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据时期的台湾独立革命与李友邦将军——兼论台湾革命青年团与台湾义勇队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晓波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Z1期117-132,共16页
“台湾义勇队”的研究缘起我在研究台胞抗日史的过程中,看到许多著作提到抗战时期台胞在祖国的一个“台湾义勇队”的组织,例如:“台胞参加抗日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其中许多人参加了中国国民党,其未参加中国国民党的,则纷纷组成了许多其... “台湾义勇队”的研究缘起我在研究台胞抗日史的过程中,看到许多著作提到抗战时期台胞在祖国的一个“台湾义勇队”的组织,例如:“台胞参加抗日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其中许多人参加了中国国民党,其未参加中国国民党的,则纷纷组成了许多其他的抗日组织和团体,其中包括:台湾国民党、台湾青年党、民主总联盟、夏鼓中华青津复土血魂团、抗日复土大同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独立运动 日据时期 青年团 友邦 中国国民党 民族革命 日本帝国主义 革命党 台湾青年 毕来
下载PDF
张毕来:在政治活动中秉持学术初心的学者
2
作者 杨颖 《桂学研究》 2023年第1期57-63,共7页
张毕来是我国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他于1942—1948年在桂林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前身)任教,一边进行教学科研,一边参加进步活动,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精神。张毕来一生都在从事政治工作和社会活动,但也从未放弃对学术的... 张毕来是我国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他于1942—1948年在桂林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前身)任教,一边进行教学科研,一边参加进步活动,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精神。张毕来一生都在从事政治工作和社会活动,但也从未放弃对学术的追求,他在文学史研究、红学研究、教育教学、翻译创作等方面都有不俗的成绩,显示了一名国学大师在政治运动中秉持的学术初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来 桂林师范学院 文学史研究 红学研究
下载PDF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台湾论述——以张毕来为例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小冲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3-91,共9页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支持台湾革命志士的抗日活动,台湾义勇队即为典型事例。中共党员张毕来奉命担任台湾义勇队秘书,协助李友邦筹组台湾义勇队,呼吁祖国当局正视台湾在抗战中的重要地位,揭示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民众的反抗精神和浓厚...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支持台湾革命志士的抗日活动,台湾义勇队即为典型事例。中共党员张毕来奉命担任台湾义勇队秘书,协助李友邦筹组台湾义勇队,呼吁祖国当局正视台湾在抗战中的重要地位,揭示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民众的反抗精神和浓厚的祖国意识,号召两岸同胞为中华民族伟大抗战共同奋斗。针对台湾前途命运问题,张毕来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抗战胜利后台湾必须回归祖国的主张。张毕来在困难的条件下迅速掌握了台湾相关知识,成为一名"台湾通",其作为早期中共涉台工作者,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来 李友邦 台湾义勇队 台湾论述
下载PDF
张毕来与台湾义勇队的筹建与宣传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鹤 LIU He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2-87,共6页
在强烈的爱国心的驱使下,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出生于贵州的张毕来致力筹建、积极宣传台湾义勇队。他全程参与、积极筹划了台湾义勇队的组建,并通过撰写文章、广泛演讲、出版《台湾先锋》等活动,为宣传台湾革命和台湾义勇队作出了... 在强烈的爱国心的驱使下,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出生于贵州的张毕来致力筹建、积极宣传台湾义勇队。他全程参与、积极筹划了台湾义勇队的组建,并通过撰写文章、广泛演讲、出版《台湾先锋》等活动,为宣传台湾革命和台湾义勇队作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来 台湾义勇队 筹建 宣传
