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弗洛伊德与文学 被引量:13
1
作者 莱昂内尔.特里林 陆谷孙 曾道中 《文艺理论研究》 1981年第3期155-166,共12页
特里林教授是美国第一流的文学评论家之一。在下面这篇卓具识见的文章中,他论述了弗洛伊德与文学的关系。文章开宗明义就是一席惊人高论;精神分析可被视作十九世纪文学中浪漫主义运动的顶峰。随即,特里林对浪漫主义的三个特征——致力... 特里林教授是美国第一流的文学评论家之一。在下面这篇卓具识见的文章中,他论述了弗洛伊德与文学的关系。文章开宗明义就是一席惊人高论;精神分析可被视作十九世纪文学中浪漫主义运动的顶峰。随即,特里林对浪漫主义的三个特征——致力于探索自我,承认人类行为中的潜在成分,以及精神是一个可划分的整体的观念——作了概括的描述,并以此为中心展开了他引人注目的论点。特里林认为这三点固然无疑是弗洛伊德学说的基础部分之一,但同时又提出弗洛伊德给这体系增添了一个理性主义的反浪漫主义的成分,将精神分析的最终目标视为控制冲动——“自我(ego)处处都应主宰伊特(id)。”特里林不无善意地批评了弗洛伊德对于艺术家的多少有点狭隘的看法,并试图相当详尽地调和一些矛盾,最后终于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创造性艺术家与神经病患者之间的区别的图画——前者能控制自己的幻想,后者则沉溺于其中。特里林觉得,弗洛伊德关于精神是“形象的”的观念将诗歌“自然化”了。弗洛伊德对于无意识的描绘为艺术家开拓并丰富了新天地,弗洛伊德体系中的人被认为“远比其它任何现代体系所能构想的人都更具有尊严和更有趣味——是文化和生物学的错综复杂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心理学 精神分析学 无意识 艺术家 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 理性主义 文学评论 弗洛伊德学说 莎士比亚
下载PDF
当代英国儿童文学概述──兼谈几种流行理论对儿童文学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克里斯蒂·霍尔 米克·桑德斯 吴学先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0-136,共7页
当代英国儿童文学概述──兼谈几种流行理论对儿童文学的影响克里斯蒂·霍尔(ChristineHall),米克·桑德斯(MickSaunders),吴学先英国诺丁汉大学教育学院一、引子在当今英国,市场上儿童图书的... 当代英国儿童文学概述──兼谈几种流行理论对儿童文学的影响克里斯蒂·霍尔(ChristineHall),米克·桑德斯(MickSaunders),吴学先英国诺丁汉大学教育学院一、引子在当今英国,市场上儿童图书的数量之大和种类之多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 儿童故事 女性形象 女权主义者 弗洛伊德心理学 阅读理论 文学批评 作品 孩子们 出版者
原文传递
茨威格小说与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 被引量:8
3
作者 杨荣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3-105,共3页
茨威格的小说创作受到了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但是 ,茨威格小说并非仅仅是再现和图解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 ,还突出地反映了作家对犹太民族命运的关注 ,对战争的抗议 ,对被社会抛弃的畸零人的同情。只有认识茨威格小说与弗洛伊德... 茨威格的小说创作受到了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但是 ,茨威格小说并非仅仅是再现和图解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 ,还突出地反映了作家对犹太民族命运的关注 ,对战争的抗议 ,对被社会抛弃的畸零人的同情。只有认识茨威格小说与弗洛伊德心理学学说的联系和区别 ,才能准确认识茨威格创作的真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茨威格 小说 弗洛伊德心理学
下载PDF
有关拓扑心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 被引量:2
4
作者 高觉敷 《心理科学通讯》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7,66,共6页
勒温的心理学理论与思想在当代心理学的发展中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对勒温心理学思想的来源作了一定的研究,并针对其理论中的重点:人与环境、物理宇宙与心理宇宙,以及可能运动的空间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作者希望能通过此文以引起国... 勒温的心理学理论与思想在当代心理学的发展中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对勒温心理学思想的来源作了一定的研究,并针对其理论中的重点:人与环境、物理宇宙与心理宇宙,以及可能运动的空间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作者希望能通过此文以引起国内同行对勒温心理学的注意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心理学 拓扑心理学 心理学原理 心理学思想 人与环境 心理学理论 心理生活空间 当代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儿童
下载PDF
《麦克白》的现代主义解读 被引量:4
5
作者 谈瀛洲 陆谷孙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8-83,共6页
