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5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文化体用问题 被引量:67
1
作者 方克立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23,共8页
关键词 中西文化 中国海洋大学 学术研讨会 中国哲学 新文化观 学术价值 张岱年 刘鄂培 文化体用
原文传递
张岱年与二十世纪中国哲学 被引量:27
2
作者 方克立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6-68,共13页
张岱年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在三四十年代创造了中国现代新唯物论的哲学体系。在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和发扬方面,他开辟了与现代新儒学迥然不同的“继续王(船山)、颜(习斋)、戴(东原)未竟之绪而更加扩展”的唯物主义哲学方... 张岱年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在三四十年代创造了中国现代新唯物论的哲学体系。在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和发扬方面,他开辟了与现代新儒学迥然不同的“继续王(船山)、颜(习斋)、戴(东原)未竟之绪而更加扩展”的唯物主义哲学方向;他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所做的独辟蹊径的探索,是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不应忽略的重要一章;他是昙花一现的“解析的辩证唯物论”学派的主要理论代表,其实这派哲学亦颇适切于中国哲学现代化的需要;他倡导的以辩证唯物论为基础和主导的中、西、马“三流合一”、综合创新之路,代表了20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正确方向,也是新世纪中国哲学继续前行的现实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现代新儒学 合一 哲学体系 张岱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辩证唯物论 代表 十年 倡导
原文传递
早期启蒙说的历史演变与萧萐父先生的思想贡献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维武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39,共17页
早期启蒙说作为中国学术思想史研究中的一派文化观,是20世纪中国思想家在全球性现代化运动背景下探寻中国现代化的内在动因及思想资源的产物。近90年来,以梁启超为开端,经过张岱年、范寿康、吕振羽、侯外庐等人的阐发,早期启蒙说取得了... 早期启蒙说作为中国学术思想史研究中的一派文化观,是20世纪中国思想家在全球性现代化运动背景下探寻中国现代化的内在动因及思想资源的产物。近90年来,以梁启超为开端,经过张岱年、范寿康、吕振羽、侯外庐等人的阐发,早期启蒙说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和诸多的研究成果。萧萐父先生在李达指导下直接承继吕振羽、侯外庐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启蒙说,在近半个世纪中,开展王夫之的个案研究,改写中国哲学史教科书体系,全面阐发明清启蒙学术流变,对早期启蒙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思想贡献,成为早期启蒙说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主要代表人物。发扬早期启蒙说的合理内核,修正早期启蒙说的自身局限,早期启蒙说在21世纪中国思想世界将仍然富有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启蒙说 梁启超 张岱年 范寿康 吕振羽 侯外庐 李达 萧莛父
下载PDF
综合创新之路的探索与前瞻 被引量:15
4
作者 方克立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1,共7页
关键词 创新之路 综合创新论 中国哲学 张岱年 怀念
原文传递
会通中西 综合创新——国学大师张岱年访谈录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岱年 张拴平 《社会科学家》 2000年第3期6-8,共3页
关键词 人物访谈 张岱年 文化建设 中华文化 综合创新
下载PDF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4
6
作者 陆剑杰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7,共8页
As to the discussion of the problem of the“legality of the study of Marxist philosophy” carried out recently, some scholars have been busy in disputing over the“practicability”and“technicality”without paying att... As to the discussion of the problem of the“legality of the study of Marxist philosophy” carried out recently, some scholars have been busy in disputing over the“practicability”and“technicality”without paying attention to Marxist philosophy,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This paper tries to distinguish the two categories: namely, the forms of “Chinese Marxist Philosophy” and “Marxist Philosophy in China”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status of Marxism and Marxist Philosophy in China.“Chinese Marxist Philosophy” is the Marxist philosophy with three characteristics. It is the kind of Marxist philosophy, which has been studied, practised and explained continually. It is the theory combining with Chinese excellent cultural tradition and has become the Marxist philosophy with Chinese style .It is the integrated practical wisdom of Chinese people, forming the new explanation and new development of Marxism. Contrary to the “Chinese Marxist Philosophy”,“Marxist Philosophy in China” is different from“Chinese Marxist Philosophy” with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s. The two philosophical forms interpenetrate and penetrate mutually. Therefore, they both should respect each other and do their own tasks respectively in the study of Marxist philosop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 历史与现实 张岱年 现实性 意识形态性 理解 学术性 主题 解答