下载PDF
福建台胞的抗日壮举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胜科 方留章 《福建党史月刊》 1995年第11期12-16,共5页
1939年初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在浙江抗日前线活跃着一支台胞抗日队伍。这就是由来自福建省崇安县(今武夷山市)台民垦殖所的福建台民组成的“台湾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他们或发挥特长行医治医,救治伤病员,或以自身的亡国之痛宣传抗... 1939年初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在浙江抗日前线活跃着一支台胞抗日队伍。这就是由来自福建省崇安县(今武夷山市)台民垦殖所的福建台民组成的“台湾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他们或发挥特长行医治医,救治伤病员,或以自身的亡国之痛宣传抗日救国,出生入死,艰苦奋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不朽的功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义勇队 一之 李友邦 少年 台湾独立 国民党 革命党 台胞 毕来 日本帝国主义
原文传递
中国红楼梦学会在京召开一九八五年第二次常务理事会 被引量:1
6
作者 冬冬 《红楼梦学刊》 1986年第2期265-268,共4页
中国红楼梦学会于1985年12月9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小会议室召开今年第二次常务理事会,出席会议的有:冯其庸、李希凡、陈毓罴、周绍良、蒋和森、蓝翎、邓魁英、刘梦溪等八人,张毕来、刘世德、胡文彬、周雷等同志因事缺席。会议由冯其庸同... 中国红楼梦学会于1985年12月9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小会议室召开今年第二次常务理事会,出席会议的有:冯其庸、李希凡、陈毓罴、周绍良、蒋和森、蓝翎、邓魁英、刘梦溪等八人,张毕来、刘世德、胡文彬、周雷等同志因事缺席。会议由冯其庸同志主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讨论会 红楼梦 常务理事会 名单 副秘书长 顾问 毕来 中国艺术 联席会议 南京
原文传递
论张毕来“红学四书”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先慎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2-101,共20页
"红学四书"是张毕来先生在"文革"结束后几年间陆续出版的四部研究《红楼梦》的专著,在当时和今天看来都是重要的和有影响的红学著作。本文从四个方面论析了这四部书的特点及其在红学研究上的贡献,特别指出他在研究... "红学四书"是张毕来先生在"文革"结束后几年间陆续出版的四部研究《红楼梦》的专著,在当时和今天看来都是重要的和有影响的红学著作。本文从四个方面论析了这四部书的特点及其在红学研究上的贡献,特别指出他在研究的态度、方法、学风和文风上,对我们今天仍有很重要的思想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来 红楼梦 佛学 儒学 思想意义
原文传递
重温张毕来先生45年前的复信有感──再谈对“老残游记”的评价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启成 《贵州文史丛刊》 2001年第1期42-45,共4页
从45年前与张毕来先生关于《老残游记》评价的书信往来,说明远离偏见,实是求是的重要。
关键词 毕来 《老残游记》 文学评价 中国 古代小说
下载PDF
张毕来同志代表中国红学会呼吁,倡议海峡两岸红学家开展红楼梦学术交流,为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贡献力量 被引量:1
9
《红楼梦学刊》 1982年第1期3-4,共2页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十二周年国庆前夕,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叶剑英委员长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进一步阐明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叶委员长所提出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九条,完全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十二周年国庆前夕,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叶剑英委员长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进一步阐明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叶委员长所提出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九条,完全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讨论会 和平统一 红楼梦 学界 海峡两岸 学术交流 毕来 中国红 贡献力 辛亥革命
