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水流量对引水渠道中水内冰演变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晓玲 张自强 +1 位作者 李涛 安娟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07-1312,共6页
水电站引水渠道中的冰害会影响水电站的安全运行,危害当地人民的人身安全。为开展引水渠道中水内冰演变的研究,建立了三维非稳态欧拉两相流模型,动量方程考虑了相间曳力、升力、虚拟质量力,热量传递方程中考虑了冰水之间的热量传递以及... 水电站引水渠道中的冰害会影响水电站的安全运行,危害当地人民的人身安全。为开展引水渠道中水内冰演变的研究,建立了三维非稳态欧拉两相流模型,动量方程考虑了相间曳力、升力、虚拟质量力,热量传递方程中考虑了冰水之间的热量传递以及太阳辐射、有效辐射、蒸发热损失、水面对流热损失等。模拟分析了不同引水流量下温度及冰体积分数的沿程分布,结果表明:冰温沿程逐渐升高;水温沿程先降低后升高、沿程出现最低点。冰体积分数沿程存在突变点,且突变点在水温最低点附近。随着引水流量减小,产冰起始位置向渠道上游移动,但最终的产冰量和冰体积分数逐渐减小。通过与黄河上游河道中水内冰演变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内冰演变 水流量 非稳态欧拉两相流 水电站 水渠道
下载PDF
基于MIKE21模型的人工生态湖优化设计 被引量:17
2
作者 郭鹏程 蔡明 闫大鹏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58,共3页
采用MIKE21水质水动力综合模型模拟计算了不同方案下北川河生态河道10#生态湖的流场及水体交换情况,分析了湖区水体在不同引水条件下发生置换的效率。结果表明:在湖体西北部新开一个引水口,新开引水口引水流量为1.5 m3/s、原有引水口流... 采用MIKE21水质水动力综合模型模拟计算了不同方案下北川河生态河道10#生态湖的流场及水体交换情况,分析了湖区水体在不同引水条件下发生置换的效率。结果表明:在湖体西北部新开一个引水口,新开引水口引水流量为1.5 m3/s、原有引水口流量为0.5 m3/s时,既能大幅度改善10#生态湖水环境质量,又能减少调水时间并节约水量,为最优设计方案;但在湖区现有设计形态下,湖区存在多处死水区域和水体交换能力较差的区域,可能成为湖区潜在的水质重污染区和富营养化高发区,需进一步优化现有湖体设计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21模型 人工湖 水流量 水环境质量
下载PDF
引江补汉工程实施后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可调水量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许继军 张晓琦 +3 位作者 周涛 李清清 尹正杰 王永强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0-799,共10页
随着新时期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的高质量发展,首批建设工程引江补汉工程正式开工,为支撑未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与引江补汉工程的联合协调运行,根据引江补汉工程设计参数,提出多组丹江口水库与引江补汉工程联合调度方式,并模拟分析得到... 随着新时期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的高质量发展,首批建设工程引江补汉工程正式开工,为支撑未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与引江补汉工程的联合协调运行,根据引江补汉工程设计参数,提出多组丹江口水库与引江补汉工程联合调度方式,并模拟分析得到引江补汉工程实施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可调水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设置引江补汉工程补水水位控制线、同步优化陶岔渠首引水调度线,充分利用引江补汉工程补水来满足汉江中下游用水需求,从而置换更多坝前水量引至陶岔渠首、清泉沟等用水需求方,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丹江口水库供水与引江补汉工程补水决策的有效衔接;相比于中线一期工程现状供水调度情景,采用合适的引江补汉工程与中线水源工程联合调度方式,可在保障汉江中下游用水量需求的同时,满足下游断面最小用水量达标率至98.9%~99.2%,并提高中线受水区可供水量17.7亿~25.8亿m^(3),继而有效协调中线水源工程的中线受水区、清泉沟渠首及汉江中下游等多方用水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水量 江补汉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供水保障 水流量
下载PDF
芭蕉湖-南湖连通工程的连通性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叶华 李志威 沈小雄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31-738,共8页
