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反父权体制的祭典──张爱玲小说论 |
林幸谦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31
|
|
2
|
开向沪、港“洋场社会”的窗口——读张爱玲小说集《传奇》 |
赵园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1983 |
29
|
|
3
|
张爱玲的“失落者”心态及创作 |
宋家宏
|
《文学评论》
|
1988 |
23
|
|
4
|
论《传奇》 |
于青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22
|
|
5
|
海内外张爱玲研究述评 |
灵真
|
《华文文学》
|
1996 |
11
|
|
6
|
张爱玲研究五十年述评 |
王卫平
马琳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5
|
|
7
|
婚恋现象的现代审视──论张爱玲小说的思想价值 |
钱振纲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6
|
|
8
|
女性焦虑与丑怪身体: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亚文化群体 |
林幸谦
|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6
|
|
9
|
在“古老的记忆”与现代体验之间——沦陷时期的张爱玲及其小说艺术 |
范智红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13
|
|
10
|
《茉莉香片》解读 |
宋家宏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2
|
|
11
|
生存悲剧的苍凉书写——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
李掖平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13
|
|
12
|
“民间社会叙事”的失败与张爱玲小说的意识形态性 |
韩毓海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1
|
|
13
|
无奈与悲哀——张爱玲的小说基调 |
张洪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0
|
|
14
|
传统小说艺术的现代性演进——论张爱玲与《红楼梦》 |
吴敏
|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7
|
|
15
|
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张爱玲小说散论 |
王枫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8
|
|
16
|
《色,戒》:从小说到电影 |
李欧梵
|
《书城》
|
2007 |
9
|
|
17
|
闯荡于古典与现代之间——张爱玲小说悖反现象研究 |
姚玳玫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7
|
|
18
|
张爱玲之于我 |
王安忆
|
《书城》
|
2010 |
8
|
|
19
|
反驳与偏离——张爱玲小说对于新文学的反抗 |
乔向东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5
|
|
20
|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异化 |
李继凯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