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常:建筑学的一个“零度”议题(上)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骏阳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29,共8页
通过对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建筑学思想中的演变发展的回顾,以及对当代中国建筑在实践、研究和教学等方面相关案例的讨论,试图在城市、建筑和文化意义等不同层面阐述"日常"作为一个"零度"议题与建筑学的关系,进而为... 通过对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建筑学思想中的演变发展的回顾,以及对当代中国建筑在实践、研究和教学等方面相关案例的讨论,试图在城市、建筑和文化意义等不同层面阐述"日常"作为一个"零度"议题与建筑学的关系,进而为一种基于日常的的建筑学观念进行理论上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 零度” 建筑学观念 建筑理论 当代中国建筑
原文传递
日常:建筑学的一个“零度”议题(下)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骏阳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21,共6页
通过对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建筑学思想中的演变发展的回顾,以及对当代中国建筑在实践、研究和教学等方面相关案例的讨论,试图在城市、建筑和文化意义等不同层面阐述"日常"作为一个"零度"议题与建筑学的关系,进而为... 通过对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建筑学思想中的演变发展的回顾,以及对当代中国建筑在实践、研究和教学等方面相关案例的讨论,试图在城市、建筑和文化意义等不同层面阐述"日常"作为一个"零度"议题与建筑学的关系,进而为一种基于日常的建筑学观念进行理论上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 “零度” 建筑学观念 建筑理论 当代中国建筑
原文传递
建构当代中国建筑理论的新议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翔宁 莫万莉 +1 位作者 王雪睿 闻增鑫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3,共8页
基于建筑理论之概念溯源、历史回顾及其当下所面临的挑战,勾勒出当代中国建筑理论体系建构的新议题、新方法与新特征。基于对1960年代以来全球建筑理论发展的回顾,指出建筑理论在当下需要应对建成环境、社会文化、新兴技术和气候变化4... 基于建筑理论之概念溯源、历史回顾及其当下所面临的挑战,勾勒出当代中国建筑理论体系建构的新议题、新方法与新特征。基于对1960年代以来全球建筑理论发展的回顾,指出建筑理论在当下需要应对建成环境、社会文化、新兴技术和气候变化4方面的挑战。基于对当代中国建筑理论发展状况的梳理,指出其在连续性、原创性、体系性方面的欠缺。在上述基础上,讨论未来建筑理论体系建构的新议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理论 当代中国建筑 新兴技术 文化身份 全球视野
原文传递
传承·创新·责任——“文化自信引领建筑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7
4
作者 王静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4-117,共4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镇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建筑设计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当前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一方面,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呈现出多元多样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城市和建筑面貌也出现"千城一面"、文化缺失、地域特色消解等情形。
关键词 建筑理论 当代中国建筑 文化自信 建筑设计领域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城镇 程泰宁 文化特征 城市区域 建筑设计行业
原文传递
访谈:当代中国建筑理论建构的挑战与展望 被引量:1
5
作者 莫万莉 张晓春 +5 位作者 陈露 刘姣曼 邱嘉玥 王雪睿 毛键源 闻增鑫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5,共9页
当代中国建筑理论建构所面临的挑战之重大、现实之复杂、视角之多元,注定令其不仅是理论家和学者的集体工作,亦需要来自设计实践的“一线”视角。由此,围绕当代中国建筑理论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当代中国建筑实践之于理论建构的潜能及关... 当代中国建筑理论建构所面临的挑战之重大、现实之复杂、视角之多元,注定令其不仅是理论家和学者的集体工作,亦需要来自设计实践的“一线”视角。由此,围绕当代中国建筑理论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当代中国建筑实践之于理论建构的潜能及关系、未来技术革新对于建筑学科知识体系的影响三大方向,特以访谈的方式,邀请18位建筑师和学者展望当代中国建筑的理论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知识体系 现状与问题 当代中国建筑 理论建构 技术革新 访谈 建筑 大方向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建筑界关于建筑本质思考之回顾 被引量:7
