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H4049镍基高温合金的高温蠕变行为 被引量:7
1
作者 陈立杰 谢里阳 冮铁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489-1493,共5页
研究了镍基变形高温合金GH4049,在实际工作温度范围700900℃,应力137600MPa下的高温拉伸蠕变行为,得到了蠕变后的高温应变恢复曲线。提出了应用参数优化估计的方法,在较大温度及应力范围内,计算稳态蠕变率的宏观唯象公式中的各参数,并用... 研究了镍基变形高温合金GH4049,在实际工作温度范围700900℃,应力137600MPa下的高温拉伸蠕变行为,得到了蠕变后的高温应变恢复曲线。提出了应用参数优化估计的方法,在较大温度及应力范围内,计算稳态蠕变率的宏观唯象公式中的各参数,并用ZA27和GH4049合金的实验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GH4049合金各温度下的稳态蠕变速率与所施加的应力,在双对数坐标系下呈线性关系,应力指数平均值为7.6851,平均稳态蠕变激活能为543.6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049合金 蠕变行为 稳态蠕变速率 应变恢复 稳态蠕变激活能 参数优化估计
下载PDF
某铀矿矿井地应力测试方法应用与比较
2
作者 刘海洋 谢国森 +2 位作者 侯志永 赵磊 杨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8期0138-0143,共6页
位于某地的铀矿床是因地质构造活动形成的。在不断深入的开采作业中,地质构造力对于巷道和作业区的围岩稳定性的影响逐渐变得突出。为了精确了解矿区地应力的分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同时为未来矿井施工与设计工作提供合理的安全和科技支... 位于某地的铀矿床是因地质构造活动形成的。在不断深入的开采作业中,地质构造力对于巷道和作业区的围岩稳定性的影响逐渐变得突出。为了精确了解矿区地应力的分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同时为未来矿井施工与设计工作提供合理的安全和科技支持,本研究采取了应力释放法和非弹性应变复原法对矿区进行地应力测试。研究还对这两种技术从基本原理、实际应用、测试周期、操作规程及测试成果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全面对比分析。通过测量数据分析和计算得出该矿区埋深615m-715m范围内各测点的各种应力参数。经研究比较,非弹性应变恢复法测量时间长,施工工序简单,对施工要求相对较低;应力解除法施工工序复杂,对钻机和施工要求较高。两种方法所测地应力大小和方向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总体上仍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应力解除 应变恢复 岩石力学 应力测量
下载PDF
压电智能混凝土梁主动控制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薛伟辰 李杰 杨枫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0-25,共6页
基于8根压电智能混凝土梁的主动控制试验,较为系统地研究压电智能混凝土梁在静力荷载和压电驱动器产生的驱动力作用下的变形恢复能力、应变恢复特性和裂缝闭合特征,重点分析配筋率、跨高比和驱动器埋设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基于8根压电智能混凝土梁的主动控制试验,较为系统地研究压电智能混凝土梁在静力荷载和压电驱动器产生的驱动力作用下的变形恢复能力、应变恢复特性和裂缝闭合特征,重点分析配筋率、跨高比和驱动器埋设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压电智能混凝土梁施加驱动力,可以有效地实现智能混凝土梁的应变、变形和裂缝的主动控制,其中应变恢复率达到30%左右,变形恢复百分比在21%-42%之间,裂缝宽度闭合程度大致在12%-15%之间。另外,基于非线性有限元原理,编制压电智能混凝土梁的分析程序,实现压电智能混凝土梁主动控制的全过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混凝土梁 压电驱动器 主动控制 变形恢复 应变恢复 裂缝闭合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富蕴地区阿尔泰造山带有限应变测量和应变恢复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进江 郑亚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5-60,共6页
本文采用褶皱等倾线法、砾石三维应变和S-C夹角等应变测量方法,对富蕴地区阿尔泰造山带一个50km的剖面进行了系统的有限应变测算,得出其顺层缩短和剪应变剖面图。测量结果表明,该剖面褶皱压扁的顺层缩短量高达78%,断层处的剪应变(γ)... 本文采用褶皱等倾线法、砾石三维应变和S-C夹角等应变测量方法,对富蕴地区阿尔泰造山带一个50km的剖面进行了系统的有限应变测算,得出其顺层缩短和剪应变剖面图。测量结果表明,该剖面褶皱压扁的顺层缩短量高达78%,断层处的剪应变(γ)最大可达8左右。三维应变分析和Flinn图解表明该区应变主要为平面应变,断层活动为简单剪切。利用分段积分和正态曲线恢复方法对剖面的缩短和剪切进行应变恢复,结果表明该剖面由原宽为267.2 km的原始剖面经缩短和剪切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造山带 有限应变测量 应变恢复 分段积分 正态曲线恢复方法 断层活动
