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河西边缘绿洲荒漠沙地开垦后土壤性状演变及土壤碳积累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苏永中
张珂
+2 位作者
刘婷娜
范桂萍
王婷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46-1654,共9页
【目的】土壤养分变化及碳积累过程是评价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生产力演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了解西北干旱区自然荒漠开垦为灌溉农田后该指标的变化,揭示干旱区新垦农田土壤发育及演变规律,为新垦沙地持续利用提供...
【目的】土壤养分变化及碳积累过程是评价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生产力演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了解西北干旱区自然荒漠开垦为灌溉农田后该指标的变化,揭示干旱区新垦农田土壤发育及演变规律,为新垦沙地持续利用提供指导。【方法】选择河西走廊中段临泽边缘绿洲0—46年开垦时间序列的沙地农田,取样分析0—60 cm土壤剖面的物理、化学性状变化及碳积累特征,通过比较2008年与2014年的耕层土壤(0—20 cm)测定结果,分析近几年土壤性状的变化。【结果】耕层土壤砂粒含量随开垦利用年限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但显著的变化发生在开垦16年后的农田,且最近10年土壤粒级组成变化不明显;在沙地开垦后的最初20年,耕层土壤有机碳(SOC)及全氮含量呈线性增加,20年后增加趋势减缓。开垦46年后,SOC、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9.0倍、6.3倍、6.3倍和13.5倍,耕层土壤无机碳(SIC)含量增加了77.1%;速效钾随开垦年限的增加呈先降低而后增加的趋势。20—40 cm和40—60 cm土层SOC及氮、磷、钾养分含量随开垦年限延长而逐渐增加,但变化幅度小于耕层土壤。2008—2014年的6年间,不同开垦年限的同一地块耕层土壤粒级组成未发生变化,但SOC及氮、磷、钾养分有明显的积累。沙地开垦46年后0—60 cm土层SOC、SIC和全碳的年平均固存量分别为0.75、0.79和1.47 kg·hm-2·a-1;SOC的积累主要发生在0—20 cm耕作层,而SIC的积累在40—60 cm土层。荒漠沙地转变为灌溉农田后有巨大的碳固存潜力;土壤黏粉粒增加对SOC及养分的积累和保持起重要作用。【结论】沙地开垦为灌溉农田后,随利用年限的增加,土壤肥力显著改善,但开垦46年后土壤肥力仍处于较低水平。对新垦沙地农田,要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产力持续提高,须采取提升土壤肥力水平的农田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性状变化
土壤碳积累
开垦
时间
序列
荒漠沙地
河西走廊绿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荒漠绿洲过渡带自然沙地开垦为灌溉农田后土壤硝化、反硝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丽莎
何志斌
+1 位作者
陈龙飞
王川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69-876,共8页
为阐明干旱区绿洲不同开垦年限农田土壤硝化、反硝化活性及其影响机制,选取河西走廊典型荒漠绿洲边缘不同开垦年限(15、30、50、80、100、150年)农田及未开垦沙地(开垦年限为0年)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表层(0-20 cm)土壤硝化反硝化过程差...
为阐明干旱区绿洲不同开垦年限农田土壤硝化、反硝化活性及其影响机制,选取河西走廊典型荒漠绿洲边缘不同开垦年限(15、30、50、80、100、150年)农田及未开垦沙地(开垦年限为0年)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表层(0-20 cm)土壤硝化反硝化过程差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硝化潜势和反硝化潜势均随开垦年限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土壤硝化潜势和反硝化潜势最大值分别出现在开垦80年农田(101.4μg g^(-1) d^(-1))和开垦100年农田(0.93μg g^(-1) d^(-1)),且未开垦沙地土壤硝化潜势和反硝化潜势均显著低于开垦农田(P<0.05).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硝化潜势和反硝化潜势均与土壤养分、土壤含水量及土壤粒径组成呈显著相关(P<0.05).土壤硝化反硝化潜势与环境因子间的回归分析表明,环境变量分别解释了硝化潜势和反硝化潜势变化的69.7%和75.7%.其中总氮(TN)、氨氮(NH_(4)^(+)-N)、pH、土壤含水量(SM)和砂粒含量是土壤硝化潜势变化的关键,而有机质含量(SOM)、硝氮(NO_(3)^(-)-N)、pH和黏粒含量是土壤反硝化潜势变化的关键.可见,耕种可显著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水分及养分含量,提高土壤硝化、反硝化能力.(图8参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硝化潜势
土壤反硝化潜势
开垦
时间
序列
河西走廊
绿洲化过程
原文传递
题名
河西边缘绿洲荒漠沙地开垦后土壤性状演变及土壤碳积累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苏永中
张珂
刘婷娜
范桂萍
