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数据庭审证据调查模式识辨 被引量:14
1
作者 毕玉谦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3-132,175,共10页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改变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司法审判中证据调查的方式形成深刻影响。电子数据是一种特殊的新类型证据,如何界定其属性,目前在法理上争议较大。对电子数据属性的界定影响着当事人如何在诉前收集证据、保存证据和...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改变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司法审判中证据调查的方式形成深刻影响。电子数据是一种特殊的新类型证据,如何界定其属性,目前在法理上争议较大。对电子数据属性的界定影响着当事人如何在诉前收集证据、保存证据和提交证据,同时也关系到法院如何根据这种新类型证据的性质来确定庭审证据调查的方式,以便查明案件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数 基本属性 庭审据调查 程序模式
原文传递
刑事庭审证据调查顺序研究——被告人的视角
2
作者 谢华春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3期32-35,共4页
刑事法庭庭审中的证据调查与被告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庭审证据调查的顺序就显得至关重要。职权主义的刑事审判中的庭审证据调查以"审问被告人"为首要环节,本文从被告人的视角对这样的程序设置进行正当性考察,得出率先"... 刑事法庭庭审中的证据调查与被告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庭审证据调查的顺序就显得至关重要。职权主义的刑事审判中的庭审证据调查以"审问被告人"为首要环节,本文从被告人的视角对这样的程序设置进行正当性考察,得出率先"审问被告人"的庭审证据调查顺序存在缺陷。在此基础上,文章从改革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出发,提出了合理化的初步设想,以促使我国的刑事庭审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审据调查 审问被告人 结构性压力 正当性
下载PDF
论民事庭审证据调查范围之确定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凌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1-155,共15页
我国立法规定,在法庭调查阶段,法官须根据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关联性来决定采纳证据的范围,并且当事人可以通过合意认可证据能力。现行立法关于民事庭审证据调查范围之确定的规则,不仅错置了当事人合意与法官裁量之间的逻辑关系,更... 我国立法规定,在法庭调查阶段,法官须根据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关联性来决定采纳证据的范围,并且当事人可以通过合意认可证据能力。现行立法关于民事庭审证据调查范围之确定的规则,不仅错置了当事人合意与法官裁量之间的逻辑关系,更会引发保障证明权与提高诉讼效率之间的效果失衡。这些问题因我国立法对法官裁量标准的设置不合理而产生。大陆法系的相关立法及实践以当事人提出的证据申请为基础,从质证调查的必要性出发,围绕证据申请的形式及合法性、举证事项的重要性及要证性等要素为民事庭审证据调查范围之确定设置了合理的裁判标准。我国立法应当尝试从明晰法官裁量的效力、规范当事人提出的证据申请以及优化法官裁判的标准等方面完善关于民事庭审证据调查范围之确定的规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庭审据调查 申请 裁判标准 诉讼效率
原文传递
论在线诉讼中刑事证据调查的适用逻辑与限度
4
作者 赵晏民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0-28,共9页
《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确立了刑事庭审中在线证据调查的限度适用模式,但因国家刑罚权实施的审慎性,其适用范围的适度延展存在争议。通过多维度正当性论证可知,刑事庭审中适用在线证据调查具有较为深厚的合法性基础,有助于推进司法资... 《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确立了刑事庭审中在线证据调查的限度适用模式,但因国家刑罚权实施的审慎性,其适用范围的适度延展存在争议。通过多维度正当性论证可知,刑事庭审中适用在线证据调查具有较为深厚的合法性基础,有助于推进司法资源的合理布局,对消除诉讼资源揭示案件事实的消极影响具有良好功用。刑事庭审在线证据调查的拓展适用可能在一定程度对司法公正产生冲击,但可通过适度规范与限定其适用的案件范围、权力(权利)配置和救济方式予以防范。在信息化时代,适度延展刑事庭审中在线证据调查的适用范围,对于发挥司法信息化所带来的“技术红利”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案件 庭审在线据调查 适用正当性 适用瓶颈 限度适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