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2篇文章
< 1 2 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植物VOCs排放速率的测定 被引量:79
1
作者 王志辉 张树宇 +1 位作者 陆思华 白郁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12,共6页
植物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主要集中在异戊二烯和单萜烯上 ,这些种类的化合物占生物圈VOCs释放量 2 / 3 .采用封闭式采样和气相色谱分析对北京地区 2 3种典型植物异戊二烯和单萜烯排放速率进行测定和研究 ,发现阔叶树 (如槐 ,... 植物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主要集中在异戊二烯和单萜烯上 ,这些种类的化合物占生物圈VOCs释放量 2 / 3 .采用封闭式采样和气相色谱分析对北京地区 2 3种典型植物异戊二烯和单萜烯排放速率进行测定和研究 ,发现阔叶树 (如槐 ,垂柳等 )主要释放异戊二烯 ;而针叶树 (如油松 )和果树主要释放单萜烯 .同时发现植物异戊二烯的释放受光照和温度的影响 ,而单萜烯的释放则主要受温度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异戊二烯 单萜烯 排放速率
下载PDF
我国植物VOCs排放速率的研究 被引量:65
2
作者 赵静 白郁华 +1 位作者 王志辉 张树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4-657,共4页
1992~2000年,使用流动式、封闭式采样法,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了我国4种气候类型(温带-寒温带,温带,温带-亚热带,热带-亚热带),7个地区(黑龙江,北京,福建,广东,四川,湖南,云南),共58种当地优势树种、庄稼和草地异戊二烯和单... 1992~2000年,使用流动式、封闭式采样法,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了我国4种气候类型(温带-寒温带,温带,温带-亚热带,热带-亚热带),7个地区(黑龙江,北京,福建,广东,四川,湖南,云南),共58种当地优势树种、庄稼和草地异戊二烯和单萜烯的排放速率.使用G93算法,换算出相应异戊二烯和单萜烯的标准排放因子,并划分了这些排放因子的等级.同种树种在不同的气候带和季节的排放有明显的差异,通常,VOCs排放速率南方高于北方,夏季高于冬季;阔叶树主要排放异戊二烯,针叶树主要排放单萜烯,但是我国南方相当数量的阔叶林的排放特征不符合上述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二烯 单萜烯 排放速率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下载PDF
植物类异戊二烯生物合成途径的调节 被引量:37
3
作者 刘涤 胡之壁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1998年第1期1-9,共9页
主要介绍植物中通过甲羟戊酸形成类异成二烯的生物合成途径,参与酶和基因调节的研究进展,并指出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这些重要化合物的前景。
关键词 异戊二烯 生物合成 调节 甲羟
下载PDF
深圳大气中VOCs的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 被引量:47
4
作者 王扶潘 朱乔 +3 位作者 冯凝 刘芮伶 黄晓锋 何凌燕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449-2457,共9页
使用气溶胶生成系数法和产率法,对深圳四季5种芳香烃和异戊二烯所生成的二次有机气溶胶(SOA)量分季节计算并比较得出:四季中除春季外,其余三季产率法计算得到的SOA量均高于生成系数法计算的结果,四季所生成SOA的平均值分别为(2.48±... 使用气溶胶生成系数法和产率法,对深圳四季5种芳香烃和异戊二烯所生成的二次有机气溶胶(SOA)量分季节计算并比较得出:四季中除春季外,其余三季产率法计算得到的SOA量均高于生成系数法计算的结果,四季所生成SOA的平均值分别为(2.48±2.02)μg/m3和(2.10±1.21)μg/m3.2种方法计算结果均为夏季SOA的生成量最大,秋季和冬季次之,春季最小.生成系数法计算得出人为源和天然源的贡献分别为96%和4%,而产率法得到两种源的贡献分别为86%和14%.将生成系数法和产率法计算得到的夏季SOA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发现计算值均低于实测值,分别占实测值的21%和31%.最后计算芳香烃和异戊二烯的自由基反应速率得出,与OH自由基反应是其生成SOA最主要的途径,比例为75%,与NO3自由基和O3的反应比例分别为22%和3%.在生成SOA速度上,苯乙烯的速度最快,苯的速度最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生成系数法 产率法 芳香烃 异戊二烯 二次有机气溶胶
下载PDF
植物释放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5
作者 蔡志全 秦秀英 《生态科学》 CSCD 2002年第1期86-90,共5页
植物释放的有机物(VOCs)对大气圈臭氧的动态、一氧化碳的产生和甲烷的氧化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异戊二烯、单萜这两种重要的植物释放物,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概括了它们的合成、释放以及环境因子的影响。同时简要介绍了其... 植物释放的有机物(VOCs)对大气圈臭氧的动态、一氧化碳的产生和甲烷的氧化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异戊二烯、单萜这两种重要的植物释放物,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概括了它们的合成、释放以及环境因子的影响。同时简要介绍了其它几种植物释放的有机物,并就有机物的释放对大气化学、温室效应和全球变化的影响也作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挥发性有机物 研究进展 有机物释放 单萜 异戊二烯 全球变化
