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动力型:清代苗疆司法的一种面相——清水江地区“争江案”的考察
1
作者 杨森井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0-213,共14页
清水江地区“争江案”的司法实践表明,各级官府并不基于既有律法规定对“争江案”作出裁判,而是以维持苗疆稳定为核心依据,呈现出政治动力型的司法面相。在经历“雍乾苗乱”之后,防止苗民激变成为其经营苗疆的首要关切,设置三寨“当江... 清水江地区“争江案”的司法实践表明,各级官府并不基于既有律法规定对“争江案”作出裁判,而是以维持苗疆稳定为核心依据,呈现出政治动力型的司法面相。在经历“雍乾苗乱”之后,防止苗民激变成为其经营苗疆的首要关切,设置三寨“当江”来展开木材交易是符合苗疆秩序需要的最优方案,此即三寨之所以“当江”的实质合法性。因此,尽管不具备形式上的合法要件,三寨苗人在与坌处民人的百年诉讼中仍然一直占据上风。为了避免坌处民人长期的诉讼纠缠,需要构建三寨“当江”形式的合法性。在此过程中,清王朝“因地制宜”的司法机制将其政治上的需要转化为司法上的依据,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话语塑造和司法确认两个方面具体推进,最终形成要件完备的三寨“当江”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疆司法 政治动力型
下载PDF
青海省治多县当江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4
2
作者 卢世银 张启龙 +2 位作者 张尧 赵志逸 金婷婷 《甘肃冶金》 2014年第2期61-65,共5页
通过对青海治多县当江铜多金属矿的矿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矿体地质特征分析,研究表明本区成矿类型以火山喷流沉积型矿产为主,巴塘群火山喷发沉积岩是成矿的有利围岩,褶皱断裂构造是矿床形成的直接定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本矿... 通过对青海治多县当江铜多金属矿的矿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矿体地质特征分析,研究表明本区成矿类型以火山喷流沉积型矿产为主,巴塘群火山喷发沉积岩是成矿的有利围岩,褶皱断裂构造是矿床形成的直接定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本矿区找矿标志,为今后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喷流沉积型矿床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自发”到“法定”:三寨当江与清朝苗疆秩序的构建
3
作者 冯慧鑫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3-97,共5页
当江"是清水江木材贸易中最为核心的制度。至迟在康熙后期木材市场已存在茅坪等三寨自发当江的情形。在清廷开辟苗疆的过程中,出于政治与军事双重考量,张广泗"法定"三寨当江。经考察,"法定"应在雍正七年至九... 当江"是清水江木材贸易中最为核心的制度。至迟在康熙后期木材市场已存在茅坪等三寨自发当江的情形。在清廷开辟苗疆的过程中,出于政治与军事双重考量,张广泗"法定"三寨当江。经考察,"法定"应在雍正七年至九年之间。这一举措背后,除利用熟苗以备驱策之外,还暗含着清王朝借规制当江制度之便试图隔绝下游客商与上游生苗直接接触,防止"汉奸"激起"苗变"之意。由此清王朝通过官方认可早已存在的客观事实,将三寨当江上升到官方制度的层面,借以把握流域内社会经济命脉,从而初步构建起符合王朝利益的苗疆地域统治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 秩序 清水
下载PDF
三江北段治多-玉树地区火山成因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构造环境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飞 魏俊浩 +6 位作者 王凤林 赵少卿 詹小飞 徐佳富 刘颜 甘觐荣 刘晓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0-151,共12页
三江成矿带北段治多-玉树地区已显示出较大的铜多金属矿成矿潜力。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对三江北段治多-玉树地区新发现的典型铜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和成矿构造环境进行了综述。这些矿床普... 三江成矿带北段治多-玉树地区已显示出较大的铜多金属矿成矿潜力。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对三江北段治多-玉树地区新发现的典型铜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和成矿构造环境进行了综述。这些矿床普遍赋存于中酸性火山岩中,空间上具"火山碎屑岩-矿体-热水沉积岩"的分布特征。矿体多为层状、似层状,且矿石品位较高。对比研究表明,治多-玉树地区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四川呷村矿床和日本"黑矿"矿床相似,成矿流体可能系岩浆水和海水的混合流体;成矿物质可能源于岛弧岩浆作用,并含有热液交代围岩所萃取的金属元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以火山岩为赋矿围岩的铜多金属矿床应归属为VHMS型,成矿构造环境可能与晚三叠世甘孜-理塘洋向南俯冲的大洋岛弧-大陆边缘岛弧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尕龙格玛矿床 矿床 赵卡隆矿床 VHMS型矿床 成矿构造环境
下载PDF
甘孜—玉树断裂当江段晚第四纪滑动速率 被引量:6
5
作者 吴继文 黄学猛 谢富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872-3888,共17页
