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日常:建筑学的一个“零度”议题(上) |
王骏阳
|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
2016 |
23
|
|
2
|
日常:建筑学的一个“零度”议题(下) |
王骏阳
|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
2016 |
14
|
|
3
|
建构当代中国建筑理论的新议程 |
李翔宁
莫万莉
王雪睿
闻增鑫
|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4
|
传承·创新·责任——“文化自信引领建筑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 |
王静
|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5
|
访谈:当代中国建筑理论建构的挑战与展望 |
莫万莉
张晓春
陈露
刘姣曼
邱嘉玥
王雪睿
毛键源
闻增鑫
|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6
|
当代中国建筑界关于建筑本质思考之回顾 |
郝曙光
|
《南方建筑》
|
2006 |
7
|
|
7
|
从都市到乡村:建造一种新的传统 |
李翔宁
|
《新建筑》
|
2017 |
7
|
|
8
|
“钝感”思辨:网络媒体时代中的南京城市特质及其影响下的建筑实践 |
吴子夜
|
《建筑实践》
|
2024 |
0 |
|
9
|
当代建筑展览与中国建筑策展学展望 |
李翔宁
莫万莉
|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10
|
第二十七届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成功举办·主论坛报道 |
王佳怡(整理)
赵一丹(整理)
邱炎(整理)
|
《世界建筑导报》
|
2024 |
0 |
|
11
|
全球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建筑” |
李翔宁
莫万莉
|
《时代建筑》
|
2018 |
6
|
|
12
|
第二十七届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学生代表“成长”感悟 |
吕炟麟
朱显珺
陈思
马咏薇
张晨曦
李佳颖
郝云起
梁芷清
张宇涵
施忱希
牛嘉琪
刘蓓
陈卓禧
黄忻玥
何子熙
|
《世界建筑导报》
|
2024 |
0 |
|
13
|
地方性建造——2023青年学者支持计划综述 |
周渐佳
黄印武(指导)
王骏阳(指导)
冯江(指导)
李华(指导)
|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4
|
当代中国建筑与媒体的关联式图景研究--以媒介场域为视角 |
邓小骅
李凌燕
支文军
|
《新建筑》
|
2020 |
4
|
|
15
|
造物:非常建筑地/的建筑世界 |
李华
朱昊昊
|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6
|
文化自觉乃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精神的路标 |
金磊
|
《建筑设计管理》
|
2015 |
2
|
|
17
|
符号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以当代中国建筑的两类现象为例 |
王丰
段子珍
|
《室内设计与装修》
|
2022 |
2
|
|
18
|
开放时代的城市窗口——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T2航站楼设计品谈 |
李晓峰
罗从容
孙伟
孔宇航
赵崇新
刘谞
万昊
王冬
朱玲
张应鹏
王绍森
张颀
翟辉
杜春兰
王兴田
陈楚
董明
|
《新建筑》
|
2014 |
2
|
|
19
|
常青访谈 |
张利
|
《世界建筑》
|
2022 |
1
|
|
20
|
当代中国建筑设计观念的探索 |
甘露
|
《现代装饰(理论)》
|
201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