原文传递
20世纪30年代~4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结合的形态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维武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20,共11页
20世纪30年代~4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运动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结合,是通过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和赞成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各自的个性化的探讨,以不同的论或史的形态来推进和实现的。毛泽东对湖湘学风的承继与发展,吕... 20世纪30年代~4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运动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结合,是通过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和赞成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各自的个性化的探讨,以不同的论或史的形态来推进和实现的。毛泽东对湖湘学风的承继与发展,吕振羽对中国思想通史的整理与阐释,侯外庐对早期启蒙思潮的结合点的确立,张申府、张岱年兄弟对“三结合”的新哲学的建构,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形态。这种“一本而万殊”的合理开展,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呈现出多彩的色调和多样的形式,显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活力和理论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毛泽东 吕振羽 侯外庐 张中府 张岱年
原文传递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岱年 《华夏文化》 1994年第Z1期4-7,共4页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给大学生和青少年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一定要讲清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在现今时代,做一个中国人,最重要的是具有爱国意识。而爱国意识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必须感到祖国的可爱,才可能具有爱国意识,而要感...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给大学生和青少年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一定要讲清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在现今时代,做一个中国人,最重要的是具有爱国意识。而爱国意识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必须感到祖国的可爱,才可能具有爱国意识,而要感到祖国的可爱,又必须对中国的优秀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现今时代 张岱年 优秀文化传统 裁成辅相 熏陶作用 天经地纬 周易大传 同化力 济水
下载PDF
从“三大思潮对立互动”说到“马魂中体西用”论——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方克立教授 被引量:12
9
作者 杜运辉 方克立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2018年第2期3-17,共15页
三十多年来,方克立教授致力于中国哲学与文化、现代新儒学、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文化观和“马魂中体西用”论的研究,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学者,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笔者最近专访了方先生,就他的有关学术思想进... 三十多年来,方克立教授致力于中国哲学与文化、现代新儒学、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文化观和“马魂中体西用”论的研究,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学者,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笔者最近专访了方先生,就他的有关学术思想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交谈,这些谈话对于我们正确把握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本质都有重要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体西用 张岱年 西体中用 “综合创新”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派 当代新儒家 方克立 学部委员
原文传递
综合创新论与“马魂、中体、西用”——关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探讨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毅 寇清杰 +2 位作者 张允熠 刘仲林 陈卫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1,共11页
