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检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弱反应的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黄芬 王茂峰 万汝根 《浙江实用医学》 2010年第3期230-231,共2页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中弱反应的原因与应对措施。方法采集2008年12月至2009年5月来本院健康体检人群血清1052份,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吸光度值(A)在0.07至0.2之间判读为弱反应,对弱反应样...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中弱反应的原因与应对措施。方法采集2008年12月至2009年5月来本院健康体检人群血清1052份,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吸光度值(A)在0.07至0.2之间判读为弱反应,对弱反应样本作双份复检,复检双孔阴性报阴性,复检双孔阳性报阳性,复检双孔一阴一阳加做确认实验,同时对全部弱反应样本进行HBV DNA检测。结果体检人群1052份血清标本中有41份标本为弱反应,复检双孔为阴性有15份,复检双孔阳性有17份,需加做确认实验有9份,其中有5份确认实验抑制率〉50%确认为阳性,其余4份抑制率〈50%确认为阴性。复检阳性和确认实验阳性的22份标本HBV DNA检测中有18份其拷贝数大于103/mL,且均在103-104/mL之间,其余4份拷贝数小于103/mL。复检阴性和确认实验阴性的19份标本HBV DNA检测其拷贝数均小于10^3/mL。结论影响HBsAg检测因素众多,当HBsAg检测为弱反应时,应进行复查和确认实验排除内外源性干扰因素,临床实验室应重视对HB-sAg检验中弱反应性标本的确认及报告,尤其是关系到献血、征兵体检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体检人群 反应 确认实验
下载PDF
85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弱反应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雷选斌 雷璐 董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5期422-423,共2页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与微粒子酶免疫技术(MEIA)两种方法对同一种样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对吸光度值/临界值(S/CO)比值在1.0~3.5之间的弱反应样本,应用MEIA进行复检。结果...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与微粒子酶免疫技术(MEIA)两种方法对同一种样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对吸光度值/临界值(S/CO)比值在1.0~3.5之间的弱反应样本,应用MEIA进行复检。结果在85例复检的样本中,有63例(占74.1%)呈阴性反应(荧光速率值小于1.0),与ELISA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LISA法检测抗-HCV弱反应存在明显的假阳性,对这种弱反应结果应采用多方法和多试剂进一步做确认检查,以防止漏诊和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微粒子酶免疫技术 反应 假阳性
下载PDF
氧化环境中碳粒的弱反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石英 沈胜强 解茂昭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86-90,共5页
本文探讨了氧化环境中相对静止的碳粒在偏离冻结流情况下的解。最终目的是得到当Damkohler数Dg在[0,∞)范围内时的燃烧率值。当Dg→0时,空间气相反应速率为0,气相处于冻结状态;当Dg略有增加但为有限值时,空间... 本文探讨了氧化环境中相对静止的碳粒在偏离冻结流情况下的解。最终目的是得到当Damkohler数Dg在[0,∞)范围内时的燃烧率值。当Dg→0时,空间气相反应速率为0,气相处于冻结状态;当Dg略有增加但为有限值时,空间发生弱气相反应,且此反应被限制在靠近粒子表面一薄层区域内。随着Dg增大,气相反应逐渐变强。当Dg达到最大临界值D0g时,空间气相着火,此时不再属于弱气相反应。文中采用大活化能渐近法导出了弱气相反应条件下燃烧率与冻结流情况下燃烧率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温度与空间气相组分在弱反应条件下相对于冻结流情况下的偏离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粒 燃烧 反应 小扰动 氧化环境
下载PDF
体检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弱反应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林国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22期2470-2471,2473,共3页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中弱反应的原因与应对措施。方法采集2008年12月至2009年5月来本院健康体检人群血清1052例,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吸光度值(A)在0.07至0.2之间判读为弱反应,对弱反应样...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中弱反应的原因与应对措施。方法采集2008年12月至2009年5月来本院健康体检人群血清1052例,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吸光度值(A)在0.07至0.2之间判读为弱反应,对弱反应样本作双份复检,复检双孔阴性报阴性,复检双孔阳性报阳性,复检双孔一阴一阳加做确认试验,同时对全部弱反应样本进行HBV-DNA检测。结果体检人群1052例血清标本中有41例标本为弱反应,复检双孔为阴性有15例,复检双孔阳性有17例,需加做确认试验有9例,其中有5例确认试验抑制率大于50%确认为阳性,其余4例抑制率小于50%确认为阴性。