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密物质集中营与远处的灯火——以近期几部长篇小说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项静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6-112,共7页
布鲁姆在《如何读,为什么读》一书中认为"在某些方面,读一部长篇小说与读莎士比亚或读一首抒情诗不应有太大差别。最重要的是你是谁——既然你无法让自己不阅读"。"你是谁"可能是一个无法让自己不阅读的人必须要回答的问题,阅读至... 布鲁姆在《如何读,为什么读》一书中认为"在某些方面,读一部长篇小说与读莎士比亚或读一首抒情诗不应有太大差别。最重要的是你是谁——既然你无法让自己不阅读"。"你是谁"可能是一个无法让自己不阅读的人必须要回答的问题,阅读至少给出一个通往自己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物质 小说形式 布鲁姆 底层文学 迟子建 张怡 历史小说 周嘉宁 精神困境 爱恨情仇
原文传递
斗转星移,旧梦曾醒?——张怡微小说论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勇 《西湖》 2013年第11期95-98,共4页
在"80后"作家中,1987年出生的张怡微算是年轻的一个。复旦大学文学写作硕士毕业的她,如今正在台湾攻读博士学位。少年写作是"80后"作家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她19岁那年已出版小说集《青春禁忌游戏》(东方出版中心,2006... 在"80后"作家中,1987年出生的张怡微算是年轻的一个。复旦大学文学写作硕士毕业的她,如今正在台湾攻读博士学位。少年写作是"80后"作家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她19岁那年已出版小说集《青春禁忌游戏》(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但真正标志张怡微小说成熟的却是她硕士毕业时提交的小长篇《你所不知道的夜晚》(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正是这部小说,让我们看到了新的海派风格的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怡 小说论 上海文艺出版社 文学写作 王安忆 不知道 青春禁忌游戏 海派文学 上海姑娘 硕士毕业
原文传递
散文写作、情感教育与“创意写作”之学科意义——读张怡微《散文课》 被引量:1
3
作者 战玉冰 《写作》 2021年第3期98-104,共7页
张怡微的新著《散文课》在对中西散文史与相关散文理论梳理和评述的基础上,对散文写作中灵感与形式、抒情与叙事、状物与写景、语言的翻新等核心问题逐一探讨与阐发。同时,张怡微将散文写作视为情感教育的有效手段,并最终归结到自我完... 张怡微的新著《散文课》在对中西散文史与相关散文理论梳理和评述的基础上,对散文写作中灵感与形式、抒情与叙事、状物与写景、语言的翻新等核心问题逐一探讨与阐发。同时,张怡微将散文写作视为情感教育的有效手段,并最终归结到自我完成的路径之一。这不仅阐明了当今散文写作的意义之所在,更为国内高校创意写作专业过分偏重“小说写作”教学的“失衡”局面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反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怡 《散文课》 创意写作 情感教育
下载PDF
论文学选刊的选学意识和选文水准——以2014年度小说类选刊为例
4
作者 罗执廷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2-128,共7页
