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我概念对失独者延长哀伤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宇迪 贾晓明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9-303,共5页
目的:考察自传体记忆的功能在失独者的自我概念和延长哀伤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该中介效应是否受到依恋安全性和不安全性的调节。方法:采用中国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生活经历回想问卷、成人依恋问卷和延长哀伤问卷对105名失独者进行... 目的:考察自传体记忆的功能在失独者的自我概念和延长哀伤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该中介效应是否受到依恋安全性和不安全性的调节。方法:采用中国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生活经历回想问卷、成人依恋问卷和延长哀伤问卷对105名失独者进行调查。结果:(1)自传体记忆的功能在失独者的自我概念和延长哀伤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2)依恋不安全性能调节上述中介过程,对依恋不安全性得分较高的失独者来说,自传体记忆功能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对依恋不安全性得分较低的失独者来说,自传体记忆的功能起完全中介效应。(3)依恋安全性对上述中介过程不发挥调节效应。结论:较高的依恋不安全性具有"破坏作用",能够阻止失独者自我概念对自传体记忆功能的激活,使得自传体记忆功能的中介作用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独者 自我概念 延长哀伤 自传体记忆 依恋
原文传递
自传体记忆功能对失独者延长哀伤的影响:家族主义情感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宇迪 贾晓明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0-548,共9页
为厘清自传体记忆功能对失独者延长哀伤的影响,以及家族主义情感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生活经历回想问卷、家族主义情感量表和延长哀伤问卷对372名失独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失独者自传体记忆的自我功能、社会功能和指导功能均... 为厘清自传体记忆功能对失独者延长哀伤的影响,以及家族主义情感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生活经历回想问卷、家族主义情感量表和延长哀伤问卷对372名失独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失独者自传体记忆的自我功能、社会功能和指导功能均能负向预测其延长哀伤水平;(2)家族主义情感在自传体记忆的自我功能和指导功能对失独者延长哀伤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对家族主义情感水平高的失独者来说,自传体记忆的自我功能和指导功能能负向预测其延长哀伤水平,但对家族主义情感水平低的失独者来说,自传体记忆的自我功能和指导功能对其延长哀伤水平没有预测作用;(3)对罹患延长哀伤障碍的失独者来说,自传体记忆功能对延长哀伤水平的预测作用和家族主义情感的调节作用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独者 自传体记忆功能 家族主义情感 延长哀伤 调节作用
原文传递
线上心理干预在“延长哀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聂雨婷 瞿娜 《心理学通讯》 2021年第2期115-121,共7页
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心理干预方式在丧亲群体的哀伤治疗中逐渐兴起,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更是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后疫情时代如何有效针对丧亲群体进行心理干预是一项重要命题。通过回顾针对延长哀伤开展线上心理干预的文献,... 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心理干预方式在丧亲群体的哀伤治疗中逐渐兴起,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更是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后疫情时代如何有效针对丧亲群体进行心理干预是一项重要命题。通过回顾针对延长哀伤开展线上心理干预的文献,对目前线上干预的形式、内容和效果进行简要总结,探索线上干预在后疫情时代丧亲群体中的运用,以期为今后的线上干预方案提供相关的有效信息,帮助建立完善的线上诊疗策略,弥补在疫情背景下针对丧亲群体传统心理干预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哀伤 心理治疗 线上干预
下载PDF
失独父母延长哀伤反应、意义系统改变与丧子经历的意义建构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史晓宇 修代明 何丽 《社区心理学研究》 2019年第2期36-49,共14页
