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8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归化—翻译的岐路 被引量:232
1
作者 刘英凯 《现代外语》 1987年第2期58-64,57,共8页
所谓“归化”,按《辞海》的解释,“即‘入籍’的旧称”。翻译的“归化”则喻指翻译过程中,把客“籍”的出发语言极力纳入归宿语言之“籍”:英译汉就不遗余力地汉化;汉译英则千方百计地英化……余则类推。译坛上素有“宁顺而不信”论者,... 所谓“归化”,按《辞海》的解释,“即‘入籍’的旧称”。翻译的“归化”则喻指翻译过程中,把客“籍”的出发语言极力纳入归宿语言之“籍”:英译汉就不遗余力地汉化;汉译英则千方百计地英化……余则类推。译坛上素有“宁顺而不信”论者,而“归化”的译文让人听了耳熟,看了眼熟,毫无不顺感、阻拒感,所以历来不乏提倡者、实践者和拥护者。例如长篇小说《飘》的译者主张译文的归化,甚至到了这样的程度:“即如人名、地名,我现在都把它们中国化了,……对话方面也力求译得象中国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文 异国情调 语言形式 替代法 英译汉 翻译过程 成语 汉译英 汉语 翻译问题
下载PDF
文化与翻译 被引量:90
2
作者 孙致礼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41-42,46,共3页
关键词 文化传真 “归化” 语言 “异化” 异国情调 文化蕴意 基本原则 翻译研究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异域文化
下载PDF
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学 被引量:67
3
作者 达尼埃尔-亨利·巴柔 孟华 《中国比较文学》 1998年第4期79-90,共12页
关键词 比较文学 形象学 意识形态 社会总体想象 异国情调 本土文化 西班牙人 法国文化 自然属性 “他者”
原文传递
普契尼的歌剧创作道路──写在普契尼诞辰140周年之际 被引量:27
4
作者 杨燕迪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5-54,共10页
普契尼一生只关注歌剧创作,从不旁骛。本文首先勾勒了19世纪末意大利歌剧生活的背景状况,接着对普契尼的所有12部歌剧作品进行了总体性的戏剧一音乐批评。笔者在肯定普契尼高度成就的同时,也对这位作曲家创作中所存在的艺术局限和审... 普契尼一生只关注歌剧创作,从不旁骛。本文首先勾勒了19世纪末意大利歌剧生活的背景状况,接着对普契尼的所有12部歌剧作品进行了总体性的戏剧一音乐批评。笔者在肯定普契尼高度成就的同时,也对这位作曲家创作中所存在的艺术局限和审美缺憾作了客观评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契尼 歌剧批评 人物刻划 异国情调 旋律风格
下载PDF
民俗旅游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沈受君 《民俗研究》 1995年第1期12-13,共2页
现代旅游,除商务、会议和一些专项旅游外,大多数是以风光名胜和风土人情为其旅游活动内容。据对美、日、法、英、德五国游客访华动机综合调查资料表明:第一位是了解人民生活(占100%),第二位是了解历史文化(占80%),第三位是游览风光(... 现代旅游,除商务、会议和一些专项旅游外,大多数是以风光名胜和风土人情为其旅游活动内容。据对美、日、法、英、德五国游客访华动机综合调查资料表明:第一位是了解人民生活(占100%),第二位是了解历史文化(占80%),第三位是游览风光(占40%)和品尝佳肴(占40%)。显然,游客是对各国的风土人情和人民生活很感兴趣,想体验一下异国情调。这是一种求异、求知和求同、寻根的心理。有鉴于此,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开展本国独特的民俗风情旅游活动,如联邦德国在80年代促销的主题,除宣传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外,特别强调其“充满浪漫情调的民俗风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旅游资源 民族特色 旅游活动 民俗风情 历史文化 民俗博物馆 文化遗迹 专项旅游 联邦德国 异国情调
原文传递
中国故事创造的融合假象——《喜福会》的重新解读 被引量:17
6
作者 潘军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35-37,55,共4页
传统解读认为谭恩美的《喜福会》表现了中美文化碰撞、交流和融合的过程,故事的结尾便是个明证。然而在对小说中引人入胜的中国故事进行文本细读之后,则发现融合只是个假象。中国故事描绘古怪的巫术、奇异的饮食等等,充满异国情调,是谭... 传统解读认为谭恩美的《喜福会》表现了中美文化碰撞、交流和融合的过程,故事的结尾便是个明证。然而在对小说中引人入胜的中国故事进行文本细读之后,则发现融合只是个假象。中国故事描绘古怪的巫术、奇异的饮食等等,充满异国情调,是谭恩美对中国自觉的东方主义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福会》 中国故事 融合 解读 假象 文化碰撞 异国情调 东方主义 谭恩美 传统 文本 小说 自觉
下载PDF
谈翻译中汉语成语的运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袁榕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9-22,共4页
谈翻译中汉语成语的运用袁榕汉语的四字成语,结构严谨,富有表现力,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精华。既然如此,翻译中是否应该多用成语呢?在这个问题上,我国翻译界也是见仁见智,各求所好。著名的翻译家张谷若先生推崇“地道的译文”,似乎... 谈翻译中汉语成语的运用袁榕汉语的四字成语,结构严谨,富有表现力,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精华。既然如此,翻译中是否应该多用成语呢?在这个问题上,我国翻译界也是见仁见智,各求所好。著名的翻译家张谷若先生推崇“地道的译文”,似乎对成语情有独钟,在译作中使用了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成语 四字结构 《名利场》 异国情调 张谷若 译文 爱米丽亚 文学翻译 翻译研究 民族特色
