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价强界面涂层界面结合能力的横截面压入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国祥 张坤 +2 位作者 陈光南 罗耕星 肖京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4,共4页
为了解强界面脆性涂层/硬性金属基体涂层结构横截面压入时的涂层剥落特点,以电镀铬层/硬性金属基体为研究模型,在原位观察系统下进行横截面压入试验,其结果表明:铬层断裂和剥落与载荷-位移曲线上出现的3个载荷下降点相对应,首先是在铬... 为了解强界面脆性涂层/硬性金属基体涂层结构横截面压入时的涂层剥落特点,以电镀铬层/硬性金属基体为研究模型,在原位观察系统下进行横截面压入试验,其结果表明:铬层断裂和剥落与载荷-位移曲线上出现的3个载荷下降点相对应,首先是在铬层横截面上形成一条与压头轴线平行的中间裂纹;随后又出现了以第1条裂纹为对称轴的2条斜裂纹;随着3条裂纹的稳态扩展和汇合,形成了与周围铬层相隔离、仅靠基体支撑的2块1/4圆形局部“孤岛”铬层;最后“孤岛”铬层沿界面剥落。以此“孤岛”剥落为力学计算模型,提出定量评价强界面脆性涂层/硬性金属基体的界面结合能力的横截面压入法,该方法利用载荷-位移曲线计算“孤岛”剥落所需要的总能量,测量界面剥落面积,并计算两者的比值,给出临界界面能量释放率,以此数据作为评价界面结合能力的指标,并给出了应用举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截面压入法 界面 界面结合能力
下载PDF
离子束及电子束诱导增强材料界面的附着性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杰 李望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2期73-76,共4页
一、发展概况离子束诱导材料界面混合的研究已经开展多年,但大多数工作都是用keV数量级的离子束轰击界面,造成原子混合。近年来,MeV离子束被用于界面引起了完全不同于原子混合的效果。另外,keV的电子束也被用来辐照界面,同样起到了增强... 一、发展概况离子束诱导材料界面混合的研究已经开展多年,但大多数工作都是用keV数量级的离子束轰击界面,造成原子混合。近年来,MeV离子束被用于界面引起了完全不同于原子混合的效果。另外,keV的电子束也被用来辐照界面,同样起到了增强界面附着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界面 附着性 界面 界面 测试方法 玻璃基底 发展概况 金属带 半导体界面 离子束混合
下载PDF
离子束增强附着效应
3
作者 裘元勋 汤家镛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1990年第3期27-30,共4页
薄膜与基体材料的粘结性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术问题,自发现MeV 离子束轰击可显著增强界面附着力以来,探讨其机理和应用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不少进展;关于高能离子束引入的电子激发过程是增强附着效应的主要起因的观点已逐步证实,但伴随强... 薄膜与基体材料的粘结性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术问题,自发现MeV 离子束轰击可显著增强界面附着力以来,探讨其机理和应用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不少进展;关于高能离子束引入的电子激发过程是增强附着效应的主要起因的观点已逐步证实,但伴随强烈的电子激发在界面产生的微观过程及其与附着效应的关系还远未弄清。近年来的机理研究重点可归纳为:(1)界面化学——包括离子束感生的新化学键的形成及氧化层等界面杂质的影响;(2)界面和基体表面应力及粗糙度等机械性能的影响。近二年出现了对绝缘基体表面在镀膜前作离子束处理的方法研究,初步试验表明这不仅可从另一侧面揭示增强效应的机理而且可能是一种与离子束后处理可比拟但更具实用价值的技术,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化学 界面 基体材料 氧化层厚度 绝缘基 微观过程 高能离子 粗糙度 电子激发 界面
下载PDF
强界面结合层状陶瓷研究现状及增韧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蓓 丁培道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6期28-29,共2页
