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震观测的发展趋势和任务 被引量:55
1
作者 周雍年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1年第4期19-26,共8页
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世界各国强震观测的发展趋势,对我国强震观测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作了简要的评述,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发展我国强震观测工作的方向和任务。
关键词 强震观测 发展趋势 数字强震 大震预警系统
下载PDF
中国大陆强震观测 被引量:24
2
作者 高光伊 于海英 李山有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1年第4期13-18,共6页
主要介绍了我国大陆强震观测的历史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大陆今后的强震观测提出了若干建 议。
关键词 强震观测 固定台网 流动观测 中国大陆
下载PDF
强震观测建筑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鸿晶 朱士云 Mehmet Celebi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1-36,共6页
选择取得强震观测资料的建筑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法建立结构的动力反应分析模型,利用SAP2000程序分析了结构的地震反应,并同实际记录到的结构地震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结构模型参数估计和一些不确定因素对模型精度的影响。
关键词 建筑结构 强震观测 动力模型 地震反应分析 SAP2000
下载PDF
基于强震观测的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金星 韦永祥 +2 位作者 张红才 李宏宇 李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28,共10页
福建省防灾减灾中心大楼是一栋高约40m,安装有强震观测系统的隔震大楼,目前该结构台阵已记录到30多次地震引起的大楼地震反应。本文利用具有强大非线性功能的ETABS软件建立大楼结构模型,同时考虑隔震结构的楼梯和填充墙对结构地震反应... 福建省防灾减灾中心大楼是一栋高约40m,安装有强震观测系统的隔震大楼,目前该结构台阵已记录到30多次地震引起的大楼地震反应。本文利用具有强大非线性功能的ETABS软件建立大楼结构模型,同时考虑隔震结构的楼梯和填充墙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并利用台阵记录验证大楼结构模型线弹性地震反应的可靠性,说明隔震大楼结构模型能很好地模拟大楼的地震反应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大楼原型动力性能实验的实测参数,以大楼自由场地的三个实际地震记录作为输入,对大楼在中小地震作用下非线性地震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楼具有良好的隔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强震观测 地震反应 隔震效果
下载PDF
强震与微震观测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英利 徐建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4-266,共3页
本系统采用动圈型换能器(属于速度型换能器)加电子反馈形成在0.05Hz^50Hz的加速度仪特性,大大减小了甚低频率的影响,而其线性及动态范围也能满足实际使用的要求,避免了位移型换能器在低频段的较大误差,在地震观测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强震观测 微震观测
下载PDF
隔震结构的强震观测及数值响应分析效果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强 刘文光 +1 位作者 何文福 杨巧荣 《结构工程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9-116,共8页
将隔震结构的强震观测基于结构类型和隔震层类型进行分类,介绍了近几年国外隔震结构的强震观测结果,确认了隔震结构较传统结构具有更加优越的抗震效果。同时还统计了隔震结构数值分析的模型,给出了数值分析解析与强震观测实测的比较结果... 将隔震结构的强震观测基于结构类型和隔震层类型进行分类,介绍了近几年国外隔震结构的强震观测结果,确认了隔震结构较传统结构具有更加优越的抗震效果。同时还统计了隔震结构数值分析的模型,给出了数值分析解析与强震观测实测的比较结果,对现有隔震结构的理论分析手段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隔震装置 强震观测 计算模型
下载PDF
广东省强震观测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
7
作者 叶春明 张彪 《华南地震》 2001年第2期58-63,共6页
介绍了国内外以及广东省强震观测的历史和现状,以大量的事实、数据说明广东省强震观测工作过去的辉煌和目前的落后状况。提出了我省今后开展强震观测工作的设想,特别指出要改变以前强震仪除被动等待强地震外就无所作为的情况,扩展用... 介绍了国内外以及广东省强震观测的历史和现状,以大量的事实、数据说明广东省强震观测工作过去的辉煌和目前的落后状况。提出了我省今后开展强震观测工作的设想,特别指出要改变以前强震仪除被动等待强地震外就无所作为的情况,扩展用途,增加显示度,为用户着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观测 强震 广东 显示度 地震 震源机制
下载PDF
基于强震观测和ARMAV模型的混凝土坝模态识别 被引量:8
8
作者 程琳 杨杰 +1 位作者 郑东健 任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24-230,236,共8页
采用混凝土坝的实测振动响应识别结构模态参数是进行结构动力特性研究的一种可行的方式。基于混凝土坝的强震观测数据,提出采用矢量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Vector,ARMAV)和稳态图法来进行混凝土坝结构模态... 采用混凝土坝的实测振动响应识别结构模态参数是进行结构动力特性研究的一种可行的方式。基于混凝土坝的强震观测数据,提出采用矢量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Vector,ARMAV)和稳态图法来进行混凝土坝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研究了结构实测振动响应时间序列的ARMAV模型表达形式,并通过引入辅助变量(Instrumental Variable,IV)技术,来求解模型中的未知系数;通过研究ARMAV模型系数矩阵与结构系统矩阵的关系,以便为结构模态识别提供理论依据;根据综合了各测点观测信息的平均标准化功率谱(Average Normalized Power Spectrum Density,ANPSD)来对传统的稳态图法进行改进,以实现强震激励下混凝土坝的系统定阶和虚假模态剔除。通过一个数值算例和一个工程实例,验证了提出的基于强震观测和ARMAV模型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的精度、有效性和工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观测 模态识别 矢量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辅助变量 平均标准化功率谱