以《小说选刊》《散文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为代表的选刊家族已成为当下非常有影响力的文学传媒。它们享有先天性的象征资本优势——"选"即意味着"好",这将让被选的作家感到光荣,也让读者大众感到满足,选刊因此而拥有可观的发行... 以《小说选刊》《散文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为代表的选刊家族已成为当下非常有影响力的文学传媒。它们享有先天性的象征资本优势——"选"即意味着"好",这将让被选的作家感到光荣,也让读者大众感到满足,选刊因此而拥有可观的发行量,也能对某些作家的创作取向产生影响。鉴于选刊的影响力,人们自然希望其办刊表现配得上社会的信任和期待,而要衡量选刊的办刊表现,"选学意识"和"选文水准"则是最基本的两个观察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文 散文选刊 论文学 型小说选刊 中篇小说选刊 《小说月报》 中华文学 张怡 北京文学 叶广芩
原文传递
“80后”作家笔下的当代家族书写——以《我们家》《细民盛宴》为例
5
作者 高庆媛 《新纪实》 2021年第2期28-31,共4页
“80后”作家历经时间的沉淀与生活的打磨,拥有了更丰富的经验积累和更纯熟的创作技巧。其中,颜歌和张怡微不约而同地从个人经验出发,将目光投向当代家族主题书写,《我们家》《细民盛宴》分别为其重要代表。与传统家族小说相比,基于时... “80后”作家历经时间的沉淀与生活的打磨,拥有了更丰富的经验积累和更纯熟的创作技巧。其中,颜歌和张怡微不约而同地从个人经验出发,将目光投向当代家族主题书写,《我们家》《细民盛宴》分别为其重要代表。与传统家族小说相比,基于时代背景和作家个性等因素,她们明显地表现出回避宏大历史、向世俗化叙事贴近的写作倾向,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新形势影响下当代家族所面临的新危机,即以血缘关系为基准的传统家族集体意识与道德伦理秩序的消散。而小说最终对“大团圆”式结局的回归则体现了以小市民群体为基础的中国式家族以妥协、和解为主要维系方式的独特生存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后 颜歌 张怡 家族小说
下载PDF
生活褶皱背后的伦理质询——论张怡微“家族试验”小说
6
作者 吴舒倩 《芒种》 2019年第8期118-123,共6页
从《你所不知道的夜晚》开始,张怡微一直醉心于世情小说的创作。'世情小说'是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一种,大抵是描摹人生百态,书写人情世故。但值得注意的是,张怡微绝不仅仅止步于对世情的描绘和展示,她更加着迷的是'市井生活... 从《你所不知道的夜晚》开始,张怡微一直醉心于世情小说的创作。'世情小说'是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一种,大抵是描摹人生百态,书写人情世故。但值得注意的是,张怡微绝不仅仅止步于对世情的描绘和展示,她更加着迷的是'市井生活中不让人升华的真相'~①。而这真相,在我看来,即是她在触摸日常生活褶皱背后,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伦理的质询。所谓'伦理',即是约束人类生活的道德准则,它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怡 血缘伦理 婚姻伦理
原文传递
如何制造大风天
7
作者 三三 《西湖》 2019年第3期91-92,共2页
烈日能诱发体内一种应激活力,酷冷是静态的,充分的保暖设备能使它显得彬彬有礼。但大风天不一样。如果有人发起一个'最可怕的天气'投票,我一定会选大风天。在干旱的冬春时节,一个全方位辐射的巨旋席卷而来。它包围你,撕扯你的头... 烈日能诱发体内一种应激活力,酷冷是静态的,充分的保暖设备能使它显得彬彬有礼。但大风天不一样。如果有人发起一个'最可怕的天气'投票,我一定会选大风天。在干旱的冬春时节,一个全方位辐射的巨旋席卷而来。它包围你,撕扯你的头发,揭露你的老态,逼你露出矫饰下真实的发际线。无论你往哪里逃,你都在它股掌之间。有一个阶段,我们常去位于青浦的文学营。每年一次,为期一周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天 张怡