重点介绍了强界面结合层状陶瓷的研究体系和现状,对残余压(拉)应力增韧增强层状陶瓷的机理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说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两个层状材料的残余应力模型和计算公式,为进一步的强界面结合层状陶瓷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强界面结... 重点介绍了强界面结合层状陶瓷的研究体系和现状,对残余压(拉)应力增韧增强层状陶瓷的机理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说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两个层状材料的残余应力模型和计算公式,为进一步的强界面结合层状陶瓷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强界面结合层状陶瓷的研究为结构陶瓷的工程应用开辟新的途径并提供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结合 层状复合陶瓷 残余应力 计算模型 增韧机制 机制
下载PDF
浅谈工程保修中治理室内墙体透寒长毛的新技术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白立新 《中国科技财富》 2012年第3期118-119,共2页
在哈尔滨市大众新城住宅小区、哈尔滨市立汇美罗湾住宅小区等工程中,由于外保温设计局部不连续、施工抢工期造成保温施工质量局部存在缺陷,导致工程保修期出现室内墙体透寒结露和发霉长毛的热桥现象。工程保修采用热阻粒超薄保温材料配... 在哈尔滨市大众新城住宅小区、哈尔滨市立汇美罗湾住宅小区等工程中,由于外保温设计局部不连续、施工抢工期造成保温施工质量局部存在缺陷,导致工程保修期出现室内墙体透寒结露和发霉长毛的热桥现象。工程保修采用热阻粒超薄保温材料配合长效生物干膜防霉抑菌技术针对室内墙体透寒长毛进行治理,根治了上述质量缺陷。由于该技术全部为室内操作,具有不破坏墙体结构层、操作方便简单、直接针对病患部位一次根治的优点,避免了常规施工在室外搭设脚手架、吊挂等产生的安全隐患、墙体内外装饰保温病患查找和返工重做的高额投入以及不能确保一次根治的缺点,有效解决了目前外保温设计和施工中墙体透寒长毛的质量通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阻粒超薄保温抹面 长效杀菌剂 干膜防霉液 界面 生物干膜长效防霉防潮负离子腻子
下载PDF
层状强界面硼化锆陶瓷高温力学性能的研究
6
作者 张小飞 《陶瓷》 CAS 2018年第6期59-66,共8页
强界面硼化锆陶瓷在高温下具有优良的性能,在较高的温度下具有足够高的强度以及抗氧化性能,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高温陶瓷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可回收式航空航天飞行器领域。将强界面ZrB2-SiC材料抛光后置于不同温度下进行高温力学性能测试,在... 强界面硼化锆陶瓷在高温下具有优良的性能,在较高的温度下具有足够高的强度以及抗氧化性能,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高温陶瓷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可回收式航空航天飞行器领域。将强界面ZrB2-SiC材料抛光后置于不同温度下进行高温力学性能测试,在到达测试温度后进行保温30min后对其施加应力直到材料试样完全断裂为止,可以获得材料相应施加的最大力度及其对应强度,并通过扫描电镜照片对测试后的试样表面和断口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平行和垂直两个方向上,材料的弯曲强度是不同的。在平行方向上弯曲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垂直方向上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在1 200℃时强度达到最大值396.78MPa和435.90MPa,1 500℃时强度达到最小值220.7MPa和195.15MPa。通过分析可知,垂直方向的弯曲强度高于平行方向,随温度升高弯曲强度会下降,但在1 300℃时出现了一个最小值,是因为B2O3受热分解和材料本身受高温引起的缺陷共同作用引起的,垂直方向高于平行方向是由于材料的各向异性,垂直时强度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陶瓷 热压烧结 弯曲 高温力学性能
下载PDF
ZrB_2-SiC层状高强界面复合陶瓷材料高温力学性能研究
7
作者 康永 《陶瓷》 CAS 2018年第2期45-52,共8页
强界面硼化锆陶瓷材料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高温陶瓷材料,在较高的温度下具有较高的强度以及抗氧化性能,广泛应用于可回收式航空航天飞行器领域中。将强界面ZrB_2-SiC材料抛光后置于不同温度下进行高温力学性能测试,在到达测试温度后进行保... 强界面硼化锆陶瓷材料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高温陶瓷材料,在较高的温度下具有较高的强度以及抗氧化性能,广泛应用于可回收式航空航天飞行器领域中。将强界面ZrB_2-SiC材料抛光后置于不同温度下进行高温力学性能测试,在到达测试温度后进行保温30min后对其施加应力直到材料试样完全断裂为止,可以获得材料相应施加的最大力及其对应强度,并通过扫描电镜照片对测试后的试样表面和断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平行和垂直两个方向上,材料的弯曲强度不同。