下载PDF
高反式-1,4-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的结构表征及其在轿车轮胎子口护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8
6
作者 王浩 邹陈 贺爱华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87-1395,共9页
采用逐步等温结晶分级法对高反式-1,4-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TBIR)进行分级并对各级份进行了结构与组成表征.结果表明,TBIR-20为丁二烯单元无规分布、异戊二烯嵌段形成结晶的共聚物,TBIR-40为含TPB嵌段、TPI嵌段的共聚物;TBIR应用于... 采用逐步等温结晶分级法对高反式-1,4-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TBIR)进行分级并对各级份进行了结构与组成表征.结果表明,TBIR-20为丁二烯单元无规分布、异戊二烯嵌段形成结晶的共聚物,TBIR-40为含TPB嵌段、TPI嵌段的共聚物;TBIR应用于轮胎子口护胶,可使混炼胶结晶度、格林强度和硬度增大,硫化速度加快;含TBIR的共混硫化胶的其他性能保持不变,压缩温升显著降低,耐磨耗性能和耐老化性能明显提高;DMA结果表明NR与TBIR的相容性优于BR,TEM结果表明并用TBIR后硫化胶中炭黑分散性更好.在轿车子午线轮胎子口护胶中应用20份左右的TBIR,其他力学性能保持在较高水平的同时,耐磨性、耐曲挠和耐老化性能显著提高,压缩温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1 4- 二烯 异戊二烯 共聚物 轮胎 子口护胶
原文传递
典型夏季珠江三角洲地区植被的异戊二烯排放 被引量:36
7
作者 司徒淑娉 王雪梅 +2 位作者 Alex Guenther 柴子为 邓儒儒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22-829,共8页
利用中巴卫星影像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对影像进行解译,并反演珠江三角洲4种主要的植被类型(PFT).利用自然排放气体和气溶胶模式——MEGAN(Model of Emissions of Gases and Aerosols from Nature),对典型夏季日珠江三角洲地区植被异戊二... 利用中巴卫星影像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对影像进行解译,并反演珠江三角洲4种主要的植被类型(PFT).利用自然排放气体和气溶胶模式——MEGAN(Model of Emissions of Gases and Aerosols from Nature),对典型夏季日珠江三角洲地区植被异戊二烯的排放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估算日珠江三角洲植被异戊二烯总的排放量为1.73×106kg(以C计,下同).异戊二烯的排放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最大排放量出现在14:00,为2.39×105kg.广州、江门和惠州的异戊二烯平均排放速率最大,分别为4580g·km-·2h-1、4250g·km-·2h-1和4130g·km-·2h-1;同时江门和惠州也为异戊二烯日排放量的高值区,其日排放总量分别为4.60×105kg和4.29×105kg,排放贡献率分别为26.6%和2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二烯 植被 MEGAN 珠三角
原文传递
裂解碳五馏分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8
作者 李东风 马立国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55-762,共8页
随着乙烯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对合成橡胶及合成树脂的需求增大,裂解碳五馏分的分离利用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介绍了国内外裂解碳五馏分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着重叙述了萃取精馏法分离异戊二烯、热二聚法分离环戊二烯等工艺,并简要介绍... 随着乙烯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对合成橡胶及合成树脂的需求增大,裂解碳五馏分的分离利用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介绍了国内外裂解碳五馏分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着重叙述了萃取精馏法分离异戊二烯、热二聚法分离环戊二烯等工艺,并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开发的新型工艺,提出优化现有工艺、开发新型萃取剂、引入催化加氢除炔等是今后碳五馏分分离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裂解碳五馏分 异戊二烯 戊二烯 分离
下载PDF
稀土络合催化合成橡胶 被引量:35
9
