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当代女性小说在影视改编中的变异 被引量:4
1
作者 李雪梅 《理论与创作》 2007年第5期106-109,共4页
小说改编成影视剧的现象由来已久。近年来,一些女性小说也大受青睐,频频触电,这对女性小说的传播与扩大影响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当我们从性别角度考察女作家的小说文本和改编后的影视作品之间的不同时,我们会发现,基于创作者... 小说改编成影视剧的现象由来已久。近年来,一些女性小说也大受青睐,频频触电,这对女性小说的传播与扩大影响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当我们从性别角度考察女作家的小说文本和改编后的影视作品之间的不同时,我们会发现,基于创作者的性别意识的不同,女性小说文本中一些超越性别认知图式的突破在改编后基本上又回归到刻板的性别模式,这样,改编也就成了向大众化趋同的一条途径,女性作家在小说中反叛传统男权文化所作的一些努力,经过影视的改编及其传播变得极其淡薄甚至完全被抹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女性小说 影视改编 变异 性别意识 小说文本 小说改编 影视作品 性别模式
下载PDF
纠缠在利用与依赖之间的性别修辞——对消费时代女性小说的一种解读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桂荣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43,49,共6页
物化作为消费时代女性小说的一大叙述主题,揭示了女性自我与身体、物质与精神的多重权力关系。它昭示了一种消费性性别伦理形态的存在,并直接叩问其性别意识形态的根本立场问题。从女性主体出发的性别“利用”行为在后现代消费社会中其... 物化作为消费时代女性小说的一大叙述主题,揭示了女性自我与身体、物质与精神的多重权力关系。它昭示了一种消费性性别伦理形态的存在,并直接叩问其性别意识形态的根本立场问题。从女性主体出发的性别“利用”行为在后现代消费社会中其实是对父权制的另一种性别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女性小说 利用 依赖 性别
下载PDF
抗拒失语——当代女性小说的梦呓化表达及其性别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萱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61,共4页
失语,是神经病理学术语,指由于脑部受伤或病变而失去说话与理解话语能力的现象,后被借用到心理学美学领域,特指一种因文化原因而导致的语言表达和理解障碍。
关键词 当代女性小说 失语 性别 抗拒 心理学美学 话语能力 理解障碍 语言表达
原文传递
论中国当代女性小说的困境与突围
4
作者 蒋青林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51-53,56,共4页
中国当代女性小说不仅在定义上,而且在“写什么”、“怎么写”和“用什么语言”这些根本性问题上都陷入了困境;与此同时,它们又在挣扎着突围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个“陷入”和“突破”过程还在反复进行,将来无疑还会继续下去。对之... 中国当代女性小说不仅在定义上,而且在“写什么”、“怎么写”和“用什么语言”这些根本性问题上都陷入了困境;与此同时,它们又在挣扎着突围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个“陷入”和“突破”过程还在反复进行,将来无疑还会继续下去。对之进行系统的学术梳理,对将来的女性小说创作与批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当代女性小说 主题 叙事方式 语言 艺术风格 人物形象
下载PDF
“女性主义文学/性别研究”专栏(2篇)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与中国当代女性小说创作
5
作者 赵树勤 杨杰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3-128,共6页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对中国当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有直接的启示作用,两者的共通之处主要表现在建构理想人格、营造传奇色彩、重视对照手法三个方面。然而,“创造性的转变”也在同步发生,中国当代女作家对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接受凸显出鲜明...