从现代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弗洛伊德学说──的角度来看,《麦克白》是一部富有现代性的作品。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人格概念不同,这部名剧的主人公的人格,不是一个理性或浪漫感情占主导地位的总体,而是由相互冲突的力量组成的... 从现代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弗洛伊德学说──的角度来看,《麦克白》是一部富有现代性的作品。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人格概念不同,这部名剧的主人公的人格,不是一个理性或浪漫感情占主导地位的总体,而是由相互冲突的力量组成的,并在邪恶力量的影响之下失去平衡,导致主人公的毁灭。这就解释了麦克白作为一个反面人物的悲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麦克白》 莎士比亚 《俄狄浦斯王》 弗洛伊德学说 弗洛伊德心理学 现代性 人性 悲剧
下载PDF
试论髡残人格中的“恋母情结” 被引量:5
6
作者 颜榴 《美术观察》 1996年第5期50-54,共5页
髡残,字介丘,一字石溪,又号白秃,一号残道者,又自号笺壤石溪残道人、幽栖电住道人,湖广武陵人。生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卒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少年时抗婚,弃举子业,在明亡之前出家为僧。髡残出家的具体时间,程正揆《石溪小传》作20... 髡残,字介丘,一字石溪,又号白秃,一号残道者,又自号笺壤石溪残道人、幽栖电住道人,湖广武陵人。生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卒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少年时抗婚,弃举子业,在明亡之前出家为僧。髡残出家的具体时间,程正揆《石溪小传》作20岁,钱澄之《髡残石溪小传》作27岁。明亡前后,他曾避兵桃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恋母情结” 弗洛伊德心理学 母亲形象 武陵 绘画艺术 人格 杨嗣昌 父权制社会 孤独的个人 精神危机
原文传递
高觉敷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2
7
作者 申荷永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86-89,共4页
高觉敷,原名高卓,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申荷永,心理学博士,现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任教。高觉敷先生住在南京赤壁路12号,这是一幢古朴典雅的楼房,院内有一株很大的腊梅树,以其特有的素朴装点着这个小小的院落... 高觉敷,原名高卓,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申荷永,心理学博士,现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任教。高觉敷先生住在南京赤壁路12号,这是一幢古朴典雅的楼房,院内有一株很大的腊梅树,以其特有的素朴装点着这个小小的院落。高先生虽已九十多岁高龄,但思维敏捷,谈锋锐利,话语深刻,幽默动人。我的采访从他如何选择心理学谈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心理学 高觉敷 心理学 访谈录 麦独孤 西方心理学 温心 心理学研究 弗洛伊德主义 教授
下载PDF
现代认知发展心理学述评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积家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87年第4期34-37,33,共5页
现代认知心理学,作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思潮,已经影响到西方心理学的各个方面,对发展心理学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在美国已成为发展心理学的一股重要力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新的分支—... 现代认知心理学,作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思潮,已经影响到西方心理学的各个方面,对发展心理学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在美国已成为发展心理学的一股重要力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新的分支——现代认知发展心理学。本文是对现代认知发展心理学产生、发展和研究的评述。一、现代认知发展心理学兴起的原因任何一种理论的兴起都有其发展过程和思想渊源,都有其内部和外部的动力。从内部原因上看,现代认知发展心理学的兴起是儿童心理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截止到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在西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中是行为主义理论和弗洛伊德心理学占主导地位。行为主义机械地理解人的心理现象不能令人满意,而弗洛伊德主义则难免给人以神秘玄虚之感。因此,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迫切需要一种较为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从外部原因上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发展心理学 儿童心理学 现代认知心理学 皮亚杰理论 现代西方心理学 行为主义理论 弗洛伊德心理学 弗洛伊德主义 理解人 信息加工
下载PDF
三种人的本质观及其对心理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江光荣 林孟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53-156,共4页
