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南康马地区奥陶系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文灿 梁定益 +3 位作者 王克友 周志广 李国彪 张祥信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47-248,共2页
关键词 康马地区 奥陶系 地质意义 地层
下载PDF
西藏康马热伸展变质核杂岩构造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根厚 周详 +1 位作者 曾庆高 普布次仁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62-67,共6页
西藏喜马拉雅特提斯北亚带内沿定日—康马一线展布近东西向变质核杂岩带,在这个带上康马变质核杂岩是一典型代表。该变质核杂岩核部由花岗岩及花岗岩边部片麻岩组成,岩体之上分别为早古生代构造片岩带、石炭—二叠纪褶叠层带及三叠—... 西藏喜马拉雅特提斯北亚带内沿定日—康马一线展布近东西向变质核杂岩带,在这个带上康马变质核杂岩是一典型代表。该变质核杂岩核部由花岗岩及花岗岩边部片麻岩组成,岩体之上分别为早古生代构造片岩带、石炭—二叠纪褶叠层带及三叠—白垩纪板岩带组成。研究表明,构造片岩带构成了该变质核杂岩的拆离断层系,拆离断层剪切指向为上层系相对下层系自南而北运动,推测其形成于三叠纪—白垩纪。其后由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俯冲、碰撞,使得早期拆离系叠加岩浆热动力形成穹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康马地区 热伸展 变质核杂岩 杂岩构造
下载PDF
藏南康马地区石炭系—二叠系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陈俊兵 徐兴永 +1 位作者 李文庆 贡布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37-242,共6页
根据西藏江孜幅和亚东幅 1:2 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成果 ,阐述了西藏康马地区石炭系—二叠系新的划分方案 ;并根据新采集的腕足类、单体珊瑚和菊石等化石组合 ,讨论了各组的地层时代 ,认为本区二叠纪沉积作用可延续到晚二叠世早期 (吴... 根据西藏江孜幅和亚东幅 1:2 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成果 ,阐述了西藏康马地区石炭系—二叠系新的划分方案 ;并根据新采集的腕足类、单体珊瑚和菊石等化石组合 ,讨论了各组的地层时代 ,认为本区二叠纪沉积作用可延续到晚二叠世早期 (吴家坪期 ) ,在原二叠系白定浦组之上建立了一个新组———江浦组 (P3 j)。结合邻区的地层对比 ,分辨出 2个伸展不整合 ;2个Ⅰ类不整合和 3个Ⅱ类不整合。最后初步分析了康马地区杂砾岩的成因 ,认为其与冰期—间冰期冻融环境下的滨岸附近古水道重力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系-二叠系 动物群 不整合 杂砾岩 康马地区 西藏 菊石 沉积作用 腕足类 单体珊瑚
下载PDF
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江孜-康马地区早白垩世辉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亚莹 曾令森 +2 位作者 高利娥 高家昊 尚振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345-348,共4页
特提斯喜马拉雅带经历了多期基性岩浆作用,形成不同地球化学性质的基性岩(Jiang et al., 2006;江思宏等,2007: Zhu et al., 2009;曾令森等,2012;Zeng et al., 2012)。这些基性岩主要以岩墙群或岩席的形式侵入到不同时代的特提... 特提斯喜马拉雅带经历了多期基性岩浆作用,形成不同地球化学性质的基性岩(Jiang et al., 2006;江思宏等,2007: Zhu et al., 2009;曾令森等,2012;Zeng et al., 2012)。这些基性岩主要以岩墙群或岩席的形式侵入到不同时代的特提斯沉积岩系中,厘定这些基性岩的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和代表的构造环境,是检验和限定特提斯沉积岩系形成构造背景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提斯喜马拉雅 地球化学特征 早白垩世 康马地区 辉绿岩 雅江 藏南 地球化学性质
下载PDF
藏南康马地区三叠系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兴永 赵兴国 +2 位作者 李文庆 贡布 李尚林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8-331,共4页
根据康马地区三叠系吕村组和涅如组新发现的化石及区域地质背景 ,把该区的地层时代分别厘定为中三叠世中晚期至晚三叠世早期和晚三叠世中晚期 ,并认为缺失早三叠世至中三叠世早期的沉积。研究表明康马地区三叠系与二叠系之间为微角度不... 根据康马地区三叠系吕村组和涅如组新发现的化石及区域地质背景 ,把该区的地层时代分别厘定为中三叠世中晚期至晚三叠世早期和晚三叠世中晚期 ,并认为缺失早三叠世至中三叠世早期的沉积。研究表明康马地区三叠系与二叠系之间为微角度不整合接触 ,是“藏南运动”和“印支伸展运动”共同影响形成的。晚二叠世末至中三叠世早期 ,康马地区露出海面 ,接受剥蚀并形成喀斯特化风化壳。中三叠世末至晚三叠世 ,这一地区发生强烈伸展—裂陷 ,地壳迅速沉降 ,形成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盆地 ,发育巨厚的半深海—深海复理石沉积 ,并伴随大量基性岩浆贯入。涅如组下部有两期基性岩侵入 ,早期基性岩床形成于印支晚期 ,晚期穿层侵入形成于燕山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系 西藏 康马地区 复理石 裂谷盆地 基性岩
原文传递
藏南康马奥陶系及其底砾岩的发现并初论喜马拉雅沉积盖层与统一变质基底的关系 被引量:54
6
作者 周志广 刘文灿 梁定益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55-663,共9页
藏南北喜马拉雅拉轨岗日带康马岩体西南侧,奥陶系及其底砾岩覆盖于前奥陶系拉轨岗日群(POL)之上,后者被515~485Ma拉轨岗日构造穹隆带花岗岩侵入,沿不整合面又被泛非运动最晚期的基性脉岩侵入。奥陶系与前奥陶系的接触关系为伸展不整合... 藏南北喜马拉雅拉轨岗日带康马岩体西南侧,奥陶系及其底砾岩覆盖于前奥陶系拉轨岗日群(POL)之上,后者被515~485Ma拉轨岗日构造穹隆带花岗岩侵入,沿不整合面又被泛非运动最晚期的基性脉岩侵入。奥陶系与前奥陶系的接触关系为伸展不整合,与喜马拉雅甚至冈底斯带有关剖面完全可以对比。这一不整合面即是冈瓦纳大陆北缘统一变质基底和沉积盖层的分界。冈瓦纳大陆统一变质基底的形成始于震旦纪末的“泛非运动”,其终止时间在喜马拉雅及以北地区可以延续至寒武纪—奥陶纪之交,表现为区域上不断的伸展—拉张—裂解的构造环境。由此可以认为伸展构造亦是控制统一变质基底与沉积盖层的形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南康马地区 喜马拉雅 基底与沉积盖层 前奥陶系与奥陶系 伸展小整合 泛非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