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3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病理诊断和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54
1
作者 易祥华 孔洁 +3 位作者 朱美芳 张韵 陈晓峰 钟慈声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4-428,共5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隐球菌病 (PC)的病理诊断和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对 2 7例PC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组织化学染色和光镜观察 ,12例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2 7例中 ,2例肺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2 5例开胸探查 ,胶样病变 2例 ...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隐球菌病 (PC)的病理诊断和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对 2 7例PC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组织化学染色和光镜观察 ,12例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2 7例中 ,2例肺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2 5例开胸探查 ,胶样病变 2例 ,非干酪性肉芽肿病变 2 5例 ,均检出新型隐球菌 (CN)。黏液卡红 (MC)、过碘酸雪夫染色 (PAS)、奥尔辛蓝 (AB)和Grocott六胺银 (GMS)染色隐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 87 0 % (2 0 / 2 3)、10 0 % (2 7/ 2 7)、6 6 7% (18/ 2 7)和 10 0 % (2 3/ 2 3)。透射电镜观察 ,CN均有荚膜形成 ,大部分结构简单 ,细胞器不发达 ,细胞退变 ;部分隐球菌有细胞核、核仁、线粒体和空泡 ;CN的检出率为 91 7% (11/ 12 )。结论 PC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缺乏特征性 ,穿刺或开胸肺活检仍然是PC诊断的主要手段。光镜结合电镜观察以及MC、GMS和PAS组织化学染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诊断 肺隐球菌病 原发性 组织化学染色 超微结构 CN 核仁 细胞器 细胞核
原文传递
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置换术 被引量:49
2
作者 陈海生 肖明第 +5 位作者 程云阁 钟焕清 黄志辉 谢翠贤 何勇 程国栋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 总结2 8例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置换(MVR)术的经验。方法 右侧胸壁小切口(4~5cm) +两孔(胸腔镜、升主动脉阻闭钳入孔)。股动脉、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特制的长阻闭钳阻闭升主动脉,冷血心脏停跳液顺行灌注保护心肌。结果 本组... 目的 总结2 8例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置换(MVR)术的经验。方法 右侧胸壁小切口(4~5cm) +两孔(胸腔镜、升主动脉阻闭钳入孔)。股动脉、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特制的长阻闭钳阻闭升主动脉,冷血心脏停跳液顺行灌注保护心肌。结果 本组(胸腔镜组)无死亡。与同期一组(常规组) 33例正中开胸法MVR相比,体外循环82~14 6 (96±38)min对80~132 (92±31)min ,升主动脉阻闭37~76 (47±18)min对34~72 (45±13)min ,术后呼吸机辅助8 6~14 8(10. 2±3.1)h对8.3~15. 9(11.3±3.4 )h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 ;而术后胸液引流量明显减少,5 0~2 30 (72±2 8)ml对70~4 6 0 (10.8±4 .2 )ml,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8~12 (10.1±2 . 2 )d对10~2 8(15. 6±4 . 2 )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 5 )。结论 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置换术较正中开胸法MVR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置换术 腔镜辅助 微创 升主动脉 术后住院时间 体外循环 壁小切口 心脏停跳液 术后呼吸机 静脉插管 保护心肌 顺行灌注 MVR 统计学 股动脉 无死亡 引流量
原文传递
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46
3
作者 宋伟 《创伤外科杂志》 2017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对比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与传统开胸手术对创伤性血气胸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差异,为临床寻找更好的血气胸手术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邹城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0... 目的对比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与传统开胸手术对创伤性血气胸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差异,为临床寻找更好的血气胸手术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邹城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0月100例因外伤性血气胸而需行VATS或传统开胸手术的患者,男性49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46.23±14.28)岁,RTS评分(7.63±1.98)分,其中开放性损伤73例,闭合性损伤27例,致伤机制包括交通意外伤28例,坠落伤21例,棍棒打击伤19例,锐器伤32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VATS组和传统开胸手术组,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术后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镇痛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和死亡率;术前、术后1、3、5、7d的CRP。结果与开胸手术组相比,VATS组术后24h VAS评分显著降低[(5.78±2.32)vs.(6.74±1.71),P=0.02];镇痛时间显著缩短[(3.87±1.23)d vs.(5.76±1.76)d,P<0.0001];术后24、72、120、168h的CRP显著降低(P<0.0001)。手术时间显著减少[(100.50±21.19)min vs.(142.64±25.04)min,P<0.0001];术中出血量显著降低[(218.98±56.81)mL vs.(335.71±86.48)mL,P<0.0001];术后引流量显著降低[(341.28±80.18)mL vs.(456.15±106.02)mL,P<0.0001];术后引流时间显著减少[(3.33±0.81)d vs.(4.62±0.78)d,P<0.0001];住院时间显著缩短[(11.39±2.08)d vs.(14.27±2.65)d,P<0.0001)。术后并发症与死亡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开胸手术相比,VATS显著改善了创伤性血气胸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缩短了平均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创伤 腔镜 视觉模拟评分 血气
