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弗里德里克·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史观
- 1
-
-
作者
徐木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安康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96-100,共5页
-
文摘
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弗里德里克·杰姆逊(Fredric Jameson)在其《在“新”结束之后的新文学史》一文中提出了他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生产与文学史的看法。在他看来,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的文学生产变为对诸种“观念”或“想法”(idea)的发明及理论化,后现代主义文学史也变为对这些观念或想法的想象性建构史。因此,杰姆逊认为,对抗资本主义话语的现代主义艺术之历史已经终结,紧随其后的后现代主义艺术史则完全让位于晚期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即当作品变为“想法”时,对“想法”的解释也就变为对“作品”的创作,而解释权最终掌握在统治阶级的话语体系之中。杰姆逊的观点固然存在局限,但为我们理解当代文学及艺术提供了有价值的反思。
-
关键词
弗里德里克·杰姆逊
后现代主义
文学史
意识形态
-
Keywords
Fredric Jameson
postmodernism
literary history
ideology
-
分类号
I109.5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威廉·莫里斯、弗里德里克·杰姆逊和乌托邦问题
- 2
-
-
作者
托尼·帕克尼
王斌(译)
-
机构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英语系
《成廉·莫里斯研究》杂志
南京大学文学院
-
出处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162-169,312,共9页
-
文摘
托尼·帕克尼把威廉·莫里斯有关社会主义乌托邦的著作《乌有之乡的消息》,与美国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弗里德里克·杰姆逊的著作综合起来进行研究,他试图呈现出发生在莫里斯和杰姆逊之间的第一次全面的理论碰撞。作者认为乌托邦虽然失败了,但是乌托邦在失败的过程中却创造了独特的艾伦的形象,她本身成为了一种杰姆逊式的乌托邦理论,我们围绕她来讲述一个开放且没有结局的故事,为即将到来的时代提供一种探索性的类比。
-
关键词
乌托邦
《乌有之乡的消息》
威廉·莫里斯
弗里德里克·杰姆逊
-
分类号
D091.6
[政治法律—政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