首先在平行方向上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其次在垂直方向上材料的弯曲强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其强度在1200℃时为396.78MPa和435.90MPa,在1 500℃时强度达到最小值,分别为220.7MPa和195.15MPa。通过分析可知,垂直方向的弯曲强度高于平行方向,随温度升高弯曲强度会下降,但在1 300℃时出现了一个最小值,是因为B_2O_3受热分解和材料本身受高温引起的缺陷共同作用引起的,垂直方向高于平行方向是由于材料的各向异性,垂直时强度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陶瓷 热压烧结 弯曲 高温力学性能 高温陶瓷
下载PDF
浅层强反射界面的能量屏蔽作用 被引量:46
8
作者 王建花 李庆忠 邱睿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9-596,602,共9页
当浅层存在强反射界面时,由于该界面的能量屏蔽作用,地震波往往很难透过此界面向下传播,因而无法形成反射。本文采用Zoeppritz方程,针对我国几个典型地区设计不同的模型对浅层强反射界面的能量屏蔽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找出了这几个典型... 当浅层存在强反射界面时,由于该界面的能量屏蔽作用,地震波往往很难透过此界面向下传播,因而无法形成反射。本文采用Zoeppritz方程,针对我国几个典型地区设计不同的模型对浅层强反射界面的能量屏蔽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找出了这几个典型地区得不到地震资料的原因。为此提出了6种解决方法:①尽量避开在降速层很厚的地方激发;②炮井打穿浅层强反射界面;③利用转换横波进行勘探;④采用平面波前法或用大基距组合激发;⑤使用具有方向特性的炸药震源;⑥中、深层出现火成岩及含煤层强反射界面时,在处理中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浅层 反射界面 能量屏蔽 地震波 波动理论
下载PDF
共晶基陶瓷复合材料的强度模型 被引量:12
9
作者 倪新华 郑坚 +1 位作者 刘协权 韩保红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6-121,共6页
根据细观结构内界面的强约束特性,通过纤维-基体内界面切应力确定了共晶陶瓷棒体的细观应力场.然后分析了两相界面处位错塞积产生的应力集中,获得基体内的最大应力,当最大拉应力等于基体理论断裂强度时,得到共晶棒体的断裂强度的解析表... 根据细观结构内界面的强约束特性,通过纤维-基体内界面切应力确定了共晶陶瓷棒体的细观应力场.然后分析了两相界面处位错塞积产生的应力集中,获得基体内的最大应力,当最大拉应力等于基体理论断裂强度时,得到共晶棒体的断裂强度的解析表达式.考虑共晶陶瓷棒体长度和方位的随机性,根据概率理论得到共晶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宏观强度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宏观强度与亚微米纤维的直径和长度、以及亚微米纤维、基体、共晶陶瓷棒体的弹性常数有关.理论与实验结果十分接近,说明文中理论模型是合理的,同时证明了共晶界面对陶瓷复合材料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晶陶瓷棒体 亚微米纤维 约束界面 位错塞积 断裂
下载PDF
南海北部中生界地震成像制约因素分析
10
作者 曾婷 郑金云 +4 位作者 张青林 李洪博 陶文芳 李杰 马艺璇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8-335,共18页
南海北部中生界油气勘探积累了多个年度、多次采集、多种处理方案的地震资料,但地震成像品质总体上仍难以满足目前中生界油气勘探研究需求,对制约地震成像的影响因素认识不一,缺乏系统对比论证。通过对地质背景及沉积特征的分析,以现有... 南海北部中生界油气勘探积累了多个年度、多次采集、多种处理方案的地震资料,但地震成像品质总体上仍难以满足目前中生界油气勘探研究需求,对制约地震成像的影响因素认识不一,缺乏系统对比论证。通过对地质背景及沉积特征的分析,以现有二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建立典型地质结构模型并正演模拟,对制约中生界地震成像品质的地质、地球物理因素进行剖析对比和论证,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明确了不同地质条件下造成现有地震资料品质差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制约中生界地震成像的主要因素是海底及中新生界之间的两个强反射界面、中生界地层内部波阻抗差异小所导致的低信噪比;绕射波、多次波等各种干扰波异常发育使有效信号难以识别和成像;崎岖海底造成照明能量散射等。南海北部中生界制约地震成像因素的明确为后续中生界地震数据采集、处理提供了有效指导及技术支持,并进一步提出通过适当加大震源容量、提高覆盖次数、深沉放枪缆、高维度,获得更多深层有效反射波能量的采集建议;通过自适应鬼波压制、多域提高信噪比处理及基于频率谐振能量补偿等技术解决弱反射问题,宽频组合解决多次波发育问题,基于地质、折射波增强速度规律认识,沿层高密度速度拾取提高速度分析精度等处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中生界 地震资料品质 反射界面 波阻抗差异 崎岖海底 地震照明能量
