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领域本体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李恒杰 李军权 李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81-384,共4页
介绍了本体的建模准则,详细分析了现有的本体建模方法,在现有的领域本体构建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其它本体的建立模式,提出了一种新的领域本体建模方法。该方法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可操作性,可被一些领域本体在建立时采用,所述方法用于... 介绍了本体的建模准则,详细分析了现有的本体建模方法,在现有的领域本体构建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其它本体的建立模式,提出了一种新的领域本体建模方法。该方法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可操作性,可被一些领域本体在建立时采用,所述方法用于构建高校教师本体过程中时效果非常好,体现出了该方法符合人类思维和高度可操作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 领域本体 建模准则 建模方法 逻辑性 可操作性
下载PDF
PLC控制系统的Petri网模型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高峰 王明哲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04年第6期58-60,共3页
运用Petri网方法,给出了PLC控制系统的建模准则,在此基础上,对PLC控制系统进行了性能分析和仿真研究。
关键词 PETRI网 PLC控制系统 建模准则
下载PDF
信息抽取中领域本体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易利涛 周肆清 丁长松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1年第10期23-27,共5页
近几年来,本体作为一种知识重用、知识共享和建模的重要工具,尤其是领域本体,在信息抽取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目前领域本体的创建还缺乏系统的、工程化的方法。首先介绍了本体的概念及本体的建模准则,然后分析了现有的... 近几年来,本体作为一种知识重用、知识共享和建模的重要工具,尤其是领域本体,在信息抽取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目前领域本体的创建还缺乏系统的、工程化的方法。首先介绍了本体的概念及本体的建模准则,然后分析了现有的几种常见的本体建模方法,并通过对比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再结合信息抽取的原理以及软件工程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领域本体的建模方法。该方法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可操作性,可被一些领域本体在建立时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抽取 本体 领域本体 建模准则 建模方法
下载PDF
直升机结构动特性建模技术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凌爱民 韩普祥 李五洲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31-136,共6页
在直升机设计阶段通过建模分析进行全机动特性设计 ,准确地预测全机振动响应是控制和降低直升机振动水平的关键技术 ,本文以某直升机为研究对象 ,对机体结构的动特性建模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从部件到全机建模的研究策略 ,把整个... 在直升机设计阶段通过建模分析进行全机动特性设计 ,准确地预测全机振动响应是控制和降低直升机振动水平的关键技术 ,本文以某直升机为研究对象 ,对机体结构的动特性建模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从部件到全机建模的研究策略 ,把整个机体分成尾段、舱门、机身段 ,分别进行有限元建模、动特性试验、相关分析、模型修改技术和建模准则的研究。在此基础上 ,对部件连接界面建模分析 ,组装修改后的各部件模型 ,建立全机动特性分析模型。通过对该机动力学建模、试验相关分析与模型修改 ,大大增强了分析模型的预测能力 ,达到了 4 0Hz以内的频率误差小于 1 1 %的预测精度 ,突破了对直升机复杂结构建模关键技术 ,建立了适用于直升机结构动力学分析的建模准则 ,在该机动特性设计中取得了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特性 建模准则 相关分析 模型修改
下载PDF
直升机结构动特性建模技术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凌爱民 韩普祥 李五洲 《直升机技术》 2001年第2期1-8,共8页
在直升机设计阶段通过建模分析进行全机动特性设计,准确地预测全机振动响应是控制和降低直升机振动水平的关键技术,本文以直11型直升机为研究对象,对机体结构的动特性建模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从部件到全机建模的研究策略,把整个... 在直升机设计阶段通过建模分析进行全机动特性设计,准确地预测全机振动响应是控制和降低直升机振动水平的关键技术,本文以直11型直升机为研究对象,对机体结构的动特性建模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从部件到全机建模的研究策略,把整个机体分成尾段、舱门、机身段,分别进行有限元建模、动特性试验、相关分析、模型修改技术和建模准则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部件连接界面建模分析,组建修改后的各部件模型,建立全机动特性分析模型。通过对直11型机全机动力学建模、试验相关分析与模型修改,大大增强了分析模型的预测能力,达到了40 Hz以内的频率误差小于11%的预测精度,突破了对直升机复杂结构建模关键技术,建立了适用于直升机结构动力学分析的建模准则,在直11型机动特性设计中取得了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特性 建模准则 相关分析 模型修改 直升机结构 振动控制
下载PDF
冲撞式破冰引起的船舯垂向弯矩计算方法研究(英文) 被引量:4
6