下载PDF
叠层橡胶支座隔震结构地基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潘开名 刘斌 +1 位作者 刘之洋 王晓初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74,共4页
扼要介绍了对一个带有叠层橡胶支座隔震结构的减震台进行不同位置天然地震波的观测 ,根据减震台的结构设置建立了一个地基 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计算模型 ,然后输入观测到的天然地震加速度波形 ,计算减震台台面的地震响应 ,并把计算结果... 扼要介绍了对一个带有叠层橡胶支座隔震结构的减震台进行不同位置天然地震波的观测 ,根据减震台的结构设置建立了一个地基 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计算模型 ,然后输入观测到的天然地震加速度波形 ,计算减震台台面的地震响应 ,并把计算结果与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程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垫支座 动力响应 地震反应分析 基础隔震 强震观测 隔震结构 地基-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下载PDF
用于地震预警系统的单台站防误触发算法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江汶乡 于海英 +1 位作者 赵晓芬 许思铭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31,共9页
利用单台站的信息在较短的时间内识别地震事件和干扰事件是地震预警系统面临的关键问题。研究了基于波形特征参数的决策树方法来提高地震预警系统的单台抗干扰能力。为了研究电磁干扰对地震预警系统的影响,进行了7种电磁干扰试验。使用... 利用单台站的信息在较短的时间内识别地震事件和干扰事件是地震预警系统面临的关键问题。研究了基于波形特征参数的决策树方法来提高地震预警系统的单台抗干扰能力。为了研究电磁干扰对地震预警系统的影响,进行了7种电磁干扰试验。使用事件触发后3 s内的波形数据提取5个特征(事件结束否、Speed、Sparse、Pration、对称性),用决策树建立了特征值和事件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使用了大量的强震记录和干扰记录(6359条强震记录、163条干扰记录)对训练后的决策树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识别率高,易转换成IF-THEN规则,能方便地写到计算机程序或专家系统中。该算法可以作为地震预警或报警系统的前端地震事件检测模块,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 强震观测 防误触发 波形特征 决策树
下载PDF
上海数字强震观测网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永林 周生良 +3 位作者 熊里军 火恩杰 张奕麟 王炜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2年第6期37-43,共7页
上海市数字强震观测网是我国第1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数字强震观测网,是上海市“九五”期间建设完成的。它由3部分组成:地面观测网、结构观测网和深井强震观测系统。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功能和目的。本文详细介绍该强震网的整个概况、功能及... 上海市数字强震观测网是我国第1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数字强震观测网,是上海市“九五”期间建设完成的。它由3部分组成:地面观测网、结构观测网和深井强震观测系统。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功能和目的。本文详细介绍该强震网的整个概况、功能及取得的部分观测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强震观测 地震 台风 地面观测
下载PDF
MEMS加速度传感器在强震观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钢锋 朱威 +1 位作者 邹彤 林强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6期168-170,共3页
提出基于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强震仪设计方案,并在强震观测中完成了地震加速度数据的采集、触发判断和存储。
关键词 MEMS加速度传感器 地震台站 触发判断 强震观测 地震仪器
下载PDF
一幢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强地震反应观测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鸿晶 Mehmet Celebi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39,共5页
介绍了美国加州强震观测计划(CSMIP)中一幢建筑结构地震反应台阵的观测方案,描述了被观测结构的有关情况,给出了该台阵于 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中获得的结构地震反应的观测资料。
关键词 结构反应台阵 强震观测 建筑结构 钢筋混凝土 北岭地震
下载PDF
基于强震观测的拱坝模态参数识别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仝飞 程琳 +2 位作者 杨杰 郑东健 陈诗怡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46,共10页
大坝的强震观测是传感器测量的结构在地震激励下实际的振动反应。基于强震观测进行混凝土拱坝模态参数识别,可为结构的抗震分析、健康诊断和震损评估等提供基础。本文基于Pacoima拱坝的3次地震观测数据,分别采用"输入-输出"型... 大坝的强震观测是传感器测量的结构在地震激励下实际的振动反应。基于强震观测进行混凝土拱坝模态参数识别,可为结构的抗震分析、健康诊断和震损评估等提供基础。本文基于Pacoima拱坝的3次地震观测数据,分别采用"输入-输出"型和"仅考虑输出"型两类方法对大坝的模态参数进行了识别,并对不同地震记录下,不同方法的识别结果进行对比。同时,结合国内外不同学者通过数值计算、大坝原型动力试验和运行模态分析等方式得到的Pacoima拱坝模态参数识别的结果,分析了基于强震观测的模态识别结果与上述方式获得的模态参数的差异,并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相关的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观测 模态参数识别 混凝土拱坝 随机子空间(SSI) 增强型频域分解(EFDD)
下载PDF
基于VPN技术的云南强震观测高速远程通信实用方案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挚 刘琼仙 +4 位作者 梁虹 全海燕 旷昆萍 崔建文 周晖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7-391,396,共6页
在充分利用现有国家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基于VPN技术提出了2套适用于强震远程观测的高速远程通信实用方案.方案1把VPN技术性工作交给了网络运营商,方案2把VPN技术性工作留给了用户.但方案2在安全性和经济性均优于方案1.
