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8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 被引量:237
1
作者 王思斌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22,共4页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总体水平显著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改革是分阶段进行的,在改革的每一...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总体水平显著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改革是分阶段进行的,在改革的每一时期都会相伴而生一些与改革初衷相左的事物与现象,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可视为是改革所付出的一定成本。问题的关键在于,必须积极地、适时地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推动改革的进一步健康、顺利发展。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的出现,便是改革过程中所衍生的社会矛盾现象。对此,党和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特别关心那些工作和生活上暂时遇到困难的群众,把他们的事情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重点考虑,重点解决,切实安排好他们的就业和生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也强调:“对工作和生活遇到困难的群众,要格外关注,重点帮助。”按照中央的精神,我刊从本期始,将聚焦转型时期的弱势群体问题,旨在以一种科学、客观、负责的建设性态度,在全面、深刻分析弱势群体形成的诸方面原因的基础上,探讨解决弱势群体工作与生活困难的办法与途径。为了使问题的研究更集中与方便,我们此次所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时期 弱势群体 政治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 下岗职工
原文传递
弱势群体的增权及其模式选择 被引量:271
2
作者 范斌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3-78,共6页
本文根据现代社会工作学的“增权”理论, 在论述增权概念的内涵及其假设前提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上, 从客体和主体两个方面分析弱势群体的无权状况, 进而区分弱势群体自我发展所需的个体增权、人际关系增权和社会参与增权等三个层次, 最后... 本文根据现代社会工作学的“增权”理论, 在论述增权概念的内涵及其假设前提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上, 从客体和主体两个方面分析弱势群体的无权状况, 进而区分弱势群体自我发展所需的个体增权、人际关系增权和社会参与增权等三个层次, 最后结合我国弱势群体的现状和增权途径讨论了“主动增权模式”和“外部推动增权模式”的关系及其适用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群体 无权状态 增权层次增权模式
下载PDF
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 被引量:237
3
作者 刘能 《开放时代》 CSSCI 2004年第4期57-70,共14页
本文首先在社会运动和集体行为的研究传统中,综合出了一个理论的解释框架,用于解释集体行动之所以产生的宏观过程以及个体行动者之所以选择参与的微观过程。其次,作者提出了一个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的类型学,以考察各种形式的集体... 本文首先在社会运动和集体行为的研究传统中,综合出了一个理论的解释框架,用于解释集体行动之所以产生的宏观过程以及个体行动者之所以选择参与的微观过程。其次,作者提出了一个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的类型学,以考察各种形式的集体行动未来发生的可能性。最后,作者希望把各个社会群体的利益表达和需求保卫列为公众政治参与的一个主要内容,从而为实现以下几个目标奠定基础:(1)促进中国都市地区的集体行动和利益表达的非暴力化和平解决;(2)既保护了弱势群体的利益,又提升了现有政体的合法性;(3)上述公共政治的参与渠道能够固定下来成为利益表达和需求满足的常规机制,从而为后续的政治改革提供一个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弱势群体 都市地区 社会运动 政府职能
原文传递
法治社会与弱势群体的人权保障 被引量:161
4
作者 李林 《前线》 2001年第5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弱势群体 法治社会 人权保障 保障人权 人权和基本自由 公共权力 少数民族 残疾人 依法治国 《民族区域自治法》
下载PDF
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 被引量:171
5
作者 陆学艺 《特区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1-36,1,共6页
农民工,这是世界工业化历史上的一个新概念,是中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80年代初开始出现的时候,因为适应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本来只许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可以从事非农业生产了,虽是冲破了计划... 农民工,这是世界工业化历史上的一个新概念,是中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80年代初开始出现的时候,因为适应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本来只许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可以从事非农业生产了,虽是冲破了计划经济框框的某种束缚,但又还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大框架里面(如并没有改变户籍身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户籍制度 中国 农村劳动力 弱势群体 社会保障 就业渠道
下载PDF
社会支持与社会支持网——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工作模式初探 被引量:186
6
作者 张友琴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4-100,107,共8页
要提高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的效率 ,必须关注支持的发送与传递的实践过程。以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的社会支持网的工作模式 ,把支持与被支持视为一个持续的互动过程 ,以整合社会支持资源、建立弱势群体自身的社会支持网为目标 ,协助解决... 要提高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的效率 ,必须关注支持的发送与传递的实践过程。以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的社会支持网的工作模式 ,把支持与被支持视为一个持续的互动过程 ,以整合社会支持资源、建立弱势群体自身的社会支持网为目标 ,协助解决支持传递的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并及时跟进各种措施 ,以推动弱势群体的主动参与和自我发展。为此 ,以社区为基地 ,培育专业社会工作者与公益团体 ,树立资源共享的理念等是需要解决的实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群体 社会支持网 工作模式
