是彝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对高井这一彝族村落的民居建筑封顶仪式进行记录,从民居建筑这一重要环节,探究其背后深层的民族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居建筑 建筑样式 彝族民居 土掌房 民居建造 彝族文化 现代民居 民族文化内涵
下载PDF
试析彝族祖灵信仰对彝族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卢佳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7-123,共7页
彝族的祖灵信仰就是对祖先灵魂抱坚定的确信感和深刻的尊敬感的意识倾向。彝族祖灵信仰及伴随它的各种仪式、活动对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对于促进彝族艺术的发展;对于彝族家支、家族制度发展;对于促进民族认同,增强民族内聚力;对于... 彝族的祖灵信仰就是对祖先灵魂抱坚定的确信感和深刻的尊敬感的意识倾向。彝族祖灵信仰及伴随它的各种仪式、活动对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对于促进彝族艺术的发展;对于彝族家支、家族制度发展;对于促进民族认同,增强民族内聚力;对于彝族宗教的形成;对于彝族社会伦理道德的构建;对于知识传播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祖灵信仰 彝族文化
原文传递
我比飞鸟更先抵达
18
作者 吉布日洛 《最小说》 2024年第1期95-96,共2页
内容简介:诗人吉布日洛的一部诗集。作为一位彝族女性诗人,吉布日洛与生俱来对彝族文化和土地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悟。她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自身文化身份的探索与认同、对祖辈智慧的敬仰,并以独特的视角反映了对现代社会与个人身份的思考... 内容简介:诗人吉布日洛的一部诗集。作为一位彝族女性诗人,吉布日洛与生俱来对彝族文化和土地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悟。她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自身文化身份的探索与认同、对祖辈智慧的敬仰,并以独特的视角反映了对现代社会与个人身份的思考。这种身份认同的追求展示出自我和文化的自觉性与自信心,带给读者新颖的诗歌和独特的语境,让我们感受到彝族丰富的历史底蕴以及对生命的热爱与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文化 身份认同 彝族女性 历史底蕴 内容简介 自信心
下载PDF
甘洛彝族“阿依蒙格”民间习俗文化研究
19
作者 木哥烈沙 《文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甘洛彝族的“阿依蒙格”是一个以儿童为主体,以村子为单位,以祈愿儿童平安健康成长为目的的民间传统习俗,其仪式充满神圣性与祭祀性。“阿依蒙格”习俗历史悠久,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且呈现出多方面的价值,其体现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甘洛彝族的“阿依蒙格”是一个以儿童为主体,以村子为单位,以祈愿儿童平安健康成长为目的的民间传统习俗,其仪式充满神圣性与祭祀性。“阿依蒙格”习俗历史悠久,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且呈现出多方面的价值,其体现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洛彝族 阿依蒙格 彝族文化
下载PDF
火把节——祛邪、祈丰年
20
作者 《中国乡村振兴》 2024年第3期32-33,共2页
彝族的火把节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享有“中国东方狂欢节”的美誉。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人们点燃火把,旨在驱虫除害、护佑农作物苗壮成长,进而祈求五谷丰登、福祉满盈。当夜幕降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的街头被熊熊燃... 彝族的火把节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享有“中国东方狂欢节”的美誉。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人们点燃火把,旨在驱虫除害、护佑农作物苗壮成长,进而祈求五谷丰登、福祉满盈。当夜幕降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的街头被熊熊燃烧的火把映照得宛如白昼,构成一幅壮观画卷。火把节更是展示彝族文化及民俗风情的重要舞台。在这一节日里,人们能够亲身感受到彝族民众的热情奔放,并深人领略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丰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把节 彝族文化 凉山彝族自治州 熊熊燃烧 热情奔放 狂欢节 传统节日 西昌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