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末活性炭在水体中强制分散及其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曹达文 张小满 李景华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8-21,共4页
探讨了水处理中粉末活性炭投加的基本方法,针对粉末活性炭颗粒间相互吸附自凝聚现象,提出强制分散技术应用于粉末活性炭投加工艺,从而提高了应用粉末活性炭吸附技术处理受污染原水的效率。
关键词 粉末活性炭 强制分散 吸附效率 给水处理 活性炭
下载PDF
强制分散活性炭处理焦化废水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赵宝山 郭一飞 朱新锋 《能源环境保护》 2005年第3期42-45,共4页
采用活性炭为吸附剂,强制分散和静态条件下处理焦化废水,对焦化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CODcr、氨氮、酚和氰化物的去除规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考察了强制分散下活性炭不同粒径、投加量、曝气量对活性炭吸附焦化废水中污染物的影响并对... 采用活性炭为吸附剂,强制分散和静态条件下处理焦化废水,对焦化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CODcr、氨氮、酚和氰化物的去除规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考察了强制分散下活性炭不同粒径、投加量、曝气量对活性炭吸附焦化废水中污染物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制分散条件下活性炭对焦化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具有显著的作用。同时活性炭的粒径越小,曝气量越大,效果越好,达到平衡的时间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分散 活性炭 焦化废水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5-氟尿嘧啶聚乳酸微球 被引量:5
3
作者 蒲曦鸣 陈爱政 +2 位作者 康云清 尹光福 廖立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5-517,共3页
目的 以5-氟尿嘧啶(5-Fu)为模型药物,制备氟尿嘧啶聚乳酸微球。方法 采用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溶液技术,将5-Fu微粒化,并制备5-Fu聚乳酸微球。通过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检测微球外形及粒径分布;气相色谱法测定二氯甲烷的残留量;恒... 目的 以5-氟尿嘧啶(5-Fu)为模型药物,制备氟尿嘧啶聚乳酸微球。方法 采用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溶液技术,将5-Fu微粒化,并制备5-Fu聚乳酸微球。通过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检测微球外形及粒径分布;气相色谱法测定二氯甲烷的残留量;恒温振荡透析法检测药物的释放度。结果 25℃时,微粒化后5-Fu的乙醇饱和溶液浓度为6.43mg·ml^-1,较原料药的2.32mg·ml^-1有显著提高;所制备载药微球球形较好,表面光滑。粒径分布窄,粒径范围0.615—1.990μm,平均粒径为0.980μm;二氯甲烷残留量为0.0046%;微球载药量为2.6%。包封率为17.8%,药物释放呈缓释模式,无突释效应。结论 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技术是制备5-Fu聚乳酸微球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溶液技术 氟尿嘧啶 聚乳酸 微球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抗溶剂法制备紫杉醇缓释微球 被引量:8
4
作者 欧阳平 杨畅 +1 位作者 康云清 尹光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5-27,55,共4页
采用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溶液技术,以D,L-聚乳酸和D,L-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为载体材料,分别制备了紫杉醇缓释微球。通过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检测微球外形及粒径分布;紫外吸光度法测量其载药量和包封率,恒温振荡透析法检测药物的体外... 采用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溶液技术,以D,L-聚乳酸和D,L-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为载体材料,分别制备了紫杉醇缓释微球。通过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检测微球外形及粒径分布;紫外吸光度法测量其载药量和包封率,恒温振荡透析法检测药物的体外释放性能;MTT法检测载药微球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实验表明,两种载体的缓释微球球形度均较好,表面光滑,平均粒径较小,且粒径分布较窄。以聚乳酸和共聚物为载体的缓释微球载药量分别为5.4%±0.3%和5.3%±0.4%,包封率分别为51%±3%和45%±3%;药物释放呈缓释模式,共聚物载药微球药物释放速率较快。MTT法检测结果表明,载药微球对Hela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共聚物载药微球对细胞增殖抑制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溶液技术 紫杉醇 D L-聚乳酸 D L-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 微球