复检阳性和确认试验阳性的22例标本HBV-DNA检测中有18例其拷贝数大于103copy/mL,且均在103~104copy/mL之间,其余4例拷贝数小于103copy/mL。复检阴性和确认试验阴性的19例标本HBV-DNA检测其拷贝数均小于103copy/mL。结论影响HBsAg检测因素众多,当HBsAg检测为弱反应时,应进行复查和确认试验排除内外源性干扰因素,临床实验室应重视对HBsAg检验中弱反应性标本的确认及报告,尤其是关系到献血、征兵体检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体检人群 反应 确认试验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弱反应性标本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荣静 习浩 林列坤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5期404-405,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弱反应性标本的临床检测对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Ⅰ、Ⅱ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155例HBsAg初检为弱反应性的标本。结果试剂Ⅰ与化学发光法的阳性符合率为47.1%,阴性符...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弱反应性标本的临床检测对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Ⅰ、Ⅱ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155例HBsAg初检为弱反应性的标本。结果试剂Ⅰ与化学发光法的阳性符合率为47.1%,阴性符合率为5.2%;试剂Ⅱ与化学发光法的阳性符合率为13.5%,阴性符合率为39.3%;试剂Ⅰ与试剂Ⅱ的阳性符合率为25.2%,阴性符合率为7.1%。结论对于ELISA法检测HBsAg为弱反应性的标本,应分析原因并采用多家试剂及更灵敏的方法进一步复查以确认,最好是进行确认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化学发光免疫法
下载PDF
中和确认试验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弱反应性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9
6
作者 胡尧 刘维薇 黄志基 《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对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弱反应性的标本进行中和确认试验,并对确认结果进行分析。方法筛选ECLIA检测HBsAg弱反应性(COI值在1.00~50.00之间)的100例标本进行中和确认试验,并对确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对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弱反应性的标本进行中和确认试验,并对确认结果进行分析。方法筛选ECLIA检测HBsAg弱反应性(COI值在1.00~50.00之间)的100例标本进行中和确认试验,并对确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HBsAg弱反应性标本经确认试验确认阳性87例(87.0%),阴性10例(10.0%),不确定3例(3.0%)。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ECLIA检测HBsAg的COI值为1.97时,特异性可达100.0%,敏感性为83.9%。结论中和确认试验可作为HBsAg弱反应性标本进一步确认的手段;ECLIA对弱反应性HBsAg检测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当ECLIA检测HBsAg的COI值>2.00时,一般可以排除假阳性的可能,无需进一步做确认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确认试验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反应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
下载PDF
ELISA检测抗-HCV灰区、弱反应标本与FQ-PCR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邹宵萌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7年第5期505-507,共3页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呈灰区、弱阳性样本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的复检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6年3月于本院手术和输血治疗的1 3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ELISA法抗-HCV检测结果将患者标...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呈灰区、弱阳性样本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的复检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6年3月于本院手术和输血治疗的1 3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ELISA法抗-HCV检测结果将患者标本分为:A组:阴性(S/CO<0.3)240例;B组:灰区(0.7≤S/CO<1)902例;C组:弱反应性(1≤S/CO<3.8)206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FQ-PCR复检,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结果 B组灰区和C组弱反应性标本中,FQ-PCR复检分别有41例(4.54%)和172例(83.49%)HCVRNA浓度>1 000 IU/ml;ELISA检测抗-HCV双试剂灰区HCVRNAFQ-PCR阳性率高于单试剂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抗-HCV双试剂弱反应性HCVRNA FQ-PCR阳性率与单试剂弱反应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法检测抗-HCV为灰区、弱反应性标本存在一定的HCV RNA阳性标本漏检和误诊,采用FQ-PCR检测对于HCV感染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 反应 抗-HCV FQ-PCR