李毅、寇清杰认为,方克立长期关注中国新文化的体用问题,20多年来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20世纪80年代,张岱年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综合创新的文化观,方克立是其最有力的支持者、阐释者和发挥者之一。"马魂、中体、西用"一方面是对... 李毅、寇清杰认为,方克立长期关注中国新文化的体用问题,20多年来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20世纪80年代,张岱年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综合创新的文化观,方克立是其最有力的支持者、阐释者和发挥者之一。"马魂、中体、西用"一方面是对近代中国体用之争进行历史反思的新成果,另一方面是运用张岱年综合创新论考察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实际的新收获。张允熠认为,"马魂、中体、西用"论是直接对张岱年运用体用观念阐述"马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观或文化价值论的一种细化和发展,也是对张岱年"文化的综合创新"论在时代高度上的一次重新解读和提升,"综合创新"系综合命题,"马魂、中体、西用"论为分析命题。但这种表述方法也有需进一步推敲和完善其论证之处。刘仲林认为,中国哲学的创新,不仅要厘定马、中、西的价值定位,还要关注哲学创新所需具备的要素。张岱年也将文化的综合创新称之为"文化创造主义",并阐明了融会中西、激励精神、创发原则、应用科学四要素,这四要素皆可归结于创造精神。陈卫平认为,"马魂、中体、西用"是受到张岱年"综合创新"论的启发,是对其"对理法"的发挥结果。"马魂、中体、西用"作为对"综合创新"论的继承和发展,深得"对理法"真髓,不仅指出了三者在当代中国新文化建设中各自的价值定位,也有见于三者既有长短又能互补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魂 中体 西用” 综合创新 张岱年 新文化建设
下载PDF
文化融合论的文化转型论批判——兼评张岱年、方克立的“综合创新”文化观 被引量:7
11
作者 顾乃忠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2期102-104,共3页
中国的文化转型并非如文化融合论 (以及综合创新论 )所理解的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要正确理解中国的文化转型 ,必须确立文化形态的观念 ;文化形态理论认为 ,中国的文化转型是由传统的农业文化向近代工业文化的转型。
关键词 文化转型 “综合创新” 融合论 张岱年 文化观 方克立 批判 综合创新论 相互融合 西方文化 东方文化 正确理解 文化形态 形态理论 工业文化 农业文化 中国
下载PDF
从张岱年的“创造的综合”论到方克立的“马魂、中体、西用”论 被引量:9
12
作者 杜运辉 周德丰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4-120,共7页
迄今为止,首先由张岱年先生明确提出的"综合创新"论已经有了三个发展阶段。张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创造的综合"论,80年代继续发展为"综合创新"论。经过包括方克立先生在内的诸多学者的阐扬和论证,&q... 迄今为止,首先由张岱年先生明确提出的"综合创新"论已经有了三个发展阶段。张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创造的综合"论,80年代继续发展为"综合创新"论。经过包括方克立先生在内的诸多学者的阐扬和论证,"综合创新"论逐渐成为当代中国文化思潮的主流。方克立先生高度评价了张岱年先生学术思想的当代价值,赋予其崇高的历史地位,并在2006年提出"马魂、中体、西用"论,把"综合创新"论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并多次强调这个思想应归于张岱年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年 方克立 综合创新论 “马魂 中体 西用”论 阶段
下载PDF
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岱年 《管子学刊》 1994年第1期24-25,共2页
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张岱年战国时代,齐国建立了稷下学官。《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云:"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 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张岱年战国时代,齐国建立了稷下学官。《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云:"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又《孟荀列传》说:"自邹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稷下学士 《史记》 《汉书·艺文志》 学宫 《孟子》 淳于髡 历史意义 张岱年 战国时代
下载PDF
张岱年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中应有之地位 被引量:7
14
作者 方克立 《学术探索》 2005年第3期1-9,共9页
张岱年是20世纪30、40年代创造了中西融合的哲学体系、自成一家之言的少数几位中国哲学大师之一。张岱年试图在中国传统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土壤中生长、发展出现代新唯物论哲学体系,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出了独辟蹊径的探索。张岱... 张岱年是20世纪30、40年代创造了中西融合的哲学体系、自成一家之言的少数几位中国哲学大师之一。张岱年试图在中国传统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土壤中生长、发展出现代新唯物论哲学体系,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出了独辟蹊径的探索。张岱年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现代西方哲学和其他人类智慧成果,把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他所倡导的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和主导的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三流合一”、综合创新之路,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发展史中虽然未能充分实现,但至今仍是中国哲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和现实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综合创新
下载PDF
论张岱年的文化观—“综合创新”论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鄂培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1997年第2期23-28,共6页