下载PDF
动态热机械仪分析氟橡胶的热氧老化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宋亦兰 李慧 +1 位作者 李俊玲 李斌 《有机氟工业》 CAS 2017年第1期30-32,共3页
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可测定氟橡胶在周期性变化的应力(或应变)下所表现出的模量或损耗,由此反映橡胶内部的结构变化。选择市售工艺性质稳定的二元氟橡胶为样品,分别在100℃、120℃、140℃、160℃、180℃下进行老化处理,用DMA测定... 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可测定氟橡胶在周期性变化的应力(或应变)下所表现出的模量或损耗,由此反映橡胶内部的结构变化。选择市售工艺性质稳定的二元氟橡胶为样品,分别在100℃、120℃、140℃、160℃、180℃下进行老化处理,用DMA测定其损耗模量、储能模量、应力松弛及应变恢复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温度升高,样品胶片使用温区变窄,损耗增大,回弹性能变差,应力松弛性能变差,应变恢复量降低。试验预测出160℃以下为二元氟橡胶长期使用的最佳环境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热机械仪 应力松弛 应变恢复 氟橡胶 老化 模量
下载PDF
熔体弹性指数——一种质量控制的方法
6
作者 黄立敏 《国外塑料》 1989年第5期41-44,共4页
熔融流动指数(MFI),通常称为熔体指数(MI),它是测定说明聚合物熔体流动特性的标准,也是控制质量的非常切实的方法。加工和研究人员现在也承认熔体弹性对聚合物的加工可能会象熔融流动性能一样重要,这里提出并概述熔体弹性所对应的指数:... 熔融流动指数(MFI),通常称为熔体指数(MI),它是测定说明聚合物熔体流动特性的标准,也是控制质量的非常切实的方法。加工和研究人员现在也承认熔体弹性对聚合物的加工可能会象熔融流动性能一样重要,这里提出并概述熔体弹性所对应的指数:熔体弹性指数(MEI)。如果把 MFI和 MEI 结合起来,就可更完整地说明聚合物加工特性和控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弹性 聚合物 质量控制 应变恢复 剪切速率 指数密度 恢复应变 加工特性 控制质量 转子
下载PDF
基于岩芯非弹性应变恢复量测定的深孔三维地应力测试方法(英文) 被引量:26
7
作者 林为人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87-2394,共8页
虽然存在各种地应力测试方法,但并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方法测量较大深度条件下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所以,在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钻井工程中,最好能够结合钻孔法和岩芯法得到三维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叙述一个新颖而且有效的岩芯地应力测... 虽然存在各种地应力测试方法,但并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方法测量较大深度条件下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所以,在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钻井工程中,最好能够结合钻孔法和岩芯法得到三维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叙述一个新颖而且有效的岩芯地应力测试法——非弹性应变恢复量测定法的基本原理、实验技术和基本操作程序;并给出其在科学钻探工程中的一个具体应用实例。测试结果表明,非弹性应变恢复量测定法对于测试三维地应力的主方向和估测主应力的大小有较大的实用价值。特别是在某些较大深度钻井的条件下,如在应力释放法及水压致裂法都无法实施,或者需要一些其他测试方法来补充一些不足或来增添其测试结果的可信度的时候,此方法的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地应力测量 非弹性应变恢复量测定 岩芯法 大深度科学钻探 三维方法
下载PDF
非弹性应变恢复法三维地应力测量——汶川地震科学钻孔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孙东生 WeiRen LIN +4 位作者 崔军文 王红才 陈群策 马寅生 王连捷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0-518,共9页
随着地球动力学和深部能源开发利用等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深部应力状态的研究越来越重要,但目前尚没有即经济又简便完善的深部三维地应力测量方法.基于岩芯的非弹性应变恢复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深部三维应力测量方法.汶川5·12地震... 随着地球动力学和深部能源开发利用等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深部应力状态的研究越来越重要,但目前尚没有即经济又简便完善的深部三维地应力测量方法.基于岩芯的非弹性应变恢复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深部三维应力测量方法.汶川5·12地震后,中国大陆首次将该方法应用于科学钻孔的地应力测量.