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穆勒评注》中的交往异化:马克思的转折点——马克思《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研究 |
韩立新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74
|
|
2
|
教师职业倦怠的一种哲学解释 |
石中英
|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1
|
|
3
|
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论对当下劳动教育的启示 |
扈中平
|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4
|
|
4
|
论志愿服务的本质 |
魏娜
刘子洋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1
|
|
5
|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究竟是不是循环论证 |
韩立新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6
|
|
6
|
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试解《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一个理论难点 |
王峰明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1
|
|
7
|
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的逻辑建构与解构 |
张一兵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
1994 |
24
|
|
8
|
当“文艺青年”成为“数字劳工”:对网络作家异化劳动的反思 |
蒋淑媛
黄彬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9
|
|
9
|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情感意蕴及其当代意义 |
欧阳康
熊治东
|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9
|
|
10
|
从“他者剥削”到“自我剥削”——数字时代下异化劳动的新表现 |
高天驹
|
《天府新论》
CSSCI
|
2021 |
28
|
|
11
|
“让劳动本身成为享受”何以可能 |
何云峰
王绍梁
|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4
|
|
12
|
劳动异化及其根源 |
邓晓芒
|
《中国社会科学》
|
1983 |
19
|
|
13
|
论劳动的育人价值及其实现条件 |
周兴国
曹荣荣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4
|
|
14
|
从“异化劳动”到“谋生劳动”:青年马克思人本主义范式解构的开始--兼与张一兵教授的“穆勒笔记”解读商榷 |
姚顺良
|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2
|
|
15
|
变形:对异化的逃脱──评卡夫卡的《变形记》 |
任卫东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22
|
|
16
|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发展 |
李印堂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18
|
|
17
|
马克思的第一部经济学著作的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读 |
张雷声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2
|
|
18
|
作为“历史之谜”的异化及其评价尺度——与俞吾金先生切磋 |
张奎良
|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7
|
|
19
|
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与资本批判理论的统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资本论》比较研究 |
孙熙国
尉浩
|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1
|
|
20
|
论马克思的劳动休闲观 |
吴育林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