6
作者 郝曙光 《南方建筑》 2006年第12期141-145,共5页
本文回顾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建筑界对建筑本质思考的主要内容,总结了关于建筑概念的辨析、建筑艺术说、建筑文化说、建筑人本说、建筑建构说等表述方式,指出了中国建筑界对建筑本质认识在这种不断深化中逐步提高。
关键词 当代中国建筑 建筑本质 建构
下载PDF
从都市到乡村:建造一种新的传统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翔宁 《新建筑》 2017年第3期14-17,共4页
过去的二十年间,中国经济大发展的背景给这一代建筑师提供了一种特殊的契机——从中国独特的文化特征和过去的建造传统当中寻找新的当代样式。分别从中国城市的建造演进、建筑师的乡村实践、数字化建造的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指出当... 过去的二十年间,中国经济大发展的背景给这一代建筑师提供了一种特殊的契机——从中国独特的文化特征和过去的建造传统当中寻找新的当代样式。分别从中国城市的建造演进、建筑师的乡村实践、数字化建造的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指出当代中国的建筑实践以多元的状态和深刻的认识,逐渐推动着整个建筑专业及人员乃至普罗大众对于传统的有批判性和创新性的再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建筑 建筑形式 建造传统 城市 乡村 演进 趋势
下载PDF
“钝感”思辨:网络媒体时代中的南京城市特质及其影响下的建筑实践
8
作者 吴子夜 《建筑实践》 2024年第1期121-127,共7页
不论是古代、近代、现代,对于中国的城市规划或建筑设计,南京始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存在。它是中国最古老的都城之一,也是现代中国建筑学教育的起源之一,对当代中国建筑师的建筑思维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钝感”,字面意思... 不论是古代、近代、现代,对于中国的城市规划或建筑设计,南京始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存在。它是中国最古老的都城之一,也是现代中国建筑学教育的起源之一,对当代中国建筑师的建筑思维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钝感”,字面意思为迟钝之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学教育 建筑设计 城市规划 建筑思维 当代中国建筑 钝感 城市特质 南京
原文传递
当代建筑展览与中国建筑策展学展望 被引量:6
9
作者 李翔宁 莫万莉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2-24,共3页
文章通过对建筑展览的历史回溯,指出其对推动建筑实践发展和理论体系构建的重要价值,以及对设计思想传播和城市文化身份营造的作用。在回顾当代中国建筑展览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文章对中国建筑策展学的前景做出六点框架性展望,通过专业的... 文章通过对建筑展览的历史回溯,指出其对推动建筑实践发展和理论体系构建的重要价值,以及对设计思想传播和城市文化身份营造的作用。在回顾当代中国建筑展览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文章对中国建筑策展学的前景做出六点框架性展望,通过专业的建筑策展机构、图纸及模型档案收藏机制、建筑与艺术教育中的相关策展课程,完善建筑策展的知识体系,推动建筑策展的研究生态,在全球舞台中呈现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与建筑实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展览 策展学 当代中国建筑 理论话语
原文传递
第二十七届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成功举办·主论坛报道
10
作者 王佳怡(整理) 赵一丹(整理) 邱炎(整理) 《世界建筑导报》 2024年第2期47-50,共4页
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创立于1984年,其前身是现代中国建筑创作研究小组,是全国最具规模的非官方建筑学术团体。通过二十多届的运作和实践,推动了我国建筑创作的繁荣,活跃了建筑创作的氛围;对我国建筑创作整体水平的提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创立于1984年,其前身是现代中国建筑创作研究小组,是全国最具规模的非官方建筑学术团体。通过二十多届的运作和实践,推动了我国建筑创作的繁荣,活跃了建筑创作的氛围;对我国建筑创作整体水平的提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建筑界享有良好的声誉,并具有广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创作 学术团体 整体水平 当代中国建筑 主论坛 非官方
下载PDF
全球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建筑”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翔宁 莫万莉 《时代建筑》 2018年第2期15-19,共5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全球化程度的深入,文化领域的全球共时性也随之产生。一方面,建筑、艺术等文化实践开始进入到全球资本主义系统的流动的生产体系中;另一方面,关于它们的历史书写模式也开始从欧洲中心论转...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全球化程度的深入,文化领域的全球共时性也随之产生。一方面,建筑、艺术等文化实践开始进入到全球资本主义系统的流动的生产体系中;另一方面,关于它们的历史书写模式也开始从欧洲中心论转向一种全球史观。在这一背景下,"当代中国建筑"这一范畴逐渐浮现。文章将回溯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关于当代中国建筑的一系列展览、报道及学术讨论,通过对"当代中国建筑"这一范畴的讨论,来指出其从地理到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建筑 全球化 媒体话语