考察失独父母对丧子经历意义建构、延长哀伤症状严重程度和意义系统改变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北京地区共招募有独生子女去世经历的父母35例,采用延长哀伤问卷测量其哀伤症状的严重程度,并通过结构化访谈让失独者对丧子经历的意义建构(包... 考察失独父母对丧子经历意义建构、延长哀伤症状严重程度和意义系统改变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北京地区共招募有独生子女去世经历的父母35例,采用延长哀伤问卷测量其哀伤症状的严重程度,并通过结构化访谈让失独者对丧子经历的意义建构(包括理解意义和寻求益处)以及意义系统的改变(信念改变和目标改变)进行了自我评分。相关分析显示,丧子经历的意义理解水平与延长哀伤引发的分离痛苦和创伤痛苦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从丧子经历中获得的益处水平与创伤痛苦呈负相关,与目标系统的改变呈正相关。潜变量分析显示,延长哀伤严重程度与意义建构水平呈负相关,与意义系统的改变的相关不显著。因此,支持失独父母对丧子经历的意义建构有助于减少延长哀伤症状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独父母 延长哀伤 意义建构
原文传递
301名丧亲者哀伤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4
5
作者 何丽 王建平 +2 位作者 尉玮 谢秋媛 唐苏勤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32-936,共5页
目的:调查丧亲者的哀伤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延长哀伤障碍(prolonged grief disorder,PGD)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延长哀伤问卷(PG-13)、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PCL-C)、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 目的:调查丧亲者的哀伤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延长哀伤障碍(prolonged grief disorder,PGD)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延长哀伤问卷(PG-13)、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PCL-C)、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招募而来的301名丧亲者进行测查。结果:①丧亲者当中女性占多数(70.8%),已故者死因中身体疾病占多数(75.7%);②丧亲者在PG-13上的总分是19.04±9.00;③PTSD、抑郁症状、焦虑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8.6%、36.6%、21%;符合PGD诊断的有13人(5.01%),其中,84.6%的人同时检出PTSD、抑郁和焦虑症状;④哀伤反应的得分在婚姻状况及丧亲对象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已故者的享年、与已故者的亲密程度能够显著预测哀伤反应的得分(F(2,290)=62.947,R2=0.303,P<0.001)。结论:丧亲者普遍存在一些失功能的哀伤反应,其严重程度受婚姻状况、丧亲对象、已故者的年龄以及与已故者的亲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丧亲者中有一定的比例可能发展成延长哀伤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丧亲 哀伤反应 延长哀伤障碍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复杂哀伤问卷修订版的信效度 被引量:23
6
作者 何丽 王建平 +2 位作者 唐苏勤 尉玮 谢秋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37-943,共7页
目的:引进复杂哀伤问卷修订版(ICG-R),评估其信效度及对延长哀伤障碍(prolonged grief disorder,PGD)的筛查价值。方法:采用经双盲翻译的ICG-R中文版对253名丧亲者进行测试,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考察量表的因素结构;用延长哀伤问卷(PG-13... 目的:引进复杂哀伤问卷修订版(ICG-R),评估其信效度及对延长哀伤障碍(prolonged grief disorder,PGD)的筛查价值。方法:采用经双盲翻译的ICG-R中文版对253名丧亲者进行测试,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考察量表的因素结构;用延长哀伤问卷(PG-13)检验量表的聚合效度;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PCL-C)、自评抑郁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检验区分效度。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ICG-R对PGD的筛查价值并确定临床分界点。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ICG-R中文版支持一因子结构;ICG-R总分与PG-13、PCL-C、SDS和SAS总分均呈正相关(r=0.88、0.74、0.54、0.59,均P<0.05);ICG-R全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98,重测信度(间隔4周)是0.83。ICG-R全量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99.6%(P<0.01);最佳临床分界点为102分,此时敏感度是1,特异性是0.98,约登指数为0.98;ICG-R与PG-13的诊断一致性高(kappa值为0.85)。结论:中文版的ICG-R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估丧亲人群失功能哀伤症状的严重程度,并具有一定的临床筛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哀伤问卷修订版 丧亲 延长哀伤障碍 持续性复杂哀伤障碍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延长哀伤障碍的概念、流行病学和病理机制 被引量:17