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一方法现场测量岩芯非弹性恢复应变的基本流程,并对此法测量的岩芯首次开展了岩石非弹性应变恢复柔量的实验研究,将现场非弹性应变测量与室内非弹性应变恢复柔量实验相结合,确定汶川地震科学钻一号孔(WFSD-1)1173 m处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W64°,实测得到岩石的剪切与体积模式非弹性应变恢复柔量的比值为2.9,计算得到最大、中间和最小主应力分别为43,28和25 MPa.结合龙门山地区其他方法的地应力测量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带从NE到SW现今最大主应力作用方向表现为由EW→NEE→NWW的变化规律,龙门山断裂带现今地应力作用方向的分段性特征与5·12汶川地震时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逆冲为主,东北段走滑为主的运动特点相吻合,研究结果对于认识汶川地震的动力学机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Ms8 0地震 岩芯非弹性应变恢复 非弹性应变恢复柔量 三维地应力 科学钻孔
原文传递
ASR和DITF法综合确定塔里木盆地7km深部地应力状态 被引量:12
9
作者 孙东生 吕海涛 +5 位作者 王连捷 崔军文 何碧竹 曹自成 邱华标 颜修刚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83-391,共9页
针对塔里木盆地致密气勘探开发中地应力测试需求,利用非弹性应变恢复(ASR)和钻井诱发裂缝(DITF)地应力测试方法,分析塔里木盆地7 km深部的地应力状态。研究表明:(1)SN-X井6 293~6 955 m深度范围内最大主应力近垂直,中间和最小主应力近水... 针对塔里木盆地致密气勘探开发中地应力测试需求,利用非弹性应变恢复(ASR)和钻井诱发裂缝(DITF)地应力测试方法,分析塔里木盆地7 km深部的地应力状态。研究表明:(1)SN-X井6 293~6 955 m深度范围内最大主应力近垂直,中间和最小主应力近水平,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在N E 51°~79°范围。(2)在区域挤压构造环境下,塔里木盆地内部存在与碰撞造山后应力松弛或构造旋转逃逸引起的正断层应力环境。(3)通过与DITF法地应力测量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ASR法用于7 km深部地应力测量的有效性,预期ASR法以其成本低、效率高且不受钻井深度和温度限制的优点,在深部科学钻探、非常规油气开发及地热资源开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地应力 非弹性应变恢复 钻井诱发张裂缝 正断层应力环境
原文传递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1号井(WFSD-1)非弹性应变恢复法(ASR法)三维地应力测试与“5.12”汶川地震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崔军文 李宗凡 +5 位作者 王连捷 林为人 王薇 孙东生 高禄 钱华山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33-2047,共15页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1号井(WFSD-1)的ASR三维地应力测试结果表明,龙门山前陆逆冲带与其下伏的龙门山前陆盆地和上覆的松潘-甘孜地块的构造及地应力状态存在有重大差异。从整体上看,在汶川地震中,龙门山前陆逆冲带表现为在强烈的区域...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1号井(WFSD-1)的ASR三维地应力测试结果表明,龙门山前陆逆冲带与其下伏的龙门山前陆盆地和上覆的松潘-甘孜地块的构造及地应力状态存在有重大差异。从整体上看,在汶川地震中,龙门山前陆逆冲带表现为在强烈的区域性挤压背景下,深部物质沿壳内拆离层自SW向NE方向的"层状"流动,在地壳上部转化为沿映秀-北川断裂(YBF)的快速垂向挤出,而其西侧的松潘-甘孜地块作自SE往NW方向的重力滑覆,东侧的龙门山前陆盆地则表现为自NE往SW方向的走滑或右行旋转。晚新生代以来,扬子地块相对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造山带并无明显的或大尺度的陆内俯冲作用发生。龙门山前陆逆冲带深部高温低粘度物质垂直向上的、快速的流动和挤出,直接导致了"5.12"汶川地震的发生,而松潘-甘孜地块E向扩展导致龙门山前陆带的强烈挤压和陆壳增厚及深部应力和地震能量的积聚则是诱导深部位移场发生突变和物质快速垂向挤出的主因,E向扩展是深部地震能量积聚和快速垂向挤出作用的必要条件,而非地震发生的直接原因。ASR地应力测试得出的主压应力方向完全平行于GPS同震速度场的位移方向,似乎表明ASR测试获得的原地应力场或许真实地反映了或最接近于地震过程中的构造应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1号井(WFSD-1) 非弹性应变恢复法(ASR法)地应力测试 地震形成机制 逆冲作用 右行走滑作用(或右行旋转) 正滑作用 垂向挤出
下载PDF
Ni-Ti-Nb宽滞后形状记忆合金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玉峰 蔡伟 +1 位作者 王中 赵连城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10,共6页