下载PDF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儿血清抗-HCV化学发光法出现假阳性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王菊英 李锋 +2 位作者 周立荣 唐秀英 李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5-797,802,共4页
目的:探讨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儿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化学发光法(CLIA)出现假阳性的原因。方法:选取4 050例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儿作为病例组,以同期的8 547例手术患儿为对照组,先采用CLIA检测抗-HCV;有反应性样本采用免... 目的:探讨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儿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化学发光法(CLIA)出现假阳性的原因。方法:选取4 050例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儿作为病例组,以同期的8 547例手术患儿为对照组,先采用CLIA检测抗-HCV;有反应性样本采用免疫印迹法(RIBA)及荧光定量PCR(FQ-PCR)确证;病例组有反应性病例又采用CLIA进行抗-HCV追踪监测至转阴;分析比较其转阴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G(Ig G)、类风湿因子(RF)及自身抗体(ANA)等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病例组抗-HCV有反应性样本的检出率及假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检出的42例抗-HCV弱反应性样本均为假阳性,经1个月~19个月追踪监测均转为阴性,转阴前后血清Ig G、RF、ANA等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病例抗-HCV CLIA法出现假阳性的原因可能与其血浆代谢异常产物有关,可通过追踪监测加以排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 化学发光法 反应 假阳性 追踪监测
下载PDF
核酸检测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结果呈灰区及弱反应性标本复检的必要性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周军杰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7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呈灰区、弱反应性标本采用核酸检测(NAT)的复检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于该院就诊并经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结果呈灰区及弱反...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呈灰区、弱反应性标本采用核酸检测(NAT)的复检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于该院就诊并经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结果呈灰区及弱反应性的标本74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复检,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双试剂灰区标本HBV-DNA、HCV-RNA阳性率均高于单试剂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HBsAg和抗-HCV单试剂、双试剂弱反应性标本NAT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结果呈灰区、弱反应性标本存在一定的HBV-DNA、HCV-RNA阳性漏检和误诊,NAT检测对于HBV和HCV感染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灰区 反应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核酸检测
下载PDF
ELISA与ECLIA对HBsAg弱反应性标本检测的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晓华 林月好 +1 位作者 李纯 戴淑琴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10期1544-1546,共3页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电化学发光(ECLI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弱反应性标本的结果。方法将由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的HBsAg结果(S/CO)在0.7~5.0之间的824份弱反应性血清标本进行电化学发光(ECLIA)测定。结果①352...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电化学发光(ECLI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弱反应性标本的结果。方法将由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的HBsAg结果(S/CO)在0.7~5.0之间的824份弱反应性血清标本进行电化学发光(ECLIA)测定。结果①352例S/CO在0.7~0.99区间,即ELISA定性为阴性,ECLIA检测结果有48例COI≥1.0(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432例S/CO在1.0~LPC(弱阳性质控),即ELISA定性为阳性,ECLIA检测结果有248例COI(cutoff指数)<1.0(阴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③40例S/CO在LPC~5.0,即ELISA定性为阳性,ECLIA检测结果COI≥1.0(阳性)。结论 S/CO在0.7~0.99的标本,ECLIA灵敏度优于ELISA;S/CO在1.0~LPC的标本,ELISA的影响因素较多,容易造成假阳性结果,应分析原因并进一步复查;S/CO在LPC~5.0的标本,ELISA和ECLIA方法均能准确地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电化学发光检测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反应