The authors focus on the effects of three kinds of views of human beings,i.e.reactive,reactive in depth,and proactive human beings described by G.Allport on psychotherapy.There was a set of differences among three the... The authors focus on the effects of three kinds of views of human beings,i.e.reactive,reactive in depth,and proactive human beings described by G.Allport on psychotherapy.There was a set of differences among three therapeutic orientations that affected by the three kinds of human images.These differences included:focusing on the diseases vs the clients,emphasizing on treatment vs development,teaching vs facilitating,how to deal with the therapeutic relationship,doctors 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treatment vs clients 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change,and focusing on which one among thinking,feelings,and behavi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观 心理治疗 行为主义心理学 弗洛伊德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反应的存在” “深层反应的存在” “自发性的存在”
下载PDF
审美幻象问题与心理学解释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杰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1X期46-52,共7页
一、审美幻象问题的产生远古神话告诉我们,人的幸福和自由只存在于遥远的过去;科学时代的神话则向我们许诺,幸福和自由存在于美好的未来。马克思严肃地指出,一切历史之谜的真正解决只能来自人们现实生活关系的改造。
关键词 弗洛伊德心理学 审美幻象 浪漫主义美学 精神分析理论 想象界 审美活动 拉辛 欲望 现代美学 镜像阶段
下载PDF
试论我国文艺心理学研究的若干缺陷
11
作者 郭亨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77-82,共6页
我国的文艺心理学研究工作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存在的缺陷也是明显的:缺乏对指导思想的清醒意识,缺乏方法学上的认真研究,对艺术方面的心理学研究过于薄弱,对儿童文艺心理学研究未予重视,对文艺心理学的应用研究尚未展开等。文中就如何... 我国的文艺心理学研究工作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存在的缺陷也是明显的:缺乏对指导思想的清醒意识,缺乏方法学上的认真研究,对艺术方面的心理学研究过于薄弱,对儿童文艺心理学研究未予重视,对文艺心理学的应用研究尚未展开等。文中就如何弥补这些缺陷问题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研究者 心理学研究方法 文学心理学 艺术心理学 儿童 文艺心理学 心理研究 弗洛伊德心理学 心理问题 心理学
下载PDF
选择:不仅仅是“拿来”——谈“当代学术思潮译丛”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昕 杨鲁军 +1 位作者 石磊 潘龙杰 《中国图书评论》 1987年第3期138-141,共4页
①当今世界,日新月异;新的思想,新的潮流,新的学派,新的学科,恰如千重细浪,滚滚而来……列宁说过,一个人如果产生了“不可宽恕的‘闭眼不看’现代‘思想动态’的态度,他距离马克思主义之远,就可想而知了”!
关键词 完形心理学 世界观 学派 行为主义 弗洛伊德心理学 学术思潮 自我实现 马克思主义 当今世界 思想动态
下载PDF
罗伯-格里耶作品中的弗洛伊德主义因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令飞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4年第2期34-39,共6页
美国著名评论家莱尔内·特里林在论述弗洛伊德与文学的关系时曾经指出:“弗洛伊德对文学的影响一直是十分巨大的,其中大部分内容影响之广,甚难估计,而且往往以反常的或歪曲的简化形式在不知不觉中渗入我们的生活,并成为我们文化的... 美国著名评论家莱尔内·特里林在论述弗洛伊德与文学的关系时曾经指出:“弗洛伊德对文学的影响一直是十分巨大的,其中大部分内容影响之广,甚难估计,而且往往以反常的或歪曲的简化形式在不知不觉中渗入我们的生活,并成为我们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弗洛伊德主义作为20世纪一股强有力的文化思潮,其意义涉及到西方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对当代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均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主义 弗洛伊德学说 罗伯-格里耶 俄狄浦斯情结 弗洛伊德心理学 《橡皮》 作品 《窥视者》 现代主义文学 意识与无意识
下载PDF
“因为你已经死了”——玛夏·诺曼《母亲·晚安》一剧解读 被引量:3
14
作者 汤立峰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2-44,共3页
“因为你已经死了”———玛夏·诺曼《母亲·晚安》一剧解读汤立峰戏剧在当今美国文坛中并不走红,但女剧作家玛夏·诺曼的一部描写美国南部乡村的小剧,却在1983年荣获普利策戏剧奖之后至今盛演不衰,随之出版的《母... “因为你已经死了”———玛夏·诺曼《母亲·晚安》一剧解读汤立峰戏剧在当今美国文坛中并不走红,但女剧作家玛夏·诺曼的一部描写美国南部乡村的小剧,却在1983年荣获普利策戏剧奖之后至今盛演不衰,随之出版的《母亲·晚安》一书也不断再版。一本小书持续十余年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 女剧作家 美国南部 判断方式 单调乏味的工作 弗洛伊德心理学 悲剧的诞生 黑洞 日常生活 乡下佬
原文传递
