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宓与张奚若:两位"关中"人的硬
1
作者 谷风 《各界》 2022年第5期76-78,共3页
"关中四大"近年来,陕人吴宓教授的日记、年谱等相继问世,对读者而言不啻是打开了一扇久闭的大门,让人隐约可以窥见其人的奥秘,进而曲径通幽,得以领略晚近学界以及社会历史的风云变幻.吴宓(泾阳人),其声名可谓为晚近学界的陕... "关中四大"近年来,陕人吴宓教授的日记、年谱等相继问世,对读者而言不啻是打开了一扇久闭的大门,让人隐约可以窥见其人的奥秘,进而曲径通幽,得以领略晚近学界以及社会历史的风云变幻.吴宓(泾阳人),其声名可谓为晚近学界的陕人之首.前者,他的生父吴建寅(芷敬公)曾就职于上海大学和国民政府监察院,晚年则在家乡颇有声望;他的叔父和嗣父吴建常(仲旗公)更是大儒刘古愚的弟子,历任国民革命军驻陕总司令于右任的秘书长、国府监察委员等;还有一个姑丈陈伯澜,更是吴宓的"精神之父"和人生导师.有这样的背景,吴宓可谓得天独厚,很快崭露头角,他15岁始办刊,先后有《童子月报》《十二小豪杰》《陕西维新报》《敬业学报》《星星杂志》《陕西杂志》等,乃至1942年成为堂堂"部聘教授",终成"关中四大"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右任 监察委员 上海大学 部聘教授 吴宓 刘古愚 曲径通幽
原文传递
《人民日报》中的许广平简编(下)
2
作者 张学义 张爱荣 王泉珍 《绍兴鲁迅研究》 2022年第1期194-214,共21页
1962年1月1日下午,由日本社会党顾问铃木茂三郎率领的日本社会党访华代表团一行,由广州乘机抵京。许广平到机场欢迎。(1962年1月2日)1月2日晚,张奚若设宴,欢迎铃木茂三郎率领的日本社会党访华代表团。许广平出席。(1962年1月3日)1月4日... 1962年1月1日下午,由日本社会党顾问铃木茂三郎率领的日本社会党访华代表团一行,由广州乘机抵京。许广平到机场欢迎。(1962年1月2日)1月2日晚,张奚若设宴,欢迎铃木茂三郎率领的日本社会党访华代表团。许广平出席。(1962年1月3日)1月4日下午,首都各界集会,欢迎日本禁止原子弹氢弹协议会理事长安井郁。许广平出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社会党 许广平 铃木 茂三 《人民日报》 访华代表团 原子弹
原文传递
两位关中人——吴宓与张奚若
3
作者 谷风 《同舟共进》 2022年第1期59-61,共3页
“关中四大”近年来,陕人吴宓教授的日记、年谱等相继问世,对读者而言不啻是打开了一扇久闭的大门,让人隐约可以窥见其人的奥秘,进而曲径通幽,得以领略晚近学界以及社会历史的风云变幻。吴宓(泾阳人),其声名可谓为晚近学界的陕人之首。... “关中四大”近年来,陕人吴宓教授的日记、年谱等相继问世,对读者而言不啻是打开了一扇久闭的大门,让人隐约可以窥见其人的奥秘,进而曲径通幽,得以领略晚近学界以及社会历史的风云变幻。吴宓(泾阳人),其声名可谓为晚近学界的陕人之首。前者,他的生父吴建寅(芷敬公)曾就职于上海大学和国民政府监察院,晚年则在家乡颇有声望;他的叔父和嗣父吴建常(仲旗公)更是大儒刘古愚的弟子,历任国民革命军驻陕总司令于右任的秘书长、国府监察委员等;还有一个姑丈陈伯澜,更是吴宓的“精神之父”和人生导师。有这样的背景,吴宓可谓得天独厚,很快崭露头角,他15岁始办刊,先后有《童子月报》《十二小豪杰》《陕西维新报》《敬业学报》《星星杂志》《陕西杂志》等,乃至1942年成为堂堂“部聘教授”,终成“关中四大”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右任 监察委员 上海大学 部聘教授 吴宓 刘古愚 曲径通幽
下载PDF
张奚若:从民主革命斗士到新中国教育部长
4
作者 贾巨川 《纵横》 2006年第2期32-35,1,共5页
在同国民党政权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中,张奚若的言行和胆识真是可圈可点,一副令人钦佩的“斗士”形象。国民参政会上,他话锋犀利,历数国民党腐败和蒋介石独裁,在场的蒋介石试图阻止并提醒:欢迎发表意见,但用语刻薄不好。张未加以理会,... 在同国民党政权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中,张奚若的言行和胆识真是可圈可点,一副令人钦佩的“斗士”形象。国民参政会上,他话锋犀利,历数国民党腐败和蒋介石独裁,在场的蒋介石试图阻止并提醒:欢迎发表意见,但用语刻薄不好。张未加以理会,继续慷慨陈词,此后便以“无政可议”拒绝参加国民参政会会议。在西南联大的演讲,他直言不讳:“如果我有机会见到蒋先生,我一定对他说,请他下野,这是客气话。说得不客气就请他滚蛋。”作为新中国第二任教育部长,张奚若依然保持着透明、坦诚的个性,著名的“十六字”诤言振聋发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 辛亥革命 教育部 政治协商会议 蒋介石 民主革命
原文传递
从辛亥革命志士到新中国的部长——记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张奚若