下载PDF
SEDS工艺制备丝素纳米颗粒及其表征 被引量:4
5
作者 邓爱华 陈爱政 +1 位作者 王士斌 王明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06-1512,共7页
以丝素蛋白为原料,以六氟异丙醇为溶剂,采用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溶液(SEDS)工艺制备了丝素纳米颗粒。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压力、溶液浓度、溶液流速和CO2流速等因素对丝素纳米颗粒平均粒径分布的影响,并通过Zeta电位、HS-GC、FTIR、XRD和DS... 以丝素蛋白为原料,以六氟异丙醇为溶剂,采用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溶液(SEDS)工艺制备了丝素纳米颗粒。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压力、溶液浓度、溶液流速和CO2流速等因素对丝素纳米颗粒平均粒径分布的影响,并通过Zeta电位、HS-GC、FTIR、XRD和DSC等技术手段对制备的丝素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动态激光光散射仪检测结果表明:随压力、溶液浓度和流速的增大,丝素纳米颗粒平均粒径增大;随CO2流速的增大,丝素纳米颗粒平均粒径减小,最小达到298nm。丝素纳米颗粒Zeta电位为-39mV。HS-GC表明丝素纳米颗粒有机溶剂残留量为20μg/L。FTIR表明经SEDS工艺处理后丝素化学结构和官能团不会发生变化。XRD和DSC显示经SEDS工艺处理后丝素内部分子结构发生重排,由无规则卷曲向β折叠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 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溶液 纳米颗粒 制备 表征
下载PDF
SEDS法制备苯甲磺酸妥舒沙星超细微粒的研究
6
作者 赵宝国 洪海龙 +1 位作者 索全伶 韩利民 《技术与教育》 2016年第4期13-16,27,共5页
利用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溶液(SEDS)技术对甲苯磺酸妥舒沙星进行了超细化研究,考察了四种操作参数即操作压力(8MPa^16MPa)、操作温度(307K^323K)、进样速率(1ml/min^5ml/min)、溶液浓度(6g/L^14g/L)对超细微粒粒度的影响。利用激光粒度... 利用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溶液(SEDS)技术对甲苯磺酸妥舒沙星进行了超细化研究,考察了四种操作参数即操作压力(8MPa^16MPa)、操作温度(307K^323K)、进样速率(1ml/min^5ml/min)、溶液浓度(6g/L^14g/L)对超细微粒粒度的影响。利用激光粒度仪、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DSC)等对粒度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分别测定了药物超细处理前后的溶出度。结果表明,利用SEDS法对甲苯磺酸妥舒沙星进行超细化处理后,可以有效改变其溶出速率和溶出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磺酸妥舒沙星 超细化 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溶液技术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5-氟尿嘧啶聚乳酸微球
7
作者 蒲曦呜 陈爱政 +2 位作者 康云清 尹光福 廖立 《有机硅氟资讯》 2007年第12期35-35,共1页
目的:以5-氟尿嘧啶(5-Fu)为模型药物,制备氟尿嘧啶聚乳酸微球。方法:采用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溶液技术,将5-Fu微粒化,并制备5-Fu聚乳酸微球。通过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检测微球外形及粒径分布;气相色谱法测定二氯甲烷的残留量;... 目的:以5-氟尿嘧啶(5-Fu)为模型药物,制备氟尿嘧啶聚乳酸微球。方法:采用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溶液技术,将5-Fu微粒化,并制备5-Fu聚乳酸微球。通过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检测微球外形及粒径分布;气相色谱法测定二氯甲烷的残留量;恒温振荡透析法检测药物的释放度。结果25℃时,微粒化后5-Fu的乙醇饱和溶液浓度为6.43mg·mL^-1,较原料药的2.32mg·mL^-1有显著提高;所制备载药微球球形较好,表面光滑,粒径分布窄,粒径范围0.615~1.990μm,平均粒径为0.980μm;二氯甲烷残留量为0.0046%;微球载药量为2.6%,包封率为17.8%,药物释放呈缓释模式,无突释效应。结论: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技术是制备5-Fu聚乳酸微球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溶液技术 氟尿嘧啶 聚乳酸 微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