原文传递
张毕来先生《红楼梦》研究方法探讨
10
作者 李晓军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2年第7期80-82,共3页
集著名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红楼梦》研究专家于一身的贵州凯里籍革命家和文化学者张毕来先生,利用科学世界观和长期革命实践的智慧研究《红楼梦》,以“红楼四书”为代表,用特殊的视角和方法取得了独具个性的成就,在《红楼梦》研究... 集著名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红楼梦》研究专家于一身的贵州凯里籍革命家和文化学者张毕来先生,利用科学世界观和长期革命实践的智慧研究《红楼梦》,以“红楼四书”为代表,用特殊的视角和方法取得了独具个性的成就,在《红楼梦》研究领域奠定了自己的特殊地位。本文从客观事实出发,探讨了张毕来先生的红学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来 红楼四书 研究方法
下载PDF
红楼梦学刊要开展论争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组缃 《红楼梦学刊》 1987年第2期1-2,共2页
本刊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四日召开第六次编委扩大会,大多数编委都在会上发了言,对当前红学研究和本刊的工作提出看法和意见。这次会议的综合报道,巳于本刊一九八七年第一辑发表。这里我们选登吴组缃、杨宪益、张毕来、廖仲安和陈毓罴等... 本刊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四日召开第六次编委扩大会,大多数编委都在会上发了言,对当前红学研究和本刊的工作提出看法和意见。这次会议的综合报道,巳于本刊一九八七年第一辑发表。这里我们选登吴组缃、杨宪益、张毕来、廖仲安和陈毓罴等五位编委的发言,供大家参考。发言稿是根据录音整理,标题是编者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研究 学刊 学术界 红学研究 吴组缃 论战 综合报道 毕来 展开 挑起
原文传递
国学大师张毕来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傅安辉 《凯里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9-63,共5页
从张毕来先生一生的活动和业绩来看,他是新文学史的开山者,红学研究的创新者,文学教材的缔造者,教书育人的躬行者。他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国学大师。
关键词 《新文学史纲》 《漫说红楼》 文学教材 国学大师 毕来
下载PDF
回忆辛老
13
作者 魏明安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4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四人帮” 王、、江、姚反党集团 江隆基 晋西北 拓跋宏 魏孝文帝(467-499) 孔子教育思想 忆辛 毕来 初小 语法 文法 八十年代 延安 陕西 评传
下载PDF
启功同志的发言
14
作者 启功 《红楼梦学刊》 1982年第3期5-8,共4页
吴老(吴组缃同志)、张老(张毕来同志)都谈了,我学到不少的东西。我想补充一点,就是现在发表的红楼梦研究的文章固为不少,好象有多少多少万字,多少百篇,是很多了。而比起外国的沙学来,还是少得很多。我们还有向国外宣传的需要,还有深入... 吴老(吴组缃同志)、张老(张毕来同志)都谈了,我学到不少的东西。我想补充一点,就是现在发表的红楼梦研究的文章固为不少,好象有多少多少万字,多少百篇,是很多了。而比起外国的沙学来,还是少得很多。我们还有向国外宣传的需要,还有深入研究的余地。虽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功 外国 红楼梦研究 国外研究 毕来 吴组缃 深入研究 衣服 写文章 天安门
原文传递
极目青山千里路 枥边伏骥愿驱驰——春日访张毕来教授
15
作者 晓敏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67-178,共12页