下载PDF
对酶免四项弱反应性献血者的追踪检测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庶丽 刘勤晓 李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2期18-19,共2页
目的 对酶免四项弱反应性献血者进行追踪检测,了解其假阳性比率,为弱反应性献血者的屏蔽及日后归队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对100例弱反应性献血者在6个月以后进行追踪检测,标本均按原检测不合格项目分类,用检验科目前正在使用的初、复检试... 目的 对酶免四项弱反应性献血者进行追踪检测,了解其假阳性比率,为弱反应性献血者的屏蔽及日后归队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对100例弱反应性献血者在6个月以后进行追踪检测,标本均按原检测不合格项目分类,用检验科目前正在使用的初、复检试剂进行检测.结果 57%的献血者仍呈反应性,而43%的献血者呈现无反应性,且所检测标本的S/CO值均处于0.7~2之间,均属弱反应性.结论 弱反应性献血者中存在很大程度的假阳性,全部对其进行屏蔽,必然造成大量血液的浪费和爱心献血者的流失,期待相关部门对献血者的屏蔽范围及归队管理出台明确的要求,尤其是对弱反应性献血者是否需要屏蔽及假阳性献血者的日后归队管理制定统一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 追踪检测 屏蔽 归队
下载PDF
HBsAgELISA灰区、弱反应标本与FQ-PCR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艳丽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6年第5期794-796,共3页
目的: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A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呈灰区、弱阳性样本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的复检情况。方法:选取2012-01-2014-12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将献血者分为3组,A组:ELISA检测HBsAg阴性(S/CO<0.3)标本... 目的: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A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呈灰区、弱阳性样本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的复检情况。方法:选取2012-01-2014-12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将献血者分为3组,A组:ELISA检测HBsAg阴性(S/CO<0.3)标本200例;B组:ELISA检测HBsAg灰区(0.7≤S/CO<1)标本792例;C组:ELISA检测HBsAg弱反应性(1≤S/CO<3)标本417例。结果:B组FQ-PCR复检21例(2.65%)HBV-DNA浓度>100IU/ml;C组FQ-PCR复检20例(4.80%)HBV-RNA浓度<100IU/ml;ELISA双试剂灰区HBV-DNA FQ-PCR阳性率高于单试剂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双试剂弱反应性HBV-DNA FQ-PCR阳性率与单试剂弱反应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ISA检测HBsAg为灰区、弱反应性标本存在一定的HBV-DNA阳性标本漏检和误诊,这部分血样采用FQ-PCR检测可提高输血安全,避免血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反应 乙肝表面抗原 荧光定量PCR
原文传递
丙型肝炎患者ELISA法检测抗-HCV与FQ-PCR检测HCV-RNA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艳娜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8期921-922,共2页
目的观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呈阴性、灰区、弱反应性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进行复检的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就诊并经ELISA法检测抗-HCV结果呈阴性、灰区及弱反... 目的观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呈阴性、灰区、弱反应性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进行复检的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就诊并经ELISA法检测抗-HCV结果呈阴性、灰区及弱反应性的标本476例为本文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FQ-PCR复检,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200例ELISA法检测阴性标本中,经FQ-PCR复检均呈阴性;96例灰区和180例弱反应标本中,经FQ-PCR复检分别有22例(22.92%)和150例(83.33%)HCV-RNA浓度>1 000 IU/ml;ELISA法检测抗-HCV双试剂灰区标本HCVRNA阳性率均高于单试剂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检测抗-HCV单试剂、双试剂弱反应性标本FQ-PCR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法检测抗-HCV结果呈灰区、弱反应性标本存在一定的HCV-RNA阳性漏检和误诊,FQ-PCR检测对于HCV感染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灰区 反应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丙型肝炎抗体ELISA弱反应性样本与PCR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坤 《临床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112-113,共2页