下载PDF
全胸腔镜下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45
4
作者 刘新国 鄂勇 《实用癌症杂志》 2015年第8期1163-1165,共3页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50例早期(TNMⅠ/Ⅱ期)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随机分为胸腔镜组和开胸手术组,分别给予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50例早期(TNMⅠ/Ⅱ期)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随机分为胸腔镜组和开胸手术组,分别给予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指标、远期生存指标和手术的安全性。结果胸腔镜组术后引流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开胸手术组(P<0.05),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无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胸腔镜组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胸手术组(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相比,全胸腔镜下手术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能够达到相同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肺叶切除术 早期肺癌
下载PDF
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29
5
作者 张润峰 王继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探讨如何成功建立心肌梗死大鼠模型 ,减少动物死亡率。方法  6 0只Wistar大鼠 ,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 ,分析麻醉、人工呼吸、开胸、冠脉结扎等操作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对大鼠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随着对制模过程中... 目的 探讨如何成功建立心肌梗死大鼠模型 ,减少动物死亡率。方法  6 0只Wistar大鼠 ,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 ,分析麻醉、人工呼吸、开胸、冠脉结扎等操作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对大鼠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随着对制模过程中若干问题的重视 ,术后 1周动物死亡率由前期 6 0 %降为后期的 13% (P <0 .0 5 )。结论 麻醉药的正确使用、人工呼吸的科学管理、肺损伤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动物模型 麻醉 人工呼吸
下载PDF
围手术期应用大剂量氨溴索降低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纪勇 朱幸讽 +4 位作者 郑明峰 吴小波 卫栋 叶书高 陈静瑜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62,共2页
肺部并发症是胸外科围手术期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影响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的可导致患者死亡。多数开胸术后患者有明显的痰液黏稠、咳嗽无力,极易并发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甚至呼吸衰竭。
关键词 术后肺部并发症 外科围手术期 临床研究 氨溴索 大剂量 应用 术后患者
原文传递
开胸手术中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麻醉减轻术后烦躁效果观察 被引量:24
7
作者 赵煜毅 邱建磊 +1 位作者 吕明波 张祺文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14期78-79,共2页
目的观察开胸手术麻醉中联合应用氟比洛芬酯和地佐辛对减轻术后烦躁的效果。方法将150例全麻下行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芬太尼组及对照组,各50例。三组全麻前均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案。联合组切皮前10 min予氟比洛芬酯50... 目的观察开胸手术麻醉中联合应用氟比洛芬酯和地佐辛对减轻术后烦躁的效果。方法将150例全麻下行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芬太尼组及对照组,各50例。三组全麻前均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案。联合组切皮前10 min予氟比洛芬酯50 mg,手术结束前10 min联合组予地佐辛5 mg,芬太尼组予芬太尼0.01 mg/kg,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后患者呼吸平稳、达拔管指标时拔出气管内导管。分别观察三组拔管时间、RSS躁动评分以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观察各组拔管即刻、拔管后5、10、15、30、60 min时Ramsay镇静评分。结果芬太尼组拔管时间长于联合组及对照组(P均<0.05)。联合组及芬太尼组RSS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苏醒期烦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拔管即刻、拔管后5、10、15、30 min联合组及芬太尼组Ramsay镇静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可以减少开胸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地佐辛 烦躁手术
下载PDF
全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近期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4
8
作者 韦海涛 李丽 +3 位作者 王作培 张锋 胡宝利 张海峰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5年第2期108-109,共2页
2009年3月至2013年9月我们采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66例,与同期54例传统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比较围手术期指标、术后近期临床效果以及长期生存率等资料.现总结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由同一组医师完成的12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临床资... 2009年3月至2013年9月我们采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66例,与同期54例传统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比较围手术期指标、术后近期临床效果以及长期生存率等资料.现总结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由同一组医师完成的12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及分组见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手术 手术治疗 近期临床疗效 腔镜手术 近期临床效果 2009年 长期生存率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对开胸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9