一九八九年四月四日,清明节前的一天。车向西郊海淀驶去,这是一条我十分熟悉的路,甚至闭着眼睛也能知道从车窗外面掠过的是什么。路边的紫丁香在幽幽开放,那些顶天立地的白杨就快到翻飞弱絮的时候了。这是一个十分明丽的日子,阳光灿烂... 一九八九年四月四日,清明节前的一天。车向西郊海淀驶去,这是一条我十分熟悉的路,甚至闭着眼睛也能知道从车窗外面掠过的是什么。路边的紫丁香在幽幽开放,那些顶天立地的白杨就快到翻飞弱絮的时候了。这是一个十分明丽的日子,阳光灿烂让人温暖而振奋,没有风。车行止处,如归故里。我很自信地找到了先生的住处——万泉河芙蓉里。这是一个新开辟的小区,它的命名可能与那条横过的小河有关,但无意之中却颇中于“青埂峰无稽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明节 红楼梦 学术道路 写文章 教授 毕来 车窗 白杨 故里 海淀
原文传递
瞻仰·学习·继承——关于四则民进前贤手迹
16
作者 楚庄 《民主》 2000年第12期39-40,共2页
《民进会史资料选辑》第一辑发表了马叙伦、赵朴初的遗嘱,以及柯灵、杨东莼诗的手迹,这是楚庄同志为此写的说明。
关键词 民主党派 马叙伦 国民党 手迹 赵朴初 毕来 学习 继承 遗嘱 爱国民主运动
原文传递
青灯有味照后人——张毕来研究《红楼梦》文章创作技法初探
17
作者 杨子奇 《凯里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08-109,共2页
文章简要回顾了张毕来先生一辈子追求进步、投身革命的光辉历程及在文艺创作中的伟大贡献,并结合他撰写的《漫说红楼》、《红楼佛影》、《贾府书声》、《红学刍言》、《张毕来文选》等红学论著所采用的视角和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张... 文章简要回顾了张毕来先生一辈子追求进步、投身革命的光辉历程及在文艺创作中的伟大贡献,并结合他撰写的《漫说红楼》、《红楼佛影》、《贾府书声》、《红学刍言》、《张毕来文选》等红学论著所采用的视角和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张毕来先生的研究文章,不管是文史互补的研究视角、实事求是的研究原则,还是哲学的研究方法和雅俗共赏的研究风格都值得借鉴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来 红楼梦 创作技法
下载PDF
关于一九八二年全国《红楼梦》学术讨论会
18
作者 俞海宜 《社会科学》 1982年第12期65-66,共2页
1982年全国《红楼梦》学术讨论会,从9月22日到29日在上海师范学院举行。上海市委夏征农、陈沂、陈其五同志参加了开幕式。来自祖国五湖四海的代表,互相切磋,尽情畅谈。红楼梦学会副会长张毕来代表与会的《红楼梦》研究者,再次向台湾省... 1982年全国《红楼梦》学术讨论会,从9月22日到29日在上海师范学院举行。上海市委夏征农、陈沂、陈其五同志参加了开幕式。来自祖国五湖四海的代表,互相切磋,尽情畅谈。红楼梦学会副会长张毕来代表与会的《红楼梦》研究者,再次向台湾省的《红楼梦》研究者发出呼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研究 曹雪芹 学术讨论会 上海 史料 毕来 代表 台湾省 师范学院 开幕式
下载PDF
“破”与“立”的书写——论张毕来《新文学史纲》的新诗叙述方式
19
作者 仲雷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21-28,共8页
张毕来的《新文学史纲》是建国初期较为重要的以现代文学为研究对象的文学史著作,与王瑶、丁易和刘绶松的文学史著作共同奠定了现代文学学科的发展基础。在新诗叙述上,《新文学史纲》呈现出独特的书写形态。张毕来在认同新民主主义理论... 张毕来的《新文学史纲》是建国初期较为重要的以现代文学为研究对象的文学史著作,与王瑶、丁易和刘绶松的文学史著作共同奠定了现代文学学科的发展基础。在新诗叙述上,《新文学史纲》呈现出独特的书写形态。张毕来在认同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前提下论述新诗发展的格局和新诗阵营的分化,以政治的标准评判诗人诗作,将资产阶级诗人作为批判的靶子列入文学史的叙述之中,同时把郭沫若的文学史形象提高到新的高度,肯定了他的浪漫主义本质,有"破"有"立"地塑造了评价不一的文学史诗人形象,表现出"诗"从"论"出的新诗叙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来 新文学史纲 新诗形象 叙述方式
下载PDF
张毕来对文学事业的贡献
20
作者 傅安辉 《杉乡文学》 2020年第2期139-146,共8页
出生于今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炉山镇的张毕来(1914-1991)先生,他的一生大多数时间都在搞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一般来说,忙于这些活动的人很难有时间和精力来从事文学创作或研究。但是,张毕来先生显然是一个特殊例子,他关于文学方面的... 出生于今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炉山镇的张毕来(1914-1991)先生,他的一生大多数时间都在搞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一般来说,忙于这些活动的人很难有时间和精力来从事文学创作或研究。但是,张毕来先生显然是一个特殊例子,他关于文学方面的著述是非常丰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来 文学事业 活动的人 文学创作 凯里市 社会活动 著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