重点评述了Ni-Ti-Nb宽滞后形状记忆合金自问世以来 ,国内外学者对其显微组织及亚结构、应变恢复特性、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和形变应力诱发马氏体的稳定性等与其形状记忆效应密切相关的研究成果 ,并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Ni-Ti-Nb宽滞后形... 重点评述了Ni-Ti-Nb宽滞后形状记忆合金自问世以来 ,国内外学者对其显微组织及亚结构、应变恢复特性、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和形变应力诱发马氏体的稳定性等与其形状记忆效应密切相关的研究成果 ,并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Ni-Ti-Nb宽滞后形状记忆合金在工程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i-NB宽滞后 形状记忆合金 应变恢复特性 马氏体 形状记忆合金
下载PDF
腾冲科学钻探孔非弹性应变恢复法三维地应力测量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连捷 崔军文 +2 位作者 孙东生 赵卫华 钱华山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115,共5页
用非弹性应变恢复法(简称ASR法)进行了腾冲科学钻探孔地应力测量。基于岩芯测量的ASR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深部三维地应力测量的一种经济实用的新方法。使用该方法进行了720 m至1098 m深处的三维地应力测量,获得了该深度范围的地应力状... 用非弹性应变恢复法(简称ASR法)进行了腾冲科学钻探孔地应力测量。基于岩芯测量的ASR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深部三维地应力测量的一种经济实用的新方法。使用该方法进行了720 m至1098 m深处的三维地应力测量,获得了该深度范围的地应力状态。测量结果表明:最大和中间主应力近于水平,最小主应力近于铅直。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30°到45°。测量结果与地震机制解进行了对比。对比表明,ASR法得到的结果与地震机制解非常吻合。应力状态有利于高角度断层产生走滑运动,低角度断层产生逆冲运动。这与腾冲地区的地震断层活动性质一致。测量结果对地震机理的研究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测量 非弹性应变恢复 腾冲科学钻 震源机制解
下载PDF
聚氨酯-泡沫铝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13
作者 刘运学 贾旭 +2 位作者 范兆荣 谷亚新 王晓丹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9-535,共7页
目的制备一种具有可恢复阻尼机制的聚氨酯-泡沫铝(PU-AF)减震复合材料,研究PU-AF减震复合材料的阻尼机制,泡沫铝体积质量对PU-AF静态压缩力学性能、吸能性能的影响。方法将制备的PU-AF复合材料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单调循环压缩试验,... 目的制备一种具有可恢复阻尼机制的聚氨酯-泡沫铝(PU-AF)减震复合材料,研究PU-AF减震复合材料的阻尼机制,泡沫铝体积质量对PU-AF静态压缩力学性能、吸能性能的影响。方法将制备的PU-AF复合材料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单调循环压缩试验,由应力-应变曲线研究复合材料的阻尼机制和吸能性能。结果当泡沫铝体积质量为0.70~0.85 g/cm 3时,在相同应变值下,随着泡沫铝体积质量的增加,PU-AF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弹性模量均增大。吸能效率在应变为30%以后有所降低,最佳吸能效率对应的应变为25%~35%。结论聚氨酯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应变恢复率;PU-AF是一种很好的减震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开孔泡沫铝 体积质量 应变恢复 吸能特性
下载PDF
松辽盆地深部基底地应力状态:来自松科2井地应力实测数据的证据
14
作者 王斌 孙东生 +2 位作者 李阿伟 杨跃辉 陈群策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7-390,共14页
松辽盆地基底内的地应力状态是地震等地质灾害研究、盆地动力学分析和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的重要基础数据。岩心非弹性应变恢复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基于钻孔岩心的近原位三维地应力测量方法。本文将岩心非弹性应变恢复法应用于松辽... 松辽盆地基底内的地应力状态是地震等地质灾害研究、盆地动力学分析和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的重要基础数据。岩心非弹性应变恢复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基于钻孔岩心的近原位三维地应力测量方法。本文将岩心非弹性应变恢复法应用于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松科2井(SK-2)深部地应力测量,获得了松辽盆地基底内近6~7 km的三维地应力状态,结果表明盆地基底内(6646~6846 m)为走滑断层应力环境(σ_(H)>σ_(V)>σ_(h)),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近E-W方向。盆地基底内的应力状态与盆地内及周边邻近区域的震源机制解(震源深度7~15 km)所反演的应力环境相吻合。盆地基底处于以E-W向近水平挤压为主导的构造应力场,这种应力状态的形成,可能为西太平洋板块NW向挤压运动背景下,受控于NE-NEE走向的依兰—伊通断裂和敦化—密山断裂右行走滑产生的次级应力场。研究结果对于认识区域构造应力场背景及松辽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松科二井 地应力 非弹性应变恢复 震源机制解
