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质机构、企业性质与关联交易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文华 冯照桢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0-87,127,共8页
基于2007-2009年3618家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从关联交易密度和关联交易频率两个维度对机构持股、企业性质和关联交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持股对企业关联交易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这种不显著性主要归因于证券投资基金... 基于2007-2009年3618家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从关联交易密度和关联交易频率两个维度对机构持股、企业性质和关联交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持股对企业关联交易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这种不显著性主要归因于证券投资基金;不同性质的机构对企业关联交易的抑制作用不同,其中证券投资基金对企业关联交易基本不存在抑制作用,而险资和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则相反;企业性质对异质机构和关联交易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民营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的抑制作用要强于国有上市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机构 企业性质 关联交易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持股、股权特征和信息披露质量 被引量:2
2
作者 黄顺武 陶华飞 《征信》 2015年第5期74-77,共4页
研究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了异质机构及其所处股权环境在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整体能够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当股权集中且存在稳定型机构时,机构持股比例与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 研究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了异质机构及其所处股权环境在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整体能够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当股权集中且存在稳定型机构时,机构持股比例与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当股权集中且存在交易型机构时,二者显著负相关。这就要求我国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机构投资者多元化和股权分置改革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信息披露 股权集中度 异质机构
下载PDF
异质性机构对企业集团关联交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3
作者 冯照桢 温军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9-137,共9页
以2004—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数据、企业集团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数据为样本,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减轻企业集团关联交易现象影响显著,并存在着"U"型的关系,即随着机构持股比例的上... 以2004—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数据、企业集团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数据为样本,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减轻企业集团关联交易现象影响显著,并存在着"U"型的关系,即随着机构持股比例的上升,其对企业集团关联交易的抑制作用先增强后减弱;民营企业中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集团关联交易的抑制作用强于国有企业;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与关联交易之间的关系存在差异,即证券投资基金和险资能够有效地抑制关联交易,而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几乎对关联交易不存在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机构 企业集团 关联交易 机构投资者
下载PDF
组织绩效期望差距与异质机构投资者行为选择:双重委托代理视角 被引量:139
4
作者 王垒 曲晶 +1 位作者 赵忠超 丁黎黎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2-152,共21页
基于企业行为理论和业绩反馈理论等,探讨了不同绩效期望差距情境下,异质机构投资者在双重代理问题中的治理行为变化。研究表明:相对于临时型机构投资者,当企业处于正向绩效期望差距情境时,专注型机构投资者倾向于选择"合谋"... 基于企业行为理论和业绩反馈理论等,探讨了不同绩效期望差距情境下,异质机构投资者在双重代理问题中的治理行为变化。研究表明:相对于临时型机构投资者,当企业处于正向绩效期望差距情境时,专注型机构投资者倾向于选择"合谋"管理层而"监督"大股东的行为模式;而伴随绩效期望差距至负向差距,专注型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自利行为的"合谋"强度减弱,对大股东隧道行为的"监督"强度也减弱,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发现,在企业经营绩优组织情境下,专注型机构投资者促进了企业创新、减少了资产剥离,而在企业经营困境组织情境下,专注型机构投资者减少了企业创新、促进了资产剥离,进而影响了对双重代理问题的行为表现。此外,与民营企业相比,当企业处于经营绩优组织情境时,国有企业中专注型机构投资者"监督"大股东的动机更强;当企业处于经营困境组织情境时,国有企业中专注型机构投资者"合谋"管理层的动机也更强。本研究揭示了异质机构投资者在不同组织情境下的治理行为呈现出动态性、多元性、复杂性特点,总体存在"合谋"管理层、"监督"大股东的相机抉择情境,研究结论为全面理解机构投资者在代理问题中的治理行为模式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机构投资者 绩效期望差距 双重代理问题 业绩反馈理论 专注型机构投资者
原文传递
异质机构投资者投资组合、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 被引量:47
5
作者 王垒 曲晶 刘新民 《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47,共17页
国家对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视使利益相关者在资本市场更加关注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而机构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对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发挥重要作用。基于有限注意理论和信号理论,从投资组合视角,实证检验压力抵制和压力敏感两种... 国家对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视使利益相关者在资本市场更加关注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而机构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对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发挥重要作用。基于有限注意理论和信号理论,从投资组合视角,实证检验压力抵制和压力敏感两种类型的机构投资者投资组合权重和投资组合集中度对环境信息披露的治理效果。借助2013年至2017年深、沪两市A股主板高污染行业数据样本,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异质机构投资者投资组合参与环境信息披露治理的效果进行分析,运用双重差分和工具变量法对研究结果进行内生性检验,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探究异质机构投资者投资组合集中度对环境信息披露治理的传导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参与环境治理意愿受到其自身性质和投资组合的共同影响,压力抵制的监督型机构投资者数量、比例和持股比例之和均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显著正相关,且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投资组合越集中越有利于提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具体表现为同时提升了货币型和非货币型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却表现出相反的治理效果;环境信息披露的改善提升了企业价值,为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参与监督环境信息披露提供了动力,这种价值效应在货币型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提升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基于中介模型的检验,发现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投资组合集中度可通过促进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和提高独立董事有效性进一步改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从投资组合视角丰富了异质机构投资者参与环境信息披露治理的研究,揭示了异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行为证据,并挖掘了机构投资者投资组合的集中对改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传导路径,为证监会引导异质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治理和促进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信息披露 异质机构投资者 投资组合权重 投资组合集中度 中介效应