作者 陈文启 王佛松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06-1027,共22页
中国是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60年代起为充分利用我国的稀土资源,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开展了稀土催化剂催化双烯烃聚合的研究,我国在世界上是最早开展这项研究的国家之一.自1964年,我们先后发表了稀土化合物在定向聚合中的催... 中国是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60年代起为充分利用我国的稀土资源,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开展了稀土催化剂催化双烯烃聚合的研究,我国在世界上是最早开展这项研究的国家之一.自1964年,我们先后发表了稀土化合物在定向聚合中的催化活性的论文.从1971年开始我国率先进行稀土顺丁橡胶和异戊橡胶产业化开发工作.至今已发表了大量论文和多部专著.本文综述了关于稀土络合催化合成橡胶历年来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橡胶 稀土金属 镧系化合物 络合催化剂 定向聚合 镧系催化剂 二烯 异戊二烯
原文传递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作用与释放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0
作者 李洪远 王芳 +2 位作者 熊善高 孟伟庆 吕铃钥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2-296,共5页
植物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属于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对环境和人类生存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它们具有杀菌抑菌、保健等功能;另一方面,它们还参与对流层大气化学过程,对全球气候变化、碳循环和人类健康等有潜在的负面影响。综述了植... 植物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属于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对环境和人类生存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它们具有杀菌抑菌、保健等功能;另一方面,它们还参与对流层大气化学过程,对全球气候变化、碳循环和人类健康等有潜在的负面影响。综述了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的作用、影响BVOCs释放的因素及还有待扩展和深入研究的方面,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1)植物挥发性有机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目前大部分研究集中于杀菌抑菌等正面效应,而针对植物VOCs的负面效应研究较少;2)影响植物VOCs释放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树种差异、生理因素、N素)和外部因素(光照、温度、湿度、CO2、臭氧和胁迫),目前研究多集中于单一因素;3)今后应加强植物VOCs释放机理的研究,分析其他因素或几种因素相互作用对植物释放VOCs的影响;建立和完善理论模型,用以模拟各种植物VOCs排放的时空动态,更好地预测全球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 异戊二烯 单萜烯
下载PDF
负载钛系催化剂催化合成高反式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物 被引量:29
11
作者 贺爱华 姚微 +2 位作者 贾志峰 黄宝琛 焦书科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24,共6页
采用负载钛系催化剂 [TiCl4 MgCl2 (i Bu) 3Al]催化丁二烯 (Bd) 异戊二烯 (Ip)共聚合 ,研究了单体配比、聚合温度、烷基铝浓度和催化剂浓度及单体浓度等对共聚合速率及共聚物特性粘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单体配比中Bd (Bd +Ip)摩尔... 采用负载钛系催化剂 [TiCl4 MgCl2 (i Bu) 3Al]催化丁二烯 (Bd) 异戊二烯 (Ip)共聚合 ,研究了单体配比、聚合温度、烷基铝浓度和催化剂浓度及单体浓度等对共聚合速率及共聚物特性粘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单体配比中Bd (Bd +Ip)摩尔百分比≤ 2 0 % ,可制得高分子量的共聚物 .IR光谱分析及1 H NMR分析表明所得共聚物为高反式 1,4 结构 ,丁二烯单体单元的反式 1,4 含量大于 90 % ,异戊二烯单体单元的反式 1,4 含量大于 98% ,共聚物中丁二烯含量高于单体初始配比中的含量 .在一定的载钛量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钛催化剂 反式丁二烯 异戊二烯 共聚物 二烯 催化合成
下载PDF
落叶阔叶树异戊二烯排放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牟玉静 宋文质 +1 位作者 张晓山 韩圣慧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1-27,共7页
