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汉“番”隔离到开山抚“番”——清代台湾少数民族政策述论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细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58-64,共7页
清政府治理台湾少数民族的政策,首先是实行设立“番界”,把汉族移民与少数民族隔离开来,既严禁汉族移民进入“番地”,又防止少数民族侵扰汉族移民。随着汉族移民开垦土地进程的推进,清廷不断调整汉族移民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并逐步进行“... 清政府治理台湾少数民族的政策,首先是实行设立“番界”,把汉族移民与少数民族隔离开来,既严禁汉族移民进入“番地”,又防止少数民族侵扰汉族移民。随着汉族移民开垦土地进程的推进,清廷不断调整汉族移民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并逐步进行“番地”开发。晚清时期,西方列强与日本侵略引发严重的边疆危机,为加强台湾海防,清政府实行开山抚“番”政策,进一步加快台湾开发的进程,使台湾山地少数民族地区也被完全纳入大一统中国治理体系之内,成为中国领土与主权完整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隔离 开山 清代台湾 少数民族政策 理台政策
下载PDF
罗大春在台事迹略考——以《罗景山台湾海防并开山日记》为中心
2
作者 黄颖 《福建文博》 2024年第2期54-58,共5页
1874年日军侵台事件发生后,罗大春奉命赴台湾地区负责台湾地区北部防务和“开山抚番”事务,功勋卓著。本文通过解读罗大春所写的《罗景山台湾海防并开山日记》,对罗大春在台事迹略作探讨,以缅怀为台湾地区的防卫与近代化做出突出贡献的... 1874年日军侵台事件发生后,罗大春奉命赴台湾地区负责台湾地区北部防务和“开山抚番”事务,功勋卓著。本文通过解读罗大春所写的《罗景山台湾海防并开山日记》,对罗大春在台事迹略作探讨,以缅怀为台湾地区的防卫与近代化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辈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大春 台湾地区 《罗景山台湾海防并开山日记》 开山
下载PDF
清末台湾的防军 被引量:3
3
作者 许毓良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8-99,共22页
台湾始有防军驻防的时间是在同治五年(1866),此后防军的重要性逐渐超越绿营,成为清末戍台的主力。这些驻台的防军,可以区分为楚军、淮军、福建绿营练军、广东绿营练军、贵州绿营练军、台湾绿营练军。他们当中以淮军最为重要,因为在光绪... 台湾始有防军驻防的时间是在同治五年(1866),此后防军的重要性逐渐超越绿营,成为清末戍台的主力。这些驻台的防军,可以区分为楚军、淮军、福建绿营练军、广东绿营练军、贵州绿营练军、台湾绿营练军。他们当中以淮军最为重要,因为在光绪十一年(1885)台湾建省以后,该部被赋予防卫台湾的重责。防军的驻防,也改变了台湾既有的军队组织。受到影响者包括:台湾绿营、番屯、团练。他们纷纷仿照防军的营制,学习使用洋式武器,甚至领取远比本俸还高的军饷。至于戍台防军,所参与的战争有对内、对外两种。前者的代表性战役是平定光绪十四年(1888)彰化施九缎事件、十三场的原住民战争,以及追捕土匪。后者是在同治十三年(1874)牡丹社事件、光绪十至十一年(1884—1885)中法战争、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战争中,抵抗日本与法国的入侵。光绪二十一年(1895)台湾的官绅为抗拒《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遂成立台湾民主国,部分防军加入这场战斗,成为他们戍台的最后一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台湾省 防军 开山
原文传递
沈葆桢与“开山抚番”论 被引量:1
4
作者 罗春寒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14-118,共5页
沈葆桢是晚清重臣,开发建设台湾是其一生所做的三件大事之一,"开山抚番"则是其开发建设台湾的核心内容,成为清政府治台新政策的起点,影响深远。"开山抚番"在巩固海防以及促进汉族、平埔族群与"山地族群"... 沈葆桢是晚清重臣,开发建设台湾是其一生所做的三件大事之一,"开山抚番"则是其开发建设台湾的核心内容,成为清政府治台新政策的起点,影响深远。"开山抚番"在巩固海防以及促进汉族、平埔族群与"山地族群"的交往,推动民族关系的发展,都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葆桢 台湾 开山 评价
