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分析康复综合干预对老年衰弱患者躯体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巩应军 王艳妮 +4 位作者 陈阳 韩亚军 宁晓暄 王晓明 汪志平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35-940,共6页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分析康复综合干预对老年衰弱患者躯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衰弱患者318例,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64例)和观察组(154例)。为使组间基线信息均衡,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2组患者进行1∶1匹配,共...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分析康复综合干预对老年衰弱患者躯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衰弱患者318例,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64例)和观察组(154例)。为使组间基线信息均衡,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2组患者进行1∶1匹配,共200例匹配成功,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2组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康复综合干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握力、步速、6 min步行距离(6 MWD)、5次起坐时间、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的区别。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VAS、手握力、步速、6 MWD、5次起坐时间、TUG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1.0±0.6)分]、手握力[(23.7±4.5)kg]、6MWD[(267.8±47.7)m]、5次起坐时间[14.0(12.8,15.8)s]和TUGT[9.8(8.1,13.3)s]均较对照组改善优异(P<0.05)。结论康复综合干预可减轻老年衰弱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步速,增强手握力和运动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衰弱 康复综合干预 躯体功能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原文传递
康复综合干预在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尚金华 《中国民康医学》 2017年第11期71-73,共3页
目的:观察康复综合干预在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过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脑出血偏瘫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采用常规的康复护理,而研究组则采用综合的康复护理,一个... 目的:观察康复综合干预在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过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脑出血偏瘫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采用常规的康复护理,而研究组则采用综合的康复护理,一个月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肌肉力量、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之间的差异。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肢体MS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护理后研究组SS-QOL积分、Barthel积分与Fugl-Meyer积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6.27%的治疗有效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的康复护理相较于常规护理,可以显著增强脑出血偏瘫患者的肢体力量,提高患者的自主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偏瘫 康复综合干预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
3
作者 刘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25-27,共3页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3例,对照组41例予常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观察组42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综合干预。结果 实施康复综合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3例,对照组41例予常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观察组42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综合干预。结果 实施康复综合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更优;实施营养支持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及营养指标水平更优。结论 康复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予以康复评估,实施个体化的肺功能训练、氧疗和饮食、运动干预和营养支持,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健康状况,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综合干预 营养支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心脏康复综合干预对AMI患者PCI术后运动耐力、抗氧化能力和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0
4
作者 左静 郑婷婷 向敏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分析心脏康复综合干预对AMI患者PCI术后运动耐力、抗氧化能力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按照信封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心内科常规干预,观察组进行心脏康... 目的分析心脏康复综合干预对AMI患者PCI术后运动耐力、抗氧化能力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按照信封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心内科常规干预,观察组进行心脏康复综合干预。观察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运动耐力、抗氧化能力、心脏功能,并随访记录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ED、VO_2峰值、AT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OD、T-AOC高于对照组,MAD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LVEF(%)、PP、6MWD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康复综合干预能有效提高AMI患者PCI术后运动耐力及抗氧化能力,改善患者心脏功能,促进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综合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 运动耐力 抗氧化能力 心脏功能
下载PDF
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中西医结合肺康复研究思考 被引量:36
5
作者 童佳兵 杨程 +4 位作者 王婕琼 张念志 朱慧志 季红艳 李泽庚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8期1164-1166,共3页
临床证实,西医肺康复治疗可调节慢阻肺的患者心血管功能、增加最大耗氧量,提高运动耐力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中医药以其特有的康复疗法,能补益肺脾肾三脏虚损,使肺能卫外、脾能生化、肾能纳气,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提出应该有... 临床证实,西医肺康复治疗可调节慢阻肺的患者心血管功能、增加最大耗氧量,提高运动耐力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中医药以其特有的康复疗法,能补益肺脾肾三脏虚损,使肺能卫外、脾能生化、肾能纳气,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提出应该有效利用社区卫生资源,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加强科学研究,强化医疗保险政策支持,建立一套完整的中西医结合肺康复治疗方案,促进中西医结合肺康复在国内的推广和应用,使更多的COPD患者从中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气虚分度 慢阻肺稳定期 康复综合干预
下载PDF
肺康复综合干预对COPD稳定期患者心肺功能及6分钟步行距离的改善效果评价 被引量:35
6
作者 李士荣 崔立慧 +1 位作者 孙明 陶建娇 《国际呼吸杂志》 2018年第24期1883-1887,共5页