采用封闭式采样方法及光离子化气体分析仪(GC-PID)直接分析技术测定了12种北京市主要绿化树种的异戊二烯排放速率.结果表明:法国梧桐、龙爪槐、杨树和柳树为强异戊二烯排放树种;春季,银杏和玉兰仅排放少量异戊二烯;其余六种树无异戊二... 采用封闭式采样方法及光离子化气体分析仪(GC-PID)直接分析技术测定了12种北京市主要绿化树种的异戊二烯排放速率.结果表明:法国梧桐、龙爪槐、杨树和柳树为强异戊二烯排放树种;春季,银杏和玉兰仅排放少量异戊二烯;其余六种树无异戊二烯排放.此外,法国梧桐和龙爪槐的异戊二烯平均排放因子在春季和夏季及不同天气状况下存在很大差异,夏季法国梧桐和龙爪槐的异戊二烯平均排放因子分别为66.83—94.42μg·g^(-1)dw·h^(-1)和46.21—80.63μg·g^(-1)dw·h^(-1),而春季异戊二烯的平均排放因子分别为28.64μg·g^(-1)dw·h^(-1)和7.14μg·g^(-1)dw·h^(-1).光合有效辐射和叶面温度为异戊二烯排放主要环境控制因素.实验测量的法国梧桐和龙爪槐异戊二烯排放速率的日变化与Guenther异戊二烯排放算式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但上午异戊二烯排放高峰不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二烯 排放因子 落叶阔叶树 生物监测 GC-PID
下载PDF
北京市植物排放的异戊二烯对大气中甲醛的贡献 被引量:33
13
作者 张玉洁 庞小兵 牟玉静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76-981,共6页
2006年3-11月期间利用2,4-二硝基苯肼涂敷的硅胶柱采集了北京市大气中的羰基化合物,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方法测定了甲醛及异戊二烯光氧化特征产物:甲基乙烯基酮(methyl vinyl ketone,MVK)和甲基丙烯醛(methacrolein,MACR... 2006年3-11月期间利用2,4-二硝基苯肼涂敷的硅胶柱采集了北京市大气中的羰基化合物,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方法测定了甲醛及异戊二烯光氧化特征产物:甲基乙烯基酮(methyl vinyl ketone,MVK)和甲基丙烯醛(methacrolein,MACR)的大气浓度.研究发现北京市大气中MVK和MACR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在植物生长季节的4-10月,可在大气中检测出MVK和MACR,它们在大气中的浓度(体积分数)的月平均范围分别为0.11×10^-9-0.67×10^-9和0.19×10^-9-1.36×10^-9,日最高浓度均出现在10:00-14:00(4月除外),8月的浓度达到最高;3月和11月的大气中未检测出MVK和MACR,可能是因为植物处于枯叶期,异戊二烯的排放较少.本研究通过异戊二烯与其光氧化产物MVK、MACR和甲醛之间的转化产率关系,先利用测定的MVK和MACR的大气浓度反演在光氧化过程中损失的异戊二烯的大气浓度,然后估算异戊二烯光氧化对甲醛形成的贡献量.估算结果显示,4-10月,异戊二烯光氧化所产生的甲醛浓度(体积分数)范围为0.35×10^-9-2.50×10^-9,占北京市大气中甲醛总量(在大气中的体积分数范围为5.49×10^-9-22.04×10^-9)的4.6%-11.5%,在大气光化学活跃的夏季(6-8月)植物排放的异戊二烯对大气中甲醛贡献尤为显著.本研究证实了北京市区植物排放异戊二烯对大气光氧化剂形成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排放 异戊二烯 甲醛 甲基乙烯基酮(MVK) 甲基丙烯醛(MACR)
原文传递
裂解碳五综合利用发展趋势 被引量:30
14
作者 吴海君 郭世卓 《当代石油石化》 CAS 2004年第6期25-28,共4页
概要介绍了C5馏分分离方法以及C5馏分和其衍生物综合利用情况,叙述了C5市场状况及市场结构,指出了我国C5馏分综合利用前景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 C5馏分 异戊二烯 戊二烯 戊二烯 石脑油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植物释放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27
15
作者 李继泉 金幼菊 +1 位作者 沈应柏 洪蓉 《植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49-656,677,共9页
对近年来有关环境因子与植物释放挥发性化合物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和概括。本文主要包括 3类挥发性化合物。(1)异戊二烯是由叶绿体产生并且直接释放到大气中的C5 化合物。(2)单萜类化合物是一类环状或非环状的C1 0 化合物,它在植... 对近年来有关环境因子与植物释放挥发性化合物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和概括。本文主要包括 3类挥发性化合物。(1)异戊二烯是由叶绿体产生并且直接释放到大气中的C5 化合物。(2)单萜类化合物是一类环状或非环状的C1 0 化合物,它在植物体内合成后首先贮存于体内的特殊结构中(如树脂道、油腺),然后由此通过气孔向大气中释放。(3)含氧挥发性化合物以各种形式释放到大气中。它包括醇、醛、酮、酯和有机酸。本文的重点是前两者,主要阐述了二方面内容:(1)植物挥发性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和释放机理。(2 )环境因子(如温度、光照、水分胁迫、营养、CO2 浓度、空气湿度)及植物的发育阶段、机械损伤和昆虫取食等对植物挥发性化合物合成与释放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二烯 单萜类物质 含氧挥发性化合物 环境因子 植物
下载PDF
碳五馏份综合利用——新的商机 被引量:19
16
作者 郭世卓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71-177,共7页