论张岱年的文化观—“综合创新”论刘鄂培本文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当代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的文化观—“综合创新”论。作者认为,深入理解张先生的文化观,对于进一步推动学术界研究,理解传统文化超越传统文化,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新... 论张岱年的文化观—“综合创新”论刘鄂培本文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当代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的文化观—“综合创新”论。作者认为,深入理解张先生的文化观,对于进一步推动学术界研究,理解传统文化超越传统文化,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是有积极意义的。当前,人类已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观 综合创新 张岱年 中国文化 文化建设 资本主义 文化综合 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新文化 人类文化
原文传递
中国哲学与文化创新之源——张岱年“综合创新论”钩玄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仲林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4,共5页
早在20世纪30年代,张岱年就提出了"综合创造论",并建构自成体系的"天人新论"。《易传》是"天人新论"的思想基础,其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蕴含了"日新"的要素;"地势坤,君子... 早在20世纪30年代,张岱年就提出了"综合创造论",并建构自成体系的"天人新论"。《易传》是"天人新论"的思想基础,其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蕴含了"日新"的要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蕴含了"兼和"的要素,"天地交,君子以辅相天宜"蕴含了"创造"的要素。"天行健"、"地势坤"、"天地交"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了中国哲学与文化创新思想的重要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张岱年 综合创新论
下载PDF
“兼和”与“和合”辨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杜运辉 《高校理论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5-43,共9页
在中国现当代哲学史上,张岱年先生的"兼和"论与张立文教授的"和合学"是对传统"贵和"思想的两种现代解读。二者有某些相同或相似之处,但也有思想内涵和理论价值上的显著差异。辨明"兼和"与"... 在中国现当代哲学史上,张岱年先生的"兼和"论与张立文教授的"和合学"是对传统"贵和"思想的两种现代解读。二者有某些相同或相似之处,但也有思想内涵和理论价值上的显著差异。辨明"兼和"与"和合"之同异,对于合理继承传统"贵和"思想,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支援意识,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年 兼和 张立文 和合
原文传递
中国哲学的创新与重建(二)──张岱年教授“综创论”访谈录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仲林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5期4-9,共6页
中国哲学的创新与重建(二)──张岱年教授“综创论”访谈录刘仲林问:张老帅,1995年12月27—29日在澳门召开了“综合创新文化观”研讨会,来自大陆、澳门、香港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就张申先生及您的学术思想,特别是您的“... 中国哲学的创新与重建(二)──张岱年教授“综创论”访谈录刘仲林问:张老帅,1995年12月27—29日在澳门召开了“综合创新文化观”研讨会,来自大陆、澳门、香港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就张申先生及您的学术思想,特别是您的“综创论”,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专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会 张岱年 四十年代 天人五论 表达方式 文化观 综合创新 新命题 三十年代 “知本”
下载PDF
朱子论“命”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金刚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3-110,共8页
张岱年先生认为,“命”是人生问题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孔子讲有命,以后儒家都主有命”,孔子所谓命“大致说来,可以说命乃指人力所无可奈何者。我们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之成功或失败,即此事的最后结果如何,并非做此事之个人力... 张岱年先生认为,“命”是人生问题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孔子讲有命,以后儒家都主有命”,孔子所谓命“大致说来,可以说命乃指人力所无可奈何者。我们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之成功或失败,即此事的最后结果如何,并非做此事之个人力量所能决定,但也不是以任何个人或任何其它一件事情所能决定,而乃是环境一切因素之积聚的总和力量所使然。如成,既非完全由于我一个人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 朱子 人的力量 人生问题 张岱年 后儒家 孔子 个人
原文传递
张岱年哲学慧观中的逻辑分析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军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6-42,共7页
在中国现代哲学界 ,张岱年是逻辑分析方法的积极提倡者 ,罗素、穆尔和金岳霖等人的逻辑分析方法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他。早在 2 0世纪 30年代初 ,张岱年就对什么是逻辑分析方法、逻辑分析方法的对象、逻辑分析方法与辩证法和直觉方法之间... 在中国现代哲学界 ,张岱年是逻辑分析方法的积极提倡者 ,罗素、穆尔和金岳霖等人的逻辑分析方法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他。早在 2 0世纪 30年代初 ,张岱年就对什么是逻辑分析方法、逻辑分析方法的对象、逻辑分析方法与辩证法和直觉方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探索。同时 ,他又积极地在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和自己的哲学思想创建中熟练地运用逻辑分析方法 ,来剖析中国哲学概念的含义和建立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年 逻辑分析方法 中国哲学 知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