下载PDF
无损状态下钢桥面沥青铺装材料变形恢复特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民 樊向阳 +3 位作者 王滔 罗蓉 胡德勇 石晨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69-273,共5页
钢桥面铺装用高性能材料的组成及性能差异较大,目前对钢桥面铺装材料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加载阶段的强度规律及损伤行为,而对卸载阶段材料的变形恢复特性研究甚少。为评价钢桥面铺装材料在卸载阶段的变形恢复能力,针对蠕变逐级加载试... 钢桥面铺装用高性能材料的组成及性能差异较大,目前对钢桥面铺装材料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加载阶段的强度规律及损伤行为,而对卸载阶段材料的变形恢复特性研究甚少。为评价钢桥面铺装材料在卸载阶段的变形恢复能力,针对蠕变逐级加载试验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重复蠕变逐级加载恢复试验,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环氧沥青混合料、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三种典型钢桥面铺装材料,在卸载阶段不同时刻的内应力及对应时刻的残余应变进行测试。根据恢复模量的定义,计算三个不同蠕变应力水平下的恢复模量,依次来评价三种材料驱动变形恢复的能力。同时,基于粘弹性基本理论,确定蠕变柔量的拟合参数,并计算不同间隔时间下三种材料的应变恢复率,评价其变形恢复的速度。试验结果表明:无损状态下材料的恢复模量不同于内应力,不随蠕变荷载大小的变化而变化,环氧沥青混合料的恢复模量最大,约为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7倍和4倍,环氧沥青混合料材料自身驱动变形恢复的能力优于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和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但在相同时间间隔时间下,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应变恢复率最快,在3.6 s内,应变恢复率即可达到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面铺装材料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 变形恢复 内应力 恢复模量 应变恢复
下载PDF
唐山地区3~4 km深部地应力测量及断层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上官拴通 孙东生 +6 位作者 张国斌 杨跃辉 齐晓飞 陈东方 乔永超 李阿伟 陈群策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915-3925,共11页
地应力大小和方向是干热岩开发中注采井网部署、水力压裂设计和诱发地震评估等方面的重要基础数据。本文利用非弹性应变恢复(ASR)地应力测试方法,实测获取了唐山市乐亭县马头营干热岩勘探区3~4 km深度范围的地应力状态。研究结果表明:... 地应力大小和方向是干热岩开发中注采井网部署、水力压裂设计和诱发地震评估等方面的重要基础数据。本文利用非弹性应变恢复(ASR)地应力测试方法,实测获取了唐山市乐亭县马头营干热岩勘探区3~4 km深度范围的地应力状态。研究结果表明:①地应力量值随深度增加而加大,3139~3934 m深度范围内水平最小主应力介于59.0~90.7 MPa之间,水平最大主应力介于103.7~123.6 MPa之间。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介于N83°~114°E之间。②三向主应力总体表现为σ_(H)>σ_(v)>σ_(h),表明研究区3~4 km深度构造应力占主导地位,该应力状态有利于走滑断层活动。③利用摩尔-库伦准则对邻区断层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3~4 km深度范围内的断层总体处于稳定的应力环境。④干热岩注水开发与断层稳定性分析表明,在统一的区域地应力场作用下,研究区3900~4000 m干热岩注水开发过程中,当地面持续注入压力达到或超过约28 MPa时,可能引起场区内断层的滑动失稳,导致中小地震的发生,在干热岩开发利用中需注意防范。研究结果对于唐山地区地球动力学研究及干热岩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山地区 地应力 非弹性应变恢复 断层活动性 干热岩开发
下载PDF
循环拉伸下形状记忆合金纤维增强ECC的闭缝性能研究
17
作者 刘宇 杨曌 +1 位作者 邓鑫 熊浩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16-826,共11页