来自裂解乙烯的 C5馏份含有非常有用的化工原料——异戊二烯、环戊二烯、戊间二烯。它们可以用来合成许多高附加值的产品。介绍了全球 C5馏份综合利用的现状、市场和需求 ,以及 C5馏份综合利用的新动向。
关键词 异戊二烯 戊二烯 综合利用 市场 碳五馏份
下载PDF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异戊二烯排放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张莉 王效科 +1 位作者 欧阳志云 缪启龙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5,共8页
植被的非甲烷碳氢化合物 (non methanehydrocarbon ,NMHC)排放对大气环境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异戊二烯是对流层最主要的NMHC之一 .本文应用Guenther的光温影响模型 ,对 1 993年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异戊二烯排放量进行了估算 .结果发现 :... 植被的非甲烷碳氢化合物 (non methanehydrocarbon ,NMHC)排放对大气环境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异戊二烯是对流层最主要的NMHC之一 .本文应用Guenther的光温影响模型 ,对 1 993年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异戊二烯排放量进行了估算 .结果发现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异戊二烯总的排放量约为 0 0 3~ 8 6Tg/a ,对全球碳的贡献量以碳计为 0 0 2 6~ 7 5 89Tg/a,年最大可能排放量约占全球年排放总量的 1 5 %~ 4 3 % ;排放有较大的空间 (地域 )差异 ,年排放大值区分布在南方多林区和东北地区 ,以云南和黑龙江 2省最大 ,对全国排放的贡献率分别为 2 2 %和 1 1 % ;不同植被对总排放量的贡献率有较大差异 ,贡献率较大的杨树和栎类分别达到 5 2 2 8%和 4 4 2 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森林生态系统 异戊二烯 排放量 大气污染 贡献率 大气监测
下载PDF
森林排放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白建辉 王明星 +2 位作者 JohnGraham RonaldGPrinn 黄忠良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47-251,共5页
1995年6月至1996年4月,在广东肇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每两周采样一次,利用08L不锈钢采样钢瓶采样和气相色谱法分析、研究森林排放的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浓度。结果表明,森林排放的异戊二烯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浓度与温... 1995年6月至1996年4月,在广东肇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每两周采样一次,利用08L不锈钢采样钢瓶采样和气相色谱法分析、研究森林排放的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浓度。结果表明,森林排放的异戊二烯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浓度与温度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非甲烷 碳氢化合物 异戊二烯 大气化学
下载PDF
热带人工橡胶林异戊二烯排放通量的模式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白建辉 Bradly Baker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7-203,共7页
2 0 0 2年 7月中旬 (湿季 ) ,我们利用快速异戊二烯系统对云南热带森林异戊二烯的排放通量进行了连续测量 ,同时对其影响因子光合有效辐射、气温、湿度、风等参数进行了观测 .研究表明 ,该地区人工橡胶林异戊二烯的排放有明显的日变化 ... 2 0 0 2年 7月中旬 (湿季 ) ,我们利用快速异戊二烯系统对云南热带森林异戊二烯的排放通量进行了连续测量 ,同时对其影响因子光合有效辐射、气温、湿度、风等参数进行了观测 .研究表明 ,该地区人工橡胶林异戊二烯的排放有明显的日变化 ,云和降水可以明显减小异戊二烯的排放 .利用光合有效辐射守恒的观点处理与植物异戊二烯排放有关的过程 ,建立了一个计算异戊二烯排放的经验模式 ,计算值与观测值比较接近 .因此 ,以一定的物理原理和对实际大气状况观测资料的分析为基础 ,建立异戊二烯排放模式的方法是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二烯 排放通量 光合有效辐射 能量守恒原则 热带人工橡胶林 气温 湿度
下载PDF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释放及其环境净化效应概述 被引量:23
20
作者 杨小琴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57-60,共4页
总结了近几年来植物VOCs的研究进展,从植物VOCs主要组成成分、释放机理、影响释放速率的主要因素以及VOCs对环境的净化效应方面等做了概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植物VOCs 释放 异戊二烯 单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