下载PDF
第二十七届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学生代表“成长”感悟
12
作者 吕炟麟 朱显珺 +12 位作者 陈思 马咏薇 张晨曦 李佳颖 郝云起 梁芷清 张宇涵 施忱希 牛嘉琪 刘蓓 陈卓禧 黄忻玥 何子熙 《世界建筑导报》 2024年第2期54-57,共4页
01-清华大学-吕炟麟-《在深圳,我看见活力城市》(节选)作为在北京生长二十年的地道北方人,此次深圳之行为我打开了观察体验迥异城市风貌的视窗。于我眼中,北京与深圳作为当今中国的“龙头城市”,都具有相当的城市活力。然而,北京的活“... 01-清华大学-吕炟麟-《在深圳,我看见活力城市》(节选)作为在北京生长二十年的地道北方人,此次深圳之行为我打开了观察体验迥异城市风貌的视窗。于我眼中,北京与深圳作为当今中国的“龙头城市”,都具有相当的城市活力。然而,北京的活“力”更多表现为“影响力”,而深圳的活“力”则是一种“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风貌 活力城市 龙头城市 城市活力 观察体验 当代中国建筑 影响力 生命力
下载PDF
地方性建造——2023青年学者支持计划综述
13
作者 周渐佳 黄印武(指导) +2 位作者 王骏阳(指导) 冯江(指导) 李华(指导)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4-97,共4页
《建筑学报》于2017年推出"青年学者支持计划",至今已是第四届.青年学者支持计划始终立足于同一个目标——直面当代中国建筑实践,思考建筑批评的文本写作与具体实践的关系.2017年的首届青年学者支持计划以"建筑批评方向&... 《建筑学报》于2017年推出"青年学者支持计划",至今已是第四届.青年学者支持计划始终立足于同一个目标——直面当代中国建筑实践,思考建筑批评的文本写作与具体实践的关系.2017年的首届青年学者支持计划以"建筑批评方向"为主题,讨论建筑批评的可能性,剖析理论、历史和批评的关系,以北京为基地集中参观白塔寺22号院改造、北京四中房山校区,并远赴辽宁参观辽代木构代表——奉国寺大雄殿[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学者 建筑批评 文本写作 当代中国建筑 地方性 实践 思考 建筑学报》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建筑与媒体的关联式图景研究--以媒介场域为视角 被引量:4
14
作者 邓小骅 李凌燕 支文军 《新建筑》 2020年第2期29-33,共5页
文章以媒介场域视角切入,将建筑媒体理解为一种关系的构筑与文化生态的维持线索,以建筑师、建筑批评、国际交往与影响力构建这三个典型领域深入研究建筑媒体与当代中国建筑的关联式图景,以此检视四十年来中国当代建筑专业场域的建立与... 文章以媒介场域视角切入,将建筑媒体理解为一种关系的构筑与文化生态的维持线索,以建筑师、建筑批评、国际交往与影响力构建这三个典型领域深入研究建筑媒体与当代中国建筑的关联式图景,以此检视四十年来中国当代建筑专业场域的建立与动态发展的过程,提供了观察当代中国建筑的独特路径。之所以引入媒介场域的视角,一方面,是因为媒介传播与建筑师及其思想观念始终具有密切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是因为媒介场域视角是考察当代中国建筑发展历程演变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建筑 媒体 媒介场域 关联 实验建筑师群体 建筑批评 国际影响力
下载PDF
造物:非常建筑地/的建筑世界
15
作者 李华 朱昊昊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14,共9页
以基本建筑为出发点,通过阅读张永和的作品、图和文字,探讨非常建筑以物质构造的方式构建生活世界和体验,在设计、绘图和建造3个行动中与物质性相关的理念、方法与做法,其特点和在过去30年间的一贯性与变化。以此为基础,讨论以张永和和... 以基本建筑为出发点,通过阅读张永和的作品、图和文字,探讨非常建筑以物质构造的方式构建生活世界和体验,在设计、绘图和建造3个行动中与物质性相关的理念、方法与做法,其特点和在过去30年间的一贯性与变化。以此为基础,讨论以张永和和非常建筑为代表的本体建筑的思考和实践,对推动当代中国建筑的知识更新、实践自主性的议题,以及回应当下建筑所面临困境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永和 基本建筑 建造 物质性 当代中国建筑
原文传递
文化自觉乃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精神的路标 被引量:2
16
作者 金磊 《建筑设计管理》 2015年第2期42-42,48,共2页
2015年新年伊始,在新常态下寻找精神生活的路标,几乎成为中国所有行业关注的焦点,因为它是改革发展所必需的。建筑界如何,自2014年习总书记提出要敬畏中国传统文化,“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批示以来,“中国建筑怎么了”的问号已越来越... 2015年新年伊始,在新常态下寻找精神生活的路标,几乎成为中国所有行业关注的焦点,因为它是改革发展所必需的。建筑界如何,自2014年习总书记提出要敬畏中国传统文化,“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批示以来,“中国建筑怎么了”的问号已越来越多,研讨也越来越激烈,问题矛头直指中国建筑文化的自信与自强,问题症结似乎要求人们反思,我们是否将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真正当回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建筑 问题症结 精神生活 普利兹 矛头直指 城市地标 梁思成先生
