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部融资与企业创新投资效率——基于《物权法》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7
1
作者 王靖宇 张宏亮 庞春超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7-94,共8页
以2007年《物权法》的实施为外生事件,2003-2011年为样本期间,构造双重差分模型,通过观察我国上市公司在《物权法》实施前后创新投资效率的变化,研究物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影响。研究发现,物权制度改革提高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创新投资效率,... 以2007年《物权法》的实施为外生事件,2003-2011年为样本期间,构造双重差分模型,通过观察我国上市公司在《物权法》实施前后创新投资效率的变化,研究物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影响。研究发现,物权制度改革提高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创新投资效率,但这种创新投资效率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应用型创新实现的,对于开发型创新,《物权法》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股权融资规模的差异对物权保护与创新效率关系的影响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相比于股权融资规模较小的公司而言,股权融资规模较大的公司在物权保护强化的背景下,其开发型创新水平的提高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权制度改革 外部融资 创新投资效率 自然实验 应用型创新 开发型创新 股权融资 债务融资
下载PDF
民营家族企业创新运作对双循环的正面影响
2
作者 张胤唯 何自力 《中国商论》 2022年第11期115-118,共4页
“十四五”时期的目标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刺激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发展。科技创新是国内大循环延展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因此,文中比较上市家族企业与上市非家族企业在面临各种盈余操作诱因下,对选择创新或选择盈余操作及选... “十四五”时期的目标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刺激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发展。科技创新是国内大循环延展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因此,文中比较上市家族企业与上市非家族企业在面临各种盈余操作诱因下,对选择创新或选择盈余操作及选择何种创新种类的结果做测试。样本选取自高科技上市公司2005—2017年3340个观测值452家公司数。实证结果发现家族企业成员任经理人时,无论是遇到低于预期盈余门槛、债务契约波动问题时都能持续研发创新且偏向开发(创)型创新(exploration)。其次,开发型创新可以将成长机会转换成对家族企业有利的正面价值。因此,开发型创新比运用型创新更有助于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而此点对于国内大循环与双循环的发展有正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大循环 国内与国际双循环 家族企业 开发型创新 代际传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