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案外人异议之诉:现状、问题及其完善 被引量:4
1
作者 朱新林 《法治社会》 2016年第2期100-106,共7页
案外人异议之诉制度的构建,意味着我国初步建立了民事执行程序性救济与实体性救济并存的二元体系,是执行立法史上的里程碑。但是我国的案外人异议之诉制度仍处于摸索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取消案外人异议前置、将案外人再审之诉从案外人... 案外人异议之诉制度的构建,意味着我国初步建立了民事执行程序性救济与实体性救济并存的二元体系,是执行立法史上的里程碑。但是我国的案外人异议之诉制度仍处于摸索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取消案外人异议前置、将案外人再审之诉从案外人异议之诉制度中剥离、以司法解释的方式明确案外人另行提起确权之诉的处理方式是进一步完善我国案外人异议之诉制度的出路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外人异议之诉 异议前置 申请再审 确权诉讼
下载PDF
制度变迁视域下的商标异议程序及改革方向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立新 王莲峰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1年第5期53-63,共11页
商标异议程序旨在平衡商标注册的效率与商标授权的公正性,实现该两种价值之和的最大化。商标异议程序的变迁历史说明两种价值保护的侧重点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发生变革。商标授权效率是否满足商标申请需求、商标异议效率与其救济... 商标异议程序旨在平衡商标注册的效率与商标授权的公正性,实现该两种价值之和的最大化。商标异议程序的变迁历史说明两种价值保护的侧重点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发生变革。商标授权效率是否满足商标申请需求、商标异议效率与其救济和监督功能定位是否相符,既是评价商标异议程序运行绩效的指标,也是推动商标异议程序变革的动因。在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的情况下,想要进一步提高商标注册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应聚焦商标异议程序的优化与变革,或者大刀阔斧地简化现行的异议前置程序,或者直接转向异议后置,小幅度地优化当前异议程序设置显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商标授权效率与商标申请量的主要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异议程序 制度变迁 异议前置 异议后置
下载PDF
论案外人实体性执行救济路径的模式抉择——以案外人执行异议程序的批判为中心
3
作者 庄诗岳 《当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33,共13页
基于非讼程序不能妥善处理具有强烈对抗性、复杂性的不当执行实体争议的致命缺陷,以及案外人执行异议程序不仅没有提高执行效率,反而成为了案外人拖延执行的合法途径的实践效果,关于案外人执行异议与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之间关系的程序安... 基于非讼程序不能妥善处理具有强烈对抗性、复杂性的不当执行实体争议的致命缺陷,以及案外人执行异议程序不仅没有提高执行效率,反而成为了案外人拖延执行的合法途径的实践效果,关于案外人执行异议与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之间关系的程序安排,无论是异议前置模式还是自由选择模式均不具有合理性。其实,我国法上的案外人执行异议程序,罗马法上的第三人对扣押的异议程序,与德国理论上的分段式执行救济程序,均未实现加速审理进程以及全面保护案外人利益的目的。未来的《民事强制执行法》应当采取直接起诉模式,严格区分因违法执行行为引发的程序争议与因不当执行行为引发的实体争议,构建程序上的执行救济方法与实体上的执行救济方法泾渭分明的双轨执行救济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外人执行异议 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 异议前置模式 直接起诉模式 自由选择模式
原文传递
法律关系视角下的案外人异议之诉 被引量:4
4
作者 杨秀清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24,共11页
案外人异议之诉作为保障案外人免受法院不当执行影响的执行救济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由于我国的执行救济制度并非理性建构的产物,而是以回应实践需求为导向产生与演进的,难免产生与民事诉讼理论以及现行立法之间的不合。进一步... 案外人异议之诉作为保障案外人免受法院不当执行影响的执行救济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由于我国的执行救济制度并非理性建构的产物,而是以回应实践需求为导向产生与演进的,难免产生与民事诉讼理论以及现行立法之间的不合。进一步完善案外人异议之诉制度应回归法律关系这一法学基本理论范畴,在明确区分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与“权力与责任”关系的基础上,以解构相关主体之间法律关系的基本形式为视角对案外人异议之诉的制度逻辑重新予以阐释,明确案外人为排除对执行标的的执行措施,可直接对债权人提出异议之诉,无须以案外人异议作为前置程序;且债务人对案外人异议理由予以争执时,将现行司法解释确立的对案外人异议之诉与案外人确权诉讼适用共同诉讼,修正为适用诉的合并制度,以实现案外人异议之诉自身及其与民事诉讼法的逻辑自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外人异议之诉 法律关系 案外人异议前置 诉的合并
下载PDF
债务人异议之诉立法模式的分歧与选择 被引量:4
5
作者 赵泽君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4-91,共8页
我国立法缺乏对债务人异议之诉的规定,理论界虽主张引入债务人异议之诉,但并未考虑我国执行异议前置于执行异议之诉的立法特色。对比分析英关法系和大陆法系债务人异议之诉的立法模式,可发现执行异议是否前置于债务人异议之诉,仅是... 我国立法缺乏对债务人异议之诉的规定,理论界虽主张引入债务人异议之诉,但并未考虑我国执行异议前置于执行异议之诉的立法特色。对比分析英关法系和大陆法系债务人异议之诉的立法模式,可发现执行异议是否前置于债务人异议之诉,仅是不同执行程序设计,并无不可逾越的制度鸿沟。结合我国执行异议前置于执行异议之诉的立法特色,将债务人提出执行异议前置于债务人异议之诉,并赋予债权人和债务人提出相关债务人异议之诉的诉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务人异议之诉 立法模式 执行异议前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