作者 高艳平 葛亚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41-1242,共2页
开胸肺癌根治术可诱发全身过度的应激反应,如何平抑过度的应激反应,减少其不良反应是围术期必须重视的问题。右美托咪定为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静催眠作用,还具有镇痛、抑制交感活性、改善手术期心... 开胸肺癌根治术可诱发全身过度的应激反应,如何平抑过度的应激反应,减少其不良反应是围术期必须重视的问题。右美托咪定为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静催眠作用,还具有镇痛、抑制交感活性、改善手术期心血管稳定性等药理作用。本研究对开胸肺癌根治术患者全麻期间持续应用右美托咪定,观察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变化,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根治术 应激反应 临床观察 围术期 患者 α2肾上腺素能 镇静催眠作用
下载PDF
心肌运动速度和应变率评价不同程度心肌缺血 被引量:17
10
作者 白姣 邓又斌 +4 位作者 刘红云 杨好意 毕小军 常青 潘敏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0期774-776,共3页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技术检测犬不同程度急性心肌缺血前后左室前壁心肌运动速度和应变率 (SR)的变化 ,探寻一种能定量、敏感、无创性地评价左室局部收缩及舒张功能的新方法。方法 将 9只开胸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LAD)血...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技术检测犬不同程度急性心肌缺血前后左室前壁心肌运动速度和应变率 (SR)的变化 ,探寻一种能定量、敏感、无创性地评价左室局部收缩及舒张功能的新方法。方法 将 9只开胸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LAD)血流减少造成中度、重度心肌缺血模型 ,取左室乳头肌水平短轴观 ,以QTVI分别检测不同程度缺血时左室前壁心内膜下心肌和心外膜下心肌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 (Vsendo、Vsepi)、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 (Veendo、Veepi) ,并计算出收缩期SR (SRs)和舒张早期SR(SRe)。结果 基础状态下 ,心内膜下心肌速度高于心外膜下心肌速度。缺血导致左室前壁Vsendo、Veendo、Veepi和SRe均显著下降 ,尽管Vsepi降低不明显 ,但SRs降低显著。 结论 心肌运动速度和应变率能敏感地评价不同程度实验性心肌缺血 ,比常规的方法 (运动幅度和室壁增厚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 心肌缺血 心内膜 心外膜 早期 无创性 短轴 运动速度 峰值
原文传递
胸部手术后慢性疼痛危险因素及预防 被引量:17
11
作者 孔庆芝 邢飞 张卫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70-274,共5页
从术前、术中和术后三方面对胸部手术患者发生慢性术后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 CPSP)的风险因素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术前疼痛、社会心理因素、基因变异,术中肋间神经损伤及严重的急性术后疼痛等。其中,肋间神经损伤及严重的... 从术前、术中和术后三方面对胸部手术患者发生慢性术后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 CPSP)的风险因素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术前疼痛、社会心理因素、基因变异,术中肋间神经损伤及严重的急性术后疼痛等。其中,肋间神经损伤及严重的术后急性疼痛是CPTP发生的重要因素。此外,还就降低术后急性疼痛和减少术中肋间神经损伤对CPTP的预防作用进行了综述,硬膜外镇痛可能会降低CPTP的发生率,而胸椎旁神经阻滞对CPTP的影响尚无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术后疼痛 危险因素 腔镜
原文传递
胸段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对开胸单肺通气患者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冯艺 孙颖 杨拔贤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41-744,共4页
目的 通过比较吸入全身麻醉和吸入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对开胸手术的血液动力学和血气分析的变化,探讨硬膜外麻醉对全身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20例因食管癌需开胸单肺通气手术患者,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异氟醚吸入全麻组(GI组)和... 目的 通过比较吸入全身麻醉和吸入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对开胸手术的血液动力学和血气分析的变化,探讨硬膜外麻醉对全身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20例因食管癌需开胸单肺通气手术患者,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异氟醚吸入全麻组(GI组)和异氟醚吸入复合硬膜外组(GIE组)。每组各10例。GI组采用异氟醚/芬太尼/维库溴铵麻醉。GIE组采用异氟醚/维库溴铵/胸部硬膜外0.5%罗哌卡因麻醉。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排指数(CI)、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外周血管阻力(SVRI)。分别于清醒时,侧卧双肺通气30 min,单肺通气15、30、60和120 min,侧卧再次双肺通气30 min抽取动脉,混合静脉血血样,测定血气,并计算氧供(DO2)、氧耗(VO2),以及氧供氧耗比(DO2/VO2)。结果 GIE组MAP低于GI组(P<0.05),SVRI不但低于GI组,也低于基础值(p<0.05)。单肺通气后30、60、120 min两组CI均高于基础值(P<0.05),GIE组各时间点CI与GI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各时间点DO2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肺通气15、30和60min时GIE组SvO2明显低于GI组(P<0.05),而VO2明显高于GI组(P<0.05),同时DO2/VO2明显低于GI组(P<0.05)。结论 以单纯全麻相比,胸段硬膜外联合全麻可能会使单肺通气早期全身氧耗增加,DO2/VO2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GI 段硬膜外麻醉 全麻 氧代谢 氧耗 VO2 结论 时间点
原文传递
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与传统开胸心脏手术术后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6
13