原文传递
代际审视的特殊价值
8
作者 洪治纲 《芒种》 2017年第11期90-92,共3页
主持人语:"代沟"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主要表现为不同代际之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别。这些差别,有时会形成隔膜,有时会导致冲突,从而形成不同代际之间的精神鸿沟。从文化人类学来说,代沟的形成,与时代的变化有着密切的... 主持人语:"代沟"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主要表现为不同代际之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别。这些差别,有时会形成隔膜,有时会导致冲突,从而形成不同代际之间的精神鸿沟。从文化人类学来说,代沟的形成,与时代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时代变化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 文化人类学 张怡 人类社会 财主底儿女们 《小二黑结婚》 张悦然 《四世同堂》 迟子建 中国乡土社会
原文传递
历史与俗常交叠——张怡微小说中的工人新村书写
9
作者 赵宇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45-50,共6页
张怡微凭借独特的创作理念和文学风格在“80后”写作群体中独树一帜,从空间角度分析张怡微的小说,发现工人新村这一地理空间形式是作者主要观察和描写的对象。张怡微从城市景观的阶层印痕和个体的地理身份流变出发,以后辈的眼光重新打... 张怡微凭借独特的创作理念和文学风格在“80后”写作群体中独树一帜,从空间角度分析张怡微的小说,发现工人新村这一地理空间形式是作者主要观察和描写的对象。张怡微从城市景观的阶层印痕和个体的地理身份流变出发,以后辈的眼光重新打量摩登上海的背面——工人新村,揭露被现代主流精神遮蔽的阶级历史和异质空间,为文学上海版图的型构带来新生机。在外部变迁的时代震颤下,她又从工人新村的普通居民和凡俗日常入手,向内透视新村的公共和家庭空间,揭示在有限的空间肌理当中,空间经验如何作用于邻里和家庭等复杂的人际交往互动中,在此前提下,以反家庭的“家族试验”为空间和现代个体寻找新的情感联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怡 工人新村 上海书写 家族试验 情感伦理
下载PDF
文学常态下的求精——2014年短篇小说评述
10
作者 贺绍俊 《创作与评论》 2015年第2期32-38,共7页
2014年的短篇小说当然不会有惊人之举,也许会让期待高的人有所失望,但我以为不必为短篇小说担忧,相比于其他年份,2014年并不逊色,而且有些作品的确写得不错。应该意识到,我们处在一个常态的文学时段,不要指望发生颠覆式的文学革命,不要... 2014年的短篇小说当然不会有惊人之举,也许会让期待高的人有所失望,但我以为不必为短篇小说担忧,相比于其他年份,2014年并不逊色,而且有些作品的确写得不错。应该意识到,我们处在一个常态的文学时段,不要指望发生颠覆式的文学革命,不要指望突然降临外星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小青 付秀莹 宋宝琦 斯继东 荒诞性 底层人物 毕飞宇 王方晨 问题小说 张怡
下载PDF
2014年“80后”写作综论
11
作者 卞蕴雯 徐勇 《创作与评论》 2015年第2期64-68,共5页
一 2014年是“80后”写作大放异彩的一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增加,“80后”写作已日趋成熟,题材越见纷呈多彩,作家的独特性亦更加彰显。几乎同时,主流文学期刊也不约而同地一起向这群有才华的年轻人抛出橄榄枝。今年《收获》... 一 2014年是“80后”写作大放异彩的一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增加,“80后”写作已日趋成熟,题材越见纷呈多彩,作家的独特性亦更加彰显。几乎同时,主流文学期刊也不约而同地一起向这群有才华的年轻人抛出橄榄枝。今年《收获》推出2期“青年作家小说专辑”,将霍艳、郑小驴、张忌、朱个、旧海棠、于一爽、张怡薇、双雪涛、张悦然、七堇年、蔡东、陈幻、孙频、常小琥、颜歌、王威廉、甫跃辉、马小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悦然 综论 颜歌 小说写作 青年作家 主流文学 《收获》 张怡 文学期刊 中短篇