目的对丙型肝炎抗体(抗-HCV)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为弱反应性样本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再分析,以减少临床误诊及漏诊的发生。方法选择ELISA法检测抗-HCV吸光度值/临界值(S/CO)<3.8的样本152例为研究对象,将患... 目的对丙型肝炎抗体(抗-HCV)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为弱反应性样本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再分析,以减少临床误诊及漏诊的发生。方法选择ELISA法检测抗-HCV吸光度值/临界值(S/CO)<3.8的样本152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A组80例(S/CO<0.3)、B组32例(0.75≤S/CO<1.0)、C组40例(1.0≤S/CO<3.8),所有样本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进行复检,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A组FQ-PCR复检均为阴性;B组FQ-PCR复检2例HCV-RNA阳性;C组FQ-PCR复检14例HCV-RNA阳性,26例HCV-RNA阴性。结论 ELISA法检测抗-HCV为弱反应性样本,应进一步对患者进行确认试验,以减少临床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反应
原文传递
输血前患者传染病检测为弱阳性结果的准确性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伟 袁君 +3 位作者 李娜 黄雪莲 范许洲 栾建凤 《东南国防医药》 2021年第5期471-474,共4页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输血前患者传染病四项(HBsAg、抗-HCV、抗-TP、抗-HIV)为弱阳性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对东部战区总医院输血医学科142份传染病四项弱阳性标本,分别用中和实验对HBsAg和免疫印迹实验对抗-HCV、抗-HIV、...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输血前患者传染病四项(HBsAg、抗-HCV、抗-TP、抗-HIV)为弱阳性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对东部战区总医院输血医学科142份传染病四项弱阳性标本,分别用中和实验对HBsAg和免疫印迹实验对抗-HCV、抗-HIV、抗-TP进行确证检测,并回顾性跟踪统计一段时间内166例初次检测为弱反应性患者的ELISA复查结果。结果传染病四项标本ELISA方法检测的样本值与临界值(Sample/cut off,S/CO)的比值在1.0~3.0之间,其阴性率分别为41.67%、93.33%、85.71%、20.00%;S/CO值在3.0~5.0之间,其阴性率分别为13.33%、83.33%、100.00%、0.00%;S/CO值5.0~7.0以上,其阴性率分别为8.33%、75.00%、100.00%、0.00%。166例为弱反应性的标本用ELISA复查后,传染病四项转阴率分别为11.62%、55.56%、100.00%、16.67%。结论传染病四项检测结果为弱阳存在很大比例假阳性率,且随着S/CO值的增高,假阳性比例逐渐减少且跟踪复查患者的转阴率也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四项 中和试验 免疫印迹法 反应 复查
下载PDF
四种方法检测HBsAg弱反应性结果的解释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艳秋 张浩 +1 位作者 李晓庆 崔宏伟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分别通过ELISA法、胶体金法、电化学发光法、PCR荧光定量法检测HBsAg,并对弱反应性结果进行分析,探讨HBsAg检测"灰区"的设定。方法:用国产ELISA试剂盒对10 240份血清样本进行HBsAg定性检测,对HBsAg呈弱反应性结果的样本... 目的:分别通过ELISA法、胶体金法、电化学发光法、PCR荧光定量法检测HBsAg,并对弱反应性结果进行分析,探讨HBsAg检测"灰区"的设定。方法:用国产ELISA试剂盒对10 240份血清样本进行HBsAg定性检测,对HBsAg呈弱反应性结果的样本,再用胶体金法定性检测;对胶体金法呈阳性的标本,再用电化学发光法和PCR荧光定量法做定量检测。结果:10 240份样本中,单纯HBsAg弱反应性结果有244份,占2.4%;伴有其它项目阳性反应的弱反应性结果有72份,占0.7%。用胶体金法对244份ELISA法呈现单纯HBsAg弱反应性的标本和72份伴有其它指标阳性反应的弱反应性标本进行测定,阳性结果分别是96份(占39.3%)和56份(占77.8%),二者共152份(占48.1%)。用电化学发光法对这152份标本进行定量检测,阳性结果 119份,符合率为78.2%,HBsAg的平均含量为2.36 IU/mL,大部分为伴有其它指标阳性反应的弱反应性结果。用PCR荧光定量法对这152份标本做HBV-DNA检测,阳性为6份,符合率为3.9%,且全部为伴有其它指标阳性反应的弱反应性结果。结论:HBV感染人群中,有一部分血清HBsAg呈低水平状态存在,并且部分感染者存在病毒复制。HBsAg ELISA定性试剂灵敏度较罗氏定量试剂低,因此必须重视弱反应性结果,灰区设置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 ELISA 灰区 反应 HBV-DNA检测
下载PDF