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对中国当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有直接的启示作用,两者的共通之处主要表现在建构理想人格、营造传奇色彩、重视对照手法三个方面。然而,“创造性的转变”也在同步发生,中国当代女作家对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接受凸显出鲜明的主体意识,她们的创作立足于民族性与本土性经验,深受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影响,体现出一种外启内发、和凝为一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 当代女性小说 理想人格 传奇叙事 对照手法
下载PDF
女性意识中的诗性智慧——论当代女性小说的艺术特色
6
作者 何京敏 《长江文艺》 2009年第11期77-79,共3页
中国当代女性小说反映的女性生存本相具有了空前的丰富性和多面性,通过对当代女性生存的深刻思索,对当代女性灵魂的深入探寻.对女性个体在变化的现实中的精神困顿的细微剖析,默默地实现着女性小说审美创作倾向的转变。因女性意识的... 中国当代女性小说反映的女性生存本相具有了空前的丰富性和多面性,通过对当代女性生存的深刻思索,对当代女性灵魂的深入探寻.对女性个体在变化的现实中的精神困顿的细微剖析,默默地实现着女性小说审美创作倾向的转变。因女性意识的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女性小说 女性意识 艺术特色 诗性智慧 生存本相 女性生存 创作倾向 多面性
原文传递
论“梦幻”镜像与当代女性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7
作者 李萱 《职大学报》 2011年第2期1-3,52,共4页
在当代女性小说文本中,有一类女性形象的塑造较为常见却又特殊,她不是对人物的简单描写刻画,而是通过女性人物与其"梦幻"镜像之间的对比、映照来凸显女性形象的性格特征、内在矛盾和精神成长。在这类女性形象的塑造中,"... 在当代女性小说文本中,有一类女性形象的塑造较为常见却又特殊,她不是对人物的简单描写刻画,而是通过女性人物与其"梦幻"镜像之间的对比、映照来凸显女性形象的性格特征、内在矛盾和精神成长。在这类女性形象的塑造中,"梦幻"镜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文学书写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幻 镜像 当代女性小说 女性形象
下载PDF
孤独与沉默——从中西方当代女性小说比较谈贝弗利·法默与陈染作品中的孤独意识
8
作者 郑小燕 向晓红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9-103,共5页
尽管国籍不同,澳大利亚女作家贝弗利·法默与陈染却有着相似的教育和工作背景,也许正因如此,她们在写作上也呈现出共同的倾向:她们在自己的作品中都展现了一系列在父权社会中不被关心和理解的女性形象,并透过这些孤独的女性形... 尽管国籍不同,澳大利亚女作家贝弗利·法默与陈染却有着相似的教育和工作背景,也许正因如此,她们在写作上也呈现出共同的倾向:她们在自己的作品中都展现了一系列在父权社会中不被关心和理解的女性形象,并透过这些孤独的女性形象,揭示了当代澳大利亚女性和中国女性的生存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女性小说 孤独意识 作品 陈染 中西方 沉默 澳大利亚 女性形象
原文传递
沙特阿拉伯当代女性书写及其主题呈现——以女性小说为例
9
作者 李瑾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3-179,共7页
以沙特阿拉伯当代女性书写中的小说为例,梳理其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21世纪初近60年的发展历程,来深入探究沙特阿拉伯女性小说包括对爱的抒发与认知、对男权社会的剖析及消解、反抗的发声、对自我的追寻等在内的四个主题,反观当代沙特阿... 以沙特阿拉伯当代女性书写中的小说为例,梳理其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21世纪初近60年的发展历程,来深入探究沙特阿拉伯女性小说包括对爱的抒发与认知、对男权社会的剖析及消解、反抗的发声、对自我的追寻等在内的四个主题,反观当代沙特阿拉伯女性的心理发展之路,让世人更多更好地了解沙特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特阿拉伯 当代女性小说 主题
下载PDF
当代中国形象的“他塑”与“回塑”——以中国当代女性小说英语世界译介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鲍晓英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9-109,共11页