江湖水系连通是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和提高人居环境的重要措施,但有关城市内湖水系连通工程的动态连通性定量评价不够完善。基于岳阳城区芭蕉湖-南湖连通工程方案,从长江引水至芭蕉湖通过王家河流域新开挖河道自流至南湖,以改善王家... 江湖水系连通是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和提高人居环境的重要措施,但有关城市内湖水系连通工程的动态连通性定量评价不够完善。基于岳阳城区芭蕉湖-南湖连通工程方案,从长江引水至芭蕉湖通过王家河流域新开挖河道自流至南湖,以改善王家河和南湖水质状况与修复水生态功能。采用MIKE21水动力模型分别模拟汛期和非汛期时6、12和24 m^3/s的流量条件下,南湖出口最低控制水位为25.86 m和26.06 m的12种工况,分析不同引水条件下两湖的连通性,并提出一个定量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引水初期流量取24 m^3/s和控制南湖出口最低水位为25.86 m时,汛期和非汛期连通性均达最佳状态,此时换水周期分别缩短至5.59、5.17 d。从连通性指数的变化来看,"引江济湖"和"两湖连通"增强了水系连通性,可提高水体自循环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连通性 水动力模拟 水流量 连通性指数 换水效率
原文传递
砥砺奋进 计日程功——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工程(山东段)陶城铺闸建设纪实
5
作者 熊长军 郭蕾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4年第10期22-23,共2页
山东省阳谷县陶城铺引黄涵闸,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黄河下游左岸的黄河大堤上,滋润着鲁西大地陶城铺灌区的74万亩农田。近年来,受黄河下游河床下切、河势变化、渠道淤积等因素影响,黄河下游引黄涵闸的引水流量逐年下降,引水能力已无... 山东省阳谷县陶城铺引黄涵闸,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黄河下游左岸的黄河大堤上,滋润着鲁西大地陶城铺灌区的74万亩农田。近年来,受黄河下游河床下切、河势变化、渠道淤积等因素影响,黄河下游引黄涵闸的引水流量逐年下降,引水能力已无法满足灌溉需求,引水困难问题已影响和制约了灌区的进一步发展。2022年,国家正式启动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工程,陶城铺闸被列入其中,采用原址重建方案,新建水闸结构与老闸相同,涵闸设计流量维持老闸原设计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道淤积 水流量 河床下切 河势变化 黄河大堤 设计流量 黄涵闸 陶城铺
下载PDF
基于水文水动力模型的城镇水环境提升关键技术研究
6
作者 孙骏 张茜 +1 位作者 花卉 蒋晓艳 《浙江水利科技》 2023年第2期1-5,12,共6页
近年来某城镇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为改善城镇水生态环境,拟实施河湖连通工程。河湖连通工程水生态环境改善主要通过截污、引水活水和水生态修复等方法实现,其中引水工程的规模论证是本次水生态环境改善方案的重点。通过建立二维水动力... 近年来某城镇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为改善城镇水生态环境,拟实施河湖连通工程。河湖连通工程水生态环境改善主要通过截污、引水活水和水生态修复等方法实现,其中引水工程的规模论证是本次水生态环境改善方案的重点。通过建立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分析论证不同引水规模下水质改善、水力特性等评价指标,从而确定合理的引水流量及换水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环境 河湖连通工程 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 水流量
下载PDF
基于黑山峡河段工程的供水水网体系研究
7
作者 宋天华 张国军 +1 位作者 李颖曼 方洪斌 《陕西水利》 2023年第11期114-115,118,共3页
基于黑山峡水库生效后,文章开展覆盖河段区域的供水水网体系研究。首先从供水线路、供水扬程、供水量、供水成本和规划工程的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供水范围和供水对象;其次分别从生态灌区和重要水源工程等方面,分析确定供水... 基于黑山峡水库生效后,文章开展覆盖河段区域的供水水网体系研究。首先从供水线路、供水扬程、供水量、供水成本和规划工程的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供水范围和供水对象;其次分别从生态灌区和重要水源工程等方面,分析确定供水水网的供水规模;最后根据不同供水对象的供水要求,拟定黑山峡水库东、西干渠的引水流量。研究对于黑山峡河段开发及工程规模的科学论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山峡水库 供水范围 供水规模 水流量
下载PDF
大通湖区水系连通工程改善水环境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悦 李志威 +2 位作者 胡旭跃 谭岚 姜恒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6-123,共8页