5
作者 黄中岩 贾巨川 《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93-100,共8页
本文以翔实的史料,记述了张奚若先生曲折漫长的生平道路;再现了先生精进求新、高深广博的学者风貌;高度赞扬了先生刚毅坦诚的品格节操和为国为民奋斗的不懈精神,以期达到为世人敬仰和效仿之目的。
关键词 辛亥革命 中国 民主人士 中共铮友 士林楷模 人生经历
全文增补中
张奚若教育思想论略
6
作者 杨兰英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4-87,共4页
张奚若是新中国第二任教育部部长。在主持教育部工作期间,他主张:发展师范教育是我国教育战线的最重要任务;实施全面教育,解决好学生升学、入学和就业的矛盾;依靠群众开展扫除文盲工作。他的教育思想是我国这一时期主流教育思想的代表,... 张奚若是新中国第二任教育部部长。在主持教育部工作期间,他主张:发展师范教育是我国教育战线的最重要任务;实施全面教育,解决好学生升学、入学和就业的矛盾;依靠群众开展扫除文盲工作。他的教育思想是我国这一时期主流教育思想的代表,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贡献颇大,有力地推动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思想
下载PDF
致知的张奚若与致用的张奚若
7
作者 魏万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第5期75-77,共3页
接受过西洋先进政治思想洗礼的张奚若,经历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政局的动荡,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和挫折,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在这个时代尤为突出,在一个服膺民主自由的严肃学者身上,这对矛盾要达到融贯一致,需要的是无畏的勇气和高度严谨的治... 接受过西洋先进政治思想洗礼的张奚若,经历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政局的动荡,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和挫折,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在这个时代尤为突出,在一个服膺民主自由的严肃学者身上,这对矛盾要达到融贯一致,需要的是无畏的勇气和高度严谨的治学理念。主权在民的思想既是张奚若一生的研究重心,也是他多次与国民党政府对抗的精神支柱。观念史与实践史的张奚若由此实现了思想与行为的融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权在民 理论与实践 政治学家 社会改革家
下载PDF
民主与科学的启蒙探索——张奚若先生政治思想述评
8
作者 江文路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31-139,共9页
作为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张奚若致力于传播西方近代民主思想及科学思维方法。亲身经历辛亥革命的他在反思革命后毅然决定赴美求学,期望通过学习现代知识技术帮助国家实现现代化。张奚若先生的政治思想及其治学态度对于当下的我们发扬... 作为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张奚若致力于传播西方近代民主思想及科学思维方法。亲身经历辛亥革命的他在反思革命后毅然决定赴美求学,期望通过学习现代知识技术帮助国家实现现代化。张奚若先生的政治思想及其治学态度对于当下的我们发扬民主与科学精神,不断求索使社会进步的真理意义重大而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政治思想 民主与科学
下载PDF
一个耐人寻味的“疏忽”——蒋廷黻与张奚若之杯葛及其“党国/民国”观
9
作者 刘超 李越 《社会科学论坛》 2012年第6期156-178,共23页
蒋廷黻与张奚若系哥大校友、清华同事,且皆曾属以胡适为核心的学人群。但后来蒋在追忆往事时,虽语及张奚若但故隐其名,原因乃是对张有保留意见。二人的分歧,部分地表现于个性气质上,以及对"本土"与"西化"等学术理念... 蒋廷黻与张奚若系哥大校友、清华同事,且皆曾属以胡适为核心的学人群。但后来蒋在追忆往事时,虽语及张奚若但故隐其名,原因乃是对张有保留意见。二人的分歧,部分地表现于个性气质上,以及对"本土"与"西化"等学术理念上,但这只是表层原因;更深层原因乃是政治倾向上的分歧。张早年即参加南京政府,并曾仕途受挫而对当局颇为失望;蒋虽自学生时代起即热心政事,但直到归国任教十年后才逐步涉足政治,故其对政治颇有热望,对蒋介石政权亦多有期待。张希望当局尽速结束"训政"实行"宪政"、落实民权改善民生,而蒋在拥护"开明专制",通过实行"新式独裁"使中国尽速实现现代化、应对国难,日后条件成熟时,再实现真正的"宪政"。随着国难的加深,二人在国家主义和人本主义上的分歧愈益凸显。这种政治理念上的差异,促成了二者不同的政治选择和从政实践,最后蒋、张二人分别选了国、共两当,经历了迥异的政学人生。当然,二者的政治生涯粗看迥异,但都多有坎坷;其曲折、复杂之程度,皆远超乎其治学、议政时的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廷黻 学术理念 政治理念 哲人君主 新式独裁 政学人生