原文传递
异质机构投资者、外部融资约束与研发投资 被引量:30
6
作者 范海峰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1-102,共12页
以我国上市公司2012—2015年机构投资者持股和研发投资数据为样本,以Altman提出的Z值模型为融资约束的替代变量,实证研究了独立和灰色机构投资者对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在两种不同机构投资者对研发投资影响中发挥的作用。结... 以我国上市公司2012—2015年机构投资者持股和研发投资数据为样本,以Altman提出的Z值模型为融资约束的替代变量,实证研究了独立和灰色机构投资者对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在两种不同机构投资者对研发投资影响中发挥的作用。结果显示,独立机构投资者能够缓解公司代理问题,降低公司外部融资约束,并促进公司研发投资,外部融资约束在独立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研发投资的影响中显著地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与公司存在可能业务联系的灰色机构投资者则无法发挥类似作用,灰色机构投资者甚至还降低了公司研发投资。研究结果还表明,Z值与股权融资成本高度显著负相关,这说明了Z值作为外部融资约束替代变量的合理性。研究结论为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研发投资的影响路径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机构投资者 外部融资约束 研发投资
下载PDF
内部控制与异质机构持股的治理效应 被引量:26
7
作者 李万福 赵青扬 +1 位作者 张怀 谢勇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8-206,共19页
本文实证检验了不同内部控制水平下,异质机构持股在抑制管理层盈余操纵方面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发现,相比外地或短期机构持股,本地或长期机构持股更有助于提升应计质量和降低盈余噪音;当公司存在实质性内部控制缺陷时,本地或长期机构... 本文实证检验了不同内部控制水平下,异质机构持股在抑制管理层盈余操纵方面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发现,相比外地或短期机构持股,本地或长期机构持股更有助于提升应计质量和降低盈余噪音;当公司存在实质性内部控制缺陷时,本地或长期机构持股在抑制管理层盈余操纵方面的治理效应显著降低;相比国有控股,异质机构持股治理效应的发挥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受内部控制的影响更大;当公司存在财务报告实质性内控缺陷时,异质机构持股发挥的治理效应明显更弱。这些结果表明,异质机构持股治理效应的发挥离不开公司内部控制机制,二者之间是互补而非替代关系,这种互补关系主要由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驱动。本研究有助于深化理解异质机构持股影响公司治理的具体作用机理,为实务界和监管机构改善公司治理、加强投资者保护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异质机构持股 治理效应
原文传递
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王新红 刘利君 王倩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9-78,共10页
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份额增大,其对公司内部治理产生的作用也增大,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和代理成本可以由此得到改善。采用Almeida的融资约束模型,从异质性视角出发来验证机构投资者与融资约束存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问题... 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份额增大,其对公司内部治理产生的作用也增大,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和代理成本可以由此得到改善。采用Almeida的融资约束模型,从异质性视角出发来验证机构投资者与融资约束存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问题在企业中普遍存在;非国有企业中,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者可以减缓企业的融资困境问题,而压力敏感型作用则不明显;国有企业中,压力抵抗型与压力敏感型对减轻融资约束的作用很小或不明显。由于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及QFII作为机构持股时,其持股周期较长,偏好长期的稳定收益,因此更愿意参与上市公司内部治理,通过改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进而缓解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异质机构投资者 非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 企业治理 企业融资决策 资本市场
下载PDF
制度环境、异质机构投资者与股价信息含量 被引量:23
9
作者 熊家财 苏冬蔚 刘少波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8-58,共11页
从股价信息含量角度对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效应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交易行为影响股价信息含量,其中,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显著降低了股价信息含量,而险资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交易行为则显著提高了... 从股价信息含量角度对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效应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交易行为影响股价信息含量,其中,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显著降低了股价信息含量,而险资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交易行为则显著提高了股价信息含量。在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机构投资者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更加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尤其是险资和QFII的持股和交易行为有助于提升股价的信息含量,只有继续优化机构投资者结构并规范其行为,才能充分发挥其公司治理职能,提高市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环境 异质机构投资者 股价信息含量 股价非同步性
原文传递
协同还是合谋:异质机构共同持股与企业“漂绿”行为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垒 李正阳 沙一凡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0-80,共11页
针对企业屡见不鲜的“漂绿”现象,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不同性质的机构共同持股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非绿色机构共同持股发挥合谋舞弊效应,加剧企业的“漂绿”行为,而绿色机构共同持股发挥协同... 针对企业屡见不鲜的“漂绿”现象,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不同性质的机构共同持股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非绿色机构共同持股发挥合谋舞弊效应,加剧企业的“漂绿”行为,而绿色机构共同持股发挥协同治理效应,抑制企业的“漂绿”行为。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工具变量法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非绿色机构共同持股会通过反竞争机制加剧企业的“漂绿”行为,而绿色机构共同持股则会通过委派管理层机制抑制企业的“漂绿”行为。同时,命令型环境规制和媒体监督能够抑制非绿色机构共同持股的合谋效应并促进绿色机构共同持股的协同效应。本文不仅丰富了异质机构共同持股的研究,也为当前中国市场中“漂绿”现象提供了新的解释,对监管部门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促进企业“言行一致”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绿”行为 异质机构共同持股 合谋舞弊 协同治理