作者 任慧龙 王川 +2 位作者 李辉 翟帅帅 王金峰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09-1116,共8页
文章研究了由冲撞式破冰引起的船舯垂向弯矩的计算方法。确定了模拟冲撞式破冰过程的有限元建模准则,对有限元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采用多重失效面方式定义冰层的破坏模式。开发了FORTRAN程序,提取环境外载荷,计算由冲撞式破冰引起的船... 文章研究了由冲撞式破冰引起的船舯垂向弯矩的计算方法。确定了模拟冲撞式破冰过程的有限元建模准则,对有限元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采用多重失效面方式定义冰层的破坏模式。开发了FORTRAN程序,提取环境外载荷,计算由冲撞式破冰引起的船舯垂向弯矩,为预报船冰碰撞载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撞式破冰 垂向弯矩 海冰破坏模式 建模准则 二次开发
下载PDF
基于概率模型的混合多目标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洋 肖宝秋 戴光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55-2558,2580,共5页
对传统多目标算法NSGA-Ⅱ及模型多目标算法RM-MEDA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二者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概率模型的混合多目标算法,并设计了相应的建模准则用于实现两种算法的结合,使得提出的算法能够充分发挥两种算法的优势。将提出的... 对传统多目标算法NSGA-Ⅱ及模型多目标算法RM-MEDA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二者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概率模型的混合多目标算法,并设计了相应的建模准则用于实现两种算法的结合,使得提出的算法能够充分发挥两种算法的优势。将提出的算法与NSGA-Ⅱ算法和RM-MEDA算法在10个测试函数进行了实验对比,结果证实了算法在全局收敛性及多样性等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GA-Ⅱ算法 RM—MEDA算法 概率模型 建模准则
下载PDF
一种新的基于可解释性置信规则库的飞轮健康状态评估模型
8
作者 程晓玉 韩鹏 +4 位作者 贺维 张朋 韩晓霞 李英梅 曹友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77-189,共13页
飞轮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航天器在轨安全影响重大,因而对飞轮系统进行健康状态评估至关重要。在进行飞轮系统健康状态评估建模时,不仅要求模型能够处理各种不确定性以保障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要求其具有透明合理的评估过程与可解释、... 飞轮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航天器在轨安全影响重大,因而对飞轮系统进行健康状态评估至关重要。在进行飞轮系统健康状态评估建模时,不仅要求模型能够处理各种不确定性以保障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要求其具有透明合理的评估过程与可解释、可追溯的评估结果。因此,在深入研究置信规则库(BRB)建模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新的基于可解释性建模的置信规则库(BRB-e)飞轮系统健康状态评估模型。首先,结合飞轮系统特征对模型的可解释性建模准则进行定义;在此基础上,设计了BRB-e评估模型的推理过程;然后,基于鲸鱼优化算法(WOA),提出了一种具有可解释性约束的BRBBRB-ee模型参数优化方法;最后,通过对某飞轮系统中轴承组件的评估案例研究,验证了模型在飞轮系统健康状态评估中的有效性。对比研究表明,BRBBRB-ee模型在评估结果准确性和评估过程可解释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系统 健康状态评估 置信规则库 可解释性建模准则 鲸鱼优化算法
原文传递
影响概念建模质量的关键因素分析
9
作者 潘文林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28-133,共6页
概念建模过程中,信息损失和误解是因为信息转换造成的,而信息转换隐含于领域专家和建模者之间的交流以及用建模语言表达概念模型的活动中.通过分析建模活动和模型表达方法,明确了影响概念建模质量的关键因素,继而提出一个建模准则:概念... 概念建模过程中,信息损失和误解是因为信息转换造成的,而信息转换隐含于领域专家和建模者之间的交流以及用建模语言表达概念模型的活动中.通过分析建模活动和模型表达方法,明确了影响概念建模质量的关键因素,继而提出一个建模准则:概念建模是描述而非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建模过程 概念模型质量 信息损失 概念建模语言 概念建模准则
下载PDF
结合数字孪生的斜拉桥系统更新和响应预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方圣恩 郭新宇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7,193,共8页
由于传统建模方法难以反馈桥梁系统参数和响应的细微变化,为此提出了以数字孪生体作为结构系统的高保真映射模型。首先,定义数字孪生体包含物理孪生层、数字孪生层和信息交互媒介3部分,数字孪生层的孪生模型是对斜拉桥物理实体的虚拟映... 由于传统建模方法难以反馈桥梁系统参数和响应的细微变化,为此提出了以数字孪生体作为结构系统的高保真映射模型。首先,定义数字孪生体包含物理孪生层、数字孪生层和信息交互媒介3部分,数字孪生层的孪生模型是对斜拉桥物理实体的虚拟映射,通过信息交互媒介实现不同层间信息的实时传递;其次,针对具体应用提出了结构信息化、信息数据化和数据模型化3条建模准则,实现对斜拉桥物理实体的信息勾勒和可视化过程,建立高保真的斜拉桥数字孪生模型;最后,以一座实桥端锚索的监测数据为感知信息,将变化的索参数实时反馈给孪生模型,实现模型更新和响应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数字孪生建模方法能及时反馈实桥的参数变化,并预测由此造成的索力、塔顶偏位及主梁跨中挠度的细微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数字孪生体 建模框架和准则 孪生模型更新 信息交互媒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