本文从形象塑造的可运作性、投射性和互动性三个维度全面梳理英语世界对中国当代女性小说的译介,探索英语世界译介中国当代女性小说中“他塑”当代中国形象的运作方法、该形象对英语世界的投射,以及中国如何通过该形象返现英语世界,反... 本文从形象塑造的可运作性、投射性和互动性三个维度全面梳理英语世界对中国当代女性小说的译介,探索英语世界译介中国当代女性小说中“他塑”当代中国形象的运作方法、该形象对英语世界的投射,以及中国如何通过该形象返现英语世界,反思自我,实现当代中国形象的“回塑”。研究发现,英语世界通过翻译选材、图书馆藏、媒体评价等不同运作方法对中国当代国家形象进行“他塑”,该形象投射出英语世界对中国固化的集体想象、读者的阅读喜好和图书市场的商业利益。本文提出未来中国可以从女性小说创作内容、创作手法和文学作品翻译选择等不同路径对当代中国形象进行“回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他塑和回塑 运作 投射 中国当代女性小说 文学译介
原文传递
论中国当代女性小说语言范式的递嬗演进 被引量:3
11
作者 蒋青林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83-87,共5页
在中国当代女性小说的发展过程中,其语言创造起到了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对语言的表达与修辞方式,是女性小说写作成为可能的关键所在。笔者就此分三个阶段阐述了当代女性小说范式的演变:嵌入男性词语世界并力图取得认同;与男性词... 在中国当代女性小说的发展过程中,其语言创造起到了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对语言的表达与修辞方式,是女性小说写作成为可能的关键所在。笔者就此分三个阶段阐述了当代女性小说范式的演变:嵌入男性词语世界并力图取得认同;与男性词语世界进行"破开",专注于女性自我的语言建构;回归词语世界本身,重新审视两性的现实与经验世界。梳理当代女性小说范式的递嬗演进,有助于深刻把握当代女性小说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女性小说 语言范式 演变
下载PDF
当代中国女性小说中的“集体叙述”声音 被引量:1
12
作者 戴文红 石钟扬 《求索》 CSSCI 2004年第6期200-202,共3页
“集体叙述”这个概念来自女性主义学者兰瑟。她在《虚构的权威 :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一书中提出了“三种叙述声音”的观点 ,即“作者声音”、“个人声音”和“集体声音”。她解释说 :“我说的集体叙述声音指这样一种叙述行为 ,在其叙... “集体叙述”这个概念来自女性主义学者兰瑟。她在《虚构的权威 :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一书中提出了“三种叙述声音”的观点 ,即“作者声音”、“个人声音”和“集体声音”。她解释说 :“我说的集体叙述声音指这样一种叙述行为 ,在其叙述过程中某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群体被赋予叙事权威 :这种叙事权威通过多方位、交互赋权的叙述声音 ,也通过某个获得群体明显授权的个人的声音在文本中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1 ]她的这个概念针对的就是女性和女性的特殊意识形态地位 ,对于研究中国当代女性作家小说来说 ,这个理论也很有可资借鉴的地方 .本文就是试图借用这个“集体叙述声音”的概念探讨中国近年来女性作家创作中的几个典型 ,分析这些作品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叙述 中国当代女性小说 文化内涵
下载PDF
西方理论话语与中国当代女性小说潮流的发生
13
作者 廖冬梅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16-119,共4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小说潮流的发生,深受全球化语境中西方理论话语的影响。文章试图论述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拉康的有关后现代文化心理理论、海登·怀特的新历史主义理论以及西苏和依利格瑞的女性主义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小说潮流的发生,深受全球化语境中西方理论话语的影响。文章试图论述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拉康的有关后现代文化心理理论、海登·怀特的新历史主义理论以及西苏和依利格瑞的女性主义理论对中国当代女性小说创作潮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理论话语 中国当代女性小说潮流 发生
下载PDF
认同与倒置——当代小说中职业女性性别突围的两种悲剧
14