7
作者 唐苏勤 何丽 +1 位作者 刘博 王建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59-1169,共11页
延长哀伤障碍是一种由亲近的人去世引发的病理性哀伤反应,即死亡发生6个月后,个体对死者的想念影响到了生活各方面,且社会功能受损,其最近20年才开始受到临床心理学研究者关注和探讨。本文首先回顾了概念提出及后续发展,并讨论了其与持... 延长哀伤障碍是一种由亲近的人去世引发的病理性哀伤反应,即死亡发生6个月后,个体对死者的想念影响到了生活各方面,且社会功能受损,其最近20年才开始受到临床心理学研究者关注和探讨。本文首先回顾了概念提出及后续发展,并讨论了其与持续性复杂哀伤相关障碍的区别与联系。随后,本文综述了其独立的诊断标准、评估工具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与正常哀伤、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区别。接下来,本文对其病理机制的理论思考和实证研究进行了讨论。最后,本文指出未来可考察诊断标准的跨文化适用性、丰富病理机制的理论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哀伤障碍 诊断评估 流行病学 病理机制
下载PDF
重大疾病丧亲者的延长哀伤症状及预测因素 被引量:11
8
作者 徐慰 何丽 +1 位作者 符仲芳 王建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7-280,共4页
目的:考察重大疾病丧亲者的延长哀伤症状及其预测因素。方法:通过寻访和网络招募的方式对256名重大疾病丧亲者进行问卷测查。结果:所有丧亲者中没有完全符合延长哀伤障碍诊断的个体,但有4名丧亲者达到了临界标准。逝者离世时长、逝者离... 目的:考察重大疾病丧亲者的延长哀伤症状及其预测因素。方法:通过寻访和网络招募的方式对256名重大疾病丧亲者进行问卷测查。结果:所有丧亲者中没有完全符合延长哀伤障碍诊断的个体,但有4名丧亲者达到了临界标准。逝者离世时长、逝者离世时的年龄、与逝者的亲密程度与延长哀伤症状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丧亲者的延长哀伤症状得分在亲属级数、与逝者关系、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将所有因素纳入回归方程后发现:最能预测重大疾病丧亲者延长哀伤症状的因素包括:小学及以下的教育程度、逝者离世时长、逝者离世时的年龄。结论:相比于其他丧亲类型,重大疾病丧亲者的延长哀伤障碍的患病率较低,其延长哀伤症状受到部分人口学特征和丧失相关特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疾病 延长哀伤障碍 哀伤反应 预测因素
原文传递
延长哀伤障碍是独立的诊断吗?——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焦虑的关系 被引量:12
9
作者 谢秋媛 王建平 +3 位作者 何丽 尉玮 唐苏勤 徐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2-446,共5页
目的:探究延长哀伤障碍(PGD)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抑郁和焦虑的区别与联系。方法:测查482名丧亲者的PGD、PTSD、抑郁和焦虑症状,测查工具包括延长哀伤问卷(PG-13)、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PCL-C)、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 目的:探究延长哀伤障碍(PGD)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抑郁和焦虑的区别与联系。方法:测查482名丧亲者的PGD、PTSD、抑郁和焦虑症状,测查工具包括延长哀伤问卷(PG-13)、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PCL-C)、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从四个量表中分别选出题总相关最高的6个条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结果:PG-13的总分和PCL-C、SDS、SAS得分呈中至高度相关,分别为r=0.72(P<0.01),r=0.46(P<0.01)和r=0.55(P<0.01)。经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四个因素,分别为:PTSD、焦虑、抑郁和PGD。验证性因素分析中四因素模型拟合良好(χ2/df=2.37,RMSEA=0.076,CFI=0.96,NFI=0.93,NNFI=0.95)。结论:PGD和PTSD、抑郁、焦虑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然而四种症候群相互独立表明PGD是独立于PTSD、焦虑、抑郁的诊断。在临床实践中应考虑鉴别PGD和PTSD、抑郁、焦虑,并探索专门针对PGD进行干预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哀伤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抑郁 焦虑