下载PDF
三江盆地地震地质条件及采集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德志 贾烈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4期423-426,共4页
位于中国东北境内的三江盆地,环境与气候十分恶劣,勘探程度低,地震地质条件复杂,以往采集的地震资料品质较差。为整体了解盆地结构,进一步评价盆地含油气情况,在分析三江盆地地震地质条件和以往资料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多类型的表... 位于中国东北境内的三江盆地,环境与气候十分恶劣,勘探程度低,地震地质条件复杂,以往采集的地震资料品质较差。为整体了解盆地结构,进一步评价盆地含油气情况,在分析三江盆地地震地质条件和以往资料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多类型的表层结构、强屏蔽界面、低信噪比资料、复杂构造成像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理论论证和地震采集技术研究。发现:①首先须做好低、降速带的调查及激发井深、岩性、药量的试验,以保证药柱在高速层顶面以下激发;②该区进行地震采集时,炮检距不宜过大;③须使地震波有足够的高频成分,以获取散射波。通过研究,解决了地震勘探采集中的难点,提高了地震资料单炮记录的品质,获得了浅、中、深地层成像清晰的地震剖面,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盆地 地震地质条件 地震采集技术 屏蔽界面 复杂构造成像
下载PDF
祁连山山地地震勘探激发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宁宏晓 张艳红 +2 位作者 章多荣 蒋永祥 焦文龙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0-373,500+324-325,共4页
针对祁连山山地地形起伏剧烈,地下岩性变化快,各种原生和次生噪声十分发育,原始资料信噪比较低等特点,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际资料分析,本文提出以下提高激发效果的适用措施:①横向上选点激发,如在岩性相同区选择低缓平坦处激发、老地层出... 针对祁连山山地地形起伏剧烈,地下岩性变化快,各种原生和次生噪声十分发育,原始资料信噪比较低等特点,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际资料分析,本文提出以下提高激发效果的适用措施:①横向上选点激发,如在岩性相同区选择低缓平坦处激发、老地层出露区避开地面断层区段、在岩性接触面附近尽量不设激发点、避开巨厚第四系砾石及干燥冲沟分布区等;②纵向上选择在强波阻抗界面下激发,可有效地降低干扰、增强有效波能量;③采用相对较小的激发药量,降低源致线性噪声和次生噪声强度。将这些措施应用于实际复杂山地地震数据采集,明显地改善了地震资料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因素 复杂山地 波阻抗界面 信噪比 选点激发 激发层位
下载PDF
珠海南部某海域浅层气地震反射特征研究
13
作者 段晓旭 段军 +1 位作者 张翔翔 林振文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3年第1期40-43,共4页
海底浅层气是一种典型的海底地质现象,是诱发海底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它的存在改变了周围地层的岩土物理性质,使上伏土层强度降低,稳定性破坏,压实能力减小。当有外力介入时,气体易发生偏移,海底含气土层会发生明显沉降,上部地层可能出... 海底浅层气是一种典型的海底地质现象,是诱发海底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它的存在改变了周围地层的岩土物理性质,使上伏土层强度降低,稳定性破坏,压实能力减小。当有外力介入时,气体易发生偏移,海底含气土层会发生明显沉降,上部地层可能出现塌陷,致使海底建筑物倾斜倒塌,严重影响海上工程的施工安全。通过单道地震测量方法,对珠海南部某海域开展浅地层剖面探究,了解区内浅层气地震反射特征及分布情况。区内海底地层剖面上浅层气地震反射特征主要表现为声学空白、声学幕和不规则强反射界面几种。不同的地震反射特征代表着浅层气在地层中不同的富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气 地震反射特征 声学空白 声学幕 不规则反射界面
下载PDF
基于振幅加权的拖缆与海底地震资料联合波形反演方法
14
作者 杨华臣 张建中 吴志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80-1191,共12页
