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江南村夫子的文化底基作用与诗歌形象 被引量:2
1
作者 罗时进 《文学遗产》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115,共13页
清代江南村夫子曾经在社会底层文化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形成了一种文化和文学现象。对此,他者的书写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矛盾,其自我叙述也不尽一致,这是社会群体的复杂性与书写者体验感的差异使然。但无论如何,作为一个阶层和一批诗人,... 清代江南村夫子曾经在社会底层文化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形成了一种文化和文学现象。对此,他者的书写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矛盾,其自我叙述也不尽一致,这是社会群体的复杂性与书写者体验感的差异使然。但无论如何,作为一个阶层和一批诗人,他们本然地存在于历史和文学史的时空中。广泛而深入地阅读文本,不但能够看到村夫子特殊社会身份的意义,也能发现其以知识蒙师、清傲君子、底层贫者等多重形象出现于诗歌中的艺术价值。揭开这个底层诗世界的帷幕并进行深入考察,具有社会史和文学史研究的双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江南 日常生活 村夫子 底层文人 诗歌形象
原文传递
真实的杨四郎:一个受到嘉奖的“贰臣”
2
作者 吴钩 《各界》 2024年第1期44-47,共4页
“杨家将”传奇其实是后世底层文人虚构出来的故事,始见元杂剧与明代评书小说。但按《宋史》的记载,杨业的七个儿子杨延朗、杨延浦、杨延训、杨延环、杨延贵、杨延彬、杨延玉,除了小儿子杨延玉随父战死沙场之外,其余六子皆得善终,既未战... “杨家将”传奇其实是后世底层文人虚构出来的故事,始见元杂剧与明代评书小说。但按《宋史》的记载,杨业的七个儿子杨延朗、杨延浦、杨延训、杨延环、杨延贵、杨延彬、杨延玉,除了小儿子杨延玉随父战死沙场之外,其余六子皆得善终,既未战死,亦未被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战死沙场 底层文人 《宋史》 贰臣 杨家将
原文传递
明代山左底层文人的日常书写与晚年心态解析——以王克笃的散曲集《适暮稿》为考察对象
3
作者 刘英波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6-102,共7页
通过对王克笃散曲集《适暮稿》中日常生活书写的细读与研究,分析了他自足、自适、清高、自遣、淑世、喟世、哀穷的复杂心态,认为这些心态的产生与其生活环境、身份地位、年龄时段、个体性情、治生观念有着疏密不同的关系。
关键词 明代 底层文人 王克笃 散曲 日常书写 晚年心态
下载PDF
袁宏道哀悼诗研究
4
作者 胡玉占 《运城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5-51,共7页
哀悼诗有悠久的历史及稳定的写作传统,发展至明代已经严重模式化。袁宏道哀悼诗约三十三题六十七首,从哀悼对象、诗型、内容来看皆为追悼亲朋的真情之作。袁宏道哀悼诗在继承传统模式与意象的基础上,自有标新之处,具体表现为:通过吸收... 哀悼诗有悠久的历史及稳定的写作传统,发展至明代已经严重模式化。袁宏道哀悼诗约三十三题六十七首,从哀悼对象、诗型、内容来看皆为追悼亲朋的真情之作。袁宏道哀悼诗在继承传统模式与意象的基础上,自有标新之处,具体表现为:通过吸收民间佛、道、冥界观念,为逝者设计了不同的死后彼岸世界,开拓了哀悼诗写作的时间与空间,显示了士人与市井生活的融入;将底层人士作为主人公进行哀悼,扩大了传统哀悼诗书写对象的范畴,反映了袁宏道对儒家主流价值观的反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宏道 哀悼诗 民间观念 底层文人
下载PDF
藩镇割据对韩愈创作及文学观的影响
5
作者 陈昱杉 《炎黄地理》 2023年第6期20-22,共3页