原文传递
负性认知对丧亲者情绪问题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何丽 尉玮 +3 位作者 胡泊 徐慰 闫煜蕾 王建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5-609,共5页
目的:在丧亲者中考察认知因素对丧亲后延长哀伤、抑郁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通过横断研究,采用延长哀伤问卷(PG-13)、哀伤认知问卷(GCQ)、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488名丧亲者进行测查。结果:分层回归分析的... 目的:在丧亲者中考察认知因素对丧亲后延长哀伤、抑郁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通过横断研究,采用延长哀伤问卷(PG-13)、哀伤认知问卷(GCQ)、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488名丧亲者进行测查。结果:分层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当控制了影响负性情绪的人口学背景及丧亲相关变量之后,对自我的负面信念、自责、对生活及未来的负面信念能够预测延长哀伤反应;对未来的负面信念、对哀伤的威胁性解释、对世界的负面信念能够预测抑郁情绪,而对哀伤的威胁性解释、对未来的负面信念能够预测焦虑情绪。结论: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延长哀伤障碍的认知行为概念化模型,并为延长哀伤障碍的认知行为干预提供了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丧亲 负性认知 延长哀伤障碍 哀伤认知问卷
原文传递
丧亲者哀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门华琳 郭茜茜 +4 位作者 李鹏阳 范军臣 张会敏 王文锐 王玉玲 《全科护理》 2019年第23期2832-2835,共4页
明确丧亲者哀伤的概念及其内涵,阐述哀伤给丧亲者带来的不良影响,介绍丧亲者哀伤的测量工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丧亲者制订有效的哀伤干预措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丧亲者 哀伤 哀伤认知问卷 延长哀伤障碍问卷 复杂性哀伤量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文版延长哀伤障碍问卷的信效度验证 被引量:7
12
作者 弋新 高静 +2 位作者 吴晨曦 唐妮 李迎春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43-946,共4页
目的 探讨中文版延长哀伤障碍问卷(prolonged grief disorder questionnaire,PG-13)在中国地震丧亲者中使用的信效度,从而为地震丧亲者延长哀伤障碍(prolonged grief disorder,PGD)的快速诊断和筛查奠定基础。方法 翻译、修订、回... 目的 探讨中文版延长哀伤障碍问卷(prolonged grief disorder questionnaire,PG-13)在中国地震丧亲者中使用的信效度,从而为地震丧亲者延长哀伤障碍(prolonged grief disorder,PGD)的快速诊断和筛查奠定基础。方法 翻译、修订、回译英文版PG-13,形成中文版,并对366名“5·12”地震丧亲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其信效度。结果 中文版PG-13总问卷内容效度指数(content validity index,CVI)为0.92;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64.817%,项目因子负荷值为0.453~0.831;效标关联效度为0.739;中文版PG-13总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852;总问卷Guttman分半系数为0.753;重测信度系数为0.820。结论 中文版PG-13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我国地震丧亲者PGD的快速诊断工具,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哀伤障碍 地震 丧亲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认知行为治疗对延长哀伤障碍患者效果的Meta分析
13
作者 郝梦晗 李志远 黄国平 《四川精神卫生》 2024年第3期289-294,共6页