下载PDF
上海文学2019年总目录
12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3-136,共4页
关键词 张辛欣 张怡 上海文学 恶之花
原文传递
她是如何一步一步与生活和解的——从《咸蛋小子》看钱佳楠的短篇小说创作
13
作者 刘媛 《创作与评论》 2015年第3期15-17,共3页
决定退学后,写作成为钱佳楠的救命稻草。 那是2011年的秋天,钱佳楠告别了伦敦大学的朋友,带着沉重的行李和更加沉重的心事,回到了阴冷又熟悉的上海。一个失学人,一个仅仅发表过一篇真正意义上的虚构作品的小说新手,开始了最艰难的创作... 决定退学后,写作成为钱佳楠的救命稻草。 那是2011年的秋天,钱佳楠告别了伦敦大学的朋友,带着沉重的行李和更加沉重的心事,回到了阴冷又熟悉的上海。一个失学人,一个仅仅发表过一篇真正意义上的虚构作品的小说新手,开始了最艰难的创作摸索期。 和其他技艺不同,写作虽然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寻出师承,却绝无真正的师傅可以手把手传授用笔、伏线的技巧。摸索中的写作者想要习得小说家的基本技能,不仅要用功的作者,还要同时扮演没有耐心的读者,挑剔的编辑和毒辣的评论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篇小说创作 张怡 叙事者 早期作品 伦敦大学 短篇小说集 现代叙事学 文学评论 都市空间 人到中年
下载PDF
我们的“矛”与我们的“盾”——《2016年中国最佳杂文》序
14
作者 王侃 郭子龙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6-168,共3页
就普通读者而言,杂文比之其他文体可能更具有一种亲切感。小说、诗歌、戏剧等自有其恢宏不凡的气度与风采,但这种气度与风采也因了对所谓的"文学性"的强调,继而自行设置出相应等级的门槛限制。旁人或许可以蹲在"门槛"外晃着脑袋瞧... 就普通读者而言,杂文比之其他文体可能更具有一种亲切感。小说、诗歌、戏剧等自有其恢宏不凡的气度与风采,但这种气度与风采也因了对所谓的"文学性"的强调,继而自行设置出相应等级的门槛限制。旁人或许可以蹲在"门槛"外晃着脑袋瞧个热闹,图个新鲜,但这"热闹"与"新鲜",于己又如同相隔千里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怡 千里之外 周国平 叶兆言 张大春 学生时代 丛维熙 王镕 初生牛犊 何不食肉糜
原文传递
主持人语
15
作者 谢有顺 李德南 《创作与评论》 2015年第3期4-5,共2页
这一期要推出的作家是钱佳楠。 钱佳楠生于上海,她的小说大多以上海作为叙事空间。就风格而言,她与本栏目曾经推出的作家张怡微有相似之处——都重视世情小说的创作。 为了更好地对她的写作进行梳理,我们特意邀请了刘媛和吴天舟两位... 这一期要推出的作家是钱佳楠。 钱佳楠生于上海,她的小说大多以上海作为叙事空间。就风格而言,她与本栏目曾经推出的作家张怡微有相似之处——都重视世情小说的创作。 为了更好地对她的写作进行梳理,我们特意邀请了刘媛和吴天舟两位批评家来参与写作评论。在《她是如何一步一步与生活和解的》一文中,刘媛以“知情人”的视角来介绍钱佳楠的生活与创作:“钱佳楠常常在青春记忆中挖掘素材。然而,她并没有将青春记忆处理成点缀着‘情绪霜糖’的青春故事。她敏感地意识到,一位出生在上海普通工人家庭的‘85后’所遭遇的青春事件不仅事关青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怡 世情小说 叙事空间 刘媛 杨庆祥 历史感 霜糖 文学传统 文中 时空体
下载PDF
小说叙事与日常生活中的伦理
16
作者 洪治纲 《芒种》 2019年第8期102-104,共3页