王婷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46-165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425302
41401337)
文摘
【目的】土壤养分变化及碳积累过程是评价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生产力演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了解西北干旱区自然荒漠开垦为灌溉农田后该指标的变化,揭示干旱区新垦农田土壤发育及演变规律,为新垦沙地持续利用提供指导。【方法】选择河西走廊中段临泽边缘绿洲0—46年开垦时间序列的沙地农田,取样分析0—60 cm土壤剖面的物理、化学性状变化及碳积累特征,通过比较2008年与2014年的耕层土壤(0—20 cm)测定结果,分析近几年土壤性状的变化。【结果】耕层土壤砂粒含量随开垦利用年限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但显著的变化发生在开垦16年后的农田,且最近10年土壤粒级组成变化不明显;在沙地开垦后的最初20年,耕层土壤有机碳(SOC)及全氮含量呈线性增加,20年后增加趋势减缓。开垦46年后,SOC、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9.0倍、6.3倍、6.3倍和13.5倍,耕层土壤无机碳(SIC)含量增加了77.1%;速效钾随开垦年限的增加呈先降低而后增加的趋势。20—40 cm和40—60 cm土层SOC及氮、磷、钾养分含量随开垦年限延长而逐渐增加,但变化幅度小于耕层土壤。2008—2014年的6年间,不同开垦年限的同一地块耕层土壤粒级组成未发生变化,但SOC及氮、磷、钾养分有明显的积累。沙地开垦46年后0—60 cm土层SOC、SIC和全碳的年平均固存量分别为0.75、0.79和1.47 kg·hm-2·a-1;SOC的积累主要发生在0—20 cm耕作层,而SIC的积累在40—60 cm土层。荒漠沙地转变为灌溉农田后有巨大的碳固存潜力;土壤黏粉粒增加对SOC及养分的积累和保持起重要作用。【结论】沙地开垦为灌溉农田后,随利用年限的增加,土壤肥力显著改善,但开垦46年后土壤肥力仍处于较低水平。对新垦沙地农田,要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产力持续提高,须采取提升土壤肥力水平的农田管理措施。
关键词
土壤性状变化
土壤碳积累
开垦
时间
序列
荒漠沙地
河西走廊绿洲
Keywords
changes in soil properties
soil carbon accumulation
cultivation sequence
desert sandy land
oasis in Hexi Corridor Region
分类号
S151.9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荒漠绿洲过渡带自然沙地开垦为灌溉农田后土壤硝化、反硝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丽莎
何志斌
陈龙飞
王川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临泽内陆河流域综合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69-876,共8页
基金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30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4306)。
文摘
为阐明干旱区绿洲不同开垦年限农田土壤硝化、反硝化活性及其影响机制,选取河西走廊典型荒漠绿洲边缘不同开垦年限(15、30、50、80、100、150年)农田及未开垦沙地(开垦年限为0年)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表层(0-20 cm)土壤硝化反硝化过程差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硝化潜势和反硝化潜势均随开垦年限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土壤硝化潜势和反硝化潜势最大值分别出现在开垦80年农田(101.4μg g^(-1) d^(-1))和开垦100年农田(0.93μg g^(-1) d^(-1)),且未开垦沙地土壤硝化潜势和反硝化潜势均显著低于开垦农田(P<0.05).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硝化潜势和反硝化潜势均与土壤养分、土壤含水量及土壤粒径组成呈显著相关(P<0.05).土壤硝化反硝化潜势与环境因子间的回归分析表明,环境变量分别解释了硝化潜势和反硝化潜势变化的69.7%和75.7%.其中总氮(TN)、氨氮(NH_(4)^(+)-N)、pH、土壤含水量(SM)和砂粒含量是土壤硝化潜势变化的关键,而有机质含量(SOM)、硝氮(NO_(3)^(-)-N)、pH和黏粒含量是土壤反硝化潜势变化的关键.可见,耕种可显著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水分及养分含量,提高土壤硝化、反硝化能力.(图8参30)
关键词
土壤硝化潜势
土壤反硝化潜势
开垦
时间
序列
河西走廊
绿洲化过程
Keywords
soil nitrification rate
soil denitrification rate
Hexi corridor
sequence of reclamation
oasisization
分类号
S154.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河西边缘绿洲荒漠沙地开垦后土壤性状演变及土壤碳积累研究
苏永中
张珂
刘婷娜
范桂萍
王婷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荒漠绿洲过渡带自然沙地开垦为灌溉农田后土壤硝化、反硝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王丽莎
何志斌
陈龙飞
王川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