甘孜—玉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中东部的一条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同时也是羌塘地体和巴颜喀拉地体的重要地质边界.当江断裂位于甘孜—玉树断裂带的西北段,沿线发育当江荣、当江和哲达等一系列串珠状第四纪断层谷地.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和数字... 甘孜—玉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中东部的一条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同时也是羌塘地体和巴颜喀拉地体的重要地质边界.当江断裂位于甘孜—玉树断裂带的西北段,沿线发育当江荣、当江和哲达等一系列串珠状第四纪断层谷地.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和数字高程地形模型(DEM)数据分析,结合野外构造地貌调查,以及断错地貌面的光释光年代测定,发现断裂沿线冲沟、河流阶地和洪积扇等断错地貌发育,反映了该断裂晚第四纪左旋走滑活动性强烈.该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全新世晚期,距今约3.04 ka.当江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左旋滑动速率为7±3mm·a^(-1).研究结果为该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和高原东北部的运动学特征探讨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第四纪滑动速率 运动学特征 断裂 甘孜-玉树断裂带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当江制度”与清水江流域的生态变迁——以碑刻资料为考察重点 被引量:5
6
作者 严奇岩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5-122,共8页
清水江流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当地民间许多地方性制度密切相关,其中木材贸易的"当江制度"演变是了解清水江流域生态变迁的切入点。"当江制度"即茅坪、王寨、卦治等三寨木行轮流当江,上河山贩不能冲江出卖,下河客... 清水江流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当地民间许多地方性制度密切相关,其中木材贸易的"当江制度"演变是了解清水江流域生态变迁的切入点。"当江制度"即茅坪、王寨、卦治等三寨木行轮流当江,上河山贩不能冲江出卖,下河客商不能越江购买,林农也不能直接将木材卖给下河客商。"当江制度"的核心是禁止"越江争买",这种木材垄断贸易规则有力地维护清水江流域林业的持续发展和当地生态的平衡。"当江制度"崩溃与清水江流域生态退化同步。换言之,"当江制度"的兴废关系到清水江流域生态的好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清水流域 生态变迁 碑刻
原文传递
青海当江公元1738年M6(1/2)(?)地震同震变形特征再研究
7
作者 肖鹏 陈柏旭 +3 位作者 余中元 杨光亮 王昌盛 焦轩凯 《华北地震科学》 2023年第1期1-11,19,共12页
公元1738年发生在青海玉树西北当江地区的一次强烈地震造成人员死亡约260余人。但受高海拔缺氧与交通不便等条件所限,对其同震变形特征研究尚存争议,属于历史疑难地震。此前的地震目录将本次历史地震的宏观震中定在玉树附近,震级估算为6... 公元1738年发生在青海玉树西北当江地区的一次强烈地震造成人员死亡约260余人。但受高海拔缺氧与交通不便等条件所限,对其同震变形特征研究尚存争议,属于历史疑难地震。此前的地震目录将本次历史地震的宏观震中定在玉树附近,震级估算为6(1/2)级。本次研究根据卫星影像解译与野外地质调查,发现该次地震在甘孜-玉树断裂带当江段形成了明显的长约120 km的同震地表破裂带,最大水平同震位移为3.6±0.1 m。破裂带沿线发育了一系列左旋断错、河流阶地断错及断层陡坎等地貌特征。通过震例类比和同震地表破裂长度与最大同震位移经验公式综合分析,估算此次地震震级可达M 7(1/2)级。讨论认为当江段1738年地震的离逝时间已接近其强震复发周期,当江断裂与玉树断裂之间存在明显的破裂空区,其大震活动潜势不容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孜-玉树断裂带 断裂 1738年M6(1/2)(?)地震 历史疑难地震考证 同震破裂特征
下载PDF
青海省治多县当江地区铜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马炳春 缑明亮 陈秉芳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第15期71-71,73,共2页
本文对研究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对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进行研究,矿床成因为火山喷流沉积—构造热液充填型矿床,赋矿层位为晚三叠世巴塘群第二岩组,北西向断裂构造是找矿有利地段,矿化蚀变越强的地方越有可能成矿,... 本文对研究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对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进行研究,矿床成因为火山喷流沉积—构造热液充填型矿床,赋矿层位为晚三叠世巴塘群第二岩组,北西向断裂构造是找矿有利地段,矿化蚀变越强的地方越有可能成矿,研究结果对以后的地质勘查工作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地区 铜矿床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下载PDF
