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延安道路”中的性别问题——阶级与性别议题的历史思考 |
贺桂梅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2
|
|
2
|
中国现代作家奔赴延安前的文人心态——以何其芳奔赴延安的动因为考察对象 |
周思辉
|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
2024 |
0 |
|
3
|
“三三制”民主:原因、问题与实质 |
刘晨光
|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4
|
丁玲的文学创作与延安道路的关系 |
张彤
周思辉
|
《榆林学院学报》
|
2023 |
0 |
|
5
|
乡村建设的延安道路 |
杨东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6
|
论何其芳形象的当代建构 |
赵牧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7
|
分裂与弥合——何其芳的“延安道路”及其当代阐释 |
赵牧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3
|
|
8
|
从《解放日报》看“延安道路”下妇女政策的调整与变化 |
王俊虎
安琪
|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0 |
2
|
|
9
|
作为第三世界的“延安道路”与新的世界史 |
吕新雨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0
|
“新人”的诞生:论延安文学范式的形成 |
刘东玲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1
|
“延安道路”中的女性角色冲突——以丁玲延安时期的创作为中心(1939-1942) |
黄曼旖
|
《惠州学院学报》
|
2017 |
1
|
|
12
|
中国现代作家的延安道路——以何其芳延安去留为考察视角 |
周思辉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3
|
从“延安道路”到中国特色的民主发展之路——访国际著名左翼学者沃林 |
路克利
|
《毛泽东思想研究》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4
|
“旧形式”与“新文艺”:延安文艺道路的选择与实践 |
程志军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1
|
|
15
|
革命话语与“延安道路”研究 |
李宏斌
|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
2019 |
1
|
|
16
|
“他们为什么获胜?”的追问——《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之方法论 |
宋弘
|
《苏区研究》
|
2018 |
1
|
|
17
|
《流亡琐忆》与何其芳的延安道路 |
杨华丽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8
|
评马克·赛尔登关于中国革命中延安道路的论述 |
张尔葭
|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
2010 |
1
|
|
19
|
延安道路的学理阐释 |
贺永泰
|
《榆林学院学报》
|
2020 |
0 |
|
20
|
周立波延安道路与文学创作 |
周思辉
高心怡
|
《铜仁学院学报》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