原文传递
建构“他者”形象的话语——文学的异国情调 被引量:11
8
作者 杜平 《当代文坛》 CSSCI 2005年第6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他者”形象 异国情调 本土文化 当代文化研究 后殖民理论 文化批评
下载PDF
译者,异也——鲁迅“异化”翻译美学观之再阐释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智 王子春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36,共5页
鲁迅是一个有着独特见解的翻译理论家,他在充分吸收传统译论精华的同时,创造性地提出了保存"异国情调"的"异化"翻译观。"异化"的实质在于译作应再现原作"丰姿",暗含了审美选择、审美取向等美... 鲁迅是一个有着独特见解的翻译理论家,他在充分吸收传统译论精华的同时,创造性地提出了保存"异国情调"的"异化"翻译观。"异化"的实质在于译作应再现原作"丰姿",暗含了审美选择、审美取向等美学观点。本文从译者与读者的审美取向、译者的翻译审美策略、新表达的美学效应以及对译语的影响等方面解读鲁迅的"异化"翻译美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异国情调 异化 翻译美学观
原文传递
试谈广昌纪年墓出土的青花瓷盘 被引量:15
10
作者 姚澄清 孙敬民 姚连红 《江西文物》 1990年第2期86-89,128,共5页
1982年以来,广昌县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了一大批纪年墓出土的明代万历青花瓷盘,这就是日本人称为“芙蓉手”、欧洲人誉为“嘉橹”的明代外销青花瓷盘。这批瓷盘都是由于基建动土,或被盗掘出上的。其纹饰、色彩与一般墓葬出土的明器不同,... 1982年以来,广昌县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了一大批纪年墓出土的明代万历青花瓷盘,这就是日本人称为“芙蓉手”、欧洲人誉为“嘉橹”的明代外销青花瓷盘。这批瓷盘都是由于基建动土,或被盗掘出上的。其纹饰、色彩与一般墓葬出土的明器不同,它既有东方民族的艺术风格,又充满着浓郁的异国情调(图版捌)。本文拟就广昌明代纪年墓出土的瓷盘作点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芙蓉手 广昌县 明万历 鹿纹 异国情调 文物普查 耿宝昌 窑口 圈足 墓主
下载PDF
在异同与得失之间 被引量:12
11
作者 许崇信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8,共5页
翻译是一个充满矛盾的领域,它既是模仿,又是创造;既是语言的,又不是语言的,这中间,异同共在,得失并存。它有时带来异国情调,令人耳目一新,有时引来格格不入或难以接受的事物,在古井无波的生活深处。
关键词 语言文化 汉语 翻译过程 异国情调 文化交流 异同 “变” 英语 外国作品 “得”
原文传递
试译俳句的体会 被引量:12
12
作者 林林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1998年第2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俳句 排句 异国情调 格律诗 审美习惯 汉诗 白话 日语 想象意境 文言
原文传递
从英译《荷塘月色》看译者的翻译美学思想 被引量:11
13
作者 甘文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520-523,共4页
以《荷塘月色》的英译文对原文中单个词语的翻译为例 ,阐释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杨宪益夫妇的翻译美学思想 :要以忠实的翻译“信”于原文的意思、原文的历史文化 ;翻译作品可以多一点异国情调 ,因为翻译毕竟是翻译。这一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 ... 以《荷塘月色》的英译文对原文中单个词语的翻译为例 ,阐释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杨宪益夫妇的翻译美学思想 :要以忠实的翻译“信”于原文的意思、原文的历史文化 ;翻译作品可以多一点异国情调 ,因为翻译毕竟是翻译。这一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 :只有精通原文的精神内涵 ,精通原语和译语的历史文化才能译出千古传诵的译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塘月色》 翻译 美学 历史文化 异国情调 英语
下载PDF
20世纪西方文论阐释中国问题的三种范式 被引量:11
14
作者 曾军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共9页
开展20世纪西方文论对中国问题阐释的研究,既有助于中国学者在西方学术体系内部展开对西方文论的批判性反思,也有助于借它山之石推进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建设。对西方文论而言,中国问题是作为外部的、可供选择的他者而存在的;但对于... 开展20世纪西方文论对中国问题阐释的研究,既有助于中国学者在西方学术体系内部展开对西方文论的批判性反思,也有助于借它山之石推进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建设。对西方文论而言,中国问题是作为外部的、可供选择的他者而存在的;但对于中国学者而言,西方文论对中国问题的理解和阐释则包含着多个层面的复杂情感结构。20世纪西方文论阐释中国问题有三种范式:作为"异国情调"的中国问题,成为"东方主义"的中国问题,谋求"多元共生"的中国问题。其中,多元共生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日渐明晰的学术立场和态度。当代中国文论不能仅仅满足于提供给西方学者以异国情调猎奇感的古代美学和思想,也不能停留在对西方文论曲解和误读中国问题的东方主义的批判上,更重要的是在多元共生的文化理想中,在交往对话和思想碰撞中建构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 世纪西方文论 中国问题 异国情调 东方主义 多元共生
下载PDF
跨文化的吸引——论毛姆小说中的东方文化 被引量:6
15