大通湖是洞庭湖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其水质状况呈现恶化态势,正通过实施水系连通工程,以期改善其水环境。基于MIKE21构建大通湖区水系连通工程的二维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选取总氮和总磷作为水质指标,模拟不同连通调度方案下大通湖的... 大通湖是洞庭湖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其水质状况呈现恶化态势,正通过实施水系连通工程,以期改善其水环境。基于MIKE21构建大通湖区水系连通工程的二维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选取总氮和总磷作为水质指标,模拟不同连通调度方案下大通湖的氮磷浓度变化,采用滞水区面积比例、浓度变化指数、换水率和水质浓度改善率,评估6个连通方案下大通湖水环境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实施引水调度方案能够有效改善大通湖水环境,当引水前期流量取30 m^(3)/s,出口水位控制在25.48 m时和引水后期流量保持为30 m^(3)/s不变,出口水位调整至25.88 m时,大通湖水环境改善效果最佳。本研究可为实施水系连通工程,改善类似湖泊水环境和提高引水调度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连通 水环境改善 水质模拟 水流量 洞庭湖区
下载PDF
位山灌区农业节水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3
9
作者 连维强 姜海波 《中国水利》 2004年第11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水资源 水流量 节约用水 节水灌溉
下载PDF
关于渠道纵坡及断面尺寸的选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彦林 《广西水利水电》 1989年第4期39-41,16,共4页
众所周知,矩形渠道的水力最佳断面为b=2h,即渠底净宽等于过水深的2倍,此时渠道断面的湿周为最小,水流沿途渗透量也为最小,达到最佳的水力要求,也就是水力的最佳经济断面。然而,在实际工程中,许多引水渠道都是建在陡峻的山坡上,按水力最... 众所周知,矩形渠道的水力最佳断面为b=2h,即渠底净宽等于过水深的2倍,此时渠道断面的湿周为最小,水流沿途渗透量也为最小,达到最佳的水力要求,也就是水力的最佳经济断面。然而,在实际工程中,许多引水渠道都是建在陡峻的山坡上,按水力最佳情况选择的宽浅式断面往往开挖工作量较大,因此并不能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一般采用的都是窄深式或宽浅适中的断面型式,在选择断面的过程中,以流速做为控制指标,只要流速在不冲与不淤流速之间即可,纵坡i的选择往往是依经验或仅从减少水头损失方面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道纵坡 水渠道 渠底 渗透量 水头损失 水流量 糙率 浆砌石 渠道设计 渠线
下载PDF
国外跨流域调水工程简介 被引量:2
11
作者 粟宗嵩 姜伟 《世界农业》 1982年第2期34-37,共4页
水是人类经济活动和生活所不可一时或缺的自然资源。对于农业,它是命脉;对于工业,它是前提。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的用水量也与日俱增。当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需水量超出水源的供水能力时,就将出现水荒。国外实践业已证明,在干旱... 水是人类经济活动和生活所不可一时或缺的自然资源。对于农业,它是命脉;对于工业,它是前提。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的用水量也与日俱增。当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需水量超出水源的供水能力时,就将出现水荒。国外实践业已证明,在干旱、半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水工程 跨流域 工程简介 北水南调 调水量 水资源 灌溉面积 水利建设 水流量 伏尔加河
下载PDF
综合利用水利建设项目投资费用分摊问题探讨——以陶岔渠首枢纽工程为例
12
作者 刘建树 杨亮 +1 位作者 方玉 郑佳 《治淮》 2022年第12期74-76,共3页
一、基本情况陶岔渠首枢纽是南水北调中线输水总干渠的渠首工程,具有调水、灌溉、发电等功能。工程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主要由调水建筑工程和电站工程组成。前者主要功能为挡水,引水流量350m3/s;后者主要功能为发电,装机容量5... 一、基本情况陶岔渠首枢纽是南水北调中线输水总干渠的渠首工程,具有调水、灌溉、发电等功能。工程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主要由调水建筑工程和电站工程组成。前者主要功能为挡水,引水流量350m3/s;后者主要功能为发电,装机容量50MW,年发电2.37亿kW·h。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混凝土挡水坝、引水闸、消力池、引渠、电站、桥梁、道路、房屋建筑和金属结构、机电设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建设项目 南水北调中线 水流量 渠首工程 金属结构 机电设备 水闸 消力池
下载PDF
位山灌区水利经济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新华 见桂芹 《山东水利》 2006年第6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位山灌区 水利经济 鲁西平原 灌溉面积 水流量 大型灌区 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 高效利用 优化配置
下载PDF
苏州古城引水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小东 孙福林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13-19,共7页
本文通过水量和水质模型试验,提出了苏州古城河道为满足景观、旅游要求的最优引水流量和进水口门.
