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反讽:表意形式的演化与新生 |
赵毅衡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7
|
|
2
|
经典的编码和解码 |
周宪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0
|
|
3
|
文本的角色——关于强制阐释的对话 |
张江
伊拉莎白.梅内迪
马丽娜.伯恩蒂
凯撒.贾科巴齐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6
|
|
4
|
重建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 |
陈晓明
|
《创作与评论》
|
2014 |
10
|
|
5
|
关于解释和过度解释 |
周宪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6
|
艺术终结:生活美学与文学理论 |
刘悦笛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7
|
当代“理论”视域下“文学”概念的嬗变 |
罗崇宏
|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
2024 |
0 |
|
8
|
中国“十·五”期间英国小说研究 |
王松林
王晓兰
熊卉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9
|
文学理论的活力在于时代的选择——童庆炳先生学术访谈录 |
马慧娜
童庆炳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10
|
确定的文本与确定的主题——致希利斯·米勒 |
张江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1
|
罗兰·巴尔特“文本观”的核心理念与发育轨迹 |
周启超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12
|
从女性视角看赫索格对马德琳的焦虑 |
唐永辉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13
|
空间转向和“后现代”地理学的兴起 |
卞友江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
5
|
|
14
|
在回顾中坚守 在融会中创新——“中国当代文学新趋势”学术论坛综述 |
王瑞玉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5
|
当代文学本质论观念嬗变:从意识形态论到审美论 |
赖大仁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6
|
略论当前诗歌教学的三种流弊 |
王尔楷
|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7
|
马克思主义与文艺理论学科建设 |
兰善兴
|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8
|
一位“清远古韵”的台港文学史家 |
曹竹青
|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19
|
坚守文学和批评的人道主义底线 |
朱立元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20
|
文学学:一门研究话语艺术的学问——兼谈“文学学”与“艺术学”的关系 |
周启超
|
《艺术学研究》
|
202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