主持人语:小说作为一种俗世的艺术,从'引车卖浆者语'一路走来,虽也发生了诸多重要变化,但其骨子里的世俗品性,大体上还是一直占着主导地位。从《红楼梦》到《白鹿原》,无论现实社会呈现出多少浩波巨澜,落到小说之中,终究都转化... 主持人语:小说作为一种俗世的艺术,从'引车卖浆者语'一路走来,虽也发生了诸多重要变化,但其骨子里的世俗品性,大体上还是一直占着主导地位。从《红楼梦》到《白鹿原》,无论现实社会呈现出多少浩波巨澜,落到小说之中,终究都转化为人们的普通生活和生存命运。也就是说,世俗而琐屑的日常生活,始终是小说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即使是英雄叙事、武侠、科幻之类的小说,也少不了日常性的爱恨情仇和吃喝拉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张怡 《小姨多鹤》
原文传递
无奈的对峙与苍凉的和解——论张怡微的长篇小说《细民盛宴》
17
作者 丁彩云 《芒种》 2017年第11期120-125,共6页
张怡微是一位醉心于世情书写的青年作家。她的长篇新作《细民盛宴》(原载《收获》2015年长篇小说春夏卷)就是以数次"家庭盛宴"为核心情节,呈现了繁华都市底层"上海细民"的生活百态,并让我们看到,在一场场"盛宴"的背后,各种无形... 张怡微是一位醉心于世情书写的青年作家。她的长篇新作《细民盛宴》(原载《收获》2015年长篇小说春夏卷)就是以数次"家庭盛宴"为核心情节,呈现了繁华都市底层"上海细民"的生活百态,并让我们看到,在一场场"盛宴"的背后,各种无形的对峙此起彼伏,虽不似疾风骤雨般剧烈,但也如鲠在喉,让人寻思再三。其中,尤以"代际冲突"最为突出。可以说,这部小说正是以代际冲突为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怡 代际 如鲠在喉 疾风骤雨 《收获》 青年作家 两代人 女性命运 这一代人 世态人情
原文传递
有时我想回到轻盈的婴儿时代——电影《咖啡时光》
18
作者 张怡微 《美文(少年散文)》 2009年第11期18-20,共3页
题记:我想,成人的眼泪是一种神秘的磨难。 这既是对于我深爱的父母,也是对于我自己,源自肺腑的慨叹。 对于追求幸福的事,永远不能操之过急。紧逼的步伐一旦逾速,就很容易恰巧越过它。
关键词 当代作品 张怡 电影 《咖啡时光》
原文传递
四个四重奏
19
作者 张怡微 《美文(少年散文)》 2009年第11期20-23,共4页
我在路上遇到大向了,还是那样敦实,戴着副巨夸张的黑超,悠悠地踱来。他意识到我,手臂微微一抬,也不过肩,跟盲人似的。他真名特女气,叫向伊文。可没人这么叫他,是我第一个叫他“大向”的,因为听起来响亮,后来他逢人便沾沾自诩... 我在路上遇到大向了,还是那样敦实,戴着副巨夸张的黑超,悠悠地踱来。他意识到我,手臂微微一抬,也不过肩,跟盲人似的。他真名特女气,叫向伊文。可没人这么叫他,是我第一个叫他“大向”的,因为听起来响亮,后来他逢人便沾沾自诩为“大向”,因为白捡个拉风,何乐而不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四重奏》 中学 作文 张怡
原文传递
蒋晓云:“又一张爱玲”的民国素人志
20
作者 尹丛丛 《齐鲁周刊》 2014年第14期48-49,共2页
年近60的她,好像一个姗姗来迟,却终究要回来的老朋友。顺着那些文字,你会遇到30年前的台湾文学,60多年前的时代记忆,以及那个人们似懂非懂,又深爱不已的张爱玲……阔别张爱玲将近20年后,蒋晓云带着《百年好合:民国素人志》出现。这位离... 年近60的她,好像一个姗姗来迟,却终究要回来的老朋友。顺着那些文字,你会遇到30年前的台湾文学,60多年前的时代记忆,以及那个人们似懂非懂,又深爱不已的张爱玲……阔别张爱玲将近20年后,蒋晓云带着《百年好合:民国素人志》出现。这位离开文坛30年的台湾女作家,曾20岁出头就三获"联合报文学奖",被夏志清称作"又一张爱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晓云 联合报文学奖 台湾文学 夏志清 百年好合 尹雪艳 王安忆 张怡 白先勇 张大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