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张炳秀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癃闭案
被引量:4
- 1
-
-
作者
王欢欢
唐伟
张文东
-
机构
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
-
出处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第8期708-709,共2页
-
文摘
张炳秀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教学"指导老师。先生临证40余年,经验丰富。在临床上常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癃闭,旨在补中益气升阳,使清阳之气上升,则浊阴之气得降,
-
关键词
癃闭
名医经验
补中益气汤
张炳秀
-
分类号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
-
题名张炳秀不寐类证治裁验案举隅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陶国水
-
机构
安徽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学院
-
出处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18-20,共3页
-
-
关键词
张炳秀
名老中医
失眠
不寐
医案
-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张炳秀教授论治胃脘痛经验辑要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唐伟
陶国水
张文东
张炳秀(指导)
-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
-
出处
《甘肃中医》
2011年第1期13-15,共3页
-
基金
安徽省第二批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编号09-17)
-
文摘
扼要介绍了国家级名老中医张炳秀教授诊治胃脘痛的经验。张师提出诊治胃脘痛应"调和有法度""望诊有新意""治法精方药""古方能变通",同时还提出治疗本病应寓补于通,且通且补这一独特观点。
-
关键词
胃脘痛
名老中医经验
张炳秀
-
Keywords
epigastric pain
experience of famous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s
ZHANG Bing-xiu
-
分类号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张炳秀运用“药引”经验蠡测
被引量:2
- 4
-
-
作者
陶国水
-
机构
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
-
出处
《中医文献杂志》
2009年第3期35-37,共3页
-
基金
安徽省卫生厅第一批名医医案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07-12)
-
文摘
本文简要回顾了"药引"的发展沿革,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张炳秀教授对"药引"的基本特点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理解,认为"药引"有药物易得、质地新鲜、协同起效、品种丰富等特点,其作用有引经、协同、调节气味、吸附、减毒及心理暗示等诸方面。文中还介绍了张炳秀教授常用的"药引":鸡子壳、鸡子黄、松节、桑枝、陈葫芦瓢、侧柏叶、白茅根、玉米须、向日葵杆芯、鸭跖草、马兰头、落花生叶、粳米等。
-
关键词
张炳秀
老中医经验
药引
-
分类号
R289.1
[医药卫生—方剂学]
R395.6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张炳秀学术经验择要(Ⅳ)
- 5
-
-
作者
陶国水
-
机构
安徽省六安市中医医院
-
出处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6年第3期216-217,共2页
-
文摘
老年病诊疗思路与临床经验
张炳秀老师在干部病房工作多年,接触老年病者较多,在诊疗思路、常用方剂以及用药特色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认为,老年病诊治应有特殊性,临证重视脾肾,顾护胃气,以助药行力;擅长运用通腑法,并借鉴了温病学家“宜柔忌刚、清轻取胜”的用药特点.
……
-
关键词
张炳秀
名老中医
学术思想
临床经验
老年病
脾胃病
-
分类号
R249.7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41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张炳秀治疗血液病经验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陶国水
-
机构
六安市中医院
-
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0-401,共2页
-
基金
安徽省卫生厅第一批历代名医医案整理与研究项目(07-12)
安徽省卫生厅"十一五"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项目
-
文摘
张炳秀(1946~),女,现任安徽中医学院临床学院教授,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内科主任。为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定的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受业于"新安王氏医学"第五代传人王乐匋教授,深得王老学验精髓。
-
关键词
血液病
血证
名医经验
张炳秀
-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59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张炳秀论治消化性溃疡经验辑要
- 7
-
-
作者
唐伟
陶国水
张文东
王仕汉
-
机构
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
-
出处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年第1期4-7,共4页
-
基金
安徽省第一批名医医案整理与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7-12)
安徽省第二批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项目编号:09-17)
-
-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内痈
张炳秀
名医经验
-
分类号
R249.7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张炳秀主任医师临证用药特色拾粹
- 8
-
-
作者
陶国水
-
机构
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
-
出处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20-22,共3页
-
-
关键词
张炳秀
名老中医
学术思想
临床经验
用药特色
-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张炳秀临证诊疗特色刍议
- 9
-
-
作者
陶国水
-
机构
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六安市中医医院
-
出处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6年第5期443-444,共2页
-
-
关键词
张炳秀
名医经验
诊疗特色
-
分类号
R697.3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
-
题名张炳秀学术经验择要(Ⅱ)
- 10
-
-
作者
陶国水
-
机构
安徽省六安市中医医院
-
出处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5年第6期556-557,共2页
-
-
关键词
张炳秀
名老中医
学术思想
经验
-
分类号
R965.1
[医药卫生—药理学]
R249.7
[医药卫生—药学]
-
-
题名张炳秀学术经验择要(Ⅲ)
- 11
-
-
作者
陶国水
-
机构
安徽省六安市中医医院
-
出处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6年第1期23-24,共2页
-
-
关键词
张炳秀
名老中医
学术思想
临床经验
喉痹
喉源性咳嗽
风咳
鼻渊
鼻鼽
-
分类号
R249.7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644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张炳秀运用清肺消瘀汤证治述要
- 12
-
-
作者
陶国水
-
机构
安徽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学院
-
出处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5年第1期80-81,共2页
-
文摘
张炳秀,女,1946年出生,安徽六安人,教授,主任中医师。现任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大内科主任,安徽省六安市疾病控制中心专家组成员;安徽省卫生厅“首届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68 计划)”导师;安徽中医学院兼职教授;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两部一局)联合授予“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教学工作”导师。1969 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迄今已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5余年,学验俱丰。对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性炎等痹证;各种血液系统、肺系疾病及老年病有独到的临床经验。先后在省级以上医学期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获优秀论文多篇;参研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主持多项院级科研课题,开发研制10余种院内制剂和协定处方。
-
关键词
张炳秀
清肺消瘀汤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风湿
强直性脊性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
分类号
R241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
-
题名张炳秀治疗老年便秘验案一则
- 13
-
-
作者
陶国水
-
机构
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
-
出处
《中医文献杂志》
2006年第3期42-42,共1页
-
-
关键词
张炳秀
名老中医
老年便秘
医案
-
分类号
R256.3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R249
[医药卫生—中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