浅析乙型肝炎病毒免疫检测弱反应性标本的产生原因及报告处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琦 尚晓泓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2007年第4期201-204,共4页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免疫检测,对HBV感染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特殊意义。HBV免疫检测中的假阴性、假阳性问题大多是因弱反应性标本所引起。由于弱反应性标本本身的复杂性和免疫检测方法的某些缺陷,造成了HBV免疫检测的复...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免疫检测,对HBV感染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特殊意义。HBV免疫检测中的假阴性、假阳性问题大多是因弱反应性标本所引起。由于弱反应性标本本身的复杂性和免疫检测方法的某些缺陷,造成了HBV免疫检测的复杂性,对其产生的原因应予以正确认识,并发出科学的检验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免疫检测 反应
下载PDF
中和确认实验对HBsAg弱反应性结果的确认及应用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欣 牟代勇 张兵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0期2334-2335,2338,共3页
目的应用中和确认试验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弱反应性样本的结果进行确认。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CLIA)检测HBsAg,对从中筛选的26例弱反应性样本进行中和确认实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6例弱反应性标本中,经确认... 目的应用中和确认试验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弱反应性样本的结果进行确认。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CLIA)检测HBsAg,对从中筛选的26例弱反应性样本进行中和确认实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6例弱反应性标本中,经确认HBsAg阳性22例(84.6%),HBsAg阴性2例(7.7%),不确定2例(7.7%)。结论对于HBsAg弱反应性标本,应采用中和确认实验进行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反应性标本 确认试验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弱反应性样本的确认与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香萍 汪小娟 李碧云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22期1899-1900,共2页
目的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性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弱反应性样本进行确认及分析。方法收集经ELISA检测HBsAg的S/CO值为0.7~3.0的样本共613例,以中和试验确认,同时进行微粒子酶免疫方法(MEIA)检测,不确定病例继续随访。... 目的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性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弱反应性样本进行确认及分析。方法收集经ELISA检测HBsAg的S/CO值为0.7~3.0的样本共613例,以中和试验确认,同时进行微粒子酶免疫方法(MEIA)检测,不确定病例继续随访。结果经确认共41例与ELISA判定结果不符,假阳性率4.9%,假阴性率10.7%;其中S/CO值0.9~1.2范围产生的假阴性率或假阳性率最高。中和试验和MEIA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仅4例不符。结论ELISA检测HBsAg呈弱反应性,尤其是"灰区"结果应予以确认,中和试验和MEIA都是有效的方法,个别病例还需参考病史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中和试验 反应性/阳性 微粒子酶免疫方法
下载PDF
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确认试验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荣静 尤芳芳 +2 位作者 习浩 吴晓蔓 邓小燕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815-817,共3页
目的探讨建立适合国产ELISA试剂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标本的确认试验方法。方法制备特异性抗-HBs(混合人血清抗-HBs),利用其可与临床样本中不同浓度的HBsAg发生中和反应来确定适合于实验的特异性抗-HBs浓度。根据临床需... 目的探讨建立适合国产ELISA试剂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标本的确认试验方法。方法制备特异性抗-HBs(混合人血清抗-HBs),利用其可与临床样本中不同浓度的HBsAg发生中和反应来确定适合于实验的特异性抗-HBs浓度。根据临床需要确定最适反应时间。根据所测含不同浓度HBsAg临床标本的抑制率范围,选择最适抑制率阳性阈值。方法建立后,对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并与现有确认试剂盒比较,以检验实验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试验方法所需特异性混合人血清抗-HBs浓度为2000IU/L,抑制率为50%,反应30min,对141例临床血清样本用确认试剂全部得到确认,对30份HBsAg阳性标本用本法与丽珠确认试剂作比对试验,二者结果一致,30份HBsAg阳性者均被确认。结论研究建立确认试验方法获得预期效果,适用于对HBsAg阳性标本的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炎病毒 HBSAG 确认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