在安史之乱后,藩镇林立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随着藩镇势力的增强,中唐的社会格局剧烈转型,在政治和文化上都呈现出崭新的面貌。藩镇新开辟的辟署制度为更多的底层文人提供了新的入仕途径。两次入幕府再前往中央任职的人生经历,让韩... 在安史之乱后,藩镇林立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随着藩镇势力的增强,中唐的社会格局剧烈转型,在政治和文化上都呈现出崭新的面貌。藩镇新开辟的辟署制度为更多的底层文人提供了新的入仕途径。两次入幕府再前往中央任职的人生经历,让韩愈对藩镇有了更深的见解,既体现在诗文创作内容上,也体现在韩愈的文学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观 诗文创作 藩镇割据 底层文人 韩愈 安史之乱 入仕途径 中唐
下载PDF
晚明底层文人的生存状态——以南京王世茂车书楼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献忠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5-71,153,共8页
王世茂车书楼是晚明南京一家重要的书坊,它编纂、校注和刊刻的图书仅流传至今者就达30余种,与车书楼有联系的作者、校者和刊刻者达40余人。文章借鉴新文化史的研究范式,通过对车书楼及其所编纂、校注和刊刻图书的考察,探究商业出版环境... 王世茂车书楼是晚明南京一家重要的书坊,它编纂、校注和刊刻的图书仅流传至今者就达30余种,与车书楼有联系的作者、校者和刊刻者达40余人。文章借鉴新文化史的研究范式,通过对车书楼及其所编纂、校注和刊刻图书的考察,探究商业出版环境下晚明底层文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诉求以及人际交往情况,从而揭示了晚明底层文人生存状态和谋生方式的多元化。这一努力不仅可以深化传统社会底层文人生活状况的研究,还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商业出版 底层文人 生存状态 车书楼
下载PDF
从《梦游赤壁图题词》看晚清寓沪文人的交往和心态 被引量:1
7
作者 梁秀坤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96-104,共9页
苏绍柄辑《梦游赤壁图题词》一卷,收入申报馆刊印的《屑玉丛谭》二集,涵盖了32位作者的题咏。题词者大多为晚清流寓上海的底层文人,他们通过私谊网络、以《申报》为核心的文学交流网络、结社和集会网络结识,并不断推衍成更大范围的交往... 苏绍柄辑《梦游赤壁图题词》一卷,收入申报馆刊印的《屑玉丛谭》二集,涵盖了32位作者的题咏。题词者大多为晚清流寓上海的底层文人,他们通过私谊网络、以《申报》为核心的文学交流网络、结社和集会网络结识,并不断推衍成更大范围的交往,《梦游赤壁图题词》正是这种交往的产物。这些题咏多为应酬之作,总体上艺术水平不高,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寓沪文人对科举的执著、流寓沪上的身世飘零之感和士不遇的悲凉心境,可借以管窥晚清沪上文人的生存和文学活动状态,并为晚清史和沪上文学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细节和研究视角,对题画诗文的研究也具有方法论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史 沪上文学 寓沪文人 底层文人 《申报》 《梦游赤壁图题词》
下载PDF
族谱资料所显示的底层文人的阅读选择与感受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廷银 《中文学术前沿》 2011年第2期147-162,共16页
家谱中所记载的底层文士的阅读选择与感受有其特殊性,他们一方面深受主流文化的倾向影响,把《诗经》、《楚辞》、《史记》、《汉书》等秦汉文学以及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唐宋文学作为重点精读的对象,另一方面则对于戏曲小说等以往不登大... 家谱中所记载的底层文士的阅读选择与感受有其特殊性,他们一方面深受主流文化的倾向影响,把《诗经》、《楚辞》、《史记》、《汉书》等秦汉文学以及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唐宋文学作为重点精读的对象,另一方面则对于戏曲小说等以往不登大雅之堂的作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本文则重点探讨三个方面:一、不求甚解与字斟句酌:两种读书态度和方式;二、以秦汉唐宋文学大家为重点阅读对象;三、独出一格的个性化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谱资料 底层文人 阅读选择 阅读感受
原文传递