关键词 VPN技术 强震观测 远程通信 L2TP VPN IPSEC VPN
原文传递
数字强震动台网远程光纤通信方案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翟世龙 黄静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42,共6页
经济、高效、稳定的通信技术是强震观测和地震工程研究的重要基石,将光纤通信技术应用于数字强震动台网,是对强震仪现有通信方式的改进和完善,它既可以独立成网,也可以接入国际互联网。本文详细研究各种类型强震仪的通信接口,将远程光... 经济、高效、稳定的通信技术是强震观测和地震工程研究的重要基石,将光纤通信技术应用于数字强震动台网,是对强震仪现有通信方式的改进和完善,它既可以独立成网,也可以接入国际互联网。本文详细研究各种类型强震仪的通信接口,将远程光纤通信分为基于RS-232串口和基于RJ-45以太网口两个方案,其方法是通过不同型号的光电转换设备和光纤将强震仪和计算机连接起来,它具有保证数据可靠性、完整性和避免强震仪通信引雷等诸多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技术 强震观测 数字强震动台网 光纤通信 强震
下载PDF
云南地区地面峰值加速度衰减规律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永庆 付正新 +3 位作者 高东 崔建文 包一峰 卢吉高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0-256,共7页
根据云南地区的实测强震加速度资料 ,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云南地区的地面水平、垂直峰值加速度衰减规律。共选取云南地区加速度记录 2 4 0条 ,进行了加速度衰减规律的统计 ,并把得到的结果与前人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提出更适合云南地... 根据云南地区的实测强震加速度资料 ,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云南地区的地面水平、垂直峰值加速度衰减规律。共选取云南地区加速度记录 2 4 0条 ,进行了加速度衰减规律的统计 ,并把得到的结果与前人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提出更适合云南地区地震地质特征的加速度衰减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地面峰值加速度 衰减规律 强震观测 抗震设计 防灾减震 地质特征
下载PDF
GZSD-1606型数字强震记录仪与分析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家行 胡振荣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8年第4期67-73,共7页
强震观测是地震工程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为地震动特性研究和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数据和理论依据。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新型数字强震记录仪与分析系统的设计思想、特点、技术指标,同时给出了测试数据和实验曲线。
关键词 强震观测 数字地震记录仪 回放分析 分析系统
下载PDF
强震观测数据库建设与Internet服务 被引量:5
19
作者 于海英 谢礼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8,共8页
提出基于web的强震数据库建设目标、数据模型、web数据库设计;在建立web数据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强震数据库数据源和质量控制,讨论入库数据的信息范围及标准、数据的常规处理和录入流程、数据分级方式、数据产品产生方法;介绍中国大陆... 提出基于web的强震数据库建设目标、数据模型、web数据库设计;在建立web数据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强震数据库数据源和质量控制,讨论入库数据的信息范围及标准、数据的常规处理和录入流程、数据分级方式、数据产品产生方法;介绍中国大陆强震观测数据和Internet服务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观测 数据库 INTERNET 数据模型 web 数据服务 质量控制 数据处理
下载PDF
基于强震观测和多输出支持向量机的混凝土坝材料动参数反演 被引量:5
20
作者 程琳 王冬冬 +2 位作者 杨杰 郑东健 陈诗怡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6-474,共9页
大坝的强震观测资料真实反映了地震作用下坝体强震监测部位的反应情况,是认识结构动力特性的重要特征量。目前,大坝强震观测资料分析的应用研究一般仅局限于获取加速度放大系数和结构模态参数。根据强震观测识别出大坝模态参数后,可进... 大坝的强震观测资料真实反映了地震作用下坝体强震监测部位的反应情况,是认识结构动力特性的重要特征量。目前,大坝强震观测资料分析的应用研究一般仅局限于获取加速度放大系数和结构模态参数。根据强震观测识别出大坝模态参数后,可进行结构材料动参数的反演,以便为结构抗震分析提供尽可能精确的数值模型,对大坝等大型水工结构进行动参数反演,需要考虑计算效率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应用机器学习的优势算法,即多输出支持向量机(M-SVM)模型,替代有限元计算,以减少优化搜索过程中有限元计算的次数,提高计算的效率。通过对数值仿真算例和某混凝土重力坝实际强震观测数据的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强震观测和M-SVM模型的大坝材料动参数反演方法具有精度高和计算效率高等优点,在实际工程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观测 混凝土坝 系统辨识 多输出支持向量机 材料参数反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