下载PDF
选择偏好与介入治理: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双重股利政策的相互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垒 曲晶 刘新民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4-78,共15页
基于双重股利政策视角,借助2009-2016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异质机构投资者对双重股利政策的偏好选择及介入治理机理。研究表明,压力抵制型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在投资时都会发挥"选择治理"的功能,选择发放... 基于双重股利政策视角,借助2009-2016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异质机构投资者对双重股利政策的偏好选择及介入治理机理。研究表明,压力抵制型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在投资时都会发挥"选择治理"的功能,选择发放高股利的企业进行持股投资,并且相对现金股利更加偏好股票股利。在低投资环境中,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更偏好股票股利,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相对偏好现金股利;在高投资环境中,压力抵制型和压力敏感型都更偏好股票股利,但综合来看二者都更偏好高投资机会、高股票股利投资组合的企业。从异质机构投资者监督治理角度研究发现,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有利于改善企业的股利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介入治理"作用,表现在企业引入期和成长期阶段,会加强对股票股利而减弱对现金股利的治理效果,而在成熟期和衰退期会加强对现金股利而减弱股票股利的治理;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仅在成熟期改善了现金股利政策。最后,股票股利的改善可推动企业未来异质机构持股的增加,而仅压力抵制型机构持股的增加推动了长期现金股利的改善,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是改善上市公司"难分红"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机构投资者 双重股利政策 介入治理 选择偏好 投资机会 企业生命周期
原文传递
异质机构投资者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不同期限机构投资者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2
12
作者 洪敏 张涛 王广凯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70,共14页
根据流动性特征,本文将机构投资者分为长期与短期机构投资者,分别考察它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长期机构投资者与短期机构投资者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存在差异,长期机构投资... 根据流动性特征,本文将机构投资者分为长期与短期机构投资者,分别考察它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长期机构投资者与短期机构投资者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存在差异,长期机构投资者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要明显强于短期机构投资者;(2)"短视论"不能解释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机构投资者通常选择长期投资策略,更偏向投资盈利能力强、规模较大、成长能力强的企业,而不偏向于股权集中度较高、偿债能力弱的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机构投资者 企业技术创新 倾向得分匹配
下载PDF
异质机构投资者对高管薪酬的影响研究——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11
13
作者 夏芸 玉琦彤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72,共9页
以2012—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实证研究异质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管薪酬方面,压力抵抗型投资者持股对薪酬总额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则能显著提高薪酬总额;... 以2012—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实证研究异质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管薪酬方面,压力抵抗型投资者持股对薪酬总额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则能显著提高薪酬总额;在高管薪酬变动速度方面,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者能够显著提升上市公司的业绩—薪酬敏感性,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的这一提升效果不显著;在高管薪酬变动幅度方面,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普遍存在向下的粘性,相较于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者能够显著抑制高管薪酬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机构投资者 高管薪酬 薪酬敏感性 薪酬粘性 压力抵抗型机构 压力敏感型机构
下载PDF
大股东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异质机构投资者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彭利达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8-106,共9页
基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视角,从上市公司大股东、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偏好出发,以中国2007~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对机构投资者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大股东、异质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影响进行研究... 基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视角,从上市公司大股东、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偏好出发,以中国2007~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对机构投资者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大股东、异质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影响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对异质机构投资者是否能够调节大股东对现金分红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大股东不偏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能够促进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发放,且能够减弱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影响,说明中国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已经成长壮大,能够监督高管、制衡大股东,起到保护中小股东的作用;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抑制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发放,在参与上市公司治理中可能与高管、大股东合谋,共同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 异质机构投资者 现金分红
下载PDF
社保基金持股、市场竞争与企业研发投入 被引量:9
15
作者 朱德胜 李金怡 朱磊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4-112,共9页
基于2010-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数据,研究社保基金持股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及市场竞争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社保基金持股能够促使企业提升研发投入水平;通过进一步研究市场竞争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发现当市场竞争越激... 基于2010-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数据,研究社保基金持股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及市场竞争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社保基金持股能够促使企业提升研发投入水平;通过进一步研究市场竞争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发现当市场竞争越激烈时,社保基金持股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越明显;通过区分异质机构投资者的不同作用,发现社保基金持股比券商持股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保基金持股 市场竞争 企业研发投入 异质机构投资者