下载PDF
符号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以当代中国建筑的两类现象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丰 段子珍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2年第9期116-117,共2页
针对建筑符号学局限于解释层面的现状,以当代中国建筑的两类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在利用符号学原理对其进行解释的基础上,更加侧重于解决现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总结出能够应对相似问题的一般性原则。这一思想实验不仅致力于帮助解决眼前... 针对建筑符号学局限于解释层面的现状,以当代中国建筑的两类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在利用符号学原理对其进行解释的基础上,更加侧重于解决现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总结出能够应对相似问题的一般性原则。这一思想实验不仅致力于帮助解决眼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建筑符号学的当代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当代中国建筑 价值 文化 选择悖论
下载PDF
开放时代的城市窗口——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T2航站楼设计品谈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晓峰 罗从容 +14 位作者 孙伟 孔宇航 赵崇新 刘谞 万昊 王冬 朱玲 张应鹏 王绍森 张颀 翟辉 杜春兰 王兴田 陈楚 董明 《新建筑》 2014年第6期50-56,共7页
2014年6月7—8日,由新建筑杂志社、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学术委员会、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联合举办的"贵阳·新建筑论坛"在贵阳市铂尔曼酒店举行。7日上午,在设计方的带领下与会嘉宾参观了论... 2014年6月7—8日,由新建筑杂志社、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学术委员会、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联合举办的"贵阳·新建筑论坛"在贵阳市铂尔曼酒店举行。7日上午,在设计方的带领下与会嘉宾参观了论坛品评对象——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T2航站楼,下午围绕论坛主题"开放时代的城市窗口"展开品谈。会上围绕航站楼建筑设计创作中的理念、技术以及整体环境的空间和景观体验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总结了T2航站楼在设计建造过程中的问题,对其建筑设计创作水平给予了较高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航站楼 当代中国建筑 建筑理论 建筑设计 学术委员会 设计研究院 设计创意 城市规模 创作水平 景观特点
下载PDF
常青访谈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利 《世界建筑》 2022年第10期30-33,共4页
每到秋季,《世界建筑》聚焦一位在文革以后接受建筑教育、并对当代中国建筑故事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国建筑师已经是一种传统。今年,我们关注的主角是常青。在工业革命高峰期之后盛行的消费主义——日用产品的及文化的——在事实上形... 每到秋季,《世界建筑》聚焦一位在文革以后接受建筑教育、并对当代中国建筑故事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国建筑师已经是一种传统。今年,我们关注的主角是常青。在工业革命高峰期之后盛行的消费主义——日用产品的及文化的——在事实上形成了一种蔓延世界的反智主义波浪,对理性追问的倦怠、对感官猎奇的放纵以个人主义借口而得到放大,甚至两次世界大战都不足以将其势头断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筑 日用产品 反智主义 消费主义 两次世界大战 理性追问 个人主义 当代中国建筑
下载PDF
当代中国建筑设计观念的探索 被引量:1
20
作者 甘露 《现代装饰(理论)》 2013年第10期176-177,共2页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建筑观念的简要阐述和比较,以期从中发现中国建筑设计观念演变过程中的缺失。并通过对当下时代背景的分析,找寻到当代建筑设计的历史定位,以求对我们所面临的时代任务进行战略思考。在当代语境中,何谓现代?何谓传统?在...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建筑观念的简要阐述和比较,以期从中发现中国建筑设计观念演变过程中的缺失。并通过对当下时代背景的分析,找寻到当代建筑设计的历史定位,以求对我们所面临的时代任务进行战略思考。在当代语境中,何谓现代?何谓传统?在当代一片民族复兴的呼声下,更需要我们对自己的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从中寻找到当下的历史定位,才能正确的阐释它们。对西方现当代建筑观念的演变过程的研究,包括在建筑理论方面的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建筑 当代建筑设计 建筑观念 建筑理论 西方建筑 历史定位 设计观念 时代任务 文化发展方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