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弋舟的底层写作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蕾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1-195,共5页
弋舟的作品,多以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为主线,编织底层人的生存经纬,彰显底层人的生存命运。弋舟敢于撕开生活现象,直抵人生本质。他把底层人物的苦难与现代社会标榜为文明标志的"规矩""规则"联系在一起,剖析这些规... 弋舟的作品,多以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为主线,编织底层人的生存经纬,彰显底层人的生存命运。弋舟敢于撕开生活现象,直抵人生本质。他把底层人物的苦难与现代社会标榜为文明标志的"规矩""规则"联系在一起,剖析这些规矩与规则对底层人物命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人物 底层写作 弋舟 文明标志 底层小人物 人生本质 人的生存 规矩
原文传递
小人物与大历史——莫言《蛙》中的底层人物书写及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银银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87-92,共6页
莫言的《蛙》透过新中国60年的乡村生育史探求"人"的生存本相,塑造了众多底层小人物。在书写他们的命运和遭际的同时,莫言表达了对"人"的探讨,对社会变迁的思考,对民间文化的关注。反观莫言30年的创作,他坚持把小... 莫言的《蛙》透过新中国60年的乡村生育史探求"人"的生存本相,塑造了众多底层小人物。在书写他们的命运和遭际的同时,莫言表达了对"人"的探讨,对社会变迁的思考,对民间文化的关注。反观莫言30年的创作,他坚持把小人物置于大历史背景下来探讨人性,思考人生,其书写的发生学机理源于他的人学观、文学观,"恋乡-怨乡"的文化心理与乡土经验。然而,无论是言说苦难的方式还是批判现实的力度,《蛙》中的底层人物书写均在莫氏人物谱系中发生了嬗变,构成其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蛙》 底层小人物 大历史
下载PDF
多角度评析《里里奥姆》呈现的死亡与爱情
3
作者 蒋朝霞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3-94,共2页
贝洛里尼以欢畅的"死亡"来讨论命运的戏弄,诗意而帅气地描述了一批草根众生的集体画像,无一不可怜,无一不具有令人惊喜的人物弧光。他以此剧告诉我们,细致探寻底层小人物的内心世界,阴沟里的珍珠也能折射出动人心魄的星空光... 贝洛里尼以欢畅的"死亡"来讨论命运的戏弄,诗意而帅气地描述了一批草根众生的集体画像,无一不可怜,无一不具有令人惊喜的人物弧光。他以此剧告诉我们,细致探寻底层小人物的内心世界,阴沟里的珍珠也能折射出动人心魄的星空光芒。题材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真正能托起沉重的,往往是轻。本文将从导演手法、人物价值、角色弧光、视觉与听觉四个角度评析戏剧《里里奥姆》呈现出的死亡与爱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洛 底层小人物 导演手法
原文传递
“中国问题”的荒诞呈现——评东西新作《篡改的命》
4
作者 徐翔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80-87,共8页
《篡改的命》是作家东西的最新长篇力作。小说一改东西以往创作的先锋色彩和寓言化风格,以写实的笔墨聚焦当下中国的现实问题。小说通过主人公汪长尺试图融入城市改变命运的挣扎与失败,以荒诞的手法触及当下中国的诸多现实问题,表现了... 《篡改的命》是作家东西的最新长篇力作。小说一改东西以往创作的先锋色彩和寓言化风格,以写实的笔墨聚焦当下中国的现实问题。小说通过主人公汪长尺试图融入城市改变命运的挣扎与失败,以荒诞的手法触及当下中国的诸多现实问题,表现了以汪长尺为代表的底层小人物的边缘生存状态。小说以悲喜剧交融的方式深切反映当下中国严峻的社会现实,既荒诞又真实,体现了作者对"中国问题"的深刻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东西 《篡改的命》 中国问题 当代文学 底层小人物 荒诞文学
下载PDF
梁晓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努力做一个好人
5
作者 夏天 《时代邮刊》 2022年第10期28-30,共3页
电视剧《人世间》的热播,让作家梁晓声再次成为话题人物。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凭《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年轮》等作品享誉文坛。几十年来,他已出版各类作品数十部,创作字数超过2000万字。他写人生百态... 电视剧《人世间》的热播,让作家梁晓声再次成为话题人物。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凭《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年轮》等作品享誉文坛。几十年来,他已出版各类作品数十部,创作字数超过2000万字。他写人生百态,更关注底层小人物,关注他们的追求和幻灭、执着和无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晓声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人生百态 底层小人物 幻灭 无奈 电视剧
原文传递
农村小人物的真实书写——读沈洋中篇小说集《穿透瓦房的阳光》
6
作者 贺春艳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6期13-15,共3页
昭通作家沈洋的《穿透瓦房的阳光》关注底层小人物的生与死、爱与恨、情与仇,从人物的内心变化、精神归宿来展示他们的生存状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同时小说中饱含着对故乡的眷恋,充满着人性之爱,呼唤道德和人性的回归。
关键词 沈洋 《穿透瓦房的阳光》 底层小人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