作者 殷亮 王志农 +4 位作者 王毅峰 王文涛 纪广玉 杨新伟 徐志云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8期849-854,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的术后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BM、VIP、CNKI、PubMed和Elsevier数据库,纳入1995~2008年间国内外关于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术后疗效分析的临床研究,并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 目的系统评价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的术后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BM、VIP、CNKI、PubMed和Elsevier数据库,纳入1995~2008年间国内外关于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术后疗效分析的临床研究,并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研究,包括2个随机对照试验和6个队列研究,共1204例患者,其中微创手术组492例,传统开胸手术组71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微创手术组在体外循环时间[WMD=16.45,95%CI(2.56,30.35),P=0.02]、胸腔闭式引流量[WMD=-132.63,95%CI(-208.53,-56.72),P=0.0006]和住院时间[WMD=-1.22,95%CI(-2.14,-0.30),P=0.009]上都明显低于传统开胸手术组,但主动脉阻断时间[WMD=0.47,95%CI(-1.35,2.29),P=0.61]和手术时间[WMD=26.67,95%CI(-8.91,62.25),P=0.1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心脏外科手术相比传统手术疗效更好,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心脏外科 疗效 Meta分析
下载PDF
开胸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液凝血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5
14
作者 袁训芝 吴新民 +2 位作者 陈铭 袁家颖 张生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9-532,共4页
目的 :调查胸科大手术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情况 ,观察手术前后凝血、纤溶活性的变化。方法 :2 0 0 3年 2月至 4月行肺癌或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 5 2例。年龄 35~ 79岁 ,男 34例 ,女 18例。所有患者于术后 3~ 10天内行双下... 目的 :调查胸科大手术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情况 ,观察手术前后凝血、纤溶活性的变化。方法 :2 0 0 3年 2月至 4月行肺癌或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 5 2例。年龄 35~ 79岁 ,男 34例 ,女 18例。所有患者于术后 3~ 10天内行双下肢深静脉血管超声检查。同期做了 5 7例非手术门诊患者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均记录双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及血栓发生的部位。 2 5例开胸手术患者于术前、术后 3天及术后 1周采集静脉血测定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D 二聚体 (D dimer,D D)、抗凝血酶 (antithrombin ,AT)、凝血酶 -抗凝血酶复合物 (thrombin -an tithrombincomplex ,TAT)、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 (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PAI)、凝血酶原时间 (prothrombintime ,PT)、国际标准化比值 (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 ,INR)以及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所有患者无血栓栓塞史 ,术前评价血栓栓塞发生的风险。结果 :5 2例入选患者中 ,2 8例患者超声检查发现存在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检出率为 5 3.8% ,均为腓静脉血栓形成。血凝指标D D、FIB手术后明显升高 ,一直持续到手术后 1周 ;TAT手术后 3天明显升高 ,但手术后 1周恢复到术前水平 ;AT手术后 3天明显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手术后 深静脉血栓形成 术前 D-D 大手术 应考 水平 个数
下载PDF
开胸手术后疼痛综合征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蔚宇 徐美英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24-127,共4页
开胸手术后疼痛综合征为开胸手术伤口愈合后无其他器质性病变而伤口周围残留胸背部的慢性疼痛。主要病因为手术中直接或间接肋间神经损伤及损伤后神经修复不良。治疗以综合方法为主,最新治疗方向为施以完整的疼痛治疗链,阻断手术后急性... 开胸手术后疼痛综合征为开胸手术伤口愈合后无其他器质性病变而伤口周围残留胸背部的慢性疼痛。主要病因为手术中直接或间接肋间神经损伤及损伤后神经修复不良。治疗以综合方法为主,最新治疗方向为施以完整的疼痛治疗链,阻断手术后急性痛迁延为慢性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疼痛综合征 器质性病变 慢性疼痛 手术伤口 修复不良 神经损伤 疼痛治疗 治疗方向 背部 愈合后 手术中 慢性痛 急性痛
原文传递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对开胸术后患者排痰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萍 姚红 米小兰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1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在开胸术后患者排痰中的作用。方法 106例胸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54例,术后给予生理盐水+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对照组52例,术后给予生理盐水+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在排痰过程中的感受、术后48 ...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在开胸术后患者排痰中的作用。方法 106例胸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54例,术后给予生理盐水+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对照组52例,术后给予生理盐水+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在排痰过程中的感受、术后48 h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排痰不适感发生率为25.9%明显低于对照组63.5%(P<0.05);实验组肺不张、肺感染、发热等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24 h心率、呼吸、血压无明显差别(P>0.05),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可显著降低胸部手术后排痰不适感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排痰 盐酸氨溴索 术后患者 雾化吸入 疗效观察 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经静脉胸前植入单导线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方正 华伟 陈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1997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总结15例经静脉胸前植入单导线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15例患者,男性13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1.7岁。