目的 探讨肺康复综合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稳定期患者心肺功能及6分钟步行距离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收治的102例COPD稳定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 探讨肺康复综合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稳定期患者心肺功能及6分钟步行距离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收治的102例COPD稳定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肺康复综合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肺功能指标、肺动脉压 (PAP)、6分钟步行距离、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问卷 (mMR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 (CAT)评分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 (FVC)、呼气峰流速 (P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VC、P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值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6分钟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 (P 值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LVEDV)、PA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 (LVEF)LVEF值高于治疗前 (P 值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LVESV、LVEDV、PAP水平低于对照组,而LVEF值高于对照组 (P 值均<0.05)。2组患者患者治疗后 mMRC、CAT评分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 mMRC、CAT评分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 值均<0.05)。结论 肺康复综合干预可有效的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心肺功能,提高6分钟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综合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心功能 肺功能 6分钟步行距离
原文传递
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中医康复综合干预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能力改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金楹 陈晓慧 《新中医》 CAS 2016年第5期257-259,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护理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效果。方法:将68例早期中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神经内科常规护理)与干预组(于对照组护理方案上实施中医康复干预)各34例...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护理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效果。方法:将68例早期中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神经内科常规护理)与干预组(于对照组护理方案上实施中医康复干预)各34例。比较2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HAMD评分、HAMA评分、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及HAMD评分、HAMA评分均改善,且干预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干预组91.2%(31/34)高于对照组61.8%(2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中医康复综合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中医康复综合干预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神经功能缺损 运动功能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原文传递
探讨补中益气联合早期康复综合干预对困难脱机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端端 李小兰 肖麟蔚 《中外医疗》 2023年第5期46-49,共4页
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联合早期康复综合干预对困难脱机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于2020年7月—2022年7月期间在龙岩市中医院入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困难脱机患者6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补中益气治疗,... 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联合早期康复综合干预对困难脱机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于2020年7月—2022年7月期间在龙岩市中医院入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困难脱机患者6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补中益气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补中益气联合早期康复综合干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脱机相关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机械通气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5,P<0.05)。结论 接受通气治疗的困难脱机患者行补中益气联合早期康复综合干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机械通气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 早期康复综合干预 困难脱机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中医康复综合干预对AIS的疗效及认知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谭世洪 《光明中医》 2017年第19期2746-2748,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综合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AIS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取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综合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AIS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取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医康复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临床疗效,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能力、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9.29%)明显高于对照组(66.07%)(P<0.01);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CNS、NIHSS、CDR评分均降低(P<0.01),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Fugl-Meyer、ADL及MMSE评分均升高(P<0.01),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AIS患者采取中医康复综合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中医康复综合干预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心脏康复综合干预模式对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改善探讨
10
作者 马海芳 刘红 +1 位作者 张晓磊 李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95-98,共4页
综合心脏康复干预模型对冠心病患者的价值分析。方法 以60例患者为研究人员,分别采用不同干预方案,比较不同干预情况。结果 实施心脏康复综合干预的患者,各个指标恢复较为理想。结论 通过采用心脏康复综合干预模式,冠心病患者可以改善... 综合心脏康复干预模型对冠心病患者的价值分析。方法 以60例患者为研究人员,分别采用不同干预方案,比较不同干预情况。结果 实施心脏康复综合干预的患者,各个指标恢复较为理想。结论 通过采用心脏康复综合干预模式,冠心病患者可以改善心肺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冠心病发病原因是由冠状动脉出现狭窄,导致供血障碍,进而引发心肌病变,所以对患者身体、心理均产生严重影响。而冠心病治疗是以改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为原则,积极恢复心脏血液灌注为主,但是由于对于该疾病治疗过程较为缓慢,因此为了确保患者治疗效果,需要实施合理护理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综合干预模式 冠心病 心肺功能 运动耐力
下载PDF
呼吸康复综合干预管理结合中医冬病夏治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莫柳芬 王毅华 +3 位作者 钟书毅 林良智 梁允露 黄其娆 《中外医药研究》 2022年第12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呼吸康复综合干预管理结合中医冬病夏治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11月广西北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通过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呼吸康复综合干预管理,... 目的:探讨呼吸康复综合干预管理结合中医冬病夏治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11月广西北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通过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呼吸康复综合干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冬病夏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肺功能指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系统疾病采用呼吸康复综合干预管理结合中医冬病夏治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康复综合干预管理 冬病夏治 肺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康复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12
作者 王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83-186,共4页