作者 田小枫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3期78-80,共3页
2 0世纪 60年代以来相对宽松的后现代语境 ,为妇女解放运动带来了新契机 ,职业女性作为妇女解放新阶段的排头兵 ,开始尝试新一轮的性别突围。当代女性主义小说对此作出迅速反映 ,深刻揭示了职业女性不论是采取对男权法则认同的手段 ,还... 2 0世纪 60年代以来相对宽松的后现代语境 ,为妇女解放运动带来了新契机 ,职业女性作为妇女解放新阶段的排头兵 ,开始尝试新一轮的性别突围。当代女性主义小说对此作出迅速反映 ,深刻揭示了职业女性不论是采取对男权法则认同的手段 ,还是妄想颠倒男权法则中的性别位置 ,都以悲剧结束的客观现实 ,从而表现了女性突围的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当代女性主义小说 职业女性 性别突围 男权法则 认同 倒置
下载PDF
当代沙特阿拉伯女性小说述评
15
作者 吴晓琴 《阿拉伯研究论丛》 2015年第2期255-262,共8页
纵观半个多世纪以来沙特女性作家的创作实践,我们发现,她们以鲜为人知的日常生活和丰富的情感密码构建属于自己的语言王国,将客体化了的性别角色反转成为写作主体,她们通过小说写作,在一个历来以"诗歌为档案"的男性世界里,找到了一条... 纵观半个多世纪以来沙特女性作家的创作实践,我们发现,她们以鲜为人知的日常生活和丰富的情感密码构建属于自己的语言王国,将客体化了的性别角色反转成为写作主体,她们通过小说写作,在一个历来以"诗歌为档案"的男性世界里,找到了一条突围之路。本文梳理了当代沙特阿拉伯小说发展的四个阶段;评述了这段时期女性小说的三个主题:寻找自我和证明生存,追求平等和权利,追求爱;分析了她们的写作动机、策略以及取得的成就。以期抛砖引玉,展开对沙特女性文学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沙特女性小说 女性话语 写作策略
下载PDF
当代俄罗斯女性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意义解读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琼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59-64,共6页
俄罗斯当代作家塑造了诸多鲜明复杂的女性形象,尤其是崛起的当代女性作家塑造的女性形象,更是奏响了俄罗斯民族时代性和现实性的交响乐章。当代俄罗斯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与传统文学女性形象差异巨大,女性形象意义的本质也直射到了俄罗斯... 俄罗斯当代作家塑造了诸多鲜明复杂的女性形象,尤其是崛起的当代女性作家塑造的女性形象,更是奏响了俄罗斯民族时代性和现实性的交响乐章。当代俄罗斯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与传统文学女性形象差异巨大,女性形象意义的本质也直射到了俄罗斯当代社会;从这一层面来看,俄罗斯当代女性形象对传统女性形象特征的消解并不是女性作家与男作家对立敌视的产物,而是女性作家想通过塑造的形象来反映俄罗斯当代女性复杂多向的生活现实与性格本质,这才是俄罗斯女性形象突出的现实价值和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俄罗斯女性小说 女性形象 现实意义
原文传递
从语言文化学视角看当代俄罗斯女性小说中的神话元素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悦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7年第3期34-38,共5页
当代俄罗斯女性作家在小说创作中有意识地融入神话元素,创造出了神话色彩浓厚并具有独特审美特性的文本。神话具有混融性特点,将神话元素作为女性小说中的重要现象进行分析,这要求研究者需跳出传统文学的研究框架,运用跨学科的理论与方... 当代俄罗斯女性作家在小说创作中有意识地融入神话元素,创造出了神话色彩浓厚并具有独特审美特性的文本。神话具有混融性特点,将神话元素作为女性小说中的重要现象进行分析,这要求研究者需跳出传统文学的研究框架,运用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拓展新的研究途径,为此,将语言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语言文化学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本文拟从语言文化学视角出发,以当代俄罗斯女性小说为研究对象,以神话人物、神话母题、神话时空为研究要素对当代俄罗斯女性小说中的神话元素及其功能进行阐释,以期为此方向的研究提供些许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化学 当代俄罗斯女性小说 神话元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