患者植入 ICD 适应证为:心室颤动(室颤)8例,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7例。所有患者均有院外晕厥史。ICD 均... 目的:总结15例经静脉胸前植入单导线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15例患者,男性13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1.7岁。患者植入 ICD 适应证为:心室颤动(室颤)8例,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7例。所有患者均有院外晕厥史。ICD 均为非开胸经静脉单导线系统,其中Medtronic 7219 C 型2例,7220 C 型3例。除颤电流由右心室心内线圈状电极至除颤器外壳本身。CPIVentak PR×Ⅲ10例,除颤电流由右心室远端线圈状电极至近端线圈状电极。结果:15例患者均成功地植入了经静脉单导线 ICD。平均除颤阈值为12.8J(5~15J)。R 波高度为9.9mV(3.7~14.6mV),电极导线插入途径14例经左锁骨下静脉,1例经右头静脉到右心室。ICD 埋于患者胸前壁肌肉下(11例)或皮下(4例)囊袋,2例发生囊袋血肿,经挤压排出血块、局部压迫纠正。平均随访7.6个月(0.5~18个月),有3例患者发生了室速,由 ICD 抗心动过速起搏及低能量电转复终止。1例室颤经高能量除颤终止。结论:经静脉胸前植入单导线 ICD 是一种操作简单、除颤效果满意的植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静脉 患者 ICD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右心室 室速 临床应用 头静脉 皮下
原文传递
经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18
作者 钟武 孙清超 +3 位作者 张海平 王志鹏 张昌明 邓彦超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6期1124-1128,共5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经胸腔镜与开胸胸腺瘤扩大切除术治疗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接受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本研究指胸骨正中劈开胸腺瘤扩... 目的:观察和比较经胸腔镜与开胸胸腺瘤扩大切除术治疗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接受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本研究指胸骨正中劈开胸腺瘤扩大切除术)共120例胸腺瘤伴MG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WHO病理分型、Masaoka分期、术后MGFA分级、远期随访总缓解率、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VAS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WHO病理分型、Masaoka分期、术后MGFA分级及远期随访总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胸组肿瘤直径明显大于胸腔镜组,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VAS疼痛评分明显短于或低于开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腔镜与开胸胸腺瘤扩大切除术治疗MG的远期疗效相当,但胸腔镜手术创伤更小,有利于减少术后疼痛并加快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腺瘤 重症肌无力 疗效
原文传递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海兵 臧国辉 +1 位作者 陈斌 姚杰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20期3354-3357,共4页
目的探讨开胸手术与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术式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开胸组与胸腔镜组,各40例,比较两组围术期... 目的探讨开胸手术与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术式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开胸组与胸腔镜组,各40例,比较两组围术期一般指标(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等)、术后并发症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胸腔镜组较开胸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肺通气30 min(T2)、单肺通气结束(T3)及手术结束(T4)时胸腔镜组心指数(CI)、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水平均明显低于开胸组(P<0.05),但胸腔镜组不同时期各血流动力学指标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并有助于机体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腔镜 非小细胞肺 血流动力学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胸腔镜与开胸进行锡钛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连枷胸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夏平 王青 +4 位作者 吴安洪 马小红 赵山虎 张晨 吴应虎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5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与开胸进行锡钛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连枷胸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将57例连枷胸患者分为微创组(n=29)和开胸组(n=28)。微创组采用胸腔镜下进行锡钛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开胸组采用开胸锡钛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 目的:探讨胸腔镜与开胸进行锡钛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连枷胸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将57例连枷胸患者分为微创组(n=29)和开胸组(n=28)。微创组采用胸腔镜下进行锡钛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开胸组采用开胸锡钛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前与术后1d的疼痛变化。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的手术时间、镇痛药物总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呼吸衰竭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的显著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下锡钛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连枷胸,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锡钛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 连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