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对七氟醚麻醉下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陈江红 罗军怀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评价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对七氟醚麻醉下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拟行择期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8例,ASAI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n=24)和控制性降压组(H组,n=24)。H组术中静脉输注硝酸甘油1-3μg/... 目的评价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对七氟醚麻醉下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拟行择期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8例,ASAI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n=24)和控制性降压组(H组,n=24)。H组术中静脉输注硝酸甘油1-3μg/(kg·min)行控制性降压,平均动脉压(MAP)下降幅度维持在基础状态的30%左右,并维持MAP50mmHg。C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基础状态)、术后6、12、24及72h时记录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结果与基础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12、24h时MMSE评分降低(P〈0.01),术后72h时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H组患者术后6、12、24h时MMSE评分降低(P〈0.05),术后72h时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50%)高于C组发生率(21%,P〈0.05)。结论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可能加重七氟醚麻醉下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一过性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甘油/药理学 降压 控制性 认知/药物作用 /治疗应用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原文传递
瑞捷-异丙酚静脉麻醉与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苏醒质量的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范海鹏 赵鲁夕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460-461,共2页
目的:观察全凭静脉麻醉(TIVA)临床应用的优越性。方法:ASAI-级,择期行全麻手术的病人50例,随机分成静吸复合组(C组)和全凭静脉组(T组),每组25例。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 目的:观察全凭静脉麻醉(TIVA)临床应用的优越性。方法:ASAI-级,择期行全麻手术的病人50例,随机分成静吸复合组(C组)和全凭静脉组(T组),每组25例。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手术室时间。同时观察病人拔管时的意识及躁动情况。结果:1两组病人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手术室时间T组早于C组,病人离开手术室时的意识状态测试评分T组高于C组。2麻醉苏醒时间C组与手术时间有关,T组与手术时间无关.结论:与常规静吸复合麻醉相比较,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苏醒质量更优良,并与手术时间长短无关,同时可以减少手术室的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酚 /治疗应用 麻醉 静脉/方法 麻醉药 联用 @苏醒
下载PDF
异氟醚对未成熟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间黏附分子-1、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权 刘国利 +1 位作者 李平 张锦英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异氟醚对幼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间黏附分子-1,NF-κB的影响及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取32只日本大耳白幼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结扎30 min,再灌注2h;异氟醚预处理组:缺血前吸入1... 目的:探讨异氟醚对幼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间黏附分子-1,NF-κB的影响及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取32只日本大耳白幼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结扎30 min,再灌注2h;异氟醚预处理组:缺血前吸入1.1%异氟醚30min,洗脱15min后处理同缺血再灌注组;格列苯脲组:异氟醚吸入前于耳缘静脉注射格列苯脲0.5m g/kg后处理同异氟醚预处理组。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NF-κB蛋白表达情况,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结果:异氟醚预处理组细胞凋亡较缺血再灌注组和格列苯脲组明显减少(P<0.05),异氟醚预处理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NF-κB的表达明显较缺血再灌注组和格列苯脲组低(P<0.05),电镜显示异氟醚预处理组细胞损伤程度小于缺血再灌注组和格列苯脲组。结论:异氟醚预处理对幼兔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通过下调细胞间黏附分子-1,NF-κB蛋白表达并与促K+ATP通道开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病理生理学 再灌注损伤/病理生理学 NF-κB/代谢 @细胞间黏附分子-1 /治疗应用 动物 实验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控制性降压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修晓光 杨雪梅 邓海峰 《医药世界》 2009年第2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在神经外科手术中行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择期行控制性降压的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硝普钠组(S组),每组25例。R组:以0.2μg/(kg.min)速度开始给予瑞芬太尼,每隔30s增加0.05μg/(kg.min...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在神经外科手术中行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择期行控制性降压的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硝普钠组(S组),每组25例。R组:以0.2μg/(kg.min)速度开始给予瑞芬太尼,每隔30s增加0.05μg/(kg.min)直到达到目标血压;S组:从1μg/(kg.min)速度开始给予硝普钠,每隔30s增加0.5μg/(kg.min)直到达到目标血压。平均动脉血压(MAP)降低至基础值的60%~70%为目标血压。记录在麻醉前(T0)、控制性降压前(T1)、控制性降压后5min(T2)、控制性降压后30min(T3)、控制性降压结束后20min(T4)MAP、HR、CVP和外科医生的满意程度。结果:S组T2~T4的HR较T0和T1增加;R组T2~T4的HR较T0和T1减慢,也比S组T2~T4的HR慢;S组T4的MAP、CVP较T1高,也高于R组T4的MAP、CVP(P<0.05)。R组的出血量少于S组(P<0.05),外科医生对R组的术野满意程度高于S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控制性降压在神经外科手术中手术过程平稳,且可为神经外科手术提供更清晰的术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降压 控制性/方法 芬太尼/治疗应用 /治疗应用 人类
