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Nicotiana tobacum–N.plumbaginifolia异源染色体植株的鉴定与筛选 被引量:5
1
作者 尚维 赵申清玉 +5 位作者 党江波 郭启高 梁国鲁 杨超 张艳 陈益银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40-1649,共10页
以烟草(Nicotiana tabacum)品种云烟87的八倍体(2n=8x=96)和野生烟草N. plumbaginifolia (2n=2x=20)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对340对烟草SSR引物进行筛选以获得能扩增多态性条带的引物。利用多态性引物对种间杂交后代及190株回交后代的基因组... 以烟草(Nicotiana tabacum)品种云烟87的八倍体(2n=8x=96)和野生烟草N. plumbaginifolia (2n=2x=20)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对340对烟草SSR引物进行筛选以获得能扩增多态性条带的引物。利用多态性引物对种间杂交后代及190株回交后代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并对N.plumbaginifolia中的SSR标记的连锁情况进行简要分析。经筛选获得了多态性引物29对。结果显示,在190株后代中, 159株的基因组DNA能扩增出N. plumbaginifolia的特异SSR位点,可以判定该159株为N. tabacum的N. plumbaginifolia异源染色体植株,其余31株植株可能不含有N. plumbaginifolia的染色体。经UPGMA聚类分析,本群体中植株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部分分子标记在后代中的出现具有完全相关性。29个标记中14个可确定来源于5条不同染色体,N.plumbaginifolia的29个位点在回交后代中的扩增效率并不相同,且效率均较低(低于31.00%),说明该杂种中N. plumbaginifolia基因组的垂直传递效率较低。利用SSR分子标记可以判定云烟87八倍体与N.plumbaginifolia杂交获得的后代为真杂种,且自该远缘杂种回交后代中筛选获得大量异源染色体植株。这些结果和筛选获得异源染色体植株为进一步创制N.tabacum-N.plumbaginifolia抗黑胫病单体附加系以及易位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OTIANA tabacum N.plumbaginifolia SSR分子标记 染色体 黑胫病
下载PDF
异源基因或染色体整入雌核发育银鲫的细胞学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樊连春 桂建芳 《Developmental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 1997年第1期33-44,共12页
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h)是行天然雌核发育生死的两性型三倍体鱼类,与普通两性融合生殖鱼类相比,具有独特的育种优势。八十年代以来,异育银鲫、复合四倍体异育银鲫的发现表明,雌核发育孵子不但具有保持自身全部染色... 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h)是行天然雌核发育生死的两性型三倍体鱼类,与普通两性融合生殖鱼类相比,具有独特的育种优势。八十年代以来,异育银鲫、复合四倍体异育银鲫的发现表明,雌核发育孵子不但具有保持自身全部染色体的能力,还能整合异源精子部分遗传物质或整个基因组,影响雌核发育后代的性状。因此,搞清楚异源基因组的整合机制对于进一步弄清其发育模式以及诱导复合多倍体银鲫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两性融合发育鱼类的精子入卵后,精核在促精核活化因子的诱导下,可以逐渐解凝并形成雄性原核;而在天然雌核发育银鲫受精卵中,精核的解凝和原核化却被抑制。去掉卵壳的控制作用后,精核虽能在卵质中解凝却仍不能形成雄性原核(Fig.1)。可见,雌核发育银鲫与两性融合发育鱼类的卵质间必定存在某些差异。对哺乳类和两栖类卵质诱导精核原核化作用的研究表明,DTT和蛋白水学原精核组蛋白中-S-S-和水解精核组蛋白,从而诱导精核在卵质中形成雄性原核。本文通过显微注射以及冷休克处理等诱导方法,探讨了人工诱导外源精核在银鲫卵中解凝和原核化,培育银鲫复合种的细胞学机制。实验结果显示,向银鲫卵质中注入胰蛋白酶、DTT和AKP这些活性物质后,银鲫卵质获得了诱导入卵精核形成雄性原核的能力(Fig.2,3&4)。这表明雌核发育鱼类卵子可能缺少某些促进雄性原核形成的因子,或者含有某些抑制精子解凝及原核化的特殊因子。大量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在雌核发育银鲫受精卵中,精核的发育可能存在着两极控制作用,即卵细胞受精孔处存在有控制因子,这是因为脱去卵膜后,精核明显表现出膨大解凝的迹象。只是由于次级控制作用,精核虽能在卵质中解凝却不能形成雄性原核。团头鲂由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 染色体 整合 雌核发育 银鲫 鱼类
下载PDF
Tracing the location of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related gene Stpk-V by FISH with a TAC clone in Triticum aestivum–Haynaldia villosa alien chromosome lines 被引量:2
3
作者 YANG XueMing CAO AiZhong +1 位作者 SUN YuLei CHEN PeiD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3年第33期4084-4091,共8页
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s(BACs)or yeast artificial chromosomes(YACs)containing large inserts as probes fo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have been used in the physical mapping of specific DNA sequence... 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s(BACs)or yeast artificial chromosomes(YACs)containing large inserts as probes fo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have been used in the physical mapping of specific DNA sequences,especially for single-or low-copy sequences.Our earlier study identified Stpk-V,a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related gene located on the 6VS chromosome arm of the wild grass Haynaldia villosa(tribe Triticeae),and obtained several Triticum aestivum–H.villosa alien chromosome lines carrying the Stpk-V gene.However,the precise physical location of the Stpk-V gene on chromosome 6VS is not known.In this study,we used TAC-FISH with TAC15 as the probe coupled with sequential 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to determine the physical location of the Stpk-V gene in different T.aestivum–H.villosa 6V alien chromosome lines,including addition,substitution and translocation lines.