下载PDF
西南联大张奚若等十教授为国共商谈致蒋、毛电文(1945年10月1日)
10
《同舟共进》 2000年第10期43-44,共2页
上书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表达政见的一种方式,在现代传播媒介未出现以前,这种方式的主要对象是帝王,这是一种原始的参政方式。就这种方式的技术层面而言,它是很古老的,也可以说是落后的,但这种方式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比如著名的公车上书... 上书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表达政见的一种方式,在现代传播媒介未出现以前,这种方式的主要对象是帝王,这是一种原始的参政方式。就这种方式的技术层面而言,它是很古老的,也可以说是落后的,但这种方式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比如著名的公车上书。但离开形式,就上书的激情和勇气而言,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好传统。特别是到了现代社会,上书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变化的主要特征是上书的对象已不仅仅是帝王,而是公众了。现代知识分子的上书,一般说都要进入媒介,这样就使传统的上书成为一种公共舆论了。旧大学里的教授们很喜欢使用这种方式,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许多上书也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西南联大时期,公开上书是教授们的家常便饭,凡见不公,就要用上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教授们习惯了这种表达方式,听的人也习惯了。教授们上书的逻辑是做不做由你,而说不说在我,我们是不能不说话的。我很喜欢上书这种文体,因为它有固定的指向和非常实在的内容,一般也都写得文采飞扬,因为这类文字都是众人商量,然后推一位文章高手来完成的。今天的教授已不大习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意见,所以看看过去教授写的这种文体,也许能唤起我们早已麻木了的心灵。下面这篇以张奚若为首的西南联大十教授为国共商谈致蒋、毛的电文,不但体现了当时教授的现代思想,而且也是一篇好文章。这篇电文出自朱自清之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大 西南联合大学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 电文
下载PDF
论张奚若的政治转向
11
作者 张莉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43-45,共3页
由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逐渐转变为民主主义斗士,是抗战后期张奚若政治思想转变的最鲜明特点。转变的原因与学术思想、马克思主义有效的传播以及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策略的合理运用等密不可分。探寻其转变原因,对于我们今天在新的历史时... 由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逐渐转变为民主主义斗士,是抗战后期张奚若政治思想转变的最鲜明特点。转变的原因与学术思想、马克思主义有效的传播以及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策略的合理运用等密不可分。探寻其转变原因,对于我们今天在新的历史时期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实效性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思想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下载PDF
张奚若评社约论、主权论和自然法论
12