下载PDF
淮军十三营与清末台湾的海防建设及后山开发 被引量:1
5
作者 黄俊凌 李非凡 《闽台文化研究》 2014年第3期30-35,共6页
1874年日本借"牡丹社事件"派兵台湾,清政府命唐定奎所部十三营淮军入台加强防卫。淮军十三营入台后,修筑炮台,巩固海防;平定狮头社叛乱,承担台湾南路的"开山抚番"重任,最终迫使日本撤军。淮军十三营为台湾的近代海... 1874年日本借"牡丹社事件"派兵台湾,清政府命唐定奎所部十三营淮军入台加强防卫。淮军十三营入台后,修筑炮台,巩固海防;平定狮头社叛乱,承担台湾南路的"开山抚番"重任,最终迫使日本撤军。淮军十三营为台湾的近代海防和开发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军十三营 台湾地区 海防 开山
下载PDF
沈葆桢巡台时期的“开山抚番”政策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松林 《武夷学院学报》 2019年第7期36-40,共5页
“牡丹社事件”发生后,沈葆桢立即渡台,审时度势地提出并实施“开山抚番”政策。“开山抚番”政策涉及到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等各个方面,是清政府捍卫主权与巩固治权的一大重要措施,并为历代在福建或台湾主政的官吏所积... “牡丹社事件”发生后,沈葆桢立即渡台,审时度势地提出并实施“开山抚番”政策。“开山抚番”政策涉及到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等各个方面,是清政府捍卫主权与巩固治权的一大重要措施,并为历代在福建或台湾主政的官吏所积极倡导。沈葆桢大力主张开发“番地”,招抚“生番”,有效地促进了汉番民族之间的交流,维护了民族关系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沈葆桢 开山
下载PDF
论清代台湾的“开山抚番”政策
7
作者 魏春初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73-76,共4页
清代后期治理台湾的“开山抚番”政策与历代统治阶级所采取的民族隔离政策相比 ,是一个重大突破。本文分析了这一政策实施的原因、背景和过程 ,认为“开山抚番”政策的实施 ,有利于促进台湾的开发 ,打破民族壁垒 ;有利于加强我国东南沿... 清代后期治理台湾的“开山抚番”政策与历代统治阶级所采取的民族隔离政策相比 ,是一个重大突破。本文分析了这一政策实施的原因、背景和过程 ,认为“开山抚番”政策的实施 ,有利于促进台湾的开发 ,打破民族壁垒 ;有利于加强我国东南沿海和台湾的防卫力量 ,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资本主义对台湾的侵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葆桢 台湾 清朝 开山
下载PDF
晚清贵州籍总兵宋桂芳生平及在台史事考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文孝 罗筱霖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89-94,109,共7页
贵州福泉籍爱国将领宋桂芳,一生戎马,官至福建福宁镇总兵,为维护国家领土统一、防御与开发台湾地区,奉献毕生。光绪初年,奉命赴台,“开山抚番”,成为其人生最大亮点。由于没有传世著作,史书对其着墨不多,相关研究成果较为缺乏。今以官... 贵州福泉籍爱国将领宋桂芳,一生戎马,官至福建福宁镇总兵,为维护国家领土统一、防御与开发台湾地区,奉献毕生。光绪初年,奉命赴台,“开山抚番”,成为其人生最大亮点。由于没有传世著作,史书对其着墨不多,相关研究成果较为缺乏。今以官修史书、地方文献、奏折、日记等史料为主,对宋桂芳的生平及赴台史事进行初步探讨。希冀通过此研究,丰富晚清时期贵州与台湾地区交往史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桂芳 贵州平越 福宁镇总兵 台湾地区 开山
下载PDF
筚路蓝缕:同光之际清政府制定“开山抚番”政策的台前幕后 被引量:1
9
作者 赵蒙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1-111,共11页