本研究针对康复综合护理干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并对患者采用康复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的预后水平加以分析评估。方法 对我院2024年1月到2024年6月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双色球分组法进行分组,其... 本研究针对康复综合护理干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并对患者采用康复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的预后水平加以分析评估。方法 对我院2024年1月到2024年6月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双色球分组法进行分组,其中一部分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患者均纳入对照组;剩余患者作为实验组,全部采用康复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后对患者观察指标进行记录,具体观察指标包括生活质量和膝关节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护理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和膝关节功能明显更优于对照组,且优于护理前,出现不良反应症状的人数也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少,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患者也比对照组患者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果 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护理期间实验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的人数也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少,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患者也比对照组患者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康复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水平,从而帮助患者缩短康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为患者未来生活和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综合护理干预 全膝关节置换术 护理效果 预后影响
下载PDF
城市流浪精神病患者采用社会支持与康复训练综合干预的价值分析
13
作者 田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第17期136-139,共4页
目的分析在城市流浪精神病患者中应用社会支持与康复训练综合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此研究对象的纳入方法为随机抽取法,抽取对象为天津市安定医院收治的城市流浪精神病患者,抽取时间介于2018年6月-2022年6月,患者例数为28例.研究对象的分... 目的分析在城市流浪精神病患者中应用社会支持与康复训练综合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此研究对象的纳入方法为随机抽取法,抽取对象为天津市安定医院收治的城市流浪精神病患者,抽取时间介于2018年6月-2022年6月,患者例数为28例.研究对象的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有患者14例,参照组患者所运用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社会支持与康复训练综合干预.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康复效果以及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为城市流浪精神病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社会支持与康复训练综合干预的应用不仅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存质量,同时获得了更为理想的康复效果,可以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的护理方案并予以进一步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流浪精神病 社会支持 康复训练综合干预 社会功能
原文传递
快速康复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邵良芬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1期143-144,共2页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78例接受肝癌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围术期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快速康复综合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78例接受肝癌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围术期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快速康复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分别为(50.3±5.4)、(19.1±3.4)、(10.2±1.6)、(15.5±3.1)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74.2±6.7)、(27.3±4.1)、(15.5±2.1)、(27.1±5.6)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手术患者围术期融入快速康复综合护理干预利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综合护理干预 肝癌 胃肠功能
下载PDF
肺康复综合护理小组干预模式在慢性呼吸衰竭行无创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杨苗苗 金雨蒙 徐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05-0108,共4页
探究在无创通气治疗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运用肺康复综合护理小组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 该82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无创通气治疗,采取随机方式分组后评估肺康复综合护理小组干预模式的价值。结果 研究组通气与住院时间各为... 探究在无创通气治疗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运用肺康复综合护理小组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 该82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无创通气治疗,采取随机方式分组后评估肺康复综合护理小组干预模式的价值。结果 研究组通气与住院时间各为(24.62±2.21)h、(12.56±1.19)d,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较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FVC(2.38±0.66)L、FEV1FEV1(1.51±0.45)L、FEV1/FVC(60.48±5.81)%、PaO2(67.58±6.49)mmHg、SpO2(95.57±1.47)%、pH值(7.36±0.04),均更高;而PaCO2(51.63±4.65)mmHg则更低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4.8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肺康复综合护理小组干预模式运用于无创通气治疗慢性呼吸衰竭中可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 康复综合护理小组干预模式 肺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肺康复综合护理小组干预模式在慢性呼吸衰竭行无创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16
作者 吴圆圆 王瑾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127-0130,共4页
研究肺康复综合护理小组干预模式在慢性呼吸衰竭行无创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2021年3月~2022年9月收治的120例行无创通气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肺康复综合护理小组... 研究肺康复综合护理小组干预模式在慢性呼吸衰竭行无创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2021年3月~2022年9月收治的120例行无创通气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肺康复综合护理小组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护理结束后,观察组病人的心理状况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比对照组低(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康复综合护理小组干预模式在慢性呼吸衰竭行无创通气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综合护理小组干预模式 慢性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
下载PDF
早期快速康复综合护理在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陈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279-279,281,共2页
研究针对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快速康复综合护理的应用疗效。方法:2019年12月~2021年3月期间,选我院接受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共74例,借助抽扑克法均分为A组(n=37)、B组(n=37),A组实施早期快速康复综合护理,B组依照常规护理,对... 研究针对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快速康复综合护理的应用疗效。方法:2019年12月~2021年3月期间,选我院接受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共74例,借助抽扑克法均分为A组(n=37)、B组(n=37),A组实施早期快速康复综合护理,B组依照常规护理,对比AB组的护理满意率、临床指标。结果:护理后A组满意率(97.30%)>B组(81.08%)。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护理后,A组临床指标均优于B组,数据具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而言,运用早期快速康复综合护理干预,其护理满意率较高,亦可优化临床指标,效果确切,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快速康复综合护理干预 心脏外科手术 机械通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