原文传递
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控制性降压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5
作者 向孝勇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0年第4期405-407,共3页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在神经外科手术中行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择期行控制性降压的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硝普钠组(S组),每组25例。R组:以0.2μg/(kgpmin)速度开始给予瑞芬太尼,每隔30s增加0.05...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在神经外科手术中行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择期行控制性降压的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硝普钠组(S组),每组25例。R组:以0.2μg/(kgpmin)速度开始给予瑞芬太尼,每隔30s增加0.05μg/(kgpmin)直到达到目标血压;S组:从1μg?(kgpmin)速度开始给予硝普钠,每隔30s增加0.5μg/(kgpmin)直到达到目标血压。平均动脉血压(MAP)降低至基础值的60%~70%为目标血压。记录在麻醉前(T0)、控制性降压前(T1)、控制性降压后5 min(T2)、控制性降压后30 min(T3)、控制性降压结束后20 min(T4),MAP、HR、CVP和外科医生的满意程度。结果:S组T2~T4的HR较T0和T1增加;R组T2~T4的HR较T0和T1减慢,也比S组T2~T4的HR慢;S组T4的MAP、CVP较T1高,也高于R组T4的MAP、CVP(P〈0.05)。R组的出血量少于S组(P〈0.05),外科医生对R组的术野满意程度高于S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控制性降压在神经外科手术中手术过程平稳,且可为神经外科手术提供更清晰的术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降压 控制性/方法 芬太尼/治疗应用 /治疗应用
下载PDF
脑动脉瘤夹闭术中两种控制性低血压方法的比较
6
作者 陈学新 马辉 +3 位作者 熊利泽 孟尽海 刘红 潘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0-42,46,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扩张药硝酸甘油和吸入麻醉药异氟醚行控制性低血压的效果。方法:将ASA~脑动脉瘤手术患者30例分为两组(n=15)均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硝酸甘油降压组(A组),剪硬膜开始即泵注硝酸甘油,从1μg/(kg.min)开始,术中根据血压调整浓... 目的:探讨血管扩张药硝酸甘油和吸入麻醉药异氟醚行控制性低血压的效果。方法:将ASA~脑动脉瘤手术患者30例分为两组(n=15)均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硝酸甘油降压组(A组),剪硬膜开始即泵注硝酸甘油,从1μg/(kg.min)开始,术中根据血压调整浓度;异氟醚降压组(B组),剪硬膜开始即吸入异氟醚,两组目标血压是使平均压降为基础值的70%。采用HXD-I型监测仪监测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心电图(ECG)、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异氟醚呼气末浓度。分别记录基础值、降压前、降压中30min、停止降压后20min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并在以上相应时点行血气分析。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降压起效时间(开始降压至达到目标血压所需时间)、降压时间(剪硬膜开始至瘤体夹闭后10min)、降压停止后恢复时间(停止降压至达到基础值血压所需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OAA/S评分达4~5分所需时间)。结果:两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降压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降压起效时间和恢复时间B组比A组明显延长(P<0.05)。两组MAP、HR、RPP在基础值、降压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气分析在各时间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HR、RPP在降压30min和停止降压后20min均比降压前明显升高(P<0.05),A组在降压30min和停止降压后20minHR、RPP较B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吸入异氟醚行控制性低降压较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外科学 降压 控制性 血管扩张药/治疗应用 /治疗应用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N_2O、异氟醚麻醉临床观察
7
作者 钱永生 吴秀英 万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2037-2037,共1页
目的:对瑞芬太尼复合N2O、异氟醚与单纯吸入N2O和异氟醚麻醉对比观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TCI泵入瑞芬太尼,吸入N2O、异氟醚,B组吸入N2O、异氟醚。结果:苏醒时间A组(5±2)min明显短于... 目的:对瑞芬太尼复合N2O、异氟醚与单纯吸入N2O和异氟醚麻醉对比观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TCI泵入瑞芬太尼,吸入N2O、异氟醚,B组吸入N2O、异氟醚。结果:苏醒时间A组(5±2)min明显短于B组(8±3)min(P〈0.05),A组异氟醚用量明显少于B组用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复合N2O、异氟醚麻醉可以减少吸入麻醉药用量,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方法 芬太尼/治疗应用 麻醉药 静脉/治疗应用 二氧化氮/治疗应用 /治疗应用 吸入/治疗应用 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类型] 人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