将不同掺量和不同直径的形状记忆合金(SMA)纤维埋入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制得形状记忆合金纤维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SMAF-ECC),通过单轴循环拉伸试验研究SMA纤维直径和纤维掺量对SMAF-ECC试件拉伸应力-应变关系、残余应变、裂缝... 将不同掺量和不同直径的形状记忆合金(SMA)纤维埋入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制得形状记忆合金纤维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SMAF-ECC),通过单轴循环拉伸试验研究SMA纤维直径和纤维掺量对SMAF-ECC试件拉伸应力-应变关系、残余应变、裂缝宽度和裂缝恢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打结形SMA纤维的加入提高了ECC的极限应变和极限抗拉强度;提高纤维掺量可有效提高SMAF-ECC试件的应变和裂缝恢复率,试验所得试件的最大应变恢复率和裂缝恢复率分别达到69%和77%;纤维直径在一定范围内增长,可以提高应变和裂缝恢复率,纤维直径过小会导致恢复率减小。研究成果为新型SMAF-ECC试件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纤维 纤维增强 超弹性 循环拉伸 裂缝宽度 应变恢复 裂缝恢复
下载PDF
地应力测量非弹性应变恢复法在某金属矿的应用
18
作者 蒋畅 谢国森 +2 位作者 赵子仪 蒲成志 李广悦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4-40,共7页
为获得某金属矿深部岩体地应力分布特征,采用非弹性应变恢复法,选取该矿同一勘探线附近距地表埋深615 m、665 m、715 m三个水平进行现场地应力测量。通过分析3个水平各测点地应力测量结果,得到该矿区地应力分布规律。该矿区最大主应力... 为获得某金属矿深部岩体地应力分布特征,采用非弹性应变恢复法,选取该矿同一勘探线附近距地表埋深615 m、665 m、715 m三个水平进行现场地应力测量。通过分析3个水平各测点地应力测量结果,得到该矿区地应力分布规律。该矿区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均为近水平主应力,中间主应力为近垂向的应力;3个水平的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基本一致,方位角为101°~130°。主应力的大小随深度呈线性增长。近水平应力大于近垂向应力,表明该矿浅部地壳应力占主导地位的是水平构造应力。两个相邻样品的非弹性应变恢复法地应力测量值平均差系数最大为8.33%,表明其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非弹性应变恢复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弹性应变恢复 地应力 深部开采
下载PDF
岩石非弹性应变恢复(ASR)地应力测试方法中柔度研究进展评述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秀敏 彭华 +2 位作者 白金朋 李振 姜景捷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6-530,共5页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非弹性应变恢复(ASR)法地应力测量研究现状,并对ASR法中重要的柔度参数作了系统整理,认为该测量方法在理论上逐渐趋于成熟,在技术应用上有广阔的前景,但该地应力测量原理中,针对温度、应力环境(作用应力)对ASR岩石柔...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非弹性应变恢复(ASR)法地应力测量研究现状,并对ASR法中重要的柔度参数作了系统整理,认为该测量方法在理论上逐渐趋于成熟,在技术应用上有广阔的前景,但该地应力测量原理中,针对温度、应力环境(作用应力)对ASR岩石柔度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还存在一些缺陷,为此提出了该地应力测试方法有待改进或补充的建议,为完善ASR法地应力测量原理指明了研究方向,对今后ASR地应力测量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剪切变形柔度 岩石体积变形柔度 非弹性应变恢复 地应力测量 ASR柔度比
下载PDF
基于ASR法的底板隔水层原始地应力分布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许峰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4-38,共5页
针对煤矿水害防治领域隔水层性能研究中地应力测试需求,将油气田勘探开发中应用比较成熟的非弹性应变恢复(ASR)地应力测试方法引入。该方法利用钻孔取岩心开展地应力测量,对其原理、测试流程、样品采取及应变计布置、主应力和方向计算... 针对煤矿水害防治领域隔水层性能研究中地应力测试需求,将油气田勘探开发中应用比较成熟的非弹性应变恢复(ASR)地应力测试方法引入。该方法利用钻孔取岩心开展地应力测量,对其原理、测试流程、样品采取及应变计布置、主应力和方向计算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实例显示:保德煤矿11#煤底板地应力状态表现为正断层应力环境,水平最大主应力介于5.3~7.9MPa,最小主应力介于4.7~7.3 MPa,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介于NE46.9°~NE6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水层 原位测试 地应力 非弹性应变恢复 煤矿水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