关键词 水量 水质 模型 水流量 进水口门 古城 河道
下载PDF
簸箕李引黄灌区水沙运行分析及对策
15
作者 房本岩 贾增晖 《海河水利》 2022年第5期92-96,共5页
为减少引黄灌区上游泥沙淤积,减小泥沙危害,从分析研究簸箕李引黄灌区条渠引水引沙的季节变化规律和泥沙淤积特性方面入手,发现其引水引沙因季节的不同变化较大,条渠淤积的泥沙并不完全按固定比例淤积,进口与出口含沙量之间存在着一定... 为减少引黄灌区上游泥沙淤积,减小泥沙危害,从分析研究簸箕李引黄灌区条渠引水引沙的季节变化规律和泥沙淤积特性方面入手,发现其引水引沙因季节的不同变化较大,条渠淤积的泥沙并不完全按固定比例淤积,进口与出口含沙量之间存在着一定函数关系。在引水初期,泥沙淤积表现为溯源淤积,随着淤积量增多溯源性逐步消失,有时会出现渠底冲刷现象。造成淤积的原因是入渠泥沙偏多偏粗,渠道设计参数取值不合理,流速偏小,支渠引水不合理。通过减少入渠泥沙、合理修整渠道、改造支渠闸等,实施合理的水沙调度方案,使大部分泥沙输送到下游,实现了远距离输沙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淤积 含沙量 水流量 黄灌区
下载PDF
基于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水电站引水流量增加幅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卢小波 吕生玺 +2 位作者 胡斌超 张晓明 朱磊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9年第8期18-21,共4页
二龙山水电站是黑河水能梯级规划的第4座梯级电站,采用直接衔接上游三道湾厂房尾水的串联式开发方式。莺落峡水文站长系列径流观测资料显示,黑河径流成增加趋势,电站在丰水期,特别是主汛期大量弃水,造成水能资源浪费。为提高水电站水能... 二龙山水电站是黑河水能梯级规划的第4座梯级电站,采用直接衔接上游三道湾厂房尾水的串联式开发方式。莺落峡水文站长系列径流观测资料显示,黑河径流成增加趋势,电站在丰水期,特别是主汛期大量弃水,造成水能资源浪费。为提高水电站水能利用效率,亟待进行提质增效。因此,在保障河流生态基流的基础上进行水电站引水流量增加幅度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统计分析长系列水文观测资料,在径流变化趋势分析、河道生态流量分析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电站引水流量增加幅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二龙山电站可增加的引水流量区间为0.8~47.8 m^3/s,增加幅度0.7%~30.4%。在设计引水流量98 m^3/s的基础上,可增加的幅度为7.15%,增加引水流量7 m^3/s,引水流量增加后,有功负荷增加至51.5 MW,电站日增加有功发电量4.8万kW·h,年增加发电效益55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变化 生态基流保障 水流量 增加幅度
下载PDF
MIKE11 AD模型在富阳市江南新城水环境改善方案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海 王志平 顾希俊 《浙江水利科技》 2012年第1期27-29,35,共4页
江南新城位于富阳市富春江南岸,杭千高速公路以北,现状水环境恶化。为改善水环境,设计从江南新城西侧富春江上游引优质水,经江南新城,冲淡、稀释和净化江南新城范围内水环境恶化的水体,再排入江南新城东侧富春江下游,并采用MIKE11 AD模... 江南新城位于富阳市富春江南岸,杭千高速公路以北,现状水环境恶化。为改善水环境,设计从江南新城西侧富春江上游引优质水,经江南新城,冲淡、稀释和净化江南新城范围内水环境恶化的水体,再排入江南新城东侧富春江下游,并采用MIKE11 AD模型计算分析各种方案,确定合理引水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新城 MIKE11 AD模型 水环境 水流量
下载PDF
溢流坝坝上水深与输水隧洞引水流量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殿山 赵秀娟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2年第3期41-42,共2页
分析了后山溢流坝坝上水深与输水隧洞引水流量关系 。
关键词 坝上水深 输水隧洞 水流量 隧洞特性流量 溢流坝 关系
下载PDF
河流引水工程可引水量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代超 尹健梅 屈玉竹 《水利技术监督》 2021年第5期163-169,共7页
龙鼻子引水工程为山区典型河流引水工程,在其可引水量分析中,用水文比拟法计算引水区设计径流,通过常遇洪水分析法、径流逐日分配法、日流量分配和常遇洪水综合分析法、常遇洪水洪峰流量与平均流量比值放大日流量分析法4种引水分析方法... 龙鼻子引水工程为山区典型河流引水工程,在其可引水量分析中,用水文比拟法计算引水区设计径流,通过常遇洪水分析法、径流逐日分配法、日流量分配和常遇洪水综合分析法、常遇洪水洪峰流量与平均流量比值放大日流量分析法4种引水分析方法,对设计引水流量和引水率进行计算分析,其引水分析思路和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鼻子水工程 区间径流 水量 水流量
下载PDF
坎儿井计算原理在引潜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包建芬 《吉林水利》 2004年第5期13-14,共2页
 本文以引潜工程实例,引用坎儿井的计算原理,设计引潜工程的引水量。工程竣工后经检测,实际引水量与设计流量相符。为引潜工程设计引水量找到了可靠依据。
关键词 坎儿井 潜工程 水量 水流量 廊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