背景 延长哀伤障碍(PGD)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既往研究探讨了认知行为治疗(CBT)对PGD的干预效果,但由于干预的频率、时间和具体内容不同,CBT对PGD干预效果的结论存在争议。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CBT对PGD的干预效果,为临床... 背景 延长哀伤障碍(PGD)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既往研究探讨了认知行为治疗(CBT)对PGD的干预效果,但由于干预的频率、时间和具体内容不同,CBT对PGD干预效果的结论存在争议。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CBT对PGD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2年10月22日,以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中国知网、Embase、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进行检索,收集CBT治疗PG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结局指标包括哀伤、抑郁、焦虑或躯体化症状。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包括528例PGD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哀伤症状(SMD=-0.78,95%CI:-1.27~-0.29)、抑郁症状(SMD=-0.45,95%CI:-0.73~-0.17)以及焦虑症状评分(SMD=-0.38,95%CI:-0.59~-0.1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躯体化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01,95%CI:-0.26~0.25)。结论 CBT可能有助于改善PGD患者的哀伤、抑郁及焦虑症状,但对躯体化症状的改善效果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治疗 延长哀伤障碍 META分析
下载PDF
复杂性哀伤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耿瑞杰 季建林 《心理学通讯》 2020年第2期91-94,共4页
2020年1月起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导致几十万人失去生命,而丧亲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程度的悲伤反应。近年来人们对悲伤,尤其是病理性悲伤的心理机制进行了越来越多的研究。文章简要回顾了对以复杂性哀伤为代表的病理性... 2020年1月起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导致几十万人失去生命,而丧亲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程度的悲伤反应。近年来人们对悲伤,尤其是病理性悲伤的心理机制进行了越来越多的研究。文章简要回顾了对以复杂性哀伤为代表的病理性悲伤的研究进展,包括新的诊断标准和复杂哀伤治疗(complicated grief treatment,CGT)的基本应用,为我国复杂性哀伤的研究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哀伤障碍 复杂性哀伤 复杂性哀伤治疗
下载PDF
延长哀伤障碍的诊疗研究进展
15
作者 肖春风 魏镜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5-213,共9页
延长哀伤障碍(prolonged grief disorder,PGD)作为一种独特的、可识别的异常哀伤,具有高致残率、高共病率和高自杀风险,对其开展积极的诊治尤有必要。截至目前,国内外PGD相关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在发病机制、早期干预和治疗方面已经取得... 延长哀伤障碍(prolonged grief disorder,PGD)作为一种独特的、可识别的异常哀伤,具有高致残率、高共病率和高自杀风险,对其开展积极的诊治尤有必要。截至目前,国内外PGD相关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在发病机制、早期干预和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国内相关的综述报告较少,本文通过复习国内外既往有关PGD的文献,定性综述了PGD发病机制、早期干预与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我国PGD的临床识别与处理,以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学研方向提供初步循证依据。研究发现,PGD的发生发展涉及神经奖赏通路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改变。现有的循证依据暂不支持结构化心理干预策略在一般丧亲者中进行早期干预的应用,但在严重急性哀伤者中,积极的心理干预仍然必要。PGD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心理疗法和药物疗法,认知行为治疗目前被认为是PGD首选治疗方案。截至目前,有关PGD的研究亟待进一步深入开展,相关领域应当聚焦于基于PGD发展图谱,全面认识PGD的发生发展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痛 延长哀伤障碍 机制 干预 治疗
原文传递
延长哀伤障碍的诊断评估与治疗研究进展
16
作者 熊婉婷 吴和鸣 陈静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3年第4期213-215,226,共4页
延长哀伤障碍是一种由挚爱的亲人去世引发的病理性哀伤反应,即丧亲发生6个月后,个体对逝者持续哀伤,伴随着剧烈的情感痛苦,且社会功能受损。本文主要从延长哀伤障碍概念的提出及后续发展、其独立的诊断标准和评估工具、不同诊断系统与... 延长哀伤障碍是一种由挚爱的亲人去世引发的病理性哀伤反应,即丧亲发生6个月后,个体对逝者持续哀伤,伴随着剧烈的情感痛苦,且社会功能受损。本文主要从延长哀伤障碍概念的提出及后续发展、其独立的诊断标准和评估工具、不同诊断系统与评估工具的区别与联系和其治疗方法的理论思考和实证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指出未来可考察相关概念的统一性、诊断评估的跨文化适用性及丰富治疗方法的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哀伤障碍 诊断评估 治疗方法 综述