"开山抚番"是晚清政府在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下制定的保疆御外、开发台湾的重要政策。嘉道以来,为更好地开发和治理台湾,闽台地方官多次奏请调整"封禁"政策,清廷虽有所考虑,但未下定决心废除禁令。1874年日本侵台后,... "开山抚番"是晚清政府在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下制定的保疆御外、开发台湾的重要政策。嘉道以来,为更好地开发和治理台湾,闽台地方官多次奏请调整"封禁"政策,清廷虽有所考虑,但未下定决心废除禁令。1874年日本侵台后,清政府逐渐意识到巩固台防并将"番民"纳入政府管辖的急迫性,因而命沈葆桢、潘霨等人探索台湾"开禁""抚番"之策。在中日议和、日军撤台后,清政府命沈葆桢等人妥议善后之策。沈葆桢在总结入山开路、招抚"生番"等备战经验的基础上,综合多方参考意见,终写成《台湾善后事宜折》,揭开了"开山抚番"运动的序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侵台 “开禁” 开山 沈葆桢 《台湾善后事宜折》
下载PDF
从民族融合视角看刘铭传对台湾高山族的开发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峰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7年第4期126-131,共6页
刘铭传的高山族开发活动有两个历史背景,即清朝民族政策以及台湾建省。其开发举措主要有:开山修路、成立抚垦局、开发经济、发展教育等。在开发过程中,民族融合的现象初露端倪,且影响之后的历史走向。从民族融合视角作历史考察,有助于... 刘铭传的高山族开发活动有两个历史背景,即清朝民族政策以及台湾建省。其开发举措主要有:开山修路、成立抚垦局、开发经济、发展教育等。在开发过程中,民族融合的现象初露端倪,且影响之后的历史走向。从民族融合视角作历史考察,有助于深入理解刘铭传的高山族开发政策及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铭传 高山族 开山 民族融合
下载PDF
开山抚番:沈葆桢台湾防务建设中的重大举措
11
作者 吕宁 白纯 《军事历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4-98,共5页
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发生后,沈葆桢临危受命,赴台筹办台防。鉴于台湾生番地区的重要性,沈葆桢审时度势,着眼于台湾防务建设,施行了以“外防内治”为目的的开山抚番政策:开山修路、开禁招垦、增府置县、设立番学等,为促进台湾的政治、经... 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发生后,沈葆桢临危受命,赴台筹办台防。鉴于台湾生番地区的重要性,沈葆桢审时度势,着眼于台湾防务建设,施行了以“外防内治”为目的的开山抚番政策:开山修路、开禁招垦、增府置县、设立番学等,为促进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巩固台湾防务,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葆桢 台湾防务 开山
原文传递
岑毓英与台湾“开山抚番”
12
作者 赵松林 《福建史志》 2021年第3期40-43,共4页
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清政府转变治台政策,积极实行"开山抚番",历经沈葆桢、丁日昌、吴赞诚等重臣巡台、治台时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光绪七年(1881年),岑毓英调补福建巡抚,办理台湾防务事宜。他在任... 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清政府转变治台政策,积极实行"开山抚番",历经沈葆桢、丁日昌、吴赞诚等重臣巡台、治台时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光绪七年(1881年),岑毓英调补福建巡抚,办理台湾防务事宜。他在任上两次渡海赴台,继续推行"开山抚番"政策,为台湾近代化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也为刘璈、刘铭传等人的治台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岑毓英 台湾 开山
下载PDF
沈葆桢巡台与晚清治台政策的转变
13
作者 薛菁 《闽江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9,共9页