南黄海新近系沉积层与其下方中-古生代海相地层之间速度差异大,存在强波阻抗界面,导致接收的浅部和中深部地层的反射波振幅差异极大.一般全波形反演方法未考虑不同界面反射波振幅的差异,对南黄海浅部沉积层速度的反演效果好,而对中深部... 南黄海新近系沉积层与其下方中-古生代海相地层之间速度差异大,存在强波阻抗界面,导致接收的浅部和中深部地层的反射波振幅差异极大.一般全波形反演方法未考虑不同界面反射波振幅的差异,对南黄海浅部沉积层速度的反演效果好,而对中深部地层速度的反演效果差.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振幅加权的拖缆与海底地震资料联合波形反演方法.该方法对中深部弱反射波数据施加较大的权重,对浅部强反射波数据施加较小的权重,从而均衡浅、中和深部地层反射波的振幅,使得自浅至深所有地层速度均能得到较好反演效果.同时,该方法利用海底地震资料和拖缆地震记录积分的低频成分反演低波数背景速度场,利用拖缆资料的高频成分提高反演模型的分辨率,充分发挥了拖缆和海底地震资料的优势互补作用,获得了比仅使用单一资料更好的反演结果.根据地震剖面和钻井资料,建立了南黄海中部隆起的速度模型.利用该理论模型的合成地震记录对本文方法进行了测试和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 波形反演 联合反演 海底地震资料 振幅加权 速度模型 波阻抗界面
下载PDF
大陆架科学钻探南黄海CSDP-2井的垂直地震剖面资料采集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志强 郭兴伟 +5 位作者 祁江豪 丘学林 张雪飞 谭云龙 黄聿晓 李文强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9-207,共9页
CSDP-2井位于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西部,是大陆架科学钻探项目在中部隆起上实施的第一口以探查印支构造面以下海相中-古生界地层属性为目标的科学钻探井,对了解中部隆起前新生代基岩地层赋存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获取井孔的高精度地层... CSDP-2井位于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西部,是大陆架科学钻探项目在中部隆起上实施的第一口以探查印支构造面以下海相中-古生界地层属性为目标的科学钻探井,对了解中部隆起前新生代基岩地层赋存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获取井孔的高精度地层速度及高信噪比地震波场特征,建立准确的地震层位与钻井地层的对应关系,对该井实施了垂直地震剖面(VSP)观测。针对观测井的地震地质条件和观测目标,采用了由4条1500in3的Bolt气枪组成的大容量气枪阵列作为地震激发震源,克服了海相地层顶界面强反射对地震波强烈阻滞的难题;通过三分量数字检波器等间距观测方法,记录传播到井中的地震波场信号。现场的初步处理结果表明,获得了高信噪比的地震波场信号,纵波和转换波信号清晰、特征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地震剖面 观测 大容量气枪震源 反射界面 南黄海盆地
下载PDF
超前地质预报在隧道V型浅埋段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有能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05-911,共7页
为进一步准确预测隧道V型浅埋段的地质情况,防止塌方、冒顶等事故的发生。需要对其掌子面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在隧道V型浅埋段超前地质预报中,首先对其地质模型进行分类,分析不同地质模型中能量的吸收、衰减规律,以及反射、透射等弹性波... 为进一步准确预测隧道V型浅埋段的地质情况,防止塌方、冒顶等事故的发生。需要对其掌子面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在隧道V型浅埋段超前地质预报中,首先对其地质模型进行分类,分析不同地质模型中能量的吸收、衰减规律,以及反射、透射等弹性波的传播规律;然后再对实际采集的TSP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提取主要强能量的反射界面,通过对该界面位置及属性的分析,定性确定其地质类型;最后结合TSP反演成果中的重要参数,对其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该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在拉日铁路桌隧道V型浅埋段的应用中,其预测边界与实际开挖误差仅3 m.该分析思路值得在今后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中进一步的推广和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浅埋段 TSP 能量反射界面 纵波 横波 泊松比 动态杨氏模量
原文传递
含强约束界面片状夹杂复合陶瓷热膨胀系数预报 被引量:1
