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温压炸药耗氧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郑朝民
严蕊
+2 位作者
刘志伟
胡岚
刘红妮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3-36,51,共5页
为了评估温压炸药的能量释放效率,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测试,得到塑料黏结炸药(PBX)及温压炸药的单位质量耗氧量、绝对耗氧量和爆炸罐中炸药的最佳弥散浓度,依据实验数据评估了炸药的能量释放效率。结果表明,温压炸药的弥散浓度在0.84g/L...
为了评估温压炸药的能量释放效率,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测试,得到塑料黏结炸药(PBX)及温压炸药的单位质量耗氧量、绝对耗氧量和爆炸罐中炸药的最佳弥散浓度,依据实验数据评估了炸药的能量释放效率。结果表明,温压炸药的弥散浓度在0.84g/L时爆炸耗氧量最大,其单位质量试验耗氧量是PBX的1.55倍,能量释放效率是PBX的1.1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温压炸药
耗氧量
释能效率
耗氧效应
PBX
弥散
浓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交直流GIS/GIL微纳粉尘可视化探测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庆民
魏来
+2 位作者
薛乃凡
杨睿成
王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607-3624,共18页
交直流气体绝缘开关/气体绝缘输电线路运行的工程现场会产生多尺度微粒,其中的微纳粉尘在腔体中受到耦合场作用发生弥散运动。微纳粉尘粒径小、物化活性强、诱发的故障特征隐蔽性高,极大威胁设备绝缘安全。为此梳理了微纳粉尘的弥散浓...
交直流气体绝缘开关/气体绝缘输电线路运行的工程现场会产生多尺度微粒,其中的微纳粉尘在腔体中受到耦合场作用发生弥散运动。微纳粉尘粒径小、物化活性强、诱发的故障特征隐蔽性高,极大威胁设备绝缘安全。为此梳理了微纳粉尘的弥散浓度检测、空间分布的可视化探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归纳了输电装备绝缘危险程度的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微纳粉尘检测和危险程度评估中需要突破的关键问题和技术手段。高精度的微纳粉尘弥散浓度检测技术是研究和分析粉尘散射演化特性与弥散机制的基础,空间分布的可视化探测技术为实现微纳粉尘的示踪和探究时空动力学行为特征提供技术支撑。利用弥散浓度检测和可视化探测技术获得的微纳粉尘特征信息,能够建立粉尘危险程度评估的定量评价体系。微纳粉尘特征信息可视化探测技术的探索,也为开展微纳粉尘放电形态检测和放电机制研究提供思路。最后,总结了解决微纳粉尘可视化探测的技术途径,对研究气体绝缘开关/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as 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s,GIS/GIL)微纳粉尘的弥散演化机制与空间分布特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粉尘
弥散
浓度
空间分布
危险程度评估
放电形态检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压炸药耗氧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郑朝民
严蕊
刘志伟
胡岚
刘红妮
机构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出处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3-36,51,共5页
基金
二炮演示验证项目(00401030401)
文摘
为了评估温压炸药的能量释放效率,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测试,得到塑料黏结炸药(PBX)及温压炸药的单位质量耗氧量、绝对耗氧量和爆炸罐中炸药的最佳弥散浓度,依据实验数据评估了炸药的能量释放效率。结果表明,温压炸药的弥散浓度在0.84g/L时爆炸耗氧量最大,其单位质量试验耗氧量是PBX的1.55倍,能量释放效率是PBX的1.13倍。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温压炸药
耗氧量
释能效率
耗氧效应
PBX
弥散
浓度
Keywords
explosion mechanics
thermo baric explosives
oxygen demand
energy releasing efficiency
oxygenconsumption effect
PBX
dispersion concentration
分类号
TJ55 [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O389 [理学—流体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交直流GIS/GIL微纳粉尘可视化探测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庆民
魏来
薛乃凡
杨睿成
王媛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市高电压与电磁兼容重点实验室
出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607-3624,共1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B26014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27812,51929701)。
文摘
交直流气体绝缘开关/气体绝缘输电线路运行的工程现场会产生多尺度微粒,其中的微纳粉尘在腔体中受到耦合场作用发生弥散运动。微纳粉尘粒径小、物化活性强、诱发的故障特征隐蔽性高,极大威胁设备绝缘安全。为此梳理了微纳粉尘的弥散浓度检测、空间分布的可视化探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归纳了输电装备绝缘危险程度的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微纳粉尘检测和危险程度评估中需要突破的关键问题和技术手段。高精度的微纳粉尘弥散浓度检测技术是研究和分析粉尘散射演化特性与弥散机制的基础,空间分布的可视化探测技术为实现微纳粉尘的示踪和探究时空动力学行为特征提供技术支撑。利用弥散浓度检测和可视化探测技术获得的微纳粉尘特征信息,能够建立粉尘危险程度评估的定量评价体系。微纳粉尘特征信息可视化探测技术的探索,也为开展微纳粉尘放电形态检测和放电机制研究提供思路。最后,总结了解决微纳粉尘可视化探测的技术途径,对研究气体绝缘开关/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as 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s,GIS/GIL)微纳粉尘的弥散演化机制与空间分布特征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微纳粉尘
弥散
浓度
空间分布
危险程度评估
放电形态检测
Keywords
micron-nano dust
dispersion concentr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risk assessment
discharge morphology detection
分类号
TM595 [电气工程—电器]
TM7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温压炸药耗氧效应的实验研究
郑朝民
严蕊
刘志伟
胡岚
刘红妮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交直流GIS/GIL微纳粉尘可视化探测技术研究进展
李庆民
魏来
薛乃凡
杨睿成
王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