下载PDF
哀伤认知对延长哀伤反应的影响:以是否为医学生为调节变量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晓 李庆华 +5 位作者 曾春强 刘乙霖 刘子君 游旭 龙青 曾勇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1532-1537,共6页
目的:以是否为医学生为调节变量,探讨哀伤认知对延长哀伤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哀伤认知问卷(GCQ中文版)和复杂哀伤量表修订版(ICG-R),对430名大一和大四的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象进行调查。结果:多层回归的结果表明,生活(β=0.14,t=2.50,... 目的:以是否为医学生为调节变量,探讨哀伤认知对延长哀伤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哀伤认知问卷(GCQ中文版)和复杂哀伤量表修订版(ICG-R),对430名大一和大四的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象进行调查。结果:多层回归的结果表明,生活(β=0.14,t=2.50,P<0.05)、自责(β=0.16,t=3.78,P<0.001)、他人(β=0.17,t=4.43,P<0.001)、恰当(β=0.088,t=2.09,P<0.05)、珍惜(β=0.09,t=2.50,P<0.05)5个方面的负性认知能够预测延长哀伤反应。以是否为医学生为调节变量,进一步探讨哀伤认知对延长哀伤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医学生而言,哀伤认知能解释延长哀伤反应变异的60.6%(F=341.39,P<0.001),对非医学生而言,哀伤认知能解释延长哀伤反应变异的67.4%(F=421.14,P<0.001)。哀伤认知量表对预测非医学生的延长哀伤反应效果更好。结论:医学教育的经历有助于丧亲者减少负性认知,并且患延长哀伤障碍的可能性降低。在学校教育中,对非医学生加强医学教育与生命教育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 哀伤认知 延长哀伤反应 调节变量
下载PDF
ICU丧亲家属哀伤干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莉 何雪花 +4 位作者 刘川 崔林营 陈利青 张慧 娄宇枫 《护理与康复》 2021年第7期37-41,共5页
ICU患者死亡率高,部分丧亲家属长期处于哀伤状态,出现延长哀伤障碍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故ICU丧亲家属哀伤问题是值得关注与研究的。国外ICU较早开展哀伤调查和哀伤干预,且干预方式多种多样,我国尚处于哀伤研究的起步阶段,且缺乏针对... ICU患者死亡率高,部分丧亲家属长期处于哀伤状态,出现延长哀伤障碍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故ICU丧亲家属哀伤问题是值得关注与研究的。国外ICU较早开展哀伤调查和哀伤干预,且干预方式多种多样,我国尚处于哀伤研究的起步阶段,且缺乏针对ICU丧亲家属的研究。因此本文对国内外关于ICU丧亲家属哀伤干预开展情况及方式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推动国内对于ICU丧亲家属哀伤的研究,以减轻该人群的哀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哀伤障碍 丧亲 哀伤干预 重症监护室
下载PDF
失独父母自我认同融合与哀伤:有调节的中介 被引量:2
19
作者 邢怡伦 宋潮 +1 位作者 罗浩贤 王建平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9年第3期138-148,共11页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147名失独父母的外化联结在自我认同融合与延长哀伤症状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及被试年龄在其中的影响。结果表明:(1)延长哀伤症状与家庭经济条件显著负相关;(2)延长哀伤症状与自我认同融合、外化联结显著正相关;(3)外化...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147名失独父母的外化联结在自我认同融合与延长哀伤症状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及被试年龄在其中的影响。结果表明:(1)延长哀伤症状与家庭经济条件显著负相关;(2)延长哀伤症状与自我认同融合、外化联结显著正相关;(3)外化联结在自我融合认同与延长哀伤症状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4)年龄对自我认同融合与外化联结的关系及外化联结与延长哀伤症状的关系起调节作用。这表明,自我认同融合完全通过外化联结对延长哀伤症状产生影响。年龄会增强自我认同融合与外化联结的相关,也会减弱外化联结与延长哀伤症状的相关。本研究有助于理解病理性哀伤的影响因素,是对已有哀伤理论模型的本土化探索,为未来开展临床干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独父母 延长哀伤症状 自我认同融合 外化联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