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归化—翻译的岐路 |
刘英凯
|
《现代外语》
|
1987 |
232
|
|
2
|
文化与翻译 |
孙致礼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90
|
|
3
|
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学 |
达尼埃尔-亨利·巴柔
孟华
|
《中国比较文学》
|
1998 |
67
|
|
4
|
普契尼的歌剧创作道路──写在普契尼诞辰140周年之际 |
杨燕迪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7
|
|
5
|
民俗旅游的现状与发展 |
沈受君
|
《民俗研究》
|
1995 |
13
|
|
6
|
中国故事创造的融合假象——《喜福会》的重新解读 |
潘军武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
2005 |
17
|
|
7
|
谈翻译中汉语成语的运用 |
袁榕
|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8
|
|
8
|
建构“他者”形象的话语——文学的异国情调 |
杜平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5 |
11
|
|
9
|
译者,异也——鲁迅“异化”翻译美学观之再阐释 |
李智
王子春
|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4
|
|
10
|
试谈广昌纪年墓出土的青花瓷盘 |
姚澄清
孙敬民
姚连红
|
《江西文物》
|
1990 |
15
|
|
11
|
在异同与得失之间 |
许崇信
|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2
|
|
12
|
试译俳句的体会 |
林林
|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
1998 |
12
|
|
13
|
从英译《荷塘月色》看译者的翻译美学思想 |
甘文平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11
|
|
14
|
20世纪西方文论阐释中国问题的三种范式 |
曾军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1
|
|
15
|
跨文化的吸引——论毛姆小说中的东方文化 |
童银银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6
|
|
16
|
法国文学中的中国题材与异国情调——中法文学交融的一个历史特征 |
钱林森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17
|
从“削鼻剜眼”到“异国情调” |
王育伦
|
《外语学刊》
|
1982 |
8
|
|
18
|
从翻译的本质谈归化与异化的统一 |
李伟容
|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
2004 |
8
|
|
19
|
西方审美现代性中的东方元素——论印象派绘画中的异国情调 |
李勇
|
《艺苑》
|
2009 |
6
|
|
20
|
俄罗斯东正教在哈尔滨的传播 |
陶伟宁
|
《黑龙江史志》
|
2006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