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秭归庙河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微化石的新发现 被引量:5
1
作者 尹崇玉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1996年第3期322-331,共10页
庙河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燧石中的激化石,前人曾有过报道。但是,所报道的激化石组合与已知峡区的其他震旦系剖面陡山沱期微化石明显不同。具刺疑源类以MicrhystridiumtlancedetumL.Yin为主(样品号:H... 庙河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燧石中的激化石,前人曾有过报道。但是,所报道的激化石组合与已知峡区的其他震旦系剖面陡山沱期微化石明显不同。具刺疑源类以MicrhystridiumtlancedetumL.Yin为主(样品号:Hm80—14—2,Yinborning,1985)。1992年作者等重新研究了庙河震旦系沿江剖面,系统采集了燧石样品。结果,并未在陡山沱组发现上述微化石组合,而在寒武系底界附近的燧石夹层中,发现了与其相同的微化石群,因而,对上述微化石组合出现的层位提出质疑。最近,作者再次对庙河地区陡山沱组燧石结核系统采样进行研究,首次在本区陡山沱组燧石结核中发现了与其他地区陡山沱组类似的微化石组合(包括具刺疑源类Tianzhushaniaspinosa(L.YinetLi)L.Yin,?Cymatiosphaeroidessp,未定名formA及其他陡山沱期常见的球形和丝状藻类)。真正陡山沱期微化石群在庙河地区的发现,进一步证明前人所报道的,以MicrhystridiumlanceolatumL.Yin为主的刺球类组合并非陡山沱期所有,而为早寒武世早期(梅树村阶)。纠正了前人资料出现的化石层位错误和对生物组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河地区 具刺疑源类 陡山沱期 晚震旦世 微化石
下载PDF
浠水县陈庙河地区洪涝灾害后的补救技术措施 被引量:2
2
作者 汪航 周建光 +4 位作者 吴细卯 皮楚舒 翟国栋 叶秋容 占慧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8期170-171,共2页
2020年7月浠水县陈庙河地区遭遇持续大到暴雨袭击,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巨大损失。本文在简述受灾情况的基础上,详细总结了“抢排、抢收、抢修、抢管、抢种”等救灾技术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达到精准施策、科技救灾、减损... 2020年7月浠水县陈庙河地区遭遇持续大到暴雨袭击,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巨大损失。本文在简述受灾情况的基础上,详细总结了“抢排、抢收、抢修、抢管、抢种”等救灾技术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达到精准施策、科技救灾、减损增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救灾技术措施 湖北浠水 庙河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