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fraction length of the Stpk-V locus is 0.575±0.035 on the 6V chromosome short arm and this was confirmed by FISH using TAC15 as the probe for tracing the Stpk-V gene in other genetic stocks.The cytological mapping strategies used in this study will be of benefit for tracing the alien gene location in the course of introducing desirable traits from wild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相关基因 物理位置 抗白粉病 簇毛麦 小麦族 TAC 跟踪
原文传递
异源染色体片段易位——水稻获得特级基因的佳径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子先 《植物杂志》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9-10,共2页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的重要宝库之一。随着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入研究,植物野生资源越来越受到从事植物改良工作者的重视,尤其是栽培植物的抗性改良和品质改良。因为植物原始种及其亲缘种属在与病菌的共同进化中积累了丰富的抗性基因,...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的重要宝库之一。随着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入研究,植物野生资源越来越受到从事植物改良工作者的重视,尤其是栽培植物的抗性改良和品质改良。因为植物原始种及其亲缘种属在与病菌的共同进化中积累了丰富的抗性基因,常能抗多种病虫害;在与自然环境,特别是恶劣环境的生存斗争中,形成了特有的生存能力,表现为特有的遗传性状。这些基因被称之为“特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染色体 易位
原文传递
长丰鲫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忠 邹桂伟 +3 位作者 桂建芳 梁宏伟 王忠卫 罗相忠 《中国水产》 2017年第3期74-79,共6页
一、品种概况 1.培育背景 银鲫的分类地位为鲤科鲫属鲫亚种,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近十多年来,我国鲫鱼的养殖规模和养殖潜力越来越大,2014年总产量达到259万吨,是产量稳步持续增长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在淡水养殖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品种概况 1.培育背景 银鲫的分类地位为鲤科鲫属鲫亚种,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近十多年来,我国鲫鱼的养殖规模和养殖潜力越来越大,2014年总产量达到259万吨,是产量稳步持续增长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在淡水养殖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1996年至今通过国家审定的鲫品种有12个,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对鲫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养殖鱼类 鱼种培育 鲫属 银鲫 雌核发育 染色体 雄鱼 生长优势 越冬池 锚头鳋病
下载PDF
嫁接,能形成无性杂种吗
6
作者 张德华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2期72-75,79,共5页
众所周知,生物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没有变异,就没有进化。而导致变异出现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遗传物质的重组。 在植物界中,遗传重组主要是通过有性生殖来实现的。但在一些低等物物,如细菌、真菌和某些藻类中,“无性重组”也占有相当重... 众所周知,生物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没有变异,就没有进化。而导致变异出现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遗传物质的重组。 在植物界中,遗传重组主要是通过有性生殖来实现的。但在一些低等物物,如细菌、真菌和某些藻类中,“无性重组”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种无性重组可以通过转化、转导、接合等无性过程来实现[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性杂种 生物变 遗传重组 植物界 生物进化 染色体 嫁接技术 愈合组织 中间性状 染色体配对
下载PDF
利用GISH和RFLP技术鉴定小麦-多枝赖草衍生系的异源染色体
7
作者 JizangJia RonghuaZhou 邱敦莲 《国外作物育种》 2003年第4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GISH RFLP 技术鉴定 小麦 多枝赖草衍生系 染色体 遗传学家 育种
下载PDF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0年第18卷总目录
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4期115-119,共5页
关键词 西北农业大学 WHEAT 奶山羊 Cotton 突变 麦田土壤 水稻品质 染色体 品种抗病性
下载PDF
小麦异源易位系的创造及利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林玉红 杨彦忠 《甘肃农业科技》 2001年第11期15-17,共3页
综述了小麦与其近缘种属间异源染色体易位系的创造方法及染色体易位的利用。染色体易位系创造方法有 :利用射线处理 ;通过染色体错分裂 ;通过调节 Ph基因的作用诱发部分同源染色体交换 ;利用配子致死染色体 ;
关键词 染色体易位系 小麦 近缘种属 诱导方法 利用
下载PDF
我国小麦改良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10
《新疆农垦科技》 2005年第4期57-57,共1页
山东省和国家863项目“小麦体细胞杂交技术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主持的技术鉴定。其中,利用不对称体细胞杂交技术创建耐盐、抗旱、高产、优质小麦新种质及新品种,是一项重要突破,总体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关键词 小麦 细胞杂交 育种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夏光敏 染色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