一腔幽怨无人会,写出幽兰说与和——边缘文人沈谨学及其诗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熊健美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8-21,共4页
清末苏州布衣诗人沈谨学,在穷困生活中始终不忘废诗歌。他用带有淳厚泥土气息的诗歌语言,师法"诚斋"瓣香"元亮"使诗歌呈现出明畅疏散的风致,再现道咸年间边缘文人对文学创作的坚守和对诗意生活的践履,生动吟唱出一... 清末苏州布衣诗人沈谨学,在穷困生活中始终不忘废诗歌。他用带有淳厚泥土气息的诗歌语言,师法"诚斋"瓣香"元亮"使诗歌呈现出明畅疏散的风致,再现道咸年间边缘文人对文学创作的坚守和对诗意生活的践履,生动吟唱出一曲底层文人的幽远心歌,在末世诗歌史上应有一席之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谨学 《沈四山人诗录》 苏州 底层文人
下载PDF
明清书画交易中底层文人的生存境遇——以《儒林外史》为例
10
作者 刘自川 《书法》 2021年第1期74-78,共5页
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小说是文学作品中叙事性强、描写生活面广、塑造各种不同人物形象的文学类别,具有生活的真实性与艺术的真实性。《儒林外史》是以明清"儒林",即士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一部现实主义讽刺小说。他们大... 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小说是文学作品中叙事性强、描写生活面广、塑造各种不同人物形象的文学类别,具有生活的真实性与艺术的真实性。《儒林外史》是以明清"儒林",即士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一部现实主义讽刺小说。他们大多是科考尚未及第的底层文人,生活窘迫,主要通过从事塾师、行医、游幕、占卜等职业以维持生计。明清时期经济结构发生变革,商品经济得到发展,为文人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他们积极地参与到书画市场之中。而从交易对象上看,含括官吏、盐商、乡绅等势利阶层,底层文人常受其欺凌,他们或选择逃匿,或选择反抗,生存境遇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画交易 底层文人 生存境遇 艰难
原文传递
家谱所见底层文人对古代诗文名篇的解读
11
作者 张廷银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3-86,共4页
从家谱的记载看,下层文人对古代诗文名篇的评论,主要有三种情形:向往诗文所表现的某种人生理想;对诗文的内容予以具体的分析;对诗文的意义给予改造性理解和引用。所体现出的观点有的与我们此前所看到的专业评论接近,有的则别出新意。而... 从家谱的记载看,下层文人对古代诗文名篇的评论,主要有三种情形:向往诗文所表现的某种人生理想;对诗文的内容予以具体的分析;对诗文的意义给予改造性理解和引用。所体现出的观点有的与我们此前所看到的专业评论接近,有的则别出新意。而无论是哪种情形,都能反映普通人阅读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风貌和具体过程,是对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文人 普通民众 古代文学批评
下载PDF
一个江南底层文人的文学生活——《管庭芬日记》与清代中后期文人形态
12
作者 陶明玉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1年第4期76-83,共8页
清代管庭芬日记记载了其几十年的文学阅读、写作和交往状况,展示了一个江南底层文人文学生活的基本面貌和特征。失败的科举生涯,让管庭芬的求功名的心态转向求归隐,深刻地塑造了管庭芬的文学生活,让其回归到生活的本真,文学表现出志趣... 清代管庭芬日记记载了其几十年的文学阅读、写作和交往状况,展示了一个江南底层文人文学生活的基本面貌和特征。失败的科举生涯,让管庭芬的求功名的心态转向求归隐,深刻地塑造了管庭芬的文学生活,让其回归到生活的本真,文学表现出志趣下移和超越日常的趋向,走向生活世界与艺术世界的融合。管庭芬文学生活并非仅为个体性的活动,也是江南文人文学生活世界的组成部分,代表了清代中后期文人的一种生活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庭芬日记 清代 底层文人 文学生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