作者 王西涛 《黑龙江史志》 2014年第3期160-161,共2页
张奚若是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是民主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社约论主要说明人类从自然社会到政治国家,是共同订立契约的结果,所以权在民;主权论主要说明主权是公意的产物,是不可让、不可分、不可作非和绝对无限的;自然法论,即自然理性,它... 张奚若是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是民主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社约论主要说明人类从自然社会到政治国家,是共同订立契约的结果,所以权在民;主权论主要说明主权是公意的产物,是不可让、不可分、不可作非和绝对无限的;自然法论,即自然理性,它具有客观性,自然法赋予人权,政府若是违反它而无视人权,必将引来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约论 主权论 自然法论
下载PDF
凤城一月记(上)
13
作者 黄裳 《书城》 2007年第1期103-111,共9页
小引一九四九年底,我随《文汇报》总经理严宝礼赴港洽商购纸,勾留约一月。乘船北返。我不耐海行寂寞,在烟台先下了船,乘火车经济南到天津。津沽是我旧游之地,暌隔多年,不忍即去,因而留连了几天,才到北京。这册旧日记,从一九五○年元日开... 小引一九四九年底,我随《文汇报》总经理严宝礼赴港洽商购纸,勾留约一月。乘船北返。我不耐海行寂寞,在烟台先下了船,乘火车经济南到天津。津沽是我旧游之地,暌隔多年,不忍即去,因而留连了几天,才到北京。这册旧日记,从一九五○年元日开始,时历一月,全部照录,只于各别文字少加修饰,事实并无变动。其应加说明处,别加案语,以便观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下贤集》 钱钟书 东来顺 宋本 苏诗 郑西谛 辰伯 吴景超 旅馆 宾馆 谭富英 琉璃厂 宋元之际
原文传递
“好大喜功”又一景
14
作者 吴立昌 《世界》 2007年第1期73-74,共2页
虽然花钱换来了气派.但于国计民生究竟有多少好处?
关键词 办公楼 毛泽东
原文传递
几个难忘的人
15
作者 何兆武 文靖 《书摘》 2006年第12期46-49,共4页
一包热情的闻一多一个人的性格或者思想大多初步觉醒于十二三岁,到二十四五岁思想定型,形成比较成熟、确定的人生观、世界观。
关键词 曾昭抡 曾先生 无产阶级专政 紧急警报 政治思想史 共产党
原文传递
“另类”大使张文朴
16
作者 邱雯 《侨园》 2005年第6期42-43,共2页
即便走过25年的外交历程,张文朴仍戏称自己是外交界的"另类",但一提及多年持节生涯,这位前驻加拿大大使对外交事业的热爱和自豪之情仍溢于言表.
关键词 民间外交 外交部 加拿大 特鲁多 西方人 外国友人
原文传递
“硬人”张奚若
17
作者 党永庵 《社区》 2011年第8期19-20,共2页
望重德劭的张奚若先生被尘封、被遗忘得太久了。他1973年逝世,至今38年过去,绝少被人提起,身后寂寞如此,令人慨叹不已。
关键词 《"硬人" 随笔 杂文 党永庵
原文传递
大学里的自由演讲
18
作者 谢泳 《全国新书目》 1999年第7期38-38,共1页
自由演讲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方式之一,自由演讲的前提是校园应当有传播思想的自由和责任,自由演讲是大学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很难设想一个没有自由演讲习惯的大学能够是有生气的。自由演讲的主体是教授和... 自由演讲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方式之一,自由演讲的前提是校园应当有传播思想的自由和责任,自由演讲是大学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很难设想一个没有自由演讲习惯的大学能够是有生气的。自由演讲的主体是教授和学生两部分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 演讲
原文传递
浅谈内战期间学者张奚若政治思想的自觉左转——读《张奚若文集》有感
19
作者 夏舒洋 《才智》 2016年第26期219-219,共1页
内战期间,由于国家形势与个人境遇变化,近代著名自由主义学者张奚若实现了个人政治思想的自觉左转,将《张奚若文集》中相关阶段时评政论进行整理分析,对帮助我们今天全方位研究这位重要民主爱国人士的思想转变不无裨益。
关键词 内战 自由主义 政治思想 自觉左转
原文传递
新中国“第一者”
20
《陕西审计》 1999年第5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国名 国旗 国徽 曾联松 越文瑞 高庄 焦百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