沈葆桢是台湾近代化的首倡者和奠基者。1874年,沈葆桢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台处理牡丹社事件。巡台期间(1874年6月中旬至1875年4月),他的改革与实践推动了清政府治台政策的根本转变——由防内为主转向“外防内治”。具体表现为:御外为要,加... 沈葆桢是台湾近代化的首倡者和奠基者。1874年,沈葆桢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台处理牡丹社事件。巡台期间(1874年6月中旬至1875年4月),他的改革与实践推动了清政府治台政策的根本转变——由防内为主转向“外防内治”。具体表现为:御外为要,加强台湾的防务;开山抚番,推进台湾的开发与近代化;分驻巡抚,增设郡县等。这一切都成为清政府治台政策的起点,亦为台湾近代化之滥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葆桢 牡丹社事件 外防内治 开山 分驻巡
下载PDF
北京国家图书馆典藏《台湾图》所见的清末南投地区
14
作者 许毓良 《台湾历史研究》 2014年第1期154-201,共48页
南投县深处台湾内陆之中,地形绝大部分都是丘陵与山地。相传17世纪郑成功的部将林圯,已经率众前往竹山开垦,但是大规模的开发要到19世纪末。台湾现藏的清代南投地图,总数有11幅之多,不过尚无台湾建省当下所绘。北京国家图书馆典藏的《... 南投县深处台湾内陆之中,地形绝大部分都是丘陵与山地。相传17世纪郑成功的部将林圯,已经率众前往竹山开垦,但是大规模的开发要到19世纪末。台湾现藏的清代南投地图,总数有11幅之多,不过尚无台湾建省当下所绘。北京国家图书馆典藏的《台湾图》,根据作者的考证应该是在1884年至1886年绘制而成。此时的台湾正准备重启"开山抚番"政策,而以往学术界受限于史料因素,对于当时南投地区的历史发展并不清楚。这张《台湾图》的研究正好可以补足这段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台湾省 南投 开山
下载PDF
唐定奎及淮军十三营在台湾的“开山抚番”
15
作者 赵松林 《福建史志》 2019年第2期36-40,64,共6页
"牡丹社事件"发生后,清政府任命沈葆桢为"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赴台与日本交涉并办理台湾防务事宜。沈葆桢东渡后,深感台防空虚;随后,李鸿章急调唐定奎所部淮军武毅铭军十三营入台巩固台防。中日... "牡丹社事件"发生后,清政府任命沈葆桢为"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赴台与日本交涉并办理台湾防务事宜。沈葆桢东渡后,深感台防空虚;随后,李鸿章急调唐定奎所部淮军武毅铭军十三营入台巩固台防。中日《台事专条》签订后,日本按约撤军。沈葆桢巡台期间,审时度势地提出"开山抚番",唐定奎又率淮军协助其安抚番社。在台湾期间,淮军招抚狮头诸番社,宣威怀德,力行教化,为"开山抚番"各项事宜的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亦为清政府在台湾保卫主权、巩固治权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葆桢 唐定奎 淮军十三营 开山
下载PDF
丁日昌巡台时期的“开山抚番”政策——兼论闽抚“冬春驻台,夏秋驻省”
16
作者 赵松林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82-88,共7页
"牡丹社"事件后,沈葆桢倡议"开山抚番",这项政策也成为台湾防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丁日昌任福建巡抚后,积极推行沈葆桢的未竟之业,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方面入手,继续实施"开山抚番"。另外,他... "牡丹社"事件后,沈葆桢倡议"开山抚番",这项政策也成为台湾防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丁日昌任福建巡抚后,积极推行沈葆桢的未竟之业,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方面入手,继续实施"开山抚番"。另外,他从台湾番民的利益出发,妥善处理番务,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维护了民族关系的稳定。闽抚"冬春驻台,夏秋驻省"制确立后,他两次渡台,陈情时弊。然而,由于丁日昌自身的健康问题、辗转往来耗时费力、台湾兵饷受到掣肘、台事不得专办等因,这项制度不久即被取消。丁日昌成为首位执行该体制的福建巡抚,亦是最后一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日昌 台湾 开山 民族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