17
作者 倪新华 韩保红 +1 位作者 程兆刚 赫万恒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0-24,共5页
以含强约束界面相片状夹杂复合陶瓷的细观结构为基础,建立含片状夹杂、强约束界面相、基体氛围和有效介质组成的四相模型,将片状夹杂、强约束界面相和基体氛围构成的三相胞元看作复合夹杂,根据Eshelby理论,确定了含同向片状夹杂复合陶... 以含强约束界面相片状夹杂复合陶瓷的细观结构为基础,建立含片状夹杂、强约束界面相、基体氛围和有效介质组成的四相模型,将片状夹杂、强约束界面相和基体氛围构成的三相胞元看作复合夹杂,根据Eshelby理论,确定了含同向片状夹杂复合陶瓷的有效热膨胀系数的解析表达式,复合陶瓷为横观各向同性,有2个独立的热膨胀系数.定量分析表明含同向片状夹杂的强约束界面复合陶瓷的有效热膨胀系数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夹杂 约束界面 四相模型 三相胞元 有效热膨胀系数 尺度效应
原文传递
考虑强结合界面的磁流变弹性体力学性能分析
18
作者 王园园 邓华夏 +1 位作者 张进 于连栋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40,共10页
磁流变弹性体是将铁磁性颗粒填充到非磁性的聚合物基体中,通过固化作用形成的柱状或链状结构。目前,研究磁流变弹性体的力学模型主要是磁偶极子模型以及修正的磁偶极子模型。这些模型考虑了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尚未涉及颗粒和基体之... 磁流变弹性体是将铁磁性颗粒填充到非磁性的聚合物基体中,通过固化作用形成的柱状或链状结构。目前,研究磁流变弹性体的力学模型主要是磁偶极子模型以及修正的磁偶极子模型。这些模型考虑了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尚未涉及颗粒和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在考虑颗粒和基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基于剪滞法理论计算出强结合界面磁流变弹性体模量和阻尼特性。通过实验制备硅橡胶基的磁流变弹性体,并在应变幅值较小时测试其剪切储能模量和阻尼因子,详细分析不同的应变幅值和磁场强度对磁流变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验证了本文关于强结合界面性能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弹性体 结合界面 阻尼 模量 磁偶极子模型
原文传递
共晶复合陶瓷损伤过程的有限元分析
19
作者 孙涛 倪新华 +3 位作者 刘协权 张淑琴 谷青华 张靖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70-73,共4页
针对共晶复合陶瓷的微观结构特征,建立了含强约束界面相的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包含片状夹杂共晶复合陶瓷材料的外载应力场分布规律;应用ANSYS的APDL语言进行编程,对材料的损伤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破裂由基体损伤决定,随着外载... 针对共晶复合陶瓷的微观结构特征,建立了含强约束界面相的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包含片状夹杂共晶复合陶瓷材料的外载应力场分布规律;应用ANSYS的APDL语言进行编程,对材料的损伤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破裂由基体损伤决定,随着外载荷的增加,损伤破坏沿界面延伸,并逐渐向基体内部扩展,最终造成基体的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界面 片状夹杂 共晶复合陶瓷 ANSYS模拟 损伤过程
下载PDF
含强约束界面相共晶复合陶瓷的有效热膨胀系数
20
作者 付云伟 刘协权 +1 位作者 倪新华 程兆刚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58-1161,共4页
基于共晶复合陶瓷的细观结构特点,建立了含夹杂、强约束界面相、基体氛围和有效介质的四相模型;借助复合材料有效热膨胀系数的稀疏解,确定了棒状共晶体内的有效热应力场和两个热膨胀系数的解析表达式;将棒状共晶体看作具有随机方位的横... 基于共晶复合陶瓷的细观结构特点,建立了含夹杂、强约束界面相、基体氛围和有效介质的四相模型;借助复合材料有效热膨胀系数的稀疏解,确定了棒状共晶体内的有效热应力场和两个热膨胀系数的解析表达式;将棒状共晶体看作具有随机方位的横观各向同性夹杂,将棒状共晶体边界处的基体颗粒看作球形的各向同性夹杂,对含强约束界面相共晶复合陶瓷的有效热膨胀系数进行了预报。结果表明共晶复合陶瓷的有效热膨胀系数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界面 共晶复合陶瓷 四相模型 三相胞元 有效热膨胀系数 尺度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