作者 童银银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8-90,共3页
英国作家毛姆(William Somersei Maugham,1874—1965)一生著作丰富,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坛的一位重要作家。除了早期的一部分戏剧外,毛姆最擅长写作的、同时也是最受广大读者喜爱的,是他的长篇和短篇小说。毛姆的小说受到长盛不衰的欢迎主... 英国作家毛姆(William Somersei Maugham,1874—1965)一生著作丰富,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坛的一位重要作家。除了早期的一部分戏剧外,毛姆最擅长写作的、同时也是最受广大读者喜爱的,是他的长篇和短篇小说。毛姆的小说受到长盛不衰的欢迎主要有两个原因:(1)文风上来看,毛姆的小说故事性强,人物生动,语言流畅。(2)从小说格调上来看,毛姆的小说善于在异国情调的背景下深刻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其揭示人物内心的深度远非一般作家可以比拟。本文作者只对上述第二个问题作一番探讨。 一、毛姆小说中的异国情调来源于东方文化对他的吸引。 许多毛姆小说的读者都十分欣赏他小说中的“异国情调”,但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尤其是西方读者)未必会同意这种“异国情调”来源于非西方文化对毛姆的吸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姆小说 跨文化 非西方文化 短篇小说 异国情调 传教士 《刀锋》 东方文化 主人公 泛文化
下载PDF
法国文学中的中国题材与异国情调——中法文学交融的一个历史特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钱林森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4-130,共7页
肇始于18世纪上半叶中法两国文学的直面对话,拓开了东西方两国文学交融的历史。两国文学交融的漫长历史表明:法国作家在吸取中国题材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它和异国情调扭结在一起,法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结缘与交融,是以中国题... 肇始于18世纪上半叶中法两国文学的直面对话,拓开了东西方两国文学交融的历史。两国文学交融的漫长历史表明:法国作家在吸取中国题材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它和异国情调扭结在一起,法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结缘与交融,是以中国题材为中介、异国情调为“情结”的。事实上,几个世纪以来,不管法国作家以何种方式契入中国主题,如何描述中国素材,中国总是激发他们想象、诱发他们思考的无尽的文学源头。中国题材的介入,开发了一代又一代法国作家的创造力,拓展了法国文学的描写领域,构成了法国文学发展的不容忽略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文学 中国题材 异国情调
原文传递
从“削鼻剜眼”到“异国情调”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育伦 《外语学刊》 1982年第2期59-63,共5页
关于翻译,鲁迅先生有一段名言:“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但是这保存又常常和易懂相矛盾,看不惯了.不过他原是洋鬼子,当然谁也看不惯,为比较顺眼起见,只能改换他的衣服,却不该削低他的鼻子,剜掉他... 关于翻译,鲁迅先生有一段名言:“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但是这保存又常常和易懂相矛盾,看不惯了.不过他原是洋鬼子,当然谁也看不惯,为比较顺眼起见,只能改换他的衣服,却不该削低他的鼻子,剜掉他的眼睛.”(重点为笔者所加)这可以说是对翻译十分精辟而又形象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国情调 改译 汉语规范 形象语 鲁迅先生 原译 俄语 译文 翻译作品 洋风
原文传递
从翻译的本质谈归化与异化的统一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伟容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S1期208-210,共3页
关键词 归化翻译 直译与意译 异化翻译 翻译手段 弱势文化 文化交流 死译 孙致礼 强势文化 异国情调
下载PDF
西方审美现代性中的东方元素——论印象派绘画中的异国情调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勇 《艺苑》 2009年第3期4-12,共9页
西方的审美现代性从历时性角度看,是指在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的审美领域中出现的审美活动(艺术)从宗教的统治之下脱离出来,形成自身的审美独立性的历史/文化现象。在这个意义上,审美现代性是对已有的审美成规的背离与... 西方的审美现代性从历时性角度看,是指在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的审美领域中出现的审美活动(艺术)从宗教的统治之下脱离出来,形成自身的审美独立性的历史/文化现象。在这个意义上,审美现代性是对已有的审美成规的背离与反差。这个现象又是伴随着社会的世俗化和经济领域的商业化大潮同时产生的。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理性化、世俗化,审美现代性变成了对世俗生活中这种理性化统治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现代性 印象派绘画 异国情调 西方 元素 东方 文艺复兴时期 社会生活
下载PDF
俄罗斯东正教在哈尔滨的传播 被引量:5
20
作者 陶伟宁 《黑龙江史志》 2006年第10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哈尔滨 东正教 俄罗斯 传播 教堂建筑 城市风格 异国情调 莫斯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