下载PDF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 被引量:132
7
作者 郑杭生 李迎生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共7页
 当前我国的"困难群众"即弱势群体问题比较突出。基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和社会公平的价值理念,国家和社会应对弱势人群给予高度的关注和支持。过去的社会政策着眼于对弱势群体成员基本物质生活的补偿,...  当前我国的"困难群众"即弱势群体问题比较突出。基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和社会公平的价值理念,国家和社会应对弱势人群给予高度的关注和支持。过去的社会政策着眼于对弱势群体成员基本物质生活的补偿,而对如何消除社会排斥、促进社会整合以帮助他们最终摆脱困境则关注不足。在建构新的社会政策模式与体系时,应当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社会 弱势群体 社会救助 政策选择
原文传递
弱势群体保护法律问题研究——基于经济法与社会法的考察视角 被引量:138
8
作者 李昌麒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0-89,共10页
弱势群体的保护需要法律制度的支撑。本文从法律的角度对弱势群体的概念做了界定,指出了社会对弱势群体应有的正确认识和法律制度设计必须树立的几个基本理念,讨论了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原则,提出了以社会法建立弱势群体保障性法律保护... 弱势群体的保护需要法律制度的支撑。本文从法律的角度对弱势群体的概念做了界定,指出了社会对弱势群体应有的正确认识和法律制度设计必须树立的几个基本理念,讨论了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原则,提出了以社会法建立弱势群体保障性法律保护制度和以经济法构造弱势群体发展性法律保护制度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群体 经济法 社会法 法律保护 法律制度 公平理论
原文传递
社会融入:一个概念的社会学意义 被引量:161
9
作者 陈成文 孙嘉悦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71,共6页
作为一个广为流传的学术术语,社会融入已为国内外诸多学者们所关注,然而,迄今为止,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目前学术界有基于社会参与视角的"社会排斥论"、基于社会公平视角的"社会融合论"以及基于市民化视角的&... 作为一个广为流传的学术术语,社会融入已为国内外诸多学者们所关注,然而,迄今为止,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目前学术界有基于社会参与视角的"社会排斥论"、基于社会公平视角的"社会融合论"以及基于市民化视角的"移民融入论"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但这三种视角均存在不足之处,都没有达到概念表述的科学化要求。从社会学视角来看,社会融入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主体能动地与特定社区中的个体与群体进行反思性、持续性互动的社会行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融入 社会行动 弱势群体
下载PDF
改革中弱势群体的政策支持 被引量:120
10
作者 王思斌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3-91,共9页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弱势群体问题表现得十分突出,而且弱势群体在进一步弱势化。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政策在支持弱势群体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总的说来,当前我国的社会政策呈现出不平衡、补偿性、配套性、政治动员、行政工序化...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弱势群体问题表现得十分突出,而且弱势群体在进一步弱势化。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政策在支持弱势群体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总的说来,当前我国的社会政策呈现出不平衡、补偿性、配套性、政治动员、行政工序化和应急性的特点,没有形成整合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政策体系,影响了社会政策的效果。基于此,本文讨论了改进社会政策的方向,以对弱势群体给予更有效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群体 弱势 社会政策 政策改进 政策支持 社会保障制度
原文传递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39
11
作者 黄峪生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8-420,共3页
本文依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阐述了和谐医患关系的内涵和意义。提出了5条构建途径:一是转变思维方式,善待低收入弱势群体患者、厚待中等收入人群患者、优待高收入人群患者,让三类患者都满意;二是医务... 本文依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阐述了和谐医患关系的内涵和意义。提出了5条构建途径:一是转变思维方式,善待低收入弱势群体患者、厚待中等收入人群患者、优待高收入人群患者,让三类患者都满意;二是医务人员从“恩赐者”向“服务者”进行角色转换,真正把患者当“上帝”;三是服务中落实“人本”理念,对外部顾客———树立救死扶伤的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对内部顾客———善待内部员工,加强科室协调,强化能力建设保证;四是诚信经营,依法行医;五是作好与患者、政府有关部门和媒体的沟通工作,争取宽松的外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医患关系 高收入人群 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 思维方式 弱势群体 角色转换 医务人员 救死扶伤 能力建设 依法行医 外部环境 患者 低收入 服务 顾客 内部
原文传递
资源重新积聚背景下的底层社会形成 被引量:114
12
作者 孙立平 《战略与管理》 CSSCI 2002年第1期18-26,共9页
关键词 中国 资源配置 贫富分化 弱势群体 社会结构 社会分层 底层社会
下载PDF
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图书馆新制度建设 被引量:133
13
作者 王子舟 肖雪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1,97,共8页
弱势群体是近年我国社会发展中凸显出来的人群,它形成的深层原因之一是知识贫困。 对弱势群体实施知识援助是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要求,也是公共图书馆应尽的义务。
关键词 弱势群体 知识贫困 知识援助 图书馆制度
下载PDF
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探讨 被引量:130
14
作者 蒋润秋 张开文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2,共3页