“养命之源”:清代清水江流域的当江与争江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斌 吴才茂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22,共8页
明清时期,清水江流域得到了极大的开发,特别是域内木材成为"皇木"和远销省外的大宗商品,由此而引来的利益纠葛及其所引发的社会结构变动,是该区域社会变迁的核心内容。为争夺木材贸易带来的利益,锦屏"内三江"和天柱... 明清时期,清水江流域得到了极大的开发,特别是域内木材成为"皇木"和远销省外的大宗商品,由此而引来的利益纠葛及其所引发的社会结构变动,是该区域社会变迁的核心内容。为争夺木材贸易带来的利益,锦屏"内三江"和天柱"外三江"展开了长达二百多年的争江诉讼,史称"争江案"。本文以碑刻史料为核心,通过对"当江"制度与"争江"历史的细节梳理,分析清水江流域在木材贸易兴起后,当江制度的建立及其内容,并藉此分析清水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曲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清水流域 木材贸易 制度 碑刻
原文传递
青海治多县当江铜多金属矿床成因、成矿时代及大地构造背景 被引量:1
10
作者 时超 彭璇 +2 位作者 何世平 辜平阳 于浦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48-1656,共9页
当江铜多金属矿床新发现于2014年,地处西南三江成矿带北段、青海省南部治多县多彩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成矿时代尚未精确限定,矿床成因也未形成统一认识。通过高精度LA-ICP-MS锆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获得与铜矿化、铅锌矿化密切... 当江铜多金属矿床新发现于2014年,地处西南三江成矿带北段、青海省南部治多县多彩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成矿时代尚未精确限定,矿床成因也未形成统一认识。通过高精度LA-ICP-MS锆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获得与铜矿化、铅锌矿化密切相关的流纹岩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27.5±1.7 Ma,确定矿化发生在晚三叠世。通过与尕龙格玛铜多金属矿的对比研究,以及含矿围岩、蚀变特征、矿石矿物、矿石类型等分析,认为其成矿于巴塘群第二岩组火山岩韵律层中,形成过程与火山喷发作用密切相关,后期构造作用为成矿元素富集起着叠加构造的作用,矿床成因为火山喷流沉积-叠加改造型。综合判断认为,当江铜多金属矿形成于北羌塘地块北部的陆缘裂谷环境,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西南三江成矿带北段铜多金属矿形成构造环境和扩大找矿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 流纹岩 LA-ICP-MS锆石U-PB定年 构造环境 青海 矿产勘查工程
下载PDF
“当江”制度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保护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梦宇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7年第4期42-46,共5页
从雍正九年(1731年)起实施的"当江"制度在清水江下游延续了近200年,有效地保证了清水江木材贸易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保证了"内三江"及上游地区木材经济的发展。以史为鉴,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缓解和协调民族经济发展... 从雍正九年(1731年)起实施的"当江"制度在清水江下游延续了近200年,有效地保证了清水江木材贸易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保证了"内三江"及上游地区木材经济的发展。以史为鉴,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缓解和协调民族经济发展中可能存在的矛盾,将在民族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保护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
下载PDF
咸同之乱后清水江下游地区“当江”制度的调整与强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明 韦天亮 周燕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0年第3期36-45,共10页
“当江”制度是清政府在清水江下游地区实行的木材贸易制度,延续两百余年。学界对于清末咸同之乱后“当江”制度及其变迁原因的研究,或认为是内、外三江互相达成的妥协,或认为是地方社会变迁的结果。然而通过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咸同之乱... “当江”制度是清政府在清水江下游地区实行的木材贸易制度,延续两百余年。学界对于清末咸同之乱后“当江”制度及其变迁原因的研究,或认为是内、外三江互相达成的妥协,或认为是地方社会变迁的结果。然而通过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咸同之乱及其引起的社会变迁,并没有使“当江”制度发生根本性改变或废除;相反,官府继续调整、巩固并强化了原有的“当江”制度。“当江”制度的改变、瓦解乃至最终崩溃,并非发生在王朝国家时间里,而是在辛亥革命之后的近代化过程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 咸同之乱 ”制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