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归纳与演绎的关系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刘文君
-
出处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6期84-88,共5页
-
文摘
在逻辑史上,关于推理的理论出现过两个对立的派别,即归纳派和演绎派。归纳派企图把归纳推理当作是唯一的或占统治地位的科学思维方法,否认演绎在认识中的地位和意义;而演绎派又企图把演绎推理当作是唯一的或占统治地位的科学思维方法,否认归纳在认识中的地位和意义,这两种对立的观点都是不对的。依照朴素的归纳主义观点,关于科学研究中如何应用科学方法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下述的过程:第一,所有事实都被观察到和记录下来,关于它们的相对重要性不加选择也不作先验的猜测。第二,对被观察和记录下来的事实进行分析、比较和分类。
-
关键词
归纳与演绎
归纳推理
归纳法
演绎推理
演绎证明
归纳派
科学思维方法
归纳主义
演绎法
科学研究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逻辑学中的心理主义和反心理主义述评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沈荣兴
-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8-14,共7页
-
文摘
在近代逻辑学的发展中,逻辑学中的心理主义和反心理主义的斗争曾是激烈论争的课题之一。从十九世纪初到二十世纪的一百多年时间里,逻辑学中的心理主义派系丛生、观点纷呈,心理主义和反心理主义的斗争此伏彼起、错综复杂。回顾这一段历史,对于逻辑学和心理学的比较研究,搞清逻辑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坚定不移地把逻辑学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逻辑学中的心理主义逻辑学中的心理主义倾向源远流长,在近代曾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古代人并没有在心理学和逻辑学之间划清一条界线,所以心理学“闯入”逻辑学领域是不足为奇的。不仅在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形而上学》里可以发现这一点,即使是更为重视思维的逻辑形式的斯多葛学派,也求助于心理学的理论来补充解释它的逻辑理论。在中世纪,共相问题有极多的心理学解答和思考,唯名论关于共相同题的答案或概念的答案,都把思维过程的心理分析作为先决条件。在近代,由于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逻辑学中的心理主义和归纳派一起成为当时逻辑发展的主流,不少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列入了信奉者的行列。逻辑学中的心理主义集中表现为两类;哲学心理主义和逻辑心理主义。
-
关键词
逻辑学家
逻辑心理主义
亚里士多德
论证逻辑
反心理主义
斯多葛学派
归纳派
康德
逻辑形式
现实意义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严复关于归纳与演绎的基本思想
- 3
-
-
作者
彭漪涟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
-
出处
《江汉论坛》
1985年第9期33-37,共5页
-
文摘
严复,这位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最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在宣传和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同时,也系统介绍了西方的形式逻辑,特别是归纳法,并从“更革心思”的要求出发,给归纳法以极高的评价。于是,人们就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严复是如何看待与评价归纳法及其与演绎法之间的关系的? “严复是不是“全归纳派”(或“归纳万能论”者)式的逻辑学家?……本文将着重探讨严复关于归纳与演绎关系的基本思想,并由此而作出我们对这些问题的回答。
-
关键词
归纳与演绎
归纳万能论
归纳派
形式逻辑
演绎推理
资产阶级文化
逻辑学家
归纳法
逻辑思想
演绎法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推理链:科学发现的逻辑新论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张盛彬
-
机构
皖西学院
-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44,共5页
-
文摘
科学发现有没有逻辑的争论,由来已久。有人称其无,有人说其有,还有归纳派和演绎派的形同水火。究其实,争论是由逻辑观———传统形式逻辑和现代数理逻辑的不同引起的。其实,归纳派和演绎派各执一端,各有长短,彼此是相通的,类比、归纳和演绎整合的推理链,才是科学发现的逻辑。
-
关键词
发现逻辑
形式逻辑
数理逻辑
归纳派
演绎派
推理链
-
Keywords
discovery logic
form logic
symbolic logic
induction
deduction
reasoning chain
-
分类号
B81-05
[哲学宗教—逻辑学]
-
-
题名试论全归纳派的思维经验教训
- 5
-
-
作者
冯正刚
-
出处
《求索》
1981年第1期9-14,共6页
-
文摘
全归纳派和纯演绎派曾经是哲学史上和科学史上盛行的两种思潮。这两种思潮,虽然各执片面的真理,但从根本上说,从总体上说,都陷入了谬误。分别解剖一下他们失足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在科研工作中和其他实际工作中,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要求,正确地运用归纳和演绎这两种常用的思维方法,是很有意义的。
-
关键词
归纳派
抽象思维方法
归纳法
归纳和演绎
经验教训
主观辩证法
归纳万能论
上升运动
经验材料
客观辩证法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归纳法中的认识论问题探讨
- 6
-
-
作者
陶文楼
-
出处
《天津师大学报》
1984年第4期21-24,共4页
-
文摘
科学家(这里仅涉及经验自然科学家)从复杂现象中概括出经验定律,常常使用归纳法。按照传统的逻辑观点,归纳法就是从个别知识的前提概括出一般性知识结论的方法。它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考察某类的全部个体对象,根据它们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属性而概括出一般结论,这是完全归纳法。二,只考察某类中的部分个体对象,根据它们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而概括出一般结论,这是不完全归纳法。
-
关键词
个体对象
逻辑观
归纳问题
不完全归纳法
片面性
归纳派
问题探讨
认识论
恩格斯
相互补充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不同历史时期谬误研究的特点
- 7
-
-
作者
梁彪
-
机构
中山大学逻辑与认识研究所
-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7-122,共6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0ZX720)资助
-
文摘
本文主要讨论了不同时期逻辑学家对逻辑谬误研究的特点。古希腊时期对谬误作出全面系统研究的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对谬误的解决方法一般地说是经验的,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则。文艺复兴时期,培根等人批判经院哲学,探讨了人类产生谬误的根源。这时期的谬误研究特点是:一是重视在归纳法的应用中产生的谬误;二是突出逻辑问题。现代逻辑学家如柯比等人则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谬误作出了更全面、更精确的分类,并且对各种谬误的解释和举例也更确切,从而使谬误理论更好地为实践服务。
-
关键词
谬误
亚里士多德
归纳派
谬误分类
-
Keywords
errors
Aristotle
inducti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errors
-
分类号
B81-095
[哲学宗教—逻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