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疲劳累积损伤的高模量沥青路面使用寿命预估 被引量:14
1
作者 徐建平 赵毅 +1 位作者 梁乃兴 秦旻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33,共8页
为了精确预估高模量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以疲劳累积损伤理论为基础,提出考虑沥青路面结构温度分布、轴载分布以及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使用寿命预估新方法。根据劈裂强度试验和间接拉伸疲劳试验确定P0-AC-25(未掺加PR-Module)和P0.5-AC-... 为了精确预估高模量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以疲劳累积损伤理论为基础,提出考虑沥青路面结构温度分布、轴载分布以及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使用寿命预估新方法。根据劈裂强度试验和间接拉伸疲劳试验确定P0-AC-25(未掺加PR-Module)和P0.5-AC-25(PR-Module掺量为0.5%)的2种沥青混合料的应变疲劳方程;依托抚吉(抚州—吉安)高速公路工程,计算全年路面温度区间分布频率、全年路面轴载等级分布频率以及设计年限内不同温度区间的不同轴载等级的作用次数,并引入到计算路面结构面层层底拉应变的过程中,使拉应变更加符合路面实际情况。基于Miner疲劳累积损伤原理,计算不同温度区间、不同轴载等级下的P0-AC-25和P0.5-AC-25两种沥青混合料的疲劳累积损伤,进而得出抚吉高速公路普通沥青路面和高模量沥青路面基于疲劳累积损伤的使用寿命。研究结果表明:抚吉高速公路基于疲劳累积损伤的高模量沥青路面和普通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分别为14.21、11.52年,故高模量沥青路面比普通沥青路面耐疲劳性能好,使用寿命约提高23.5%。以面层层底拉应变为力学指标的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预估,以及基于疲劳累积损伤的沥青路面使用寿命预估的新方法充分考虑了沥青路面结构温度区间分布和轴载等级分布,建立了较为精准的预估模型,准确描述了沥青混合料疲劳衰减的过程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 疲劳累积损伤 应变疲劳方程 使用寿命
原文传递
间接拉伸试验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疲劳行为 被引量:12
2
作者 黎晓 梁乃兴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61-1165,共5页
采用间接拉伸试验方法(IDT)分别在10,20,30℃温度条件下对AC-13,AC-20,AC-25 3种典型沥青混合料进行应力控制模式下疲劳试验,分析了温度对材料疲劳性能、疲劳特征参数的影响;提出以计算横向应变建立应变疲劳方程,并采用应变-温度-作用... 采用间接拉伸试验方法(IDT)分别在10,20,30℃温度条件下对AC-13,AC-20,AC-25 3种典型沥青混合料进行应力控制模式下疲劳试验,分析了温度对材料疲劳性能、疲劳特征参数的影响;提出以计算横向应变建立应变疲劳方程,并采用应变-温度-作用次数三维疲劳曲面公式对材料疲劳性能进行预估。研究表明:双对数坐标下应力与疲劳寿命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随着温度升高,同一应力水平下3种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强度、疲劳寿命对应力水平的敏感性均减小;3种温度条件下建立的统一拟合应变疲劳曲线有很好的相关性,能消除温度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应变疲劳曲面方程能为沥青混凝土疲劳寿命的预估提供很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间接拉伸试验 应力控制 疲劳曲面 应变疲劳方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