下载PDF
异质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绩效——现金分红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彭利达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0-55,共6页
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亦有不同。本文以2007—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依据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是否存在或者潜在的商业关系进行类型划分的基础上,研究中国制度背景... 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亦有不同。本文以2007—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依据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是否存在或者潜在的商业关系进行类型划分的基础上,研究中国制度背景下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并检验了现金分红是否是异质机构投资者影响上市公司绩效的中介变量。研究表明,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能够起到一定的价值创造作用,使上市公司绩效提升,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导致上市公司绩效降低;我国现行的半强制分红政策有可能对现金资源不充足的上市公司起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机构投资者 上市公司绩效 现金分红 中介作用
下载PDF
基于多维控制权视角的异质机构投资者治理效应研究——源自中国A股并购市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志平 鞠传宝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0-125,共16页
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是公司治理研究的重点。本文利用2010—2017年中国A股发生并购交易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并购绩效为切入点,从时间、结构和关系三个维度将异质机构投资者区分为监督型和投机型,实证检验了异质机构投资者对公司并购绩... 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是公司治理研究的重点。本文利用2010—2017年中国A股发生并购交易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并购绩效为切入点,从时间、结构和关系三个维度将异质机构投资者区分为监督型和投机型,实证检验了异质机构投资者对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并基于多维控制权情境,深入探究异质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结果表明,异质机构投资者存在治理效应的差异,监督型具有显著的治理效应,并且这种差异在高股权集中度、高股权制衡度和低两权分离度的控制权情境下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牵制控股大股东的“战略联盟效应”和约束管理层的“退出威胁效应”是监督型机构投资者在并购绩效创造中发挥治理效应的重要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机构投资者 并购绩效 控制权结构 治理效应 公司治理
原文传递
异质机构持股、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关系研究——基于创业板的经验证据
18
作者 刘佳伟 《商业观察》 2024年第17期96-99,共4页
基于2013—202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异质机构持股、融资约束和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机构持股总体对企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区分异质性后,压力抵抗型机构持股仍能促进企业创新,而压力敏感型机构则... 基于2013—202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异质机构持股、融资约束和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机构持股总体对企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区分异质性后,压力抵抗型机构持股仍能促进企业创新,而压力敏感型机构则发挥促退作用;融资约束在机构持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但区分异质性后,仅在压力抵抗型机构持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中能发挥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机构持股 融资约束 企业创新 创业板
下载PDF
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张旭 《陇东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9-25,共7页
以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于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者更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ESG表现,并且在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以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于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者更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ESG表现,并且在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中这种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机制检验表明,压力抵抗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作用渠道对企业ESG表现产生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机构投资者 ESG 融资约束 内部控制
下载PDF
异质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对公司创新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范海峰 郭葆春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77-87,共11页
从退出威胁视角,实证分析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持股机构投资者数量两方面的衡量指标,实证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退出威胁显著促进公司创新效率提升。在异质性方面,研究发现,相对于交易... 从退出威胁视角,实证分析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持股机构投资者数量两方面的衡量指标,实证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退出威胁显著促进公司创新效率提升。在异质性方面,研究发现,相对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稳定型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对公司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另外,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主要局限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公司,在使用Heckman两步法检验后,主要结论仍然成立。在影响机理方面,研究发现,公司管理层财富业绩敏感性在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对创新效率的影响过程中发挥显著正向调节作用,而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率、第一类和第二类代理成本发挥显著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既可为我国机构投资者优化对公司治理和技术创新的影响方式,以及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政策制定提供新的依据,也为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了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机构投资者 退出威胁 创新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