图书馆人性化服务是世界图书馆界服务的方向。我国图书馆界要与国际图书馆接轨 ,必须实施人性化服务。
关键词 图书馆 人性化服务 读者意识 人文精神 开架借阅 弱势群体
下载PDF
图书馆精神的历史缺失 被引量:124
15
作者 范并思 《新世纪图书馆》 2004年第6期3-8,共6页
论文探讨了图书馆精神的内涵,分析了现代图书馆精神在中国的发展及中国图书馆学家对它的认识过程。认为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人对图书馆事业的人文理想的认同。现代图书馆精神包括三个方面:1.信仰信息公平的理念,尊重人的信息权利;2.对信... 论文探讨了图书馆精神的内涵,分析了现代图书馆精神在中国的发展及中国图书馆学家对它的认识过程。认为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人对图书馆事业的人文理想的认同。现代图书馆精神包括三个方面:1.信仰信息公平的理念,尊重人的信息权利;2.对信息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使图书馆服务朝弱势人群倾斜;3.对图书馆职业的尊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精神 现代图书馆 图书馆人 图书馆职业 中国图书馆 图书馆服务 图书馆事业 信息权利 尊重人 弱势群体
下载PDF
略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84
16
作者 覃有土 韩桂君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0-64,共5页
“弱势群体”是对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理健康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的总称 ,其缺乏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能力。弱势群体的成因既有先天因素 ,亦有后天社会因素。现有法律不足以保护其利益 ,故需探求新的保护机制... “弱势群体”是对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理健康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的总称 ,其缺乏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能力。弱势群体的成因既有先天因素 ,亦有后天社会因素。现有法律不足以保护其利益 ,故需探求新的保护机制和方式。在法律理念更新的基础上 ,采取多方位、多层次的保护措施 ,完善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体系 ,方能实现社会的实质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群体 法律保护 中国 未成年人 残疾人 自我保护意识
原文传递
论弱势群体的“社会报复” 被引量:69
17
作者 吴鹏森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8-63,共6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各种社会群体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这不仅是正常的 ,甚至是必然的。但弱势群体作为社会的底层 ,不仅以自己的方式顽强地存在着 ,而且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社会实施着各种积极和消极的“社会报复” ...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各种社会群体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这不仅是正常的 ,甚至是必然的。但弱势群体作为社会的底层 ,不仅以自己的方式顽强地存在着 ,而且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社会实施着各种积极和消极的“社会报复” ,使社会发展付出代价。弱势群体可以分为结构性弱势、功能性弱势等不同的类型 ,它们形成的原因是各不相同的。现代政府有必要、也有责任建立一种有效的社会体制 ,确保功能性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不受侵害 ,同时要不断创造条件 ,优化社会结构 ,消除结构性弱势群体 ,帮助人们从不合理的社会结构中解脱出来。可以认为 ,帮助弱势群体就是帮助强势群体 ,就是帮助整个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弱势群体 社会群体 社会发展 结构性弱势 功能性弱势 政府职能
下载PDF
弱势群体及其保护性社会政策 被引量:60
18
作者 杨团 《前线》 2001年第5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弱势群体 贫困群体 社会政策 保护性 贫富差距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政策 保护程度 新贫困群体 贫困人口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剥夺行为与调控路径 被引量:109
19
作者 方创琳 刘海燕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49-860,共12页
伴随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已进入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衍生出了一系列区域剥夺行为,这种行为主要是指强势群体和强势区域基于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借助政策空洞和行政强制手段掠夺弱势群... 伴随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已进入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衍生出了一系列区域剥夺行为,这种行为主要是指强势群体和强势区域基于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借助政策空洞和行政强制手段掠夺弱势群体和弱势区域的资源、资金、技术、人才、项目、政策偏好、生态、环境容量,转嫁各种污染等的一系列不公平、非合理的经济社会活动行为;这些区域剥夺行为具有强制性、垄断性、层次性、等级性和貌似合理性等基本特征;区域剥夺的内容包括对土地、水、资源、生态环境容量、资金、人才、技术、劳动力、重大建设项目甚至政策等的剥夺;政策空洞与调控失控形成的剥夺惯性,利益驱动形成的剥夺动力和弱势群体透支形成的剥夺温床是产生区域剥夺行为的主要成因;剥夺的后果表现为空间开发失调、资源配置失衡、政策调控能力受限甚至失效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步伐延缓。最后从意识形态、政策制定、制度建设、空间扩散和和谐发展等五大方面提出了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消减区域剥夺行为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区域剥夺 弱势群体 和谐社会 调控路径:中国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思考 被引量:93
20
作者 李昭醇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6-60,共5页
文章探讨我国现阶段弱势群体的社会处境、心理状态、行为取向和文化资源现状的不相适应 ,从社会职能和政治势能角度思考公共图书馆的历史使命和天职 ,在阐述中寻思路 ,寓对策于思考中。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弱势群体 信息服务 文化资源 数码鸿沟 政治势能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