析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心理学形态──关于皮亚杰与弗洛伊德学说的价值论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段培君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41-48,共8页
关键词 弗洛伊德心理学 皮亚杰 理性主义 非理性 弗洛伊德学说 《发生认识论原理》 发生心理学 价值论 自我中心化 本能论
原文传递
文明时代对野蛮的认同——弗洛伊德心理学批判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中信 木白 《外国问题研究》 CSSCI 1997年第2期2-4,13,共4页
文明时代对野蛮的认同——弗洛伊德心理学批判王中信木白就一般意义而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是世界文化的两条平行线,而人们这种经验图景是有条件的。实际上只有当我们在历史的眼光下才能看到这点,也就是说,当我们将科学主义与人文... 文明时代对野蛮的认同——弗洛伊德心理学批判王中信木白就一般意义而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是世界文化的两条平行线,而人们这种经验图景是有条件的。实际上只有当我们在历史的眼光下才能看到这点,也就是说,当我们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视为历史范畴的时候,即把二者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心理学 文明时代 潜意识 科学主义 人文主义理想 文艺复兴 精神分析心理学 人的本能 人的意识 人格学说
下载PDF
反对心理学中的主观主义
17
作者 Н.С.曼苏罗夫 吴生林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58年第4期48-61,37,共15页
心理学史,也和任何其它科学史一样,是一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残酷斗争的历史。但是心理学上的这种斗争却具有自己的特点。
关键词 弗洛伊德心理学 主观主义 心理学 主观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哲学家 美国心理学 弗洛伊德主义 心理过程 心理现象 行为主义
下载PDF
一部文艺心理学的早期译著——读鲁迅译《苦闷的象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鲁枢元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68-74,共7页
一九二三年九月一日,年富力强的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罹难于关东大地震的镰仓海啸之中。他的一部文艺理论专著的手稿——《苦闷的象征》,由亲友们从废墟中扒出,于第二年的二月付梓问世。就在这一年的年底,鲁迅将其译成中文介绍给了... 一九二三年九月一日,年富力强的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罹难于关东大地震的镰仓海啸之中。他的一部文艺理论专著的手稿——《苦闷的象征》,由亲友们从废墟中扒出,于第二年的二月付梓问世。就在这一年的年底,鲁迅将其译成中文介绍给了中国的读者,并在这本译著的引言中作出了以下评价:“作者自己就很有独创力的,于是此书也就成为一种创作,而对于文艺,即多有独到的见地和深切的会心。”“倘读者能够坚忍地反复过两三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厨川白村 弗洛伊德学说 鲁迅 象征主义 文艺理论家 理论专著 精神分析学说 弗洛伊德心理学 心理活动 文学史料
下载PDF
关于皮亚杰与弗洛伊德心理建构思想的哲学倾向 被引量:1
19
作者 段培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67-71,共5页
皮亚杰的建构理论是以收敛为主要倾向的,它体现为对协调、平衡、秩序以及连续有序的强调,在建构过程中是一种保全结构的因素。弗洛伊德的建构理论是以发散为主要倾向的。这种倾向被理解为对冲突、不平衡、混沌以及间断无序一类因素的... 皮亚杰的建构理论是以收敛为主要倾向的,它体现为对协调、平衡、秩序以及连续有序的强调,在建构过程中是一种保全结构的因素。弗洛伊德的建构理论是以发散为主要倾向的。这种倾向被理解为对冲突、不平衡、混沌以及间断无序一类因素的强调,在建构过程中具有某种解构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 皮亚杰 心理建构 自我与超我 辩证法 弗洛伊德心理学 理性主义 自我中心化 建构过程 逻辑数学
下载PDF
女性的困惑——析多萝西娅·布鲁克和伊莎贝尔·阿切尔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意青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9,共7页
亨利·詹姆斯在赞美乔治·艾略特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以及她那夹叙夹议文风的同时,充分肯定了她对英国乡村和小城镇风土人情的把握。他把艾略特的《米德尔马奇》归入英国文学中最佳作品的行列,推崇它描绘了“一幅广阔的图画,人物蜂... 亨利·詹姆斯在赞美乔治·艾略特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以及她那夹叙夹议文风的同时,充分肯定了她对英国乡村和小城镇风土人情的把握。他把艾略特的《米德尔马奇》归入英国文学中最佳作品的行列,推崇它描绘了“一幅广阔的图画,人物蜂拥,色彩浓郁,情节垒叠,意象生动,潜伏着许多生花妙笔,并充满了才气横溢的篇章”。但夸奖之余,詹姆斯对小说的女主角多萝西娅·布鲁克的形象塑造却不以为然。他说这个人物写得“太纯洁高尚,因而变得很狭窄”,这是“对如此美好的角色的浪费”。他认为多萝西娅的故事没有得到展开。他说:“卡索勃恩在故事中途死去,从这一刻开始到结尾,我们对多萝西娅的兴趣就局限在一个问题上,她会不会嫁给威尔·莱地斯罗?这个问题相对来看是不足为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萝西娅 亨利·詹姆斯 乔治·艾略特 女主人公